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成績從差生到優等生,這個高中生用2個月的時間做到了

2020-12-15 婉秋聊育兒

昨晚,女兒一進門就笑嘻嘻地跟我說:「告訴你一件大事......」

看她心情不錯的樣子,我就知道她有好事要告訴我,多數是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或者測驗得了好成績。我略帶誇張地追問:「快點跟我說!什麼事?」

她打開書包拿出一張紙來展現給我看:原來是統計科目「特優」的一張信息表。我還沒看完表格,她就迫不及待地說:「這是數學的,數學的!」

「真的是數學!這也太令人驚訝了吧?你可是才擺脫差生的帽子呢。」

她開心地一揚頭:「是啊,努力沒有白費,題沒有白做。兩個月的時間,我從差生到優秀。我們班裡能夠填這張表的只有10幾個人呢。」

她喜滋滋,我也很高興:要知道,她上學期數學才考50分,高一結束時的期末考試是70分,高二開學第一次月考她考了110分,雖然並沒有達到年級平均分,但也是大幅度的提升,現在竟然成為班級裡數學好的那部分學生了,能不令人欣喜嗎?

01不喜歡學數學的高中生

進入高中後,女兒感覺數學比初中的難多了,她本來就不喜歡數學,加上有畏難情緒,所以特別犯愁學數學,一上數學課就想睡覺,她說,數學課上她實在是撐不住兩張眼皮迫切想要粘在一起的感覺,不知不覺就趴在課桌上睡著了。

不用說,她的數學成績比較差,大考勉強能達到平均水平,平時測驗連一半的分都得不到。

成績越差越不想學,越不想學就越不會,由此形成了惡性循環。

剛升入高中,她本就不適應新的學校、新的作息習慣,加上數學帶給她的挫敗,她每天的情緒都很低落,學習狀態每況愈下。

高一上學期的期末考試,全校1300名學生,她名次是600多。

我商量女兒趁著寒假找個老師單獨輔導一下,將弱勢的地方補一補。女兒表示她不想去補課。

同時,我聯繫了她的數學老師,老師說:「她不需要補課,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就沒問題,她老是睡覺,誰也幫不了她。」

我說:「她課堂上聽不懂,所以就忍不住困。如果將薄弱的地方補一下,開學後能夠聽懂了,應該就不會睡覺了。」

老師直接了當地跟我說:「她要是聽不懂,那班裡沒幾個能聽懂的了!她就是懶、不願意動腦筋罷了!」

老師的一番話讓我無言以對。自己的孩子到底怎麼樣其實自己很清楚:高中生活不適應,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狀態不佳,這些不是補補課就能解決問題的。

孩子不想補課,老師也不建議補課,我就放棄了這件事。

再就是我前前後後思考了一番,覺得孩子雖然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但是狀態比之前好多了,只要適應了高中生活,有了學習動力,開學後認真學也能趕上去,能考到120分左右也行,至少不會拉別的的科目太多分。

02數學網課基本沒上,成績跌到離譜

春節期間,疫情來臨,學校停課,安排學生上網課。

女兒只喜歡上選修的那3門課,語文勉強聽聽,數學課一聽就打盹,正好旁邊就有床,上床曬著太陽睡得可倒香。

一節課不聽,兩節課不聽,漸漸地真的聽不懂了,後來她就索性不學了,盼著快點開學,期望老師開學後能領著複習。

網課跟在學校上課一樣的進度。我看著她們的課程「唰唰地」往前進,開學時間還遙遙無期,心裡那個著急呀!不得已又聯繫數學老師,讓她幫忙想個辦法。

老師說咱們這個網課確實有點枯燥無味,要不你聽聽「洋蔥數學」吧,上面的課程很有趣,並且免費。

「洋蔥數學」這個課程確實不錯,一節課10分鐘左右,老師講得又饒有趣味,女兒至少聽起來不困。但是,又出來了新的問題:一是我不陪她她不學,二是她只做課後幾個練習題,其他的不做。這樣學習只是有個印象而已,並沒有真正學會。前面的沒學紮實,學了十幾節課後,又聽不懂了最後不了了之。

開學後,她的數學成績簡直是慘不忍睹,第一次月考考了50分,班裡倒數第二,還有一個40多分的。150分的試卷,考50分意味著:高考時,只這一科就比別人少考近100分,其他科目即便都考得不錯,總分也高不了。

批評她的、鼓勵她的話都我都不敢說,一說她就毛,因為她自己已經很難過,我只能在平時不經意的時候從側面鼓勵她一下。

學校只拿出一周的時間草草回顧了3個多月的網課,接著又開始了新的課程。她根本就沒有時間補之前拉下的課程。

高一下學期期末考了70分,年級名次到了近1100名。

怎麼辦?

03轉變心態,努力兩個月收穫成果

暑假有一個多月的假期,我覺得這是個好機會,應該找老師補補拉下的那些數學課,高二才能順利跟上,女兒也同意了。

很慶幸我們找對了好老師!這個數學老師特別好,不管孩子問多麼低級的問題,她也不批評孩子,還耐心地給予指導。這一點掃除了女兒的一大部分心病,因為以前的數學老師在這種情況下會說她:「這麼簡單還不會?」所以她不敢問老師。老師講課也很清晰,女兒對數學從懼怕到接納數學。

補了10天課,女兒明顯對學數學有了信心。高二一開學,她就進入了學習狀態。不但數學課很少犯困了,晚上回家還做上幾道數學題,發誓一定要趕上去。

轉變了心態,再加上時間和精力的投入,所以,成績提升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10月份第一次月考數學考了110分,年級排名到了500多名。

雖然跟其他同學相比,這個分數不高,但是孩子比之前進步了一大截,也找到了學習的信心和熱情,這才是最重要的。

當孩子在學業上遇到困難的時候,我覺得家長的輔助作用不可或缺。通過女兒這次克服學數學學習上障礙,我總結了這3點,希望對情況差不多的孩子有所借鑑。

1、理解孩子的厭學和消極心理

孩子學習不努力導致成績落後,很多家長往往沉不住氣批評孩子。

其實,孩子不想學、學不好自己也很痛苦,她們總歸還是孩子,缺乏戰勝困難、挑戰困難的勇氣。這種情況下,家長不要光指責和批評,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一下,然後跟孩子溝通、跟老師溝通,找出孩子不願意學習的原因,然後想辦法去幫助孩子。

2、看清孩子表面行為背後的真實想法

女兒有時候會哭著說:「我再不要學數學了」

開始,我聽了很生氣:「數學在高考中佔多大的比重啊?你說不學就不學了?」

後來,我意識到她並不是真的不想學,只是她在發洩挫敗的情緒而已。如果真的不想學,她才不會因為學不好而懊喪呢,只有她想學好而達不到目的,她才會感到難過。

所以,她再這樣表達時我就不再說教,而是坐在她身邊聽任她發洩出來。

3、跟老師勤溝通,了解孩子在校的狀態,理性分析孩子的真實情況,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幫助

老師教過無數學生,我們只是見過自己家的孩子,所以老師比我們會觀察判斷孩子的學習情況。

我通過跟老師溝通,了解女兒並不是真的學不會數學,而是她懼怕困難,老想著輕鬆自在就能學會數學。

一方面,我在平時說話時給她灌輸「高中課程比初中要難」的理念,並以周圍的人舉例:初中數學輕鬆得高分,高中費很多勁還不容易得高分;

另一方面,我注意搜羅一些勵志故事,比如誰的數學成績開始也不好,後來經過努力考取了名牌大學。劉稱蓮老師在《陪孩子走過高中三年》當中就提過她女兒的數學成績曾經很差,經常考倒數第一名,有一次只考了40分,後來經過合理的補課,加上自己努力,最終考取了北大。

作為父母,家長比老師更有時間和精力關注孩子,有責任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協助孩子衝破阻力,走身成熟。當孩子憑藉努力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實際上也是克服了自身的弱點,是一種磨礪,也是心靈上的成長。

相關焦點

  • 高中數學差生想提高成績,不及格到145分的學習方法,離不開5件事
    高中數學差生想提高成績,不及格到145分的學習方法,離不開3件事 但是,數學也並不是什麼「天數」,只要學生找對了學習方法,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和舉一反三的能力
  • 優生差生同班學習,成績會發生什麼改變?
    早在去年11月,教育部就提出禁止分班考試,實行均衡編班,明令禁止中小學劃分「快慢班」。教育部這個禁令的初衷,是促進教育公平,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到同等的教學資源,讓整體教育水平有一個更好的發展,讓更多的學子未來可期。而但凡學校分班,必然帶來教育資源的傾斜,好的老師和教育資源必然會向重點班傾斜。
  • 優生差生同班學習,成績會發生什麼改變?
    十幾個班按照分班考試和中考成績劃分成三類班型——數理班、科技班、人文班。然後每個班型裡,又有數學班、物理班、綜合班等等不同的名字。再然後,高一數學物理化學分層教學,分為PARB四層。到了高二,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全部分層教學。 這些班型的名字裡不含快慢、重點和普通,但其實劃分標準挺簡單,就是成績。
  • 《逆襲》一個高中差生的三年奮鬥史:從學渣到學霸的真實故事
    那時候每天想的事情就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成績,每天早起晚睡的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讀書。可以說,高中三年是我近30年人生裡,活得最充實的3年,那3年裡,我也從一個成績不那麼好的學生變成了一個可以擠進年紀前20名的優等生。
  • 七年級數學,期中考試後看成績差異,優等生看思維,中檔生看計算
    當然數學學習也是如此,從下面這份試卷的難度來看,對比我剛剛分享的那一份而言,都體現了一個新的方向性問題,就是現在想在數學試卷或者大考中取得不錯的成績,除了要有紮實的基本功以外,更重要是一種數學思維的訓練。這書寫,一看就是個很不錯的孩子,至少在數學學習上他很認真。
  • 談畢業班學生數學成績由不足30分到中考108分左右的轉化過程
    一年一度的中考很快就會來臨,有不少老師和家長為自己孩子和學生數學成績差而苦惱!在此我想略談一下自己在教學中轉差為優的點滴感受!當他由八年級進入到九年級時,八年級的期末成績單是30分!開學兩周後,一同事帶著家長到辦公室面見,同事說是她的鄰居,學生這期被分在我班,家長聽學生回家說:"數學老師負責的很,課堂上講的可清啦,我都能聽懂,現在可想學數學啦,就是作業老做不對,最怕老師每天課前五分鐘檢查課外作業啦和課堂提問啦……"!
  • 為什麼「優等生」更容易遺忘老師?
    班主任界流傳著這樣的話:做班主任,天天批評那些「差生」,天天寵溺那些優生,結果多年之後記得我們的,還是那些「不爭氣」的「差生」!而當年的「優生」,似乎並不領情,很多優生「功成名就」後早就忘了當年的「恩師」。甚至,得出一個結論:一定要好好關愛「差生」!因為他們才是將來懂得「感恩」的孩子。
  • 畢業後「差生」優等生誰會更親近老師,老教師告訴你真相
    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存在,在學校的時候,老師喜歡「好學生」,可能是因為他們成績好,聽話,不捅婁子,讓老師省心。但是畢業多年後,學生們都進入社會了,老師們反而更記得那些當年的「差生」。這些當年成績不好的,調皮搗蛋的,挨過老師的批評和抽鞭子的學生也會很感激老師,愛戴老師,而好的學生對老師往往是淡如水。那為什麼好的學生對老師的感情反而不如差的學生呢?想想自己當年在高中時也是個「差生」:上課時看武俠小說,自習課上說話,還經常和幾個同學逃課去網吧或看電影,也打過架。老師看到我們就頭疼,至今我還記得他們那時無奈的眼神~!
  • 一個班有差生有優秀生,差生和優秀生的標準是什麼?成績嗎?
    一個班有差生有優秀生,差生和優秀生的標準是什麼?成績嗎?差生和優秀生的標準是什麼?成績嗎?姑且就當是根據成績分出的優和差。成績差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能簡單地將責任歸於一方。家庭教育的引導有的學生從小學習成績優異,多半出自書香門第。家庭教育的薰陶,早已深入內心。這些孩子把優秀當做習慣,不僅僅是成績優異,各方面都很優秀,如書法、藝術、體育項目等等。讀書時,見過這樣的同學。成績差的學生大多因家庭教育引導不到位,有時候因為家長不重視家庭教育,有的家長甚至認為讀書沒多大用處。
  • 為什麼同學聚會的都是「差生」?理由很現實
    畢業後分東離西,能聚到一起也不容易了。逢年過節放假時,難免搞個同學聚會,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聚會的人數越來越少,似乎當年班裡的「差生」,似乎更願意組織或參加同學聚會,那些所謂的「優等生」,反而很少或不願意在同學聚會上露面。這是為什麼呢?
  • 高中數學差的提分方法 高中數學差生的逆襲經驗
    高中數學差的提分方法 高中數學差生的逆襲經驗高中數學的知識一直是困擾著學生的內容,某些時候就連學霸都會因為數學題而感到困擾,那麼如何讓自己的高中數學成績得到顯著的提高呢?下面是小編為各位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 數學成績一般的高中生,如何考上211、985?這篇文章能幫到你…
    讓你利用晚自習、周末等零碎時間,在3天內掌握10種簡單易學、高效拿分的數學解題技巧。本學習群至今已舉辦5期,往期學員在掌握這10個技巧後,進步效果顯著。如果你的數學成績一般,又不甘心放棄,歡迎掃碼0元加入高中生數學學習群。
  • 「陽光分班」,尖子生還是尖子生差生還是差生,中等生失去什麼?
    首先說說尖子生,「陽光分班」後,尖子生肯定利益受損。先不必說班級魚龍混雜帶來的負面影響,三六九等混聚一堂,老師就必須得像小學一樣,按照中等生能接受的水平來授課,這對尖子生來說純粹是浪費時間。不過,比較來說,尖子生受到的影響有限,因為尖子生之所以成為尖子生,能量來源從來就不是課堂,或者課堂只佔很小一部分。
  • 從差生逆襲到清華北大!高中生,請你在適當的時候逼自己一把!
    作為一個差生,每次成績排名落後,考上清華北大的概率和中彩票差不多,但是就有這樣一個人,把這些幾乎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她就是劉媛媛。劉媛媛出生在一個河北的小村莊,父母也沒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女孩,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從差生逆襲成了全校第一。你可能會好奇,到底是什麼讓她逆襲成功的呢?
  • 高中生,數學不及格到高考138,你缺少這3個技巧!
    數學作為高考最拉分科目,成為了大多數同學的噩夢!其他科目努努力差不多都能趕上,唯有數學精力沒少用,題目沒少刷,成績上依然很難提升! 今天學長給大家分享三個提高數學成績的技巧,幫助你從不及格突破130,不論是高一、高二還是高三,都可以來看看!
  • 要讓「差生」逆轉,家長和老師們需要做到這幾點
    我一直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可是有的老師卻有一個認知誤區:重視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忽視學習成績普通的學生,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則是恨鐵不成鋼。有的家長對自家的孩子也是完全喪失了信心,覺得他們不是學習的料,因而聽之任之。教育,從小的方面來說是要讓學生有一個好的未來,大的方面則是可以為祖國甚至全人類培養有用之才,至少避免讓那少部分差生步入犯罪道路。
  • 班級中等生應該如何規劃寒假?資深班主任坦言:這3點可供參考
    一個班裡,最多的學生不是優等生,也不是差生,而是中等生。中等生,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群體,他們的成績沒有優等生亮眼,引得各科老師頻頻關注,也沒有差生那麼差勁,讓老師們不得不「重點關注」。中等生們,他們各科成績都一般般,說不上太好,也說不上太壞。
  • 「高中三年死磕這2點,數學次次130分!比任何輔導班都管用!」數學老師直言
    ——超80%的高中生在學數學時都會遇到下面這4個問題:1.數學成績常年處於50-90分,自己想用功卻沒有方向,成績始終原地踏步…2.做數學題沒方法、沒思路,只能用公式「生搬硬套」,一遇到複雜題型瞬間就懵,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3.課上聽老師講例題一聽就懂,課後自己做例題拓展卻一做就錯…4.數學成績想要突破
  • 從公認「差生」,到692分進北大,自述:高三最後一年,牢記8個字
    對於一些學生而言,導致他們無法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部分原因在於沒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客觀影響環境,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是陷入到了自我負面的學習循環中,導致無法找到突破點。從公認的「差生」,到高考的時候能夠以692分的成績,如願被北大錄取,羅笙自述自己這些年來自己的學習經驗,曾經的自己也走過許多的彎路
  • 數學教學中,數學「差生」的轉化,讓他們從「學會」到「會學」
    本文就此問題從以下六個方面探討:(一)從初一開始,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態;(二)認真備課上課,向40分鐘要質量;(三)增強學生學習信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四)因人而異,分層教學;(五)注重複習,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六)聯繫家長,了解「差生」在家裡的各方面情況,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