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援藏一線(四):藏族大叔即興舞蹈歌頌西藏美麗新農村

2020-12-25 閃電新聞

編者按:今年是中央實施對口援藏政策26周年。26年來,山東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幹部人才響應國家號召,舍小家為大家,以責任與擔當書寫初心使命,換來藏區翻天覆地變化、藏區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正值山東第九批援藏工作正式開始一周年,山東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特派記者李靜奔赴山東對口援助的西藏日喀則市,記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新面貌,講述援藏幹部們的奮進故事。

西藏,山高路遠地廣人稀,鄉村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一度落後,山東援藏26年來,通過開展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村莊環境整治,從「硬環境」和「軟環境」兩方面入手,紮實推進魯藏百村生態家園建設,打造西藏美麗新農村。西藏的農村如今什麼樣?7月22日,我們到達日喀則桑珠孜區的幾個村莊。

在桑珠孜區聶日雄鄉的衝堆村,遠遠就看見三位藏族老阿媽在剛建好的村莊文化廣場散步。以前,這裡都是土路,一颳風,啥也看不見。如今村裡修建了這個廣場,他們平時散步遛彎有了好去處。

廣場不遠處是個漂亮的水塘,藍天白雲,綠樹環繞。坐在水塘邊的躺椅上,放鬆一下,很是愜意。

村委會是個嶄新的二層小樓,83歲的老黨員玉珍大媽正帶領村裡的黨員們開展「四講四愛」主題黨日活動。

說起現在的生活,這位曾經被毛主席接見過的老黨員很是感慨:「以前農奴的牛羊全是地主的,沒有吃穿,如今兒孫可以在外打工掙錢,自己還有市裡區裡鄉裡給發放的老黨員補助金,村裡還有各種黨員活動,現在的生活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衝堆村村容村貌的變化源自山東援藏的「魯藏百村生態家園」建設,這裡投入700多萬元新建了村級基層公共綜合服務平臺,改擴建原有文化廣場,修建湖邊步道,村裡的道路也進行了硬化。廣場周邊實行了美化、淨化、亮化,成為村民生活中的精神家園。

從衝堆村離開,我們又來到邊雄鄉的甲根村,乾淨整潔的村委大院裡,村民正在集中交電費,門口的牌坊下有兩夥村民席地而坐過「林卡」。一群孩子跑來跑去,他們剛剛參加完幼兒園的畢業典禮。

看到熟悉的「五月的風」了嗎?沒錯,甲根村的魯藏百村家園項目就是由山東青島援建的。2015年「4.25」尼泊爾大地震,甲根村受災很重,在國家實施災後重建的基礎上,青島援藏投入1000多萬元,突出打造黨建真滴、教育陣地、脫貧陣地,建設了基層公共服務中心、標準化幼兒園,將甲根村打造成「魯藏百村生態家園」示範工程。走進甲根村黨群服務中心,黨員之家、圖書角、健身區、歷史博物館,各種文化娛樂設施一應俱全。

聚焦脫貧攻堅,深化民生援藏。山東援藏幹部大力推進魯藏百村生態家園示範工程建設,從去年開始投資1.1億元,新建改擴建75個村級活動場所、村居易地扶貧搬遷基礎設施工程。村民辦事更方便,文化生活更豐富,一張張「魯藏百村生態家園」 的藍圖繪就在雪域高原。

相關連結:

記者探訪援藏一線(一)丨家鄉畫、家鄉人還有高壓鍋煮出來的家鄉餃子,山東援藏幹部公寓點滴儘是鄉情

記者探訪援藏一線(二)丨20年帶著藏民們建大棚種蔬果,在雪域高原村民跟著他溜溜地講著歷城話

記者探訪援藏一線(三)| 雪域高原上的「塞罕壩」背後的故事

閃電新聞記者 李靜 日喀則報導

相關焦點

  • 記者探訪援藏一線(一)家鄉畫、家鄉人還有高壓鍋煮出來的家鄉餃子...
    記者探訪援藏一線(一)家鄉畫、家鄉人還有高壓鍋煮出來的家鄉餃子,山東援藏幹部公寓點滴儘是鄉情 2020-08-09 1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援藏主題電影《太陽和月亮》在西藏拉薩路演
    中國西藏網訊 6月18日上午,援藏主題電影《太陽和月亮》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開啟路演活動。該片於2018年8月10日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開機,歷經近一年的時間,完成拍攝製作過程,把一段援藏暖心故事呈現在熒幕之上。
  • 記安徽省援藏教師金慧琳:大愛無疆 情灑西藏
    這種情懷叫大愛,這種精神叫援藏。  2019年8月,對於安徽省梅城中心小學教師金慧琳來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作為安慶市唯一一名入選教師,金慧琳隨安徽省教育組團式援藏隊到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支教。  熟悉金慧琳的人都知道,她是一個能歌善舞、多才多藝,又喜歡挑戰的青春派。她不但勤於鑽研教學,還喜愛投身各種活動。聽說教育部等四部委在開展組團式教育援藏,她想嘗試一下,主動報了名。
  • 【阿里 我們的故事】之六:陝西教育援藏 為藏族孩子撐起廣闊的天空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每周一早上,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阿里陝西實驗學校都會有這樣隆重的升國旗儀式,1600多名學生和老師一起,在莊嚴的國歌聲中,目送國旗冉冉升起。佔地面積151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9495平方米,單體建築10個的西藏阿里陝西實驗學校,2.58億元總投資全部來自陝西援藏資金,是阿里地區目前唯一一所現代化、標準化寄宿制學校。
  • 援藏教師教藏族學子黃梅戲表演 促進文化交流
    這是安徽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隊近日在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體育館內舉辦的「皖藏一家親,同築中國夢」中秋節和國慶節晚會的現場。  「藏族孩子演黃梅戲居然這麼棒,真不可思議!」臺下一名來自安徽的觀眾說,「我小時候看黃梅戲就很多,但看藏族同胞演,確實是第一次,感覺表演很成功!」  孩子們在臺上表演,臺下有一個人充滿期待地盯著他們。
  • 安慶師範大學援藏畢業生創作歌曲歌唱藏區小康生活
    去年8月份,自願報名申請援藏的韓龍成為了安徽省「萬人計劃」援藏教育人才中的一員,目前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完全中學擔任音樂教研組長。「2004年考入安慶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後我就開始了自己的音樂創作之路,期間我參過軍、援過疆,這十六年來創作了五十多首歌曲,不過這首《幸福吉祥》讓我感觸最深。」韓龍表示。
  • 教育人才援藏為西藏孩子打開新世界
    在西藏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來自湖北省襄陽的援藏老師蔡春亭(中)和本地老師次仁曲旦(右後)指導學生做化學實驗(2019年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攝從拉薩市中心向東,有一片帶有濃鬱藏式風格的建築——拉薩教育城。
  • 36集電視劇《雪線》在西藏林芝正式開機
    今天上午,36集電視劇《雪線》在西藏林芝正式開機。這是自2013年央視播出電視劇《西藏秘密》之後的又一部西藏題材電視劇,是全國第一部描寫新時代西藏發展歷程的現實題材作品。電視劇《雪線》是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中共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指導,河南廣播電視臺與西藏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河南省廣播電視局聯合攝製的國家廣電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劇目。
  • 援藏支教者說:為雪域兒郎種下那美麗希望
    ,於2016年8月進藏,在西藏日喀則市第一高級中學支教,至今已奉獻在雪域高原一年有餘……推送理由:沒有華麗的詞藻,以寫實的方式記錄了援藏人的點點滴滴;沒有高大上的口號宣言,用樸實的文字描繪出背井離鄉仍擁有博大教育情懷的內心深處……2016年8月至今,我帶病援藏已經一個多年頭了。
  • 北服與西藏職院共辦「淨美雪頓美好生活」藏族服飾文化展演
    此次展演活動共計12位設計師參與設計,其中北京服裝學院7人,西藏職業技術學院5人。設計出創新服裝58套,收集、展演藏族傳統服裝26套,共計展演84套服裝。由北京服裝學院專業模特30人,西藏職業技術學院藏族模特24人共同演繹。
  • 湖南教育援藏:在雪域高原傾聽花開的聲音
    2019年7月,湖南省選派「組團式」援藏教師15人對口支援山南市第三小學,「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教師31人對口支援貢嘎、扎囊、桑日、隆子四縣5所初中。張創兵曾長期在湖南省株洲市一線學校擔任學校校長、支部書記等職務,當得知西藏山南市三小需要援藏教師便主動向教育局請纓,2019年8月來到山南市三小,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援藏教師。根據工作需要先後擔任教務主任、教科室主任和科學教學任務。
  • 靈璧援藏教師葉繼紅的事跡被報導了,好感人!
    1月28日,記者有幸見到剛從教育援藏返鄉休假的葉繼紅老師,在她的微信中看到山南市第二高級中學副校長巴珠給她寫的點讚,令人感慨!2019年7月,年近半百的葉繼紅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和組織安排,成為一名光榮的援藏教師。8月初,葉繼紅一直身體硬朗的慈父突然去世。
  • 廣東省「7+2」消費援藏平臺中山門店盛大開業! ——正宗...
    西藏的冰雪還未融化,「江南」林芝的桃花已如胭脂雲般又似藏族姑娘臉上的高原紅一樣爭芳鬥豔,內斂的、浪漫的、熱情的林芝桃花,就這樣耀眼地綻放在林芝源中山門店的開業現場。 開業現場,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 ...長房集團富湘建築公司:「雪域高原」寫忠誠 「老西藏精神」永流傳
    紅網長沙站聯合長房集團推出《強黨建 促發展》系列報導,記者探訪長房集團旗下的黨支部,展現長沙國有企業——長房集團在黨建引領下的強大凝聚力。前往隆子縣小康村的道路。紅網時刻記者 彭超 長沙報導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
  • 教育援藏,年年東風吹又長
    記者 黃合 單玉紫楓 劉哲從比如縣城出發,沿著湍急的怒江和連綿的群山,途經3個小時的車程輾轉,終於到達了海拔4350米的夏曲鎮示範幼兒園。「你們都是來自寧波?快請進!快請進!」黑黑壯壯的多傑扎巴是幼兒園裡的「90後」教師,青少年時期他曾在浙江的西藏班求學,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這些天,因為鎮裡在準備一年一度的賽馬節,還沒開學的幼兒園裡還有些冷清。不過多傑扎巴一招呼,從東側的平房裡,一溜煙跑出了十來個藏族小朋友,臉上掛著靦腆的笑容,明亮的眼睛裡寫滿了好奇。
  • 從「輸血」到「造血」教育人才援藏為西藏孩子打開新世界
    群像從「單一」到「組團」 從「輸血」到「造血」教育人才援藏為西藏孩子打開新世界從拉薩市中心向東,有一片帶有濃鬱藏式風格的建築——拉薩教育城。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就坐落在教育城的中心地段。這所由北京出資興建的中學,校長以及管理團隊均來自北京名校,並配有50名援藏教師。
  • 常德在西藏建設3個邊境生態文明小康示範村,還建起了蔬菜大棚
    在翻越途中的日拉雪山時,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懸崖,再加上突然下起大雪和冰雹,我們的車輛在盤山公路上行駛了2個多小時, 直到下午四點半,才抵達玉麥鄉。如今的玉麥鄉,小康村建設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通過扶貧搬遷, 56戶191人,已經全部搬進了裝配式建築的新民居,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我校援藏教師肖明禮返校探訪
    附錄:         天上西藏  令人嚮往——援藏半年來的感受                           安徽省寧國中學  肖明禮       我於2020年8月下旬受安徽省教育廳「萬人計劃」派遣,前往西藏山南執行援藏任務。
  • 湖南教育援藏:讓格桑花與芙蓉花競相綻放
    2019年7月,湖南省選派「組團式」援藏教師15人對口支援山南市第三小學,「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教師31人對口支援貢嘎、扎囊、桑日、隆子四縣5所初中。於是他確立了以「更新教學理念」為突破口的工作思路,根據新課標中「以核心素養為宗旨」的要求,他成功申報了西藏教育廳規劃課題「提高生物學教師核心素養的研究」,將課題研究與校本研修相結合,共組織校本研訓活動40多次,全組上公開課、示範課和研討課34節,競賽磨課20多次。
  • 武平援藏教師王新德:用上「三十六計」,讓藏族孩子愛上英語~
    十方中學教師王新德:一年援藏行 一輩子深情 素有「藏東明珠」之稱的昌都,位於西藏自治區東部,處在西藏與四川、青海、雲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川藏線和滇藏線的必經之地,是茶馬古道要地,也是西藏和平解放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打響解放西藏第一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