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架構並非朝夕之功 在實踐中「悟道」

2020-12-13 IT168

  【IT168 專稿】一套工具集合,包含7個獨立工具、30多萬行代碼…相信行業內的老司機們都知道小編說的是啥——資料庫管理工具。他,從入行到現在,15年裡,從資料庫管理工具到接口驅動程序再到資料庫內核,把資料庫相關的研發工作完整地實踐了一遍。因此對軟體系統框架結果有了深度把握。他說「走上資料庫架構師這條路,如人生的行進,偶然中蘊含著必然。」這就是小編本次的採訪對象,SACC2016中國系統架構師大會的嘉賓:華勝信泰資料庫架構師李海翔。


▲華勝信泰資料庫架構師 李海翔

  紮實的基本功 暢遊資料庫內核「汪洋大海」

  為了實現資料庫管理工具集、7套工具統一風格、統一操作、統一UI,李海翔探索出了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模型(model)-視圖(view)-控制器(controller))改進模型,把model變為2層,底層映射資料庫的實體數據,7個工具可以共用底層的model,上層為不同工具定製UI展現特性,很好地解決了數據模型需要和不同工具的UI分離的問題。在採訪中,李海翔發自肺腑的感言:這次成功的嘗試讓我初步體會到了架構的魅力,體會到做架構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改進、不斷總結而來的,只有在實踐中摸索、領悟才能逐漸「悟道」。

  正是架構的魅力,推著李海翔一步一步踏實的規劃著自己的職業道路。2006年,李海翔開始從事資料庫內核研發工作。他形容,資料庫內核猶如一片汪洋大海,廣袤而深邃…

  李海翔先是接觸了高可靠分支,從事了備份恢復、日誌管理等內核相關工作,之後又從事過底層的存儲、中層的數據對象訪問、資料庫安全、SQL優化等相關工作,由深度而到廣度再深入,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這段時間的工作,讓他「認識」和「熟悉」了資料庫內核的各個模塊。

  李海翔繼續說道:「如果僅限於此,還不能完全「相知」,便不能承擔起架構師的職責。」在工作中,他不斷思考功能如何實現,模塊功能極限等問題。這使李海翔逐漸架構起了模塊之間的橋梁。思考模塊間的關係幫他逐步融會貫通了零散的知識點,對資料庫內核逐步相知、深知;思考模塊的功能極限,如存儲層單表最大容量、多進程架構的資料庫系統可支持的會話數與共享內存的關係等,讓他認識到做架構不能浮於表面,而要深入到真實需求產生的真實體系結構要求中,要考慮系統的安全、性能、容量、擴展性等真實體系結構的要求。」

  隨後李海翔又跳出資料庫內核,從事了一段時間的資料庫測試技術和測試部門的管理工作。他說「這讓我站在資料庫之外,以測試者的身份、以觀察者的身份、以使用者的身份從整體上看待資料庫的產品體系,這讓我「視角大開」:從事過的工種多則建立的聯繫點多而倍感開闊,做架構設計需要這種極為廣闊的視野,做資料庫的架構設計需要考慮整個產品線的產品體系架構和各個產品各自的架構特點,需要先能庖丁解牛般掌握自己面對的對象,然後才能抽象出框架結構、進而析「結構」,然後成「架構」。

  沒有這段經歷、似乎做一名資料庫架構師會有所缺憾,以單一視角看待一個事物難以窺得廬山真面目。所謂架構師做架構的設計,首先重要的就是先「解構」,面對資料庫的解構能力代表著能清晰掌握資料庫體系結構的方方面面,有過深入才能淺出。」

  經歷了十多年的國產資料庫研發工作後,李海翔來到Oracle做了兩年查詢優化工作。在國際化的研發環境和氛圍中,與同事們一起開發MySQL的優化器,體會到了優化器在資料庫整體結構中統領、驅動SQL執行的重要性。

  談到職業規劃,李海翔的經歷可以說給了初學的開發者豐富寶貴的經驗。他說:「如果沒有之前豐富的資料庫多工種研發和測試經歷,沒有深入內核又潛出又深入內核的經歷,沒有在管理工作中感受組織架構,沒有在生活中體會感悟不同的人性,則不會走上今天的架構師之路。」

  人生亦架構 認真對待架構好人生

  雖說從事技術開發相關工作,但業餘時間李海翔把一些個人的心得體會都傾注在《資料庫查詢優化器的藝術》這本書上。他說「業餘時間,我喜歡動筆。其實是動鍵盤,在鍵盤上鍛鍊自己手指的麻木性。」把那些分享過的技術串聯,就有了這樣一本討論查詢優化技術的書籍。

  李海翔在採訪中說:寫書之初,不是為了寫而寫,不是為了名而寫,是為了梳理「產品--架構--設計--投入--完成」這一全套過程。其中,書的框架結構設計的過程猶如軟體的架構設計,為了讓讀者能夠看懂和理解,要設計好如何設置各個章節的內容,如何將紛繁複雜而又極具深度的知識點行雲流水的展現出來。做軟體的架構設計,也應當是從用戶使用的實際情況出發,而考慮功能、性能、容量、擴展、安全等何時獨立,如何融合。

  人生亦架構,認真對待傾注靈魂,即能架構好人生。

  參加SACC又是一次自我提升

  李海翔之前參加過多次DTCC資料庫技術大會,但今年的SACC大會是第一次參加。他開心的說「對自己而言,參加SACC架構師大會,是又一次難得的提高和學習的機會。」

  加入華勝信泰之後,李海翔主要負責資料庫技術架構相關工作和架構部的管理工作。談到最近的關注,李海翔覺得資料庫技術架構,有很多有意思的內容,比如Informix在架構上以類協程的技巧在單進程用戶態中實現了作業系統內核態實現多進程的功能…另外,除了關注Informix自身的技術外,他還關注著資料庫的經典技術事務處理相關技術、關注著分布式資料庫技術的發展和架構等。

  當談到成為了一個架構師之後有怎樣的體會,李海翔強調:要反覆觀察、不斷思考,在改進中覓得最好的架構設計;要注重體系結構的內在需求,關注安全、性能、容量、擴展性等關鍵點的架構設計;要思考整體和重點的關係,注意培養「解構」能力;要思考軟體體系與工作生活的關係,應對波峰和低谷,做好擴容便於靈活擴展,有取有舍,就能架構好每一個產品。

  架構師應更多注重「讀代碼」

  談到架構師是否應保持寫代碼這個習慣,李海翔表示「術業有專攻,似乎寫代碼是程式設計師的事情。但是,個人認為,架構師應在更高層級上「寫代碼」,應更多地注重「讀代碼」。軟體開發中有一些工作,尤其是類似資料庫系統這樣的複雜系統的一些框架性代碼(未必是核心算法的代碼),非架構師而不能為,架構師應寫這些框架性的代碼,用代碼流暢地體現出架構設計的思想。

  另外,對於架構師,我認為比寫代碼更重要的是 「讀代碼」。讀什麼代碼呢?一是讀本領域內的經典代碼,比如做為資料庫內核開發的架構師,應該多讀PostgreSQL的代碼以領略代碼的優美,讀MySQL的代碼以領略其實用之風。讀本領域的代碼可以開闊自己的思維,同一個思想、設計不同資料庫有不同的實現方式,所以讀本領域的經典代碼細細體會和品味,之後可以把學習到的可以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實踐中。二是讀本領域相關的其它領域的代碼,如讀一讀Linux內核源碼,讀一讀應用中間件的代碼等,這樣可以擴展自己的知識體系的深度,讓自己所做的架構設計能更好地與周邊環境相融。一個軟體的架構不僅是支撐本軟體體系結構的,而且要使得本軟體對外能與作業系統協調、與應用協調。

  多讀代碼,猶如找到一位位良師益友。」

  寫在最後

  對於雲時代的平臺架構如何發展,李海翔說:在資料庫方面,資料庫雲會得到發展並普及,分布式資料庫將成為資料庫雲的基礎設施,偽分布式資料庫中間件將進入垃圾簍。

  在即將到來的SACC2016架構師大會上,李海翔透露將分享「資料庫引擎技術架構」,是對關係資料庫架構技術的一次總結。

  「恰逢金秋,精心架構,數年心血終得碩果。

  精華薈萃,大師相聚,三天時光結識良友。

  願架構師大會架構起技術交流的大橋,祝架構的技術之路越走越寬敞!」

  在採訪的最後,這個「技術文青」為2016中國系統架構師大會送上了這首祝福的詩。如此有情懷又懂技術的嘉賓,讓我們同期待他在SACC的舞臺上一展風採!

  作為國內最受歡迎的架構師盛會,2016年第八屆中國系統架構師大會SACC即將於10月27-29日在北京盛大召開。本屆大會以"架構創新之路"為主題,安排兩大主場和24個專場。屆時,來自網際網路、電子商務、金融、電信、政府、行業協會等20多個領域的150多位技術專家將匯聚一堂,共同探討雲計算和大數據時代下,如何通過架構創新來實現企業的快速轉型。更多內容請訪問大會官網:http://sacc.it168.com/

相關焦點

  • 悟道覓法 提高能力
    悟道覓法 提高能力(新書評介) ——《道與法——領導者的智慧》簡評    加強黨的執政骨幹隊伍建設,提高領導幹部的能力素質,是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內容。  把悟道覓法奧秘講清了。作者認為,以科學理論為指導悟道覓法,智慧就能得以增長。而悟得道、覓得法,做事情就能應付自如。這裡的「道」是指客觀規律、道德境界、基本原則;「法」是指貫徹道、實現道的基本途徑、基本方法。認識道、領悟道,進而找到法、運用法,要靠智慧,同時又豐富智慧、提升智慧。
  • 王陽明龍場悟道的釋經學意蘊
    這與其長期苦參《大學》「格物致知」之話頭密切相關,王陽明在回憶早年為學經歷時說:「初年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11「格竹子」公案雖屬王陽明少年時期的往事,但多少可以反映出程朱一系《大學》「格物致知」話頭對其龍場悟道之影響。
  • 素人悟道 | 吾輩是貓也
    真的,當你累得筋疲力盡的時候,真的想像一隻完全不在意別人怎麼看怎麼想,自己的時光自己隨意打發的懶貓,找個可以棲身的地方,懶懶洋洋地放鬆下自己,和這個世界做一個關係溫和的聯結。其他公共信息道家遊學網www.daojiayouxue.com投稿、建議、合作 xinhui-yao 信卉老師往期精彩:素人悟道 |
  • 傳習堂 | 王陽明:龍場悟道
    所謂「龍場悟道」,是指明朝偉大的哲學家、心學家王陽明,在被貶到貴州龍場驛站時,身處在安靜又困難的環境中,每日對自己歷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沉思。終於在某一個月圓之夜,大徹大悟。他提出「心才是感應萬物的根本」,認為理全在人心,應該向心內去求。
  • 悟道|理論體系的構建
    在這些經典中,先聖既教授了如何悟道的法門,同時也系統地描述了他們自身的領悟,用以描述這個現實的運轉過程。因為先聖已經流傳了精妙深奧的經典,現代人就可以非常方便地透過經典來感悟這個世界的真相。對個人而言,接下來再來感悟經典的過程,也就是要能夠系統地去理解他們,並且要能夠運用指導人生的過程。
  • 架構師的工作都幹些什麼?!想做架構師必看!
    先給本文中架構師做個定義:第一,能力上達到(似乎是廢話),第二,公司肯承認,不僅能給架構師的頭銜,更能按架構師的標準發工資。對於程式設計師來說,架構師是職業發展的一道坎,如果跨過去了,後面就前途無量了,否則可能一直得做著代碼coding的事情。本文將從「如何升級」和「平時工作內容」兩方面,說下我對架構師的認識。
  • 《悟道張仲景——平脈辨證解讀》徐汝奇
    《悟道張仲景——平脈辨證解讀》前言醫學是一門技術,技是巧,術是道,技能可以機械模仿
  • 悟道是什麼意思?悟道者一語點出:追求真理
    用現代的話來說,悟道就是 追求真理,悟 是 追求,所謂 道 就是真理。用 追求真理 代替 悟道 的好處之一:求同存異,避免門派之爭如果你堅持要用 悟道這個詞語,不喜歡用 追求真理,那麼:張三會說他是 悟佛王二會說他是
  • AMD將推銳龍5000系列移動APU 但並非全系基於Zen 3架構
    然而爆料人也指出,儘管 AMD 致力於統一同代處理器的架構和 SKU 命名,但 Ryzen 5000 APU 仍並非全系基於 Zen 3 。NotebookCheck報導稱,Ryzen 5000 APU 或仍混入一些 Zen 2 時代的型號,但 5600U 和 5800U 將會是採用最新 Zen 3 架構的中高端型號。
  • 悟道——翡翠雕刻中的經典題材,它包含了哪些寓意?
    而悟道題材的翡翠,主要刻畫僧者參禪修行的圖案,體現的是一種祥和、安寧的境界。悟道翡翠飾品的形狀可圓、可方、可長,主要根據翡翠原料進行雕刻設計,題材選擇豐富多樣,神話傳說、飛禽走獸、花鳥魚蟲、山水樹木等,都可以作為題材。
  • 王陽明龍場悟道,悟了什麼,有何現實意義?
    龍場悟道的根本 龍場悟道的傳奇故事,我們就不在這裡添油加醋了。 當年這種瘴氣偏遠的山區,王陽明就在這個山洞裡,像楊過一樣睡在石頭床上,突然靈光一閃,悟了道——其實不過就是想清楚了一個問題,構建了一套自洽的邏輯思維,從而開創了「陽明學」,通過對自己這種觀點的輸出,成就了儒學的新局面,也養活了當下無數借來做大旗忽悠普通老百姓的國學家和騙子。 其實,所有修行的靈犀一點,無非就是想通了。
  •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睹明星而悟道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後來在恆河邊菩提樹下打坐,發誓非成無上正等正覺不可,否則便死在那裡,最後終於睹明星而悟道。其實這一段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我再講一遍的原因,是要提起大家的注意,也就是要大家知道,釋迦牟尼佛在這十二年中,做了些什麼,又是如何修持的。我們看了他的傳記,只看到他學無想定三年,最後「知非即舍」,往往忽略了他在這十二年當中,認真修持的一面。我們先來說一說,什麼是「無想定」?
  • 城市奇遇:陳安健之茶館「悟道」20載
    ——之:陳安健的茶館「悟道」20載看看陳安健20年來的茶館「悟道」,他的油畫:小人物也有大故事。正所謂「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分享給各位同修。喝茶能悟道,關鍵在於品「心」。修行可分為「知道、識道、悟道、得道」四個階段,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悟道」。真正的大道是無法言說的,只有靠悟。但每個人的悟性不同,用功程度不同,人生機緣不同,最終得道者總是了了。
  • 生命覺者 | 寂靜法師:明白了這個道理,做任何事都能悟道
    日本人為什麼提出掃除道,就是在簡單的掃除工作裡悟道了。我們所做的事,其實都是一道道法門。撿垃圾是一個法門,掃廁所是一個法門,我們早上起來做功課,也是一個法門。聖賢開的這些路,我們儘管往前走就是了。雖然不知道具體會得到什麼,但大方向是明確的:播種好的種子,一定會得到好的果子,相信就可以了。
  • 李寧悟道休閒籃球鞋發售,經典丹寧材質帶來出眾...
    本期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正式李寧攜手功夫巨星推出的聯名款文化籃球鞋——李寧悟道休閒籃球鞋。 李寧悟道休閒籃球鞋 這雙全新的李寧悟道休閒籃球鞋的外觀部分,採用了中高幫的造型設計,整雙球鞋的線條十分的明晰、流暢,絲毫的不顯臃腫。
  • 王陽明為什麼在龍場這個地方,能突然悟道,成為偉大的哲學家
    此後,王陽明先生的全部思想和觀點,都是以此為基礎而產生的,可見「龍場悟道」在心學發展中的地位。 在來到龍場之前,王陽明在兵部幹到了36歲。由於上書直言,遭宦官陷害,身陷大牢,還受到杖責四十的刑罰。死裡逃生後又被貶到龍場驛站做驛丞,其間經歷的磨難可想而知。可為何他會在安靜但條件惡劣的龍場突然悟道呢?
  • 給COLA 做減法:應用架構中的「彎彎繞設計」
    阿里妹導讀:COLA 的主要目的是為應用架構提供一套簡單的可以複製、可以理解、可以落地、可以控制複雜性的」指導和約束"。在實踐中作者發現 COLA 在簡潔性上仍有不足,因此給 COLA 做了一次「升級」,在這次升級中,沒有增加任何新的功能,而是儘量多刪減了一些概念和功能,讓 COLA 更簡潔有效。
  • 悟道有什麼好處?開悟者直接點破:至少五大好處
    悟道者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洞若觀火每個人都是人類社會中的一員,人類社會發展的大勢決定了個人的命運沉浮,無論你是悟道了還是沒有悟道好吧,我假設你「悟道」了,你想一個人躲起來苦修成仙佛,你能躲到哪裡去,即使你躲到自然條件極為惡劣的地球最高山峰珠穆朗瑪峰,也會有驢友把你發掘出來,拍成短視頻上傳到App的,別人會因為你而大紅大紫,你的清靜卻是沒了從宏觀上說,人類的技術雖然在不斷發展
  • 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讀大學要「悟道」
    人民網上海9月12日電(記者姜泓冰) 「有了愛才知道美,有了美你才知道奉獻」「來到大學,更重要的是一個悟道的過程」。12日上午舉行的復旦大學2014年本專科新生開學典禮少談專業學習,聚焦愛心、傳統、大道等價值觀主題,校長楊玉良更是直截了當地告誡學生:「僅僅靠知識和技能並不能使得人類獲得快樂而又有尊嚴地生活」。
  • 王陽明龍場悟道:所有困境,都有出路
    1500年的後8年1508年,陽明先生從京城來到貴州,在這裡實現了龍場悟道,為我們打開了一片生命的藍海。龍場悟道之後逐漸形成的陽明心學,將儒家思想推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被稱為儒家思想王冠上的一顆明珠。今天陽明心學作為中華文化的精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必將與時俱進,去助力民族復興的這個時代,也必將深遠地影響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