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了!」肖老師的身姿依然那麼矯健硬朗,笑聲依舊是那麼爽朗。參加歡迎儀式的校長室成員們一一與肖老師握手問好。
座談會上,肖老師還是那麼真誠!
一句 「感謝」,怎能說盡那心中的思念,畢竟青山綠水換成戈壁荒漠,寄身千裡哪有繞膝天倫。但一張張純真的笑臉,一眸眸渴望的雙眼依然是他的牽掛、他的夢想,因為雪域高原就是他的舞臺、他的戰場。
一句「放心」,那是帶著寧中人的驕傲和自信,三尺講臺,無論在天涯或海角,都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永遠值得自豪的地方。困難就是挑戰和磨礪,孩子就是未來和希望。是啊,哪有歲月靜好,只有堅守和奉獻,夢想才能成為現實,明天才能更加晴朗!
一句「希望」,不僅是對寧中明天的熱切期待和美好祝福,而且是對偉大時代的錚錚誓言和自信人生的莊重宣告。不負韶華,且行且歌,這就是寧中人的個性,就是教育者的風採!
附錄:
天上西藏 令人嚮往——援藏半年來的感受
安徽省寧國中學 肖明禮
我於2020年8月下旬受安徽省教育廳「萬人計劃」派遣,前往西藏山南執行援藏任務。西藏被稱為地球上的第三極,海拔五千米以上的山上冰雪終年不化,西藏是高海拔地區,有獨具一格的自然風景,它的美麗令人嚮往。經過半年來的經歷,談一點自己的感受。
殘酷的自然環境
(一)缺氧。我於8月底到達山南,先去的熊志斌老師、李為峰老師、黃德軍老師告誡我儘量減少運動。開始我感覺自己的體能還好,我做過一次實驗,一口氣能爬上六樓不喘氣,隨著自己的血氧飽和度下降,一個月後爬兩層樓人就吃不消了,最多只能上兩層樓不停地喘氣,上課講課時間超過15分鐘人實在受不了只能休息一會兒,上氣不接下氣,動作快一點也會上氣不接下氣,況且每周六天共27節課,每天回房間制氧機必須開,有空吸氧。(二)冷風。自10月底開始,幾乎每天晚上雪山下來的冷風讓人實在受不了,只要被冷風吹一會兒,回到房間至少有半個小時的乾咳,熊志斌告訴我注意頸部和胸部的保暖,由於斷斷續續咳嗽,所以不停地去買藥吃藥,有時感到五臟六腑都要被咳出來了。(三)乾燥。必須多喝水,一天不知喝多少水,房間裡晚上洗的衣服,早上幹了能穿,每天晚上房間內氧氣制氧機,還有加溼器都必須開,有一次沒開加溼器,早上起來手上皮膚全部皴烈,我不得不去買凡士林甘油塗抹,王楊老師告訴我還要塗抹唇膏。(四)低氣壓。由於低氣壓,開水水溼只有80幾度,菜在鍋裡很難炒熟,特別不能加水、麵條在鐵鍋沒法煮熟,只能用高壓鍋,肉類不用高壓鍋是弄不熟的。(五)紫外線。我才去的時候,第一個月紫外線特別強,在太陽底下沒有帽子和墨鏡根本受不了。
可愛的孩子們
孩子們非常可愛,特別尊重老師,說三點:(一)由於高海拔、低氣壓、缺氧,客觀地說藏區的孩子比內地的孩子無論在身體還是智力各方面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因此他們發育比內地孩子要遲緩幾年,學習中接受能力要差一點。上課中,我們老師要在黑板上寫得特別清楚,還要不斷重複地仔細地講解。這樣一來上課比我們內地累多了,但作為援藏教師,我無怨無悔。(二)由於自然條件,他們大部分家庭以飼養牛羊作為經濟來源,在這些孩子上高中以前經常請假回家放牛放羊,因而造成他們小學和初中學習基礎很不好,高中文化課學習非常困難。(三)藏區的孩子除了文化課基礎不好以外,他們在音樂、美術、體育方面都很不錯,在品質方面特別尊重老師,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見到老師都會打招呼問好(無論你是教他還是不教他)。
嚴峻的政治環境
以前西藏的藏民是全民信教,信藏傳佛教,布達拉宮是佛教宮殿,始建於唐朝,布達拉是尼泊爾語音譯過來的,其實漢語的意思是普陀山的意思,普陀山是佛教中觀世音菩薩修行的地方,在藏傳佛教的教義中說,達賴喇嘛是觀世音菩薩轉世,觀世音菩薩保平安。這樣一來以達賴喇嘛為首的分裂主義者用宗教教義迷惑老百姓。藏區的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國家就引導孩子從思想上不受那些外部宗教勢力的影響。從這種意義上說援藏不是個人行為,而是國家戰略,讓藏區的孩子接受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化、科學知識的教育,讓他們成為有理想、有信念、懂科學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讓他們長大後能為美麗的新西藏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每一個援藏教師在孩子們的心田裡播下愛國主義的種子,讓他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長大後聽黨話、跟黨走、報黨恩,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作為一名援藏教師,雖然高原環境條件艱苦,能為國效力,我感到無上光榮。作為一名援藏教師,我認真學習習主席在第七次西藏工作會議上講話,發揚老西藏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力爭做到「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保重身體的同時做好本職工作,加強民族團結,真正做到漢藏一家親,為西藏的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後,用一幅對聯結束我的發言,「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援疆穩藏強國固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