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推「換語」計劃 助各地學生學習不同語言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中新網6月21日電 香港《文匯報》刊文稱,港人在面對不同語言使用者時,常常會自動說對方熟悉的語言,在這種情況下,外地人想學習粵語或普通話時,則難於找到練習機會。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則推出「語言交換計劃」,讓講不同語言的人聚在一起,以小組形式討論不同話題,使大家可以向組員學習自己感興趣的語言。

  文章摘編如下:

  香港是個重視兩文三語的國際都會,外地人赴港工作、旅遊,甚至是生活,似乎不難適應,因為港人會嘗試按對象自動「轉臺」,說起對方熟悉的語言。不過,這對於想要學習中國文化、想學說粵語的外地人來說,也許會難於找到練習機會。

  有見及此,香港中文大學舉辦「語言交換計劃」,讓外國、內地及當地學生透過課堂交流、外出考察等活動,「交換」大家感興趣的文化及語言,達到文化共融的目的。

  中大自學中心每年均舉辦2次「語言交換計劃」,參加者來自五湖四海,除了有本科生、研究生,也有到港1年的交換生。

  計劃以課堂形式進行,4、5名學生一組,討論及分享不同課題。由於計劃目的是讓學生向組員學習感興趣的語言,例如粵語、普通話或英語,所以導師會在課堂上提醒學生不要一味說英語。

  港生談「講價」 實地考察寺廟

  在計劃中,其中一節課以「飲食」為主題,學生會將自己故鄉的食物帶到課堂與組員分享,邊吃邊聊。另一節課的主題是「議價能力」,讓香港學生分享在女人街「講價」的技巧和趣事。校方會安排學生走進社區,前往香港的寺廟、歷史博物館等實地考察,增加對香港的認識。

  來自義大利的Michela SIUNI是中大全球傳播碩士生,她指想融入香港並不困難,港人見到她就會主動跟她說英語。不過,參加了該計劃後,能與當地學生直接溝通,學習中國的文化及語言。

  土耳其學生:了解「飲茶」文化

  來自土耳其的Can EKEN為中大法學博士生,對普通話感興趣,但中國文字及聲調較難掌握,所以希望透過計劃增加練習機會。他笑言,參加計劃不只是得到練習的機會,更能在同學身上了解「飲茶」等廣東特色飲食。

  來自重慶的社會學碩士生梁宇菡認為,若想在香港發展,必須跨越語言這個門坎,但粵語難學,故她想多與當地學生談天,學習更多粵語用詞。

  法律系1年級學生方子穎是參與計劃的香港學生,她認為計劃的理念非常好,她可以練習英語,又可了解不同地方的文化及價值觀,「以聖誕節為例,我從外國學生(那裡)得知他們非常注重在這天與家人團聚,但香港的聖誕節卻充滿了濃濃的商業味道,光是這點已經看到文化的差異」。

  導師:會提醒海外生多說中文

  課堂同時由一名香港導師及外國導師負責,以平衡課堂的語言環境。其中一位中大自學中心中文部前講師李詠健指出,香港雖是國際都會,不過語言學習環境相對遜色,希望透過「語言交換計劃」為改善語言環境踏出第一步。

  他提到,若我們想去一個國家旅遊,需要先學習該國的語言,這種由語言造成的隔閡,被稱為「語言壁壘」,而港人日常使用以粵語為主,不過香港是個重視兩文三語的地區,港人會因應對方的慣用語而自然「轉臺」,故語言壁壘較小,對想要學習中文的外國人來講,「其實沒什麼機會練習。」

  計劃另一位導師是該中心英文組講師Karl Holm。Karl表示,該計劃與一般英語課程不一樣,導師會退後一步,主要讓學生自己交流。

  他提到,為平衡課堂的語言環境,兼顧想要學習中文的外籍學生,會主動提醒學生,多說點中文。

(責任編輯:宋雅靜)

相關焦點

  • 港媒:港中大推「換語」計劃 助各地學生學習不同語言
    香港《文匯報》刊文稱,港人在面對不同語言使用者時,常常會自動說對方熟悉的語言,在這種情況下,外地人想學習粵語或普通話時,則難於找到練習機會。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則推出「語言交換計劃」,讓講不同語言的人聚在一起,以小組形式討論不同話題,使大家可以向組員學習自己感興趣的語言。
  • 港中大校長來皖謀劃「掐尖」
    今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將擴大在皖招生計劃,預計招生25名。為了鼓勵更多優秀學生報考,除了已有的入學獎助學金、學業獎學金外,港中大(深圳)今年還將增設「不看高考成績」的博文獎學金,目前已經啟動申請。  校長面對面  安徽學生刻苦又開放 今年增加招生計劃  「你們八中輸送的6位同學都很優秀,到我家裡吃過飯。」
  • 中介助雙非家長讀碩士留港 推陪讀計劃代偽造履歷
    中介助雙非家長讀碩士留港 推陪讀計劃代偽造履歷     記者昨到深圳的愛心家庭成長服務社
  • 中大服務計劃助弱勢社群
    圖:中大同學帶領長者示範音樂治療小組服務  【本報訊】香港中文大學獲周凱旋基金會慷慨捐助舉辦「愛鄰『社』服務學習計劃」,鼓勵學生自行籌劃或參與社會服務機構的項目,服務鄰近大學的沙田計劃進行一年,受惠人數逾2,500人,服務總時數超6,200小時。  「愛鄰『社』服務學習計劃」由中大校長沈祖堯發起,崇基學院神學院策劃及執行,並與位於沙田、大埔及馬鞍山的基督教社會服務機構及學校合作,安排資深社工為中大學生提供培訓。  過去一年,此計劃與20間社會服務中心、學校、教會及醫院合作,完成服務學習項目43個,共逾520中大學生參與其中。
  • 港中大(深圳)迎來2300名新生
    原標題:港中大(深圳)迎來2300名新生 今年,港中大(深圳)共錄取內地本科生1300餘人,研究生近1000人。   註冊報到現場,校長徐揚生教授用三句話寄語新生。
  • 港中大(深圳)校長揮毫給學生送「福」
    ▲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為學生寫「福」。 深圳晚報訊 (記者 王宇 通訊員 馬明霞) 草書、楷書、隸書……徐揚生靈活運用不同的字體寫著「福」字,向學生傳達祝福。1月16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攜手大學學生社團南露書法社,舉行了「新春福到,曙光一片」書法送福活動。
  • 香港高校本科招生工作已結束,港中大招生官:歡迎內地學生
    王淑英表示,拿香港中文大學來說,今年在北京招生的分數平均分為652分,但港校特有的優勢不體現在分數上。她希望內地學生可以做文化傳遞的使者,希望港中大更好地為大灣區、為國家培養人才。港中大今年在北京招生平均分為652分新京報:能否簡單介紹香港中文大學的招生方式?今年在內地多少個省份招生?有多少學生報名?招生總人數是多少?
  • 香港高校本科招生工作已結束,港中大招生官:歡迎內地學生
    港校的招生發生了哪些變化?如今的港校能賦予學生的獨特資源在什麼?新京報記者對香港中文大學(以下簡稱港中大)協理副校長兼入學資助處處長王淑英教授進行專訪。王淑英表示,拿香港中文大學來說,今年在北京招生的分數平均分為652分,但港校特有的優勢不體現在分數上。她希望內地學生可以做文化傳遞的使者,希望港中大更好地為大灣區、為國家培養人才。
  • 港中大(深圳)發布2019年就業質量報告 畢業生足跡遍布世界各地
    畢業生足跡遍布世界各地 世界大學排名前50高校紛紛拋來橄欖枝  2019年,港中大(深圳)選擇繼續升學的本科畢業生人數佔畢業生總人數的75.73%,根據 2020 年QS及US.News世界大學排名,升學畢業生中,64.10%的學生攻讀的是世界大學排名前50名的世界名校的碩士/博士學位。
  • 港中大(深圳)本科新生報到
    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寄語大一新生:「要對成績認真,但不要當真」。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納新生期待校園生活落地深圳後,新同學就能感受到來自港中大(深圳)這個新的大家庭的熱情和溫暖,接站志願者早早來到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深圳北站、羅湖火車站為新生和家長提供指引、幫忙搬運行李,安排接送車輛。
  • 港中大(深圳)招收2020年研究生啦!
    港中大(深圳)研究生分為研究型和授課型,採用國際通行的申請入學制,申請者無需參加全國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也無需獲得推免資格, 修滿學分且成績合格者,獲頒香港中文大學學位。港中大(深圳)17 個研究生專業課程設置、學制、申請時間、申請資格、學費、獎學金及各專業招生熱線等信息可登錄港中大(深圳)研究生院網站查詢。
  • 港中大深圳分校有何特色?
    一正三副四個校長中,有三個曾在美國學習、工作長達十到二十年。秦泗釗介紹說,美國的大學辦學理念很好,但也並不是一個固定模式,都是從各處把好的理念和方式吸收過來,形成自己的東西。這或許可以作為港中大(深圳)的開放基因的註腳。秦泗釗稱,港中大(深圳)希望能提供一個不同的選擇,做有特色的大學,「某種意義上,有特色的大學還是太少」。
  • 港中大(深圳)本科新生報到
    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寄語大一新生:「要對成績認真,但不要當真」。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納新生期待校園生活落地深圳後,新同學就能感受到來自港中大(深圳)這個新的大家庭的熱情和溫暖,接站志願者早早來到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深圳北站、羅湖火車站為新生和家長提供指引、幫忙搬運行李,安排接送車輛。
  • 港中大(深圳)七名本科生入選耶魯大學國際訪問生項目
    近日,耶魯大學公布國際訪問生項目錄取結果,港中大(深圳)7名本科生入選,成為該校受益於該項目的首批學生。港中大(深圳)於2019年11月與耶魯大學籤署協議,成為耶魯大學遴選拔尖本科生的合作高校之一,耶魯大學也成為港中大(深圳)第100所合作夥伴。經雙方商定,該項目於2020年春季啟動報名和遴選工作,經過嚴格的考核和線上面試,最終來自經管學院的5名同學和理工學院的兩名同學入圍。
  • 港中大深圳七名本科生入選耶魯大學國際訪問生項目
    近日,耶魯大學公布國際訪問生項目錄取結果,港中大(深圳)7名本科生入選。據了解,這7名本科生為受益於該項目的首批學生。港中大(深圳)於2019年11月與耶魯大學籤署協議,成為耶魯大學遴選拔尖本科生的合作高校之一,耶魯大學也成為港中大(深圳)第100所合作夥伴。
  • 港中大(深圳)學生入住逸夫書院 將建立各自的書院文化
    南都訊 記者朱倩 港中大(深圳)的開學迎新周,從8月30日持續到昨日的2016年度入學典禮。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阿里耶·瓦謝爾教授做主題演講。此外,逸夫書院也在昨日啟用,除了承擔傳統大學「宿舍」的功能外,自設食堂、廚房、研討室和其他康樂設施。老師也要和學生一起入住書院,每所書院的學生都是由不同學院、不同專業的師生組成。
  • 高等教育花開並蒂優質資源利在千秋 ——港中大(深圳)、深北莫落戶...
    在推進落實CEPA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的背景下,2012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港中大(深圳)籌建。2012年10月11日,港中大(深圳)批籌暨啟動校區開工儀式在深圳市龍崗區校址舉行,也為深圳引來了的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
  • 港中大(深圳)首屆碩士招生錄取近百人 多來自名校
    學生多來自國內外名校  港中大(深圳)採用與國際接軌的入學申請制度招收研究生,今年招生的3個專業受到了海內外應屆學生和社會人士的廣泛關注,申請人數和實際招生人數遠超預期。經過嚴格的審核,今年港中大(深圳)共錄取了近百名碩士研究生。  「第一批研究生的生源質量非常優質。」
  • 應悅寄語應悅,張翔祝福張翔,港中大(深圳)新生的這些緣分太奇妙
    第一句話是放下,「好的成績要放下,差的成績也要放下,昨天的事情就留在昨天,」徐揚生希望同學們放下過去所有的東西,重新出發;第二句是在第一年最重要的是學好語言,他鼓勵學生「多說,臉皮要厚,大家都能學好你也能」;第三句話,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他認為在大學「要對成績認真,但不要當真」,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學習生活。
  • 港中大(深圳)實力再認證,在軟科2020中國大學排名中單榜第一!
    港中大(深圳)定位:具備中國文化傳統的國際化研究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開展招生工作僅6年有餘,目前共有兩屆本科生畢業,不管是師資結構、教學水平、課程設置等都和國際前沿相接軌,學生就業質量,科研水平都可以一流大學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