現實世界,唯物自然。物性異分,自然演變。物質世界,科學至上。然科學發展,不離此三:一為物及性;二為覺識;三為智思。此三者如若缺一,科學盡廢矣!
譯文:現實的宇宙,由物質構成遵守自然規律演化。物質因屬性差異而分類,事物順應自然規律演變。在物質世界裡,科學居於首位。然而,科學發展離不開三大基本要素:一是物質及其屬性;二是能對物質及屬性產生覺知力;三是能在覺知基礎創造智慧和應用。這三者如果缺少一樣,科學就會停滯甚至荒廢!
前言
物質世界須依賴科學才能發展,但科學也要具備基本要素才能開展。科學需要哪些基本要素,未來科學能否永恆發展?
正文
科學發展的三要素:
一、物質及其屬性。
科學發展以「唯物主義」為核心,科學研究以「物質」為主體,探索物質屬性及其現象和規律。
因此,物質及其屬性是科學探索的根本前提。同理,若科學家窮儘自然物質及其屬性(科學家發現了所有自然物質、探索到一切屬性及規律)或發現未知物質且屬性不明時(無法通過科學研究的物質,如暗物質),科學繼而停滯不前。
所以,科學發展是不斷發現新物質、探索新規律的過程。
二、大腦感知力。
物質及其屬性需要藉助人腦感知力才能反映出來,缺少「感知力」不能建立科學。
因此,強大的「感知力」是科學發展的根本前提。故而,人類需要不斷開發、完善自我「感知」能力。一方面通過研發先進儀器(如望遠鏡、顯微鏡等)彌補人類自身感知缺陷;另一方通過開發人腦潛能提高自身感知能力。
所以,當人類「感知」受到限制時,科學同樣會停滯不前。
三、人腦智力。
科學的最終目的是應用自然規律(研究物質了解其屬性及規律),進行科技創造。科技發明依賴於人腦智力。
人腦智力一方面體現在對物質及屬性的探索能力,另一方面是對自然原理的變相應用能力。智力越高,創造力越強,科技成果越突出。
因此,人腦智力水平決定了科學發展的速度。
所以,只有不斷提高人腦智力才能加快科學發展步伐。
結語
科學不是宇宙終極,卻是物質世界的根本。科學發展與自然世界及人體自身(大腦功能)息息相關,如果人類滅亡了,科學必然消失,但自然未必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