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援藏教師肖明禮返校探訪

2021-02-25 安徽省寧國中學

        「回家了!」肖老師的身姿依然那麼矯健硬朗,笑聲依舊是那麼爽朗。參加歡迎儀式的校長室成員們一一與肖老師握手問好。

座談會上,肖老師還是那麼真誠!

       一句 「感謝」,怎能說盡那心中的思念,畢竟青山綠水換成戈壁荒漠,寄身千裡哪有繞膝天倫。但一張張純真的笑臉,一眸眸渴望的雙眼依然是他的牽掛、他的夢想,因為雪域高原就是他的舞臺、他的戰場。

       一句「放心」,那是帶著寧中人的驕傲和自信,三尺講臺,無論在天涯或海角,都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永遠值得自豪的地方。困難就是挑戰和磨礪,孩子就是未來和希望。是啊,哪有歲月靜好,只有堅守和奉獻,夢想才能成為現實,明天才能更加晴朗!

       一句「希望」,不僅是對寧中明天的熱切期待和美好祝福,而且是對偉大時代的錚錚誓言和自信人生的莊重宣告。不負韶華,且行且歌,這就是寧中人的個性,就是教育者的風採!



附錄:

         天上西藏  令人嚮往——援藏半年來的感受

                           安徽省寧國中學  肖明禮

       我於2020年8月下旬受安徽省教育廳「萬人計劃」派遣,前往西藏山南執行援藏任務。西藏被稱為地球上的第三極,海拔五千米以上的山上冰雪終年不化,西藏是高海拔地區,有獨具一格的自然風景,它的美麗令人嚮往。經過半年來的經歷,談一點自己的感受。

                             殘酷的自然環境

       (一)缺氧。我於8月底到達山南,先去的熊志斌老師、李為峰老師、黃德軍老師告誡我儘量減少運動。開始我感覺自己的體能還好,我做過一次實驗,一口氣能爬上六樓不喘氣,隨著自己的血氧飽和度下降,一個月後爬兩層樓人就吃不消了,最多只能上兩層樓不停地喘氣,上課講課時間超過15分鐘人實在受不了只能休息一會兒,上氣不接下氣,動作快一點也會上氣不接下氣,況且每周六天共27節課,每天回房間制氧機必須開,有空吸氧。(二)冷風。自10月底開始,幾乎每天晚上雪山下來的冷風讓人實在受不了,只要被冷風吹一會兒,回到房間至少有半個小時的乾咳,熊志斌告訴我注意頸部和胸部的保暖,由於斷斷續續咳嗽,所以不停地去買藥吃藥,有時感到五臟六腑都要被咳出來了。(三)乾燥。必須多喝水,一天不知喝多少水,房間裡晚上洗的衣服,早上幹了能穿,每天晚上房間內氧氣制氧機,還有加溼器都必須開,有一次沒開加溼器,早上起來手上皮膚全部皴烈,我不得不去買凡士林甘油塗抹,王楊老師告訴我還要塗抹唇膏。(四)低氣壓。由於低氣壓,開水水溼只有80幾度,菜在鍋裡很難炒熟,特別不能加水、麵條在鐵鍋沒法煮熟,只能用高壓鍋,肉類不用高壓鍋是弄不熟的。(五)紫外線。我才去的時候,第一個月紫外線特別強,在太陽底下沒有帽子和墨鏡根本受不了。

                              可愛的孩子們

       孩子們非常可愛,特別尊重老師,說三點:(一)由於高海拔、低氣壓、缺氧,客觀地說藏區的孩子比內地的孩子無論在身體還是智力各方面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因此他們發育比內地孩子要遲緩幾年,學習中接受能力要差一點。上課中,我們老師要在黑板上寫得特別清楚,還要不斷重複地仔細地講解。這樣一來上課比我們內地累多了,但作為援藏教師,我無怨無悔。(二)由於自然條件,他們大部分家庭以飼養牛羊作為經濟來源,在這些孩子上高中以前經常請假回家放牛放羊,因而造成他們小學和初中學習基礎很不好,高中文化課學習非常困難。(三)藏區的孩子除了文化課基礎不好以外,他們在音樂、美術、體育方面都很不錯,在品質方面特別尊重老師,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見到老師都會打招呼問好(無論你是教他還是不教他)。

                             嚴峻的政治環境

       以前西藏的藏民是全民信教,信藏傳佛教,布達拉宮是佛教宮殿,始建於唐朝,布達拉是尼泊爾語音譯過來的,其實漢語的意思是普陀山的意思,普陀山是佛教中觀世音菩薩修行的地方,在藏傳佛教的教義中說,達賴喇嘛是觀世音菩薩轉世,觀世音菩薩保平安。這樣一來以達賴喇嘛為首的分裂主義者用宗教教義迷惑老百姓。藏區的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國家就引導孩子從思想上不受那些外部宗教勢力的影響。從這種意義上說援藏不是個人行為,而是國家戰略,讓藏區的孩子接受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化、科學知識的教育,讓他們成為有理想、有信念、懂科學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讓他們長大後能為美麗的新西藏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每一個援藏教師在孩子們的心田裡播下愛國主義的種子,讓他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長大後聽黨話、跟黨走、報黨恩,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作為一名援藏教師,雖然高原環境條件艱苦,能為國效力,我感到無上光榮。作為一名援藏教師,我認真學習習主席在第七次西藏工作會議上講話,發揚老西藏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力爭做到「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保重身體的同時做好本職工作,加強民族團結,真正做到漢藏一家親,為西藏的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後,用一幅對聯結束我的發言,「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援疆穩藏強國固邊」。

相關焦點

  • 記者探訪援藏一線(一)家鄉畫、家鄉人還有高壓鍋煮出來的家鄉餃子...
    記者探訪援藏一線(一)家鄉畫、家鄉人還有高壓鍋煮出來的家鄉餃子,山東援藏幹部公寓點滴儘是鄉情 2020-08-09 1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學校組團訪問西藏大學 全力推進我校援藏工作
    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西藏大學黨委書記尼瑪次仁,西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紀建洲,西藏大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金永兵,副校長孟芳兵等分別會見了我校推進落實對口支援工作組全體同志、校第九批援藏幹部人才一年期滿集中考核組全體成員、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成都辦事處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西藏成辦分院)院長孔清泉等相關負責人。西藏大學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分別參加了會見。
  • 記者探訪援藏一線(四):藏族大叔即興舞蹈歌頌西藏美麗新農村
    編者按:今年是中央實施對口援藏政策26周年。26年來,山東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幹部人才響應國家號召,舍小家為大家,以責任與擔當書寫初心使命,換來藏區翻天覆地變化、藏區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正值山東第九批援藏工作正式開始一周年,山東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特派記者李靜奔赴山東對口援助的西藏日喀則市,記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新面貌,講述援藏幹部們的奮進故事。西藏,山高路遠地廣人稀,鄉村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一度落後,山東援藏26年來,通過開展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村莊環境整治,從「硬環境」和「軟環境」兩方面入手,紮實推進魯藏百村生態家園建設,打造西藏美麗新農村。
  • 20位援藏教師「接力」援藏
    ……8月31日,在鄉城教體局召開的援藏教師座談會上,老師們紛紛用真摯的話語,訴說著初上高原「援藏支教」的心聲。2020年8月30日,為繼續做好瀘縣教育對口幫扶工作,20名瀘縣援藏教師揮別家人8月31日,鄉城縣教體局召開了2020年援藏教師座談會。9月2日,援藏老師們經過兩天迅速調整,走上新的崗位,積極開展工作。此次援藏教師隊伍中,最年輕的是來自瀘縣立石學校唐立明老師,他談到:「為了讓更多孩子接受優質的教育,讓孩子們學習更多的知識文化,我會盡心盡力,在教師崗位上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 福建省第二輪組團式援藏教師開啟為期3年的教育援藏
    福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教師李光文第三次踏上教育援藏之路。上個月,他作為福建省教育援藏的先進典型代表,出席了教育部召開的新一輪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會議。這次,他更是動員同是教師的妻子一同援藏,組建了教育援藏的首家夫妻站。   李光文和他的妻子,是福建省新一輪組團式援藏教師代表。7日,福建省20名第二輪組團式援藏教師抵達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開啟為期3年的教育援藏工作。
  • 歡迎同學們返校 | 我校迎來秋季學期第二批開學返校學生
    按照學校錯峰返校要求,8月30日,我校迎來了2020年秋季學期第二批4100餘名返校學生。滿懷欣喜返校園,正式開啟新學期。』,進行『確認返校』……」數計學院首批返校的學生幹部一大早就來到報到點前幫忙。他說「返校一周啦,感覺還是在學校好,我也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了一些想法,早上起來背背書,充實自己的校園生活。」
  • 阜陽這些優秀教師援疆援藏援川,路長情更長
    今天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有這樣一群教師,他們告別家鄉的親人和學生,遠赴遙遠的他鄉,援疆援藏援川支教,用愛心託舉出明日的太陽。今天,我們走近2020年度「阜陽市優秀援疆援藏援川教師」,聽聽他們的支教故事,感受他們的愛與力量。
  • 鐵嶺「最美援藏教師」劉淑豔
    然而,這一切對於援藏教師劉淑豔來說,卻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高寒、缺氧、莫名的孤獨、無盡的思念、刺眼的陽光、艱難的翻越……在這裡,走同樣的路需要付出更多的體力;在這裡,做同樣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準備;在這裡,生同樣的病也許面臨的就是死亡。總之,在這裡,簡單的衣、食、住、行都是艱難的挑戰。 劉淑豔是來自調兵山第二高級中學的地理教師。
  • 桃李芬芳季 莘莘學子歸——我校首批學生順利返校復學
    我校首批返校復學工作順利進行,得益於周密的前期準備和高效的工作落實。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校董事會和黨政領導高度重視,把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迅速反應,第一時間成立了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設立了九個工作專班,全面部署,多措並舉,切實做好我校疫情防控工作。自全國疫情發生以來,我校先後召開20餘次視頻會議和工作專班會議,研究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 山東交通技師學院選派兩名教師援藏
    8月31日上午,山東交通技師學院為即將援藏的汽車學院教師徐立峰、智能製造學院教師張學宇舉辦了赴西藏支教歡送座談會為進一步落實人社部《關於開展技工教育人才援藏工作的通知》,幫助西藏技師學院提升辦學水平,此次山東交通技師學院選派的2名援藏教師將分別在西藏技師學院開展汽車維修和增材製造技術(3D)專業的建設提升工作。他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經過了志願報名、層層推薦和嚴格選拔,滿懷赤誠、滿懷激情、滿懷理想,毅然投身邊疆技工教育事業。
  • 江安援藏教師風採系列報導之肖強篇——援藏教育夢 兩年獻真情
    肖強,男,二級教師,現年31歲,宜賓市江安縣四面山鎮南井小學教師,2018年10月參加宜賓市第五批援藏工作隊,先後支教於甘孜州雅江縣紅龍鄉紅龍小學、西俄洛小學和雅江中學。剛到雅江的時候,他被分配到了海拔4200百米的紅龍鄉紅龍小學,開始了他的援藏工作。
  • 中山援藏教師在雪域高原澆灌祖國花朵
    今天是教師節,一早,記者給遠在西藏工布江達支教的劉俊傑老師發去了微信祝福,祝他教師節快樂。劉老師回復,此刻他們已行駛在去仲莎鄉送教的路上。在教師節前後幾天裡,中山第二批「萬人支教計劃」援藏教師,在援藏工作隊的組織下,參與送教下鄉。
  • 高原上的格桑花——遂昌援藏教師五上高原
    8月19日凌晨2點,在夾著沙塵的冷風裡,有著整整兩年援藏曆程的遂昌援藏教師潘琳琳,第五次抵達了熱愛的校園——西藏自治區拉薩那曲高級中學。自2018年8月入藏以來,眨眼之間已是兩年有餘,這已經是她第五次來到高原。
  • 暖心,3年來廣東派出695名教師援藏支教
    4月8日,來自廣東等地的8名幼教專家啟程奔赴西藏林芝地區,為100名幼兒園青年教師開講,開啟2019年首期「粵藏同心幼教培訓工程」。這項惠及全藏幼兒教師的培訓工程承載著廣東援藏幹部的熱心、西藏同胞的期盼以及兩省區的深情。
  • 《浙江教育報》遂昌教師潘琳琳:再次踏上援藏路
    8月31日,《浙江教育報》刊登遂昌援藏教師五上高原故事,為再次踏上援藏路的潘琳琳老師點讚。潘琳琳:再次踏上援藏路8月25日,西藏拉薩那曲高級中學開學了。上午9點半,來自遂昌中學的援藏教師潘琳琳走進高一(13)班教室,一杯熱奶茶已經放在了講臺上。
  • 山東省教師啟程援疆援藏援青
    中宏網山東9月4日電 9月1日上午,山東省教育廳在濟南遙牆機場舉行簡短儀式,歡送赴新疆建設兵團十二師支教教師。近日,山東省已選派60名支教教師,分赴西藏日喀則、兵團十二師和青海海北州開展為期1年的支教工作。
  • 山東教師啟程援疆援藏援青
    9月1日上午,山東省教育廳在濟南遙牆機場舉行簡短儀式,歡送赴新疆建設兵團十二師支教教師。近日,我省已選派60名支教教師,分赴西藏日喀則、兵團十二師和青海海北州開展為期1年的支教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我省今年共選派第二批國家「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教師和山東省援青教師350名,其餘290名支教喀什的援疆教師已選拔完畢,按照新疆疫情防控要求和喀什地區中小學開學安排,準備隨時進疆支教。
  • 援藏教師孫軍和西藏第一個中學通用實驗室
    一本還未編完的通用技術教材,是浙江省寧波市第四中學生物教師孫軍再次回到西藏的理由之一。從生物到通用技術,2018年之前,任由這位有著16年教齡的80後怎麼想破腦袋,都不會猜到自己日後還能這樣跨界創新。要捋順這兩者的關係,還得從孫軍第一次援藏說起。兩年前,首批「萬人支教計劃」實施,孫軍毅然報名參加援藏工作。
  • 記湖北省組團式教育援藏教師馬丹
    2016年,馬丹主動報名參加湖北省第一批組團式教育援藏,來到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擔任音樂教師;2019年,她再次主動報名參加湖北省第二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到山南市東輝中學擔任音樂教師。    是什麼樣的情懷讓馬丹連續兩次參加組團式教育援藏?馬丹說:「想到西藏缺人才、缺教師,我就選擇主動報名了。」
  • 萬名教師將援藏援疆!2018年首批援派4000人
    對口援藏援疆省市按照適地適校原則,精準選派支教教師,有效滿足受援地急需緊缺的教師需求。原則上從教育教學管理水平較高的中小學校選派援藏援疆教師。選派數量較多或選派有困難的省市,可以選派新任教師、退休教師、採取政府向市場購買服務的方式選派教師或出資支持受援地招聘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