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與科研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一言以蔽之,這是我生命的轉折點.

2021-02-09 守望地球野外科學考察

「請問你一直堅持下去的動力是什麼?」

熱情,和負罪感。」


 今年7月份我通過面試得到了一份由守望地球推薦的、英國倫敦動物協會(ZSL)在雲南開展的野生動物調查的工作機會。這是我第一次以科研人員而非志願者的身份做這樣學術研究的工作。但歸根結底,我對科研的熱情萌芽於在守望地球的科研志願者經歷。過去的幾年裡,我與守望地球一起到過世界極北的盡頭,踏過綿延的山脈和茫茫戈壁,在雨林和稀樹草原上尋找動物的蹤跡,在溼地平臺上觀察候鳥的生活。

科考與科研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一言以蔽之,這是我生命的轉折點。它在我人生最懵懂與迷茫的時候告訴了我什麼是我感興趣的,什麼是應該付出努力的,最重要的,什麼是正確的。

2019年1月,張睿辰同學榮獲「守望地球優秀科考隊員」稱號

「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我想說的是,這樣的經歷和活動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可以告訴我們自己,我們真正在乎的是什麼。以我自己為例,我在7次的科考經歷中逐漸發現了我對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文化的熱情和無限的求知慾。實踐是使人的自我意志與抽象的知識可以互恰的最好方式。

2016年7月,張睿辰同學參加北極生態與氣候變化」項目

以我自己為例,5年前我並不知道自己想去深入探究的是什麼,對知識的學習也僅僅停留在談資和有所了解的基礎階段,甚至與守望地球工作的前兩年裡,我都沒有對所見所聞產生濃厚的興趣。但當我到過阿拉斯加,見到了從阿拉斯加北岸綿延幾千公裡至美國本土的石油管道時,那是我第一次切身的體會到何為負罪感。那條石油管道在那時起成為了我懵懂內心上的沉重的負擔,我當然也曾聽說人類是自私的動物,也聽說過人類將經濟看作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要標誌,但親眼見到之前,便很難從宏偉的表面背後挖掘出銅臭。從那時起我開始想要了解人類文明的變遷,以及它是如何影響並重塑我們生活這片土地的。

2018年5月,張睿辰同學與諾貝爾獲得者山地先生暢談理想

過去的幾年裡我也熱衷於把我從科考中獲得的快樂與知識分享給我身邊的人。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興趣點在同一個活動中獲得的收穫和感受也理所當然的不同。

「那種艱苦的條件下,大家想辦法怎麼能過得舒服一點,然後鬧出了很多笑話。」我的一位朋友是這樣理解的,她說:「最有意義的還是關於環保的,比如說去新疆的時候看到禿禿的山頭,心裡會很難受,然後看到綠油油的那些就覺得祖國好美呀,如果都是這樣多好呀,就是這種感覺。」


2018年7月,張睿辰同學參加拯救東非大裂谷的黑犀牛」項目

我想觀察是孩子們對世界認知和理解的窗戶,更寬闊的視野意味著更高的自我定位,更強的責任感和團隊合作能力,這樣的能力在工作環境中一樣是重要的。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實踐活動給了我運用知識的可能。「長見識了,長知識了,給我啟發了吧應該說。」我的另一位朋友這樣說。

2015年8月,張睿辰同學參加亞馬孫熱帶雨林生態監測」項目

2017年2月,張睿辰同學參加大熊貓野化培訓與放歸」項目

2017年8月,張睿辰同學參加阿爾泰山生態和氣候變化」項目

今年八月我收到了雪梨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我離我想學習的人類學又近了一步。「其實環保是人類的自救,所以還是人的問題。」我在一次次深入荒野的知識探求之旅上,找到了我自己的夢想和意義,我希望更多的人能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人生的方向。

雲南盈江的夜晚哪怕是在夏天也是無比清爽的。過去的一個月裡,我用雙腳走過了大塘,走過了自治,走過了界頭,走過了騰衝,支那和蘇典;做了長長短短,關於白眉長臂猿保護的一百多份採訪;認識了不同年齡,不同民族,有著不同想法和根植於血液的文化的很多人;聽到了數不清的,或精彩或悲傷的故事。我想這是作為一個人類學學者的幸運,我更希望這是我的未來。

寫下這篇文章時是我在雲南旅程的最後一天,我叫張睿辰,我今年十八歲。

 

衷心感謝探路者品牌長期以來給予

榮獲「全國三億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活動」的首席研學顧問殊榮!祝賀守望地球成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成員單位!Field Research and Monitoring with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Provide Support to Wildlife守望地球是一個由科學家、環保人士、教育工作者、學生、企業界夥伴和那些熱情陽光、積極向上的野外科研志願者等組成的,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而團結協作的多元化國際團隊。守望地球動員公眾作為野外科研志願者以直接參與的模式來支持守望地球在國內外開展、可持續未來所必需的的野外科研項目。Operation Earth is a China-based international field research volunteer organization that dedicated to the monitoring of the dynamic status of ecosystems and climate change for better response and conservation plan. Members of Operation Earth are scientists, teachers, students, business circles and devoted outdoor adventurers, they work together, jointly carry out field research expeditions necessary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官方網站:www.operationearth.org微博:weibo.com/operationearthE-mail:service@operationearth.org

相關焦點

  • 19.詩三百,一言以蔽之.
    【詩】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學詩所學的就是這個【詩經】。【詩經】一共有三百零五篇,另外還有幾篇只有篇的名稱,沒有文辭,有文辭的話,一共三百零五篇。這裡只講一個整數,三百篇。孔子說「詩三百」,三百篇詩,「一言以蔽之」,「一言」就是用一句話「蔽之」。
  • 詩教 一言蔽之思無邪
    《詩經》大妙,遠非字表浮現之物象,但若因此多識得了幾樣鳥獸草木之名,也是裨益的始端。帶著探究的心往前,有人玩物喪志,有人格物致知,同一片詩經,屬於你的是什麼?《詩經》作為六經之首,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好像活化石一樣,已經沒有能力解讀了。四時流轉、萬化其中,天地各有秩序。人受其影響,故發而為音,有效的言語,和道的言語,都叫詩,詩以言志。我們因此從皮肉層面的活著,外在的煩惱和快樂,轉到了內在層面的,我心即宇宙——與天地同在的活著。《詩經》,分為風、雅、頌。現在學校裡的老師會說,這個就是文學體裁。
  • 我的大學之國際科考Ⅳ | 沿著馬克思的足跡
    我的大學之國際科考Ⅳ | 沿著馬克思的足跡 2019-08-10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人罵的《龍族3》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一言蔽之,大綱真的很重要
    即使是沒有看過的人,也應該多多少少聽過這本書的名字。很多人在第一次聽到《龍族》的時候,會以為它是一部和龍相關的魔幻小說。事實上,它的確和龍族有關,也的確有些魔幻色彩在裡面,但是它的核心內容是旨在描繪一個少年的成長故事。這個少年的名字是路明非,他是一個表面和內心存在極大矛盾的人。
  •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蔽:蓋也。概括。思:一為語氣,斯。二為思慮,心思。三為思想,想法。四為情思等。分歧較大。邪:斜,與正相對。另說邪惡,邪念。據說春秋時期流傳下來的詩有3000首之多,後來只剩下311首(其中有六首笙詩有目無詩)。孔子編纂詩經之後,最早明確記錄的傳承人,是「孔門十哲」、七十二賢之一的子夏,他對詩的領悟力最強,所以由其傳詩。漢初,說詩的有魯人申培公,齊人轅固生和燕人韓嬰,合稱三家詩。齊詩亡於魏,魯詩亡於西晉,韓詩到唐時還在流傳,而今只剩外傳10卷。現今流傳的詩經,是毛公所傳的毛詩。
  • 史國良:央美是我藝術生命中最重要的轉折點
    那次我特別擔心文化課。特殊年代的原因,我們讀書很少,也沒書可讀,像美術史、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三個原理都很陌生。巧的是,考試之前,在一個中國畫創作組裡,我認識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畫家,我是裡面最年輕的一個。當時美院附中的老校長丁井文老師也在,他知道我要考研究生,就請何海霞、秦嶺雲幫我補文化課,那些日子每天要看很多書,要聽,要記,惡補美術史,這對我考央美起了很大的作用。
  • 青藏科考尋找生命演化奧秘
    青藏科考  尋找生命演化奧秘2000多名來自不同領域的科研人員,共同完成了科考研究。  2017年國家啟動第二次青藏科考,持續5年以上。  今年9月,新京報我們視頻作為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務七地層古生物專項2020年科考隊的獨家報導團隊,跟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和南京大學的專家們一起見證了科考的整個過程,為科考系列科學傳播打造示範效應。這是中國科學院地層古生物科考和新媒體融合報導傳播方式的首次探索創新。
  • 去赴那場說好的雪山之約—滇猴野外科考紀實故事
    本期內容,我們將介紹一群即將奔赴海外以及在英美名校求學的孩子們的科考故事,講述他們如何在「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科學家一起參與保護滇金絲猴的真實過程。你負責觀察,我負責記錄,小組成員分工明確,配合默契。
  • 五一不停更:假期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
    寫在前面找工作的人,對於工作崗位,最基本的訴求無非就是:薪資和休假,這兩者對應著兩種基本需求:物質與精神。自由的時間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假期,意味著什麼作為物質的工資,可以一定程度上滿足自己物質選擇的自由
  • 加長版「黃金周」,許多科研人員仍奮戰在實驗室和科考基地
    但在國慶、中秋佳節千家萬戶團圓之際,仍有許許多多科研工作者放棄休假,加緊攻關,以科研成果回報祖國和人民。他們或埋頭實驗室,發力基礎研究、攻關關鍵核心技術,或奮戰在遠方的科考基地……他們踐行著科學家精神,用科學託起強國夢,實現更多人的「圓滿」。
  • 開源Community 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 - OSCHINA - 中文開源技術交流...
    好吧,實際上,有時候它確實是可以吃的,講真,今天我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就開源共同體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參與開源不僅有趣而活躍,也有益於整個生活。早年回憶回首那些20歲(2003~2004)的日子,我也就是一名即興的開源軟體用戶,那時寬帶的降價,正在讓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消費的起,這就讓全球的相互聯繫成為了現實。
  • 南極科考再創紀錄、殲-15批量生產…一開年,厲害了,我的國!
    與航行挑戰共存的,是這片海域不容忽視的科考價值。第33次南極科考隊領隊孫波介紹,羅斯海從未像現在這樣成為國際科考競相研究的重點。多國科學家認為,羅斯海保留著地球最後一個海洋原始生態系統,是最有可能揭示南極生命史的地方,更是研究氣候變化對南極乃至全球影響的天然理想實驗室。
  • 冰冷之地成為火熱科研戰場
    原標題:冰冷之地成為火熱科研戰場   冰天雪地,寒風呼嘯,在很多人的
  • 金庸對於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告訴你,是價值觀和人生觀
    一大大俠,金庸先生,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今天是2018年陽曆10月30,註定是一個無數人的不眠之夜,金庸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金庸逝世,從此江湖再無大俠。金庸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曾經一支俠筆走湘江,創立明報,筆下十四部武俠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成為江湖流傳最久的神話,如今金庸逝世,對於金庸的讀者來說,除了哀悼,還是哀悼、哀悼。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金庸到底對於我們意味著什麼,那我告訴你,意味著價值觀,意味著人生觀。
  • 結婚&生孩子,對女性來說,意味著什麼?當頭棒喝
    大家好,我是@男孩養育記,這是我的第28篇育兒文章。導讀:今天來聊一聊,標配人生裡的結婚、生孩子,對當代女性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我想說,不僅是浪漫、幸福,還有「當頭棒喝」。為什麼這麼說,一起來看看。從前很簡單,我聽你的,或者你聽我的,愛會調和分歧;現在有我媽說,你媽說,我們家,你們家,愛很難包羅萬象。隨之而來的婆媳關係、利益糾紛、感情矛盾會不斷的刷新三觀。被追求,到為人妻、為人母。戀愛期,感受著被追求、被呵護的無限美好,仿佛天下之大,自己就是女王。
  • 英語對你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而對我來說,英語讓我看到了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感謝恬兒的邀請!下面就開始我今天的分享我今天的分享主題是《英語是怎樣賦能我的職業生涯的?》上司是數十年如一日的來自國企的老工程師,有著傳統家長式的管理方式,一言不合就Diss下屬,回想起來有點像笑來老師說的那種不敢放棄一點點安全感的人。看到以前的同學升職的升職,加薪的加薪,創業的創業,不甘於現狀的我開始向外部尋求突破,英語成了我選擇突破的方向。
  • 同讀《論語》之論學(六言六蔽)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
  • 青藏科考:一本天書的痴與憶
    我們沒經歷過第一次科考,但聽過一些老專家的故事。他們那時候比現在困難,現在我們一個車隊,還有卡車拉著補給物資,當時他們騎著馬或者一些牲口就去無人區。雖然時代不同、困難也不一樣,但當時那種探索精神、科研態度,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人傳承弘揚得挺好的。郄文昆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這是我第三次來西藏,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波三折。
  • 科考隊 | 好兇:我想念青海,我想念科考
    如果你真的想聽我講的話,或許你想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這次自遊人科考去了哪裡,在什麼時間,為什麼要去科考,科考能給人帶來什麼,科考隊是如何籌備組建的等等這一類的流水式記錄。不知道為什麼,這件事情回想起來的時候總有什麼東西打動了我,此前佳麗沒有告訴任何人這是他的生日,也不知道他在陌生的縣城裡逛了多久找到一家糕點店,換作是我可能我也不會告訴別人我今天過生,但不同之處在於,我也許不會想到要買蛋糕和大家一起吃。此前坐車行駛在公路上,在我們中途下車「廣闊天地」時,佳麗還坐在暫時沒有往來車輛的公路中央拍了一張自己的照片,後來他發到朋友圈的時候我們才知道他滿十八。
  • 關注 | 中國南極科考站將進入「五朵金花」時代 網友們卻為這事炸了鍋
    對於面積約1400萬平方公裡的南極洲而言,其地形地貌和氣候環境異常複雜多樣,只有建立更多科考站,並以此為依託形成更加豐富的研究數據,才能進一步大幅增進對其的認識。而對於致力於建設南極科研強國的中國來說,隨著綜合國力的發展和科研水平的進步,在現有考察站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精心選址,建立新的科考站,才能進一步大幅拓展南極科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