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科考丨小差在雲南

2021-02-07 重拾自然

2016年4月,昆明植物研究所招募野外科考志願者,我報名參加了此次雲南科學考察,調查雲南省部分區域的核桃資源。主要去了永平、永德、耿馬、滄源、臨滄等地,在滇西南饒了幾個圈圈。在考察途中,收穫頗多,但是令人懷念的是此次野外的意外收穫,下面小編對本次的小差略說一二。


鳳慶縣的一個鄉村,房屋周邊蒼綠色的都是核桃樹

調查核桃當然要說核桃了,這個既可以果腹又可以補腦的美味堅果,樹形優美,冠幅龐大。稍稍有點歲月的大樹上,都哺育著其他的附生植物。在滄源的調查中,幾乎每棵樹上都會有附生蘭,像串珠石斛、蜂腰石斛、鳶尾蘭、石豆蘭隨處可見,真是大開眼界。

800年的古核桃樹,樹上附生著白花擬萬代蘭


小一點的核桃樹上也能看到附生著大根槽舌蘭

劍葉鳶尾在核桃樹上比較常見

核桃樹上令密集恐懼症者不寒而慄的二色大苞蘭

在旅途的剛開始,就遇到了期待已久的高原景觀,漫山遍野的小花——異蕊龍膽。沒有茶花那樣婀娜多姿,但是它可以鋪滿整個山坡。不過十釐米的軀體,支撐著數朵小花,遠遠望著山坡,立刻會意什麼叫做錦上添花。躺在蔚藍的天空下,望著天邊雲捲雲舒,聞著淡淡的花香,好不愜意。小花雖美,美在生境。



山坡上點綴的異蕊龍膽

一路向南,有錯過也有收穫。隨著溫度的升高,心情也不由得激動。在半山腰尋找野生的鐵核桃時,遇見了貓鬍子花。真是花如其名,細細的似貓的鬍鬚,山柑科的東西和山礬科有些類似,不過這個花絲長於山礬,花亦大於山礬。多朵簇擁著,似紗網。貓鬍子花的特別之處不僅這些,它的花香濃鬱,但不醉人,很適合做園林植物。不知有沒有慧眼帶它到繁華的都市,目睹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



山柑科像貓鬍子一樣的野香櫞花

都說到了雲南看丫頭,但是在這金花雲南,不得不說的還有水果——西番蓮,這個水果世界裡的新秀,牽動著無數少女的心。以Vc和果酸著稱的它,時刻刺激著人們的味蕾。它的花每個人的評價都不相同,在這裡我不做評論。只是給喜歡吃它的小夥伴科普一下,讓小夥伴們在野外看到這樣的花,能夠認識。當然,心裡也可以暗暗期待,果子的成熟。如果氣候條件適宜,西番蓮可以花果同期。本次科考看到了花果同期,只不過時間有些早,果子還沒有熟。


西番蓮的花是不是有其特別的美

耿馬過後,就是此次考察的最南邊滄源了,除了熱沒有什麼記憶深刻的。也正是這樣的氣候,養育著這一帶多樣的生物,南滾河畔,蟲聲正歡,鮮花正豔。



本期編輯 嬤嬤  本期審核 劉劉  文中部分圖片由劉劉和幽草花香提供



聲明:本文歡迎閱讀者在微博、微信、博客以及其他網絡媒介進行由原文連結轉發的全文轉載;謝絕改編、摘錄、部分轉載,謝絕全文複製或重新編輯後自創新的連結發出。轉載時須保留能夠跳轉至原文的連結,並保留本聲明。轉載時圖片請勿進行任何處理。原作者保留要求符合轉載約定與限定的轉載方無條件刪除轉載內容的權利。超出上述許可的轉載範圍,包括但不限於報刊、雜誌、書籍、內部發行印刷品或宣傳單冊、其他微信公眾號、網站、網店、APP等,如需轉載,先請發函至電子郵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聯繫。一切超出本聲明許可範圍,未經本公眾號明確許可,以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全部或部分圖片或文字,無論用途及使用方式,意味著同意按照下述稿費標準支付給原作者:文字每1字支付稿費20元人民幣,字數統計方式以國家版權局最新版《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為準;每1幅圖片1次使用,支付1000元人民幣稿費。圖文版權系原作者所有,原作者保留一切權利,並將追究包括但不限於未遵照上述聲明轉載的一切侵權行為。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2017寒假雲南科考:大美騰衝,體驗滇西南原生態動植物
    ■外來入侵物種在雲南地區的危害程度如何,我們做一次科學調查吧!     ……彩雲之南的騰衝是無數人為之心動的旅遊聖地,每期科考營本著「一個重要景點都不少」的精神讓大家不錯過奇觀美景,同時大家又在動植物和地質學者的帶領下深入探尋那片被火山、熱海、原始森林和高原湖泊包圍的奇境!
  • 野外科考筆記 ▏杭州市長壽橋小學方正:去考古
    「博物館小蜜蜂」的經典活動野外科考重啟。進行了暑假科考系列活動的第一場:從浙江自然博物院館內走向戶外安吉賦石水庫科考地。本期科考任務是:寫一篇科考筆記。題材、體裁不限,小報、作文、研究報告都可以。我們會擇優發表在錢江晚報客戶端小時新聞APP上,作為暑假的學習成果。
  • 浙江日報 | 在錢江源,記者跟隨科研人員野外「科考」—— 大山深處...
    12月14日,浙江日報9版刊發文章《在錢江源,記者跟隨科研人員野外「科考」—— 大山深處「另眼看世界」》,內容如下:地球上最毒的蜘蛛,0.006毫克的毒液就可以毒死一隻老鼠;最高的樹,可以長到 王寧寧(左一)等科研人員一同上山採集數據。
  • 臺灣親子研學:和科學家一起去寶島,博物館學習、野外科考實踐~
    科學特訓:每天科學家針對科考路線進行科學主題報告,擴展孩子的格局與視野。科學實踐:大量科學實踐機會,神木林冒險、化石觀察、野外標本採集、野生動物觀察、地質考察等,提高孩子的科學素養及動手能力。內容豐富:研學寶島臺灣,用腳丈量臺灣地質奇觀,感受自然之美;走進尖端科技同輻中心,了解科學改變未來;參訪博物館,野外採集標本及化石,用筆撰寫獨一無二的學習記錄;探索臺灣之芯,理解半導體產業的經濟奇蹟;滄海桑田,父愛如山,母愛似海,陪伴孩子上壯麗的阿里山;探索神木林,遊夢幻的日月潭,一起走在懇丁的沙灘;一起學習山的掘起,海的奇妙,欣賞美麗珊瑚
  • 去赴那場說好的雪山之約—滇猴野外科考紀實故事
    內容與照片由胡萌老師編輯整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進山尋猴,躊躇滿志進山尋猴之前,同學們做足了功課,無論是科研專家的小木屋培訓,還是自己的心理建設,都清醒的認識到這不是一次野外遊玩,而是在協助科研團隊和當地護林員一起做科研工作。
  • 兩晉 | 雲南地球科學研學考察營開營啦!
    這裡擁有中國乃至世界上,最複雜、最多彩的地質地貌,供科考小營員深度探究挖掘。依託中國科學院雲南大學昆明分院直屬科考點,展開科考活動。營員們將有機會與地球科學研究領域內的頂級權威學者大咖見面、對話。鄭洪波教授  雲南省地球系統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名譽教授,日本東京大學兼職教授。
  • 科考與科研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一言以蔽之,這是我生命的轉折點.
    科考與科研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一言以蔽之,這是我生命的轉折點。它在我人生最懵懂與迷茫的時候告訴了我什麼是我感興趣的,什麼是應該付出努力的,最重要的,什麼是正確的。2019年1月,張睿辰同學榮獲「守望地球優秀科考隊員」稱號「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 青藏科考:一本天書的痴與憶
    這是我第一次來西藏,最大的收穫是青藏高原接納了我,通過這次野外科考之後,也可以把自己稱為一個青藏人,因為我也來青藏科考過。另外一個感受就是團隊合作的默契度很高,以及成員之間這種互相幫助的氛圍,我個人覺得是非常好的。
  • 專業科考隊員告訴你,可可西裡無人區三十天應該怎麼吃?
    撰文、攝影/陳浩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博士後筆者作為西藏野外科考多年親歷者,經歷過羌塘無人區科考(野外宿營近二十天)、色林錯及江湖源科考(宿營三十多天)、藏北湖泊科考(宿營十幾天),等等;去年經歷過青海可可西裡無人區科考(三十多天宿營),對野外科考的「食」感受深刻。
  • 麻慄坡植物科考
    (第三次麻慄坡植物科考圓滿結束,圖為參與調查者在中越邊境天保口岸合影)雲南號稱植物王國,雲南東南部區域為世界幾大植物核心區域之一,而麻慄坡正處於這一地帶,物種極為豐富,2018年3月18日至2018年3月27日我參與了這為期十天的植物科考,本次考察十天所遇稀有特種若干,如:富寧藤、鼠皮樹、鏽毛梭子果等.
  • 讀萬卷書,也行萬裡路:南京大學18支本科生隊伍國際科考
    由372名本科生和11名高中生組成的18支科考隊,前往世界五大洲16個國家及地區的山川河流、城市鄉村和經濟社會文化科技考察點,在第一現場開展國際科考。日前首批8支科考隊伍已經完成任務,其餘隊伍將於10月11日前結束全部科考任務。
  • 大自然森林科考一日營,不野不成長!
    在森林探索營中,我們賦予孩子們真實的科考任務,讓他們扮演不用的探索角色,為的是他們能親自動手,充分發揮自己的各種特長和潛力,鍛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效法野外科考的方式,用戶外野營探險的形式培養科學探索的興趣,讓孩子有一個實踐自己興趣愛好的機會,同時又提升了生物學觀察、數理統計、運動力學、初級電學電路、形態設計能力,掌握了野外生存的小技巧。
  • 寒假|學霸科考營集合,每個都是娃最愛!
    下面這些你都認識嗎?不了解?那就快來吧,以後海邊不要只是去撿貝殼,抓小螃蟹啦!→ 每一個奔赴其中的生物學家,都忘不了滿目奇蟲的震撼    → 華燈初上,異域風情,每一幀都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名場面」中國的「小亞馬遜」,國內最「純正血統」的熱帶雨林,這意味著什麼?
  • 自主飛行機器人「雲雀」助力青藏科考,能抵禦7級大風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實現了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青藏高原海拔高,氧氣稀薄,氣候惡劣多變,尤其是極高海拔區科考活動難度大,危險係數高,人類難以開展工作甚至無法到達,嚴重製約了青藏科考全面深入持續開展。為此,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支持下,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國內技術團隊,圍繞高海拔極端環境下的機器人移動與作業技術開展聯合攻關。
  • 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蘭州辦公室昨成立
    此次,「蘭州辦公室」的成立,為蘭州大學更好地參與和服務第二次青藏科考提供了重要的平臺。辦公室成立後,學校將按照科考工作的整體部署,全力做好科考的服務保障,全力提高聯動保障作用,確保保障工作落實落細,確保科考工作順利完成。    記者了解到,蘭州大學、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中國氣象局蘭州乾旱研究所、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單位參加了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
  • 神農架最大規模科考:徒步走55天探秘無人區
    神農架最大規模科考:徒步走55天探秘無人區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特派神農架記者 錢燁 易清)昨日下午,14名科考隊員在木魚鎮神農架自然保護局集結,展開了為期兩個月的野外無人區綜合考察活動
  • 雲南普洱驚現巨型毒蘑菇 野外如何辨別毒菌
    中國商務新聞網訊 8月4日,一朵外形奇特,尺寸巨大的神秘蘑菇驚現雲南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小熊貓莊園。這朵巨型神秘蘑菇呈不規則形,分成了高低不同的幾層「平臺」,好似由幾朵蘑菇組成,實則連成一體,正面看上去類似木紋呈土褐色,背面則由很多細小的褶皺構成,富含水分。
  • 北極科考:我們為什麼要在北極呆上一年?
    ,在科考船凍在海冰中的一整年時間裡,努力保障了約300名研究人員面對極端天氣、北極熊、漫漫長夜等極端氣候下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 北極:一個不歡迎人類的大冰原 在有關極地科考的新聞裡,我們通常聽到的大多是南極科考的項目,不止是因為南極有可愛的企鵝而北極只有兇猛的北極熊,而是因為南極是比北極更容易抵達和進行科考的地區。
  • 雲南德宏首次發現舌喙蘭屬珍稀植物美葉舌喙蘭 為多年生草本
    雲南德宏首次發現 舌喙蘭屬珍稀植物   新知   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記者19日從雲南省德宏州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一種分布於德宏芒市海拔1800米至2000米區域的珍稀蘭科舌喙蘭屬植物——美葉舌喙蘭身份日前得到確認。
  • 神農架親子科考成長營開展「秦嶺冷杉樣方調查」
    為了豐富「精靈之約」神農架親子科考成長營的內涵,上海植物園的專家們特意安排了一次「秦嶺冷杉樣方調查」,讓孩子們親身體驗野外植物調查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