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詩三百,一言以蔽之.

2021-02-19 逐字逐句講論語

朋友們,下面我們講的是: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學詩所學的就是這個【詩經】。【詩經】一共有三百零五篇,另外還有幾篇只有篇的名稱,沒有文辭,有文辭的話,一共三百零五篇。這裡只講一個整數,三百篇。


孔子說「詩三百」,三百篇詩,「一言以蔽之」,「一言」就是用一句話「蔽之」。用現在的話好懂的意思來講,包括或是概括,三百篇詩用一句話,可以大概的把它包括起來。也就是說,三百篇詩的大意,可以總括在一句詩裡面,這一句詩是什麼呢?「思無邪」。

「思無邪」古人註解有很多解釋,「邪」當邪正講,「思」當思想講,三百篇詩,思想都是純醇正的,沒有邪的。

三百篇詩都是沒有虛情假意,都是真情流露。國風裡面,無論那一篇詩,研究研究裡面,無論是在政治上,在民間一切的事情,甚至於男女之間談的愛情,這些事情,都是出於真情流露出來。詩人作的詩都是以真實的情感,作出詩篇,這個真實的情感,叫人家閱讀之後,就是受到感化的作用。

就拿國風來講,民間所作的這個民歌,把它民間的苦、樂,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天子也好,諸侯也好,把民間的民歌,搜到之後,他知道民間真正的民意在那裡,他感動,他感動以後,他來辦政治,就要替民眾解決那些痛苦問題,這是感性的。學道的人,讀了這個詩,就能由這個詩引發自己本性,一步一步由真情感,引導自己心性上面去,這是的作用。


孔子在這裡講,三百零五篇的詩,都是出於真情流露,讓人讀起來發生感性的作用。詩與別的經典不同,別的經典,比如說【易經】它講的道理,它是概念式的,【書經】也好,【禮經】也好,都是講道理,都是從知識引導人,從學問引導人,向本性裡去求。詩是特別是從藝術從情感上面引導,引導人開發自己『本性』。

比如說講五倫的詩,詩裡面五倫都有,夫婦、君臣、朋友、父子,這在【詩經】裡面都找得到。拿父子這一倫來講,兒女對於父母的真情感,就從這個真情感裡面,學到自己啟發自己的真性情,這從情感上面引導出來,所以學詩的好處,它從藝術、從感情上面,一步一步的誘導到『本性』上面去。

比如說李太白,李太白他的一首詩,『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這個詩作出來,『不知何處是他鄉』,以酒來招待李太白飲酒的這個主人,看李太白寫的這首詩他的感想如何,這都是感性,詩的好處就在這裡。

今天我們就說到這裡,明天繼續。

【每天學一講,長按關注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三百:305或311的約數,整數。蔽:蓋也。概括。思:一為語氣,斯。二為思慮,心思。三為思想,想法。四為情思等。分歧較大。邪:斜,與正相對。另說邪惡,邪念。孔子說不讀詩,無以言事。就是說一個人不讀詩,就不能後把事情搞清楚,孔子也不和這樣的人討論事情。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據說春秋時期流傳下來的詩有3000首之多,後來只剩下311首(其中有六首笙詩有目無詩)。孔子編纂詩經之後,最早明確記錄的傳承人,是「孔門十哲」、七十二賢之一的子夏,他對詩的領悟力最強,所以由其傳詩。
  • 詩教 一言蔽之思無邪
    我實在學識淺薄的緊,無法將詩中玄妙道來一二。信手塗鴉過幾則,亦不過是情懷淺略,離古人詩境詞格相去甚遠。故在此期推送老師日常講學一則。師言:詩以道志,言其不可言之境。故而,以下所言,權可當無言。 我與蕾蕾間亦不言詩,唯一扯得上關係的,大概是我們彼此問候時總會說《詩品》裡的「大用外腓,真體內充」一句。這是兩個外感腿疾,內尋真如的病人間彼此的照見。
  • 我讀論語小記:為政第二·詩三百,思無邪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孔子說: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是純真無邪】大多數人都說詩經是孔子整理而成,流傳至今有305篇,所以詩經也叫詩三百。《詩經·魯頌·駉篇》之文。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驪有黃,以車彭彭。思無疆,思馬斯臧。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騅有駓,有騂有騏,以車伾伾。思無期,思馬斯才。
  • 孔子對於《詩》的推崇究竟是為何?
    通讀論語,發現孔子對於《詩》十分推崇,那因為什麼如此推崇《詩》呢?先明確下,如今一說詩,我們首先想到的詩是唐詩宋詞。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他說的詩主要指在他之前的詩經。百度解釋詩是指把心中思想用語言表達出來。
  • 一言蔽之,大綱真的很重要
    一言蔽之,大綱真的很重要。筆者不可否認江南的才華,但是他的創作都依靠於突然冒出來的靈感,而不是長期的構架。所以他經常想到了一個故事,就開始落筆,從來都沒有想過要通過什麼樣的手法去將這無數個片段給整合起來。如果大家不同意筆者的觀點的話,可以好好去回顧一下《龍族2》的內容。你會發現,這本讓你覺得很驚嘆的作品,其實它裡面的內容非常獨立。
  • 同讀《論語》之論學(六言六蔽)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
  • 怎麼看待《詩經》裡描寫戀愛生活的詩?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古代將《詩經》列為淫詩的聲稱是以孔子的話為依據,因為孔子曾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證篇》),這是他對《詩經》的總的評價。那麼,怎麼看待《詩經》裡描寫戀愛生活的詩?我們以《詩經?邶風?靜女》為例。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詩經?邶風?靜女》太陽還未落山,黃昏的晚霞中,他就呆在東門的城腳邊等她,那個女孩子怎麼還不來呢?
  • 一言以蔽之,這是我生命的轉折點.
    一言以蔽之,這是我生命的轉折點。它在我人生最懵懂與迷茫的時候告訴了我什麼是我感興趣的,什麼是應該付出努力的,最重要的,什麼是正確的。
  • 汪建平:開學季,讓《詩》教播下「溫柔敦厚」的種子
    孔子把「興於詩」列為修身之首要,要求先學。他的邏輯是「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為什麼古時的適齡兒童要從一本《詩經》開始學起呢?在教育家孔子看來,《詩經》裡面就有語文、數學、美術、音樂和思想品德。孔子曾經對詩經有過一個總評,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也就是說,《詩》的內容健康,沒有引人走上邪路的低級趣味的東西。他舉例《國風·周南·關雎》一詩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 文學教授稱把詩歌當知識學習是誤入歧途,穿漢服讀詩沒有必要
    但在戴教授看來,讀詩學詩是為了培養想像力,讓情感變得豐富,讓審美變得敏銳,而非累積知識。另外,戴教授還提到了現在比較流行的一些讓孩子們穿著漢服讀詩的國學活動,他覺得這根本沒必要,完全可以以現代人的人格來欣賞古詩詞的美。
  • 如何發揮詩教之育人功能?
    詩教具有育人之功效,《禮記·經解》引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因孔子刪《詩》《書》,故稱:「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後世之經典詩詞,亦多觸景感懷,勸善懲惡,頗具吟誦與傳世之功能。 央報微博曾點名批判毫無美感的網絡流行詞,現在的年輕人除了跟風說幾個網絡流行詞,基本再也說不出什麼有文採的詩句了。
  • 常讓孩子念這10首詩,能讓孩子早開口,還能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
    第一首是李白的《靜夜思》,相信大家對這首詩是非常的熟悉。朗朗上口的詩文是非常適合小朋友,並且裡面的內容簡單美好。第二首是柳宗元的《江雪》,同樣是一個很美的詩句,所描繪的景象唯美。第三首是駱賓王的《詠鵝》,相信屏幕前的大部分人仍舊是可以背誦出它,可謂是非常的經典。第四是《草》,它是白居易寫作的,同樣是出現在每一代人的課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