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下面我們講的是: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詩】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學詩所學的就是這個【詩經】。【詩經】一共有三百零五篇,另外還有幾篇只有篇的名稱,沒有文辭,有文辭的話,一共三百零五篇。這裡只講一個整數,三百篇。
孔子說「詩三百」,三百篇詩,「一言以蔽之」,「一言」就是用一句話「蔽之」。用現在的話好懂的意思來講,包括或是概括,三百篇詩用一句話,可以大概的把它包括起來。也就是說,三百篇詩的大意,可以總括在一句詩裡面,這一句詩是什麼呢?「思無邪」。
「思無邪」古人註解有很多解釋,「邪」當邪正講,「思」當思想講,三百篇詩,思想都是純醇正的,沒有邪的。
三百篇詩都是沒有虛情假意,都是真情流露。國風裡面,無論那一篇詩,研究研究裡面,無論是在政治上,在民間一切的事情,甚至於男女之間談的愛情,這些事情,都是出於真情流露出來。詩人作的詩都是以真實的情感,作出詩篇,這個真實的情感,叫人家閱讀之後,就是受到感化的作用。
就拿國風來講,民間所作的這個民歌,把它民間的苦、樂,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天子也好,諸侯也好,把民間的民歌,搜到之後,他知道民間真正的民意在那裡,他感動,他感動以後,他來辦政治,就要替民眾解決那些痛苦問題,這是感性的。學道的人,讀了這個詩,就能由這個詩引發自己本性,一步一步由真情感,引導自己心性上面去,這是的作用。
孔子在這裡講,三百零五篇的詩,都是出於真情流露,讓人讀起來發生感性的作用。詩與別的經典不同,別的經典,比如說【易經】它講的道理,它是概念式的,【書經】也好,【禮經】也好,都是講道理,都是從知識引導人,從學問引導人,向本性裡去求。詩是特別是從藝術從情感上面引導,引導人開發自己『本性』。
比如說講五倫的詩,詩裡面五倫都有,夫婦、君臣、朋友、父子,這在【詩經】裡面都找得到。拿父子這一倫來講,兒女對於父母的真情感,就從這個真情感裡面,學到自己啟發自己的真性情,這從情感上面引導出來,所以學詩的好處,它從藝術、從感情上面,一步一步的誘導到『本性』上面去。
比如說李太白,李太白他的一首詩,『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這個詩作出來,『不知何處是他鄉』,以酒來招待李太白飲酒的這個主人,看李太白寫的這首詩他的感想如何,這都是感性,詩的好處就在這裡。
今天我們就說到這裡,明天繼續。
【每天學一講,長按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