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電話犯怵?大柵欄空巢老人有了「報修助理」

2020-12-27 北京日報客戶端

入冬以來,供暖成為平房區居民的心頭大事。上周三晚,西城區大柵欄街道朱茅胡同3號院91歲的劉勝格,著急地喊來對門鄰居。一問才知道,老人屋裡的電暖氣不熱了。

「我也不敢碰,也看不見,勞您駕幫我打個維修師傅的電話。」對門鄰居一聽,趕緊撥通了街道煤改電辦公室故障維修服務隊周長芬師傅的電話。不到十分鐘,周師傅就上了門。一番簡單調試後,屋內暖風再起。

鄰裡守望相助。今冬在大柵欄街道,不少像劉勝格一樣的空巢老人、高齡老人都有了自己的「報修助理」。家裡電暖氣出故障了,跟街坊鄰裡擔任的「助理」說一聲兒,立刻能找來維修師傅上門。

您要問了,暖氣不熱打個報修電話不是很簡單嗎?還犯得著找個「助理」幫忙嗎?

一開始,街道社區也沒往這邊想。作為西城區最大的平房區,大柵欄街道1.26平方公裡的地界上,聚集了9個社區、300多個平房院,每到供暖季,很多住戶都面臨著取暖設備維修的問題。街道為此專門成立了一支24小時維修服務隊,打造了一個「煤改電用戶半小時服務圈」。一旦接到報修,維修人員第一時間到場,找出原因,消除故障,確保居民取暖無憂。

維修隊有了,響應機制建立起來了,維修師傅們也個個盡職盡責。但出乎意料的是,還是有不少空巢和獨居老人覺得不方便,家裡暖氣不熱了,不知道該找誰處理。

後來發現,問題就出在那「一個電話」上。

「我都這個歲數了,別說手機,座機撥起來都費勁,所以電暖氣出點問題自己就先慌了。」劉勝格告訴記者,她曾經試圖給周師傅的手機打電話,不是撥錯號就是佔線。

不僅是劉勝格,很多上歲數的老人,打電話都犯怵。有輸錯號碼的,有打進去佔線的,有打了無人接聽的,兩三回折騰下來,就不想再打了。

而對於維修師傅來說,每個電話都能第一時間接聽到也不現實,「每天接的報修電話有好幾十個,入戶檢修的時候不能隨時看手機。所以,老人打電話佔線或者無人接聽的情況,很有可能發生。」周長芬說。

可老人這邊,報修電話沒打通,麻煩就來了。有性格要強的,不好意思開口麻煩鄰居,就自己圍著電暖器瞎搗鼓,要麼就忍著受凍。

石頭社區的王三慈老人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正當老人悶頭搗鼓電暖氣的時候,社區黨委書記王琪正好上門探訪,「您別著急,這事不難解決,我幫您給維修隊的師傅打電話,暖氣再有問題您直接給我打電話也行。」

「遇到這樣的問題應該不止王阿姨一位老人。」在處理了這個「突發」事件後,王琪回到社區隨即召開了一個碰頭會。幾名社區網格長、助老服務隊負責人坐在一起商量對策。

「咱們按照社區網格,每天入戶收集獨居和空巢老人的電暖氣使用問題吧。」一名網格長建議。王琪點點頭:「這樣倒是能夠做到不缺不漏,可就是少了點親和力,像王阿姨這樣的,不一定每次有了困難都直說。」

「我們助老服務隊可以跟著網格長一起入戶,咱們平房院的大哥大姐都認識我們,什麼心裡話都願意跟我們說。」社區助老服務隊隊長楊淑香接過了話茬兒。

原來,在石頭社區,活躍著一支50多人的助老服務隊,隊員都是剛退休不久的「年輕」老人。自2010年6月成立以來,助老服務隊的隊員們與社區的空巢高齡老人結成「對子」,幫助老人們解決生活難題,為老人們送去精神慰藉。這回,助老隊員們又多了一個職責——給結對子的老人擔任「報修助理」,家裡暖氣不熱了,老人給「助理」遞個話就行。

就這樣,在楊淑香的帶領下,50多名隊員和網格長,維修師傅們一起走進空巢老人家中,解決一個又一個糟心的電暖氣問題。排憂解難之餘,還向老人們傳授起使用電暖氣的小竅門。

就在前兩天,楊淑香和維修師傅周長芬一起到王三慈老人家,查看電暖氣的設備運行情況。電暖氣已經修好了,眼下老人比較煩惱的是每天要按時開關的問題。根據供暖政策,晚上八點以後時間段的電費,電力公司給補貼和優惠,只有1毛錢一度電,但是早八點以後的電費就要按照正常標準收取。有時候過了早8點,電暖氣忘關了,老人心疼那電費。

「這不難,設備自動開啟和斷電的時間是可以設定的,您要是需要,這就給您定上。」楊淑香三兩下就替老人設定了電暖氣自動開閉的時間。眼看身邊有了這麼一位貼心的「助理」,老人欣慰地笑了。

記者手記

守望相助讓生活充滿暖意

「煤改電」工作是防治大氣汙染,推進清潔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關係到居民溫暖過冬的民心工程。作為西城最大的平房區,大柵欄打造「煤改電用戶半小時服務圈」,成立起一支24小時全天候待命的維修服務隊,本是方便居民、快速反應的大好事。

可是,單方面的熱情無法形成全方位的溫暖。平房區老年住戶多,高齡老人、空巢老人所佔的比例大,家裡暖氣不熱,打個報修電話,看似舉手之勞,但對於不少高齡老人、空巢老人來說,卻是難以逾越的「最後一米」。與此同時,維修師傅們精力也有限,不可能100%快速精準滿足老人們的訴求。

鄰裡間的守望相助有效地彌合了兩者之間的空隙。街坊鄰裡自告奮勇為老人擔任「報修助理」,在老人遇見設備故障時,一方面打消老人疑慮,撫慰老人情緒;另一方面快速對接專業維修隊員,讓暖氣故障及時得到化解。老人的訴求得到了解決,同時身邊還多了一份人情暖意。

社會基層治理,遇到的問題方方面面,自上而下建立的工作機制往往有覆蓋不到的空隙,而居民之間的互相幫襯、互相扶持,好比社區治理體系中的「黏合劑」,讓大家團結得更緊密,讓社區生活充滿暖意。

來源 北京日報 | 記者 張驁

編輯 黃品超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北京西城大柵欄街道:空巢老人有了「報修助理」
    今冬在大柵欄街道,不少像劉勝格一樣的空巢老人、高齡老人都有了自己的「報修助理」。家裡電暖氣出故障了,跟街坊鄰裡擔任的「助理」說一聲兒,立刻能找來維修師傅上門。  您要問了,暖氣不熱打個報修電話不是很簡單嗎?還犯得著找個「助理」幫忙嗎?  一開始,街道社區也沒往這邊想。
  • 西城區大柵欄街道辦事處工委副書記張浩參加消防安全講座
    近日,大柵欄街道石頭社區300戶空巢老人和殘疾人就收到了這一廚房用電「小助手」-廚房定時報警器,謹防老人因疏忽而造成火災隱患。5月4日上午,石頭社區報警器發放儀式暨社區夏季消防安全講座在老街坊樂園舉行。
  • 警惕針對空巢老人的各類詐騙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犯罪分子詐騙的對象也越來越傾向於老年人,絕大部分老年人多因為沒有識破騙術,或者怕麻煩、怕丟人、怕子女埋怨等等,沒有報案,更助長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二、針對空巢老人詐騙犯罪常見的手段(一)「看病消災」詐騙。
  • 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兒女是否應該為老人做些什麼?
    空巢老人通常是指子女不在身邊,獨自在家的中老年人,隨著國內老齡化的加重,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作為兒女是否應該為父母做些什麼呢?很多北上廣深的年輕人是不是應該為我們的父母做些什麼呢?在外地工作每年很少有時間回家,每次父母來電話總是匆匆說幾句就掛了,其實大家心裡也覺得對不起父母,但是沒辦法生活就是這樣,每個人都只能且都是負重前行中,父母到了退休的年齡,卻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幹活長大的,所以習慣了忙碌的生活,如今閒下來之後,反而渾身不自在,老想找點事情做,每次打電話問起家裡的情況,爸爸媽媽都說挺好的,就是每天都太閒了,渾身不自在,想找點事情做。
  • 龍巖空巢老人現狀:農村空巢老人數量遠勝於城市
    ,我國有65歲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 1561.64萬戶,佔65歲及以上有老年人家庭戶的 22.83%;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73 萬人,佔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6.51%。而農村老年空巢家庭戶1117.90萬戶,佔老年空巢家庭戶總數的71.58%,農村空巢家庭老人1632.90萬人,佔空巢老人的69.79%。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城市及農村空巢老人現象尤引人關注。  那麼,龍巖市空巢老人情況如何?他們的生活現狀又怎麼樣?重陽節前夕,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 給「空巢老人」更多關愛
    可是子女們忙啊,沒有時間,他們也不敢輕易的去打擾子女們的生活,即使心裡有不開心,會埋怨,可又找誰說呢?很多時候都是他們自己去解決,堅強,讓他們變得更孤獨,就這樣等著等著,社會上好多老人就在這樣的等待中,變成了「空巢老人」。
  • 被騙50萬的空巢老人|百家故事
    她不熱衷社交,唯一和她有交集的是同為空巢老人的老範和愛跳廣場舞的小龍女。老範時常來敲門,有時候是借錢,有時是讓趙一梅和他一起搞理財產品。小龍女則勸她多下樓,和大伙兒一起跳跳舞、運動運動。作為早期知識分子,趙一梅有自己的觀察和考量,她知道p2p的風險,也不喜歡鬧哄哄的廣場舞,於是一一回絕。
  • 獨居空巢老人
    所謂「空巢」,是指子女長大成人後從父母家庭中相繼分離出去,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獨自生活的家庭。而一旦配偶去世,則家庭生命周期進入鰥寡期。空巢期與鰥寡期對老年人來說是生活中容易發生困難的兩個重要階段。「空巢家庭」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趨勢、社會進步的體現及人們價值觀念改變的結果。1.造成獨居和空巢老人的原因(2009)的分析,造成獨居和空巢老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老人由於經濟獨立萌發了不想給子女添麻煩的意識。
  • 京廣路街道天擎社區「關愛空巢老人 真情服務零距離」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周欣 通訊員 王芳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與子女分居的空巢老人也逐年增多,空巢老人作為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需要在生活上給予照顧,在感情上得到慰藉,讓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得到關懷和溫暖是社區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 大連老人空巢率52.47% 為遼寧省最高
    根據統計,大連市空巢老人佔52.47%,為省內最高。大連社會養老服務中心的社區指導師直接入戶對老人進行需求調查,根據對近4000名老人的調查數據顯示,一些老人的子女多忙於工作,對父母無暇顧及。老人們從工作崗位上退休下來,會產生失落感,心中憂鬱不能抒發,憋在心裡容易引發疾病。抑鬱症的發病率在老年人群中高達70%左右,許多空巢老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
  • 你的未來是獨居老人還是空巢老人
    獨居老人與空巢老人的區別導語: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獨居老人問題日漸尖銳。作為老年人中的「弱勢群體」,獨居老人從生理到心理都承受著比普通老年人更為沉重的負擔。那麼獨居老人與空巢老人的區別是什麼呢?有這麼一些人,他們沒有伴侶的陪伴,孩子大部分時間也不在身邊。長日漫漫,一個人承受孤獨,百無聊賴,他們就是獨居老人。那麼獨居老人與空巢老人的區別是什麼呢?佰佰安全網小編為您解答。空巢老人 包括 獨居老人,空巢老人是子女離家後的中老年夫婦,獨居老人不僅子女離家,而且喪偶,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勢的群體。空巢老人的定義,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後的中老年人。
  • 農村空巢老人的現狀
    可以說,在一個村裡,幾乎百分之七十的都是老人,這就是目前農村空巢老人的現狀。好多年輕人對種地收入不滿意,感覺還是不如出去打工掙錢多,於是他們就背井離鄉外出打工。空巢老人在逐年增加,這是不爭的事實。其實,這些空巢老人在老家也有生活的難處,他們生活得並不十分富裕,手頭的錢有時也是緊張。
  • 空巢不空心 關注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問題
    分析表明,空巢老人與非空巢老人比較,軀體化、抑鬱、焦慮、恐怖、偏執5項因子有著統計學上的差異。如今空巢老人精神崩潰、自殺事件頻發就體現了空巢老人精神問題的嚴重性。   分析空巢老人精神問題原因,往往是因為兩個方面,一是經濟壓力為主因所形成的心理疾病。
  • 《空巢》:一位老人用死亡,解讀了空巢的三層含義
    在老人被詐騙之後,最先察覺的是老人的兒子,通過一段不太順利的電話溝通,兒子確信自己的母親被詐騙,被騙的錢款有一部分就是老人的女兒的。從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到兒子對母親不理智的一種不理解,但是他沒有責備母親,害怕老人精神崩潰,走入極端。儘管老人和兒子關係不錯,但是老人卻和兒媳相處不來,兩代人和兩家人之間早有了巨大的鴻溝。
  • 關愛「空巢獨居老人」 倡議書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快,我國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空巢獨居老人」。「空巢老人」是指無子女或子女都在外地無人照顧的高齡老人(原則75周歲以上)。「獨居老人」是指喪偶的「空巢老人」。這些老人或經濟困難,或心理寂寞,亟需來自社會的關心關愛。
  • 讓農村空巢老人「不空心」
    近年來,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以及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空巢老人日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特殊群體。關愛空巢老人,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    走進農村,留守在家的大都是老人,農村「空巢家庭」現象尤為嚴重。大多數空巢老人在農忙時節仍需進行繁重的勞動,起早貪黑、下地種田,勉強維持生活。而且,由於子女常年不在身邊,許多老人患病後未得到及時治療,也有的因為家庭困難,有病也不敢和兒女說,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的現象,耽誤身體健康。
  • 關愛空巢老人
    「空巢家庭」已日益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最為普遍。空巢老人迫切需要來自全社會的關愛。  很多老年人面對骨關節病放棄就診,一方面,他們認為年齡增長和骨痛增加是有必然聯繫的,加上子女對老年人的關心不足,導致病情延誤。
  • 《空巢》導演呼籲:多關注老人精神上的缺失感
    祝希娟主演《空巢》5月10日是母親節,廣東電影《空巢》在快手短視頻平臺獨家上線,這也是廣東首部與網絡平臺合作的院線電影。這部關注空巢老人生活的電影頗具現實意義與人文關懷,得到廣東省委宣傳部、深圳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
  • 國網西安藍田電暖人心呵護空巢老人安全用電
    國網西安藍田電暖人心呵護空巢老人安全用電 來源: 時間:2020-12-10 13:40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賀轉俠 報導 這是該公司服務空巢老人活動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田鳳蘭的老伴一直癱瘓在床,由於房屋內線路老化,時常困擾著老人的正常生活用電。侯新虎考慮到他們的實際困難,便立即和同事王怡剛帶著開關、燈泡、導線等用電材料,到老人家中,義務上門服務,為她解決生活和用電難題,並檢查室內的電力線路。經檢查,老人家中的入戶線老化嚴重,加之近期雨雪天氣頻繁,導致接頭氧化,急需更換室內導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