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鮮為人知的故事

2020-12-13 東方網

  1991年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第二版曾收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該文下面的注釋寫道:「這是毛澤東給林彪的一封信,是為答覆林彪散發的一封對紅軍前途究竟應該如何估計的徵求意見的信。毛澤東在這封信中批評了當時林彪以及黨內一些同志對時局估量的一種悲觀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開刊行這封信時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澤東同意了這個意見。在收入本書第一版的時候,這封信改題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評林彪的地方作了刪改。」那麼,這個注釋所講述的,到底是怎樣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林彪給毛澤東寫信,問紅旗到底能夠打多久?

  大革命失敗後,紅四軍內部爭論十分激烈,思想十分混亂。1929年6月8日,在白砂會議上,毛澤東表示要辭去前委書記職務,林彪專門給毛澤東寫信說:「你今天提出的你個人離開前委的意見,我非常不贊成。……黨裡要有錯誤的思想發生,你應毅然決心去糾正,不要以不管了事。在中央未派人代理你以前,你不應離開前委。我希望你以後應該有決心來糾正一切同志的錯誤思想。」對於林彪的這番誠懇勸告,毛澤東心裡十分感激。因為從派別來看,林彪並不屬於毛澤東這邊的,而是從南昌起義隊伍中來的。林彪如此擁護毛澤東,而當時一些曾跟隨毛澤東的人卻反對他,這是毛澤東後來對林彪產生信任的一個重要原因。

  6月14日,毛澤東給林彪回了封信,系統地對紅四軍內的爭論闡述了自己的看法。毛澤東說:「你的信給我以很大的感動,因為你的勇敢的前進,我的勇氣也起來了,我一定同你及一切有利於黨的團結和革命的前進的同志們,向一切有害的思想、習慣、制度奮鬥。」

  然而,紅四軍內部的爭論不僅沒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這嚴重影響到部隊的戰鬥力。在敵人的不斷圍剿中,紅軍屢戰失利。為擺脫困境,前委決定由東江撤回贛南蘇區。就在這次撤離中,紅軍合計損失一千多人,這是井岡山「八月失敗」以來最嚴重的損失。林彪率領的縱隊在撤退中自作主張地打了一仗,儘管打贏了,但卻暴露了目標,因此被朱德給予記過處分。

  部隊接二連三的失敗以及本人受到的處分,使林彪一直鬱鬱寡歡。12月28日古田會議召開後,毛澤東重新回到前委書記的職位上,林彪這才精神振作起來。1930年元旦,他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陳述對中國革命前途的看法。林彪在信中流露出悲觀情緒,對建立鞏固的農村根據地缺乏信心,反對毛澤東提出的一年爭取江西的計劃,並建議採用流動遊擊的方式來擴大紅軍的政治影響力。

  那麼,林彪這時為什麼會對中國革命的前途持悲觀態度呢?其實,大革命失敗後一系列的挫折,如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秋收暴動,使得黨內和紅軍內始終籠罩著一種悲觀情緒。自從跟隨朱德上井岡山不久,林彪的悲觀情緒就開始流露出來,且越來越嚴重。林彪經常說些「天天吃南瓜,能打得天下嗎?」、「一個井岡山,十個井岡山也是空的」之類的牢騷話。與林彪同時戰鬥在井岡山的肖克後來回憶說:「在井岡山,林彪曾提出『井岡山紅旗到底能夠打多久?』。」作為一個高級指揮員,林彪這種言行的影響很惡劣,但毛澤東當時並未在意。在毛澤東眼中,林彪還是個「娃娃」,他曾對何長工說:「林彪的說法是小孩子之見。」

  早在上一年的5月18日,在瑞金召開紅四軍前委擴大會議討論時局和紅軍行動計劃時,林彪就在會上發表悲觀言論,主張紅軍在粵贛邊界區域流動遊擊。林彪的發言遭到毛澤東的批評。紅軍攻佔福建上杭縣城後,林彪居然幾次向前委寫信,提出要去上海工作或去蘇聯學習。當時紅四軍高層因為建軍問題爭論不休,林彪的言行仍沒有引起毛澤東的足夠關注。一直到古田會議結束,毛澤東重新擔任前委書記後,紅四軍內部的爭論才得以休止,毛澤東才有時間和精力,來針對紅四軍內部瀰漫的悲觀情緒進行一次系統的批評,而林彪的元旦來信,正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毛澤東專門回信,藉機教育全黨全軍

  林彪的這種悲觀情緒,在當時的紅軍中比較普遍。因此,毛澤東決定用回復林彪來信的方式,闡明他對中國革命和紅軍前途的看法。毛澤東選擇林彪作為「說服」對象有兩個原因:一是林彪的悲觀情緒存在時間很長,而且不斷反覆,經常會出現苗頭,尤其在革命暫時遭受挫折的時候;二是基於毛澤東與林彪之間的特殊關係,林彪擁護毛澤東,毛澤東也欣賞林彪的軍事才能。為此,批評、說服林彪,體現了毛澤東對林彪的愛護和幫助,並可藉此教育所有持這種情緒的其他同志,而不至於影響黨內團結。

  1月5日,利用難得的短暫戰鬥間隙,在古田賴坊一家店鋪的閣樓上,毛澤東秉燭夜書,寫下這封六七千字的長信。

  針對林彪信中的觀點,毛澤東直奔主題批評道:

  我從前頗感覺、至今還有感覺你對於時局的估量是比較的悲觀。我知道你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的要到來,但你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來的可能,因此在行動上你不贊成一年爭取江西的計劃,而只贊成閩粵贛交界三區域的遊擊;同時在三區域也沒有建立赤色政權的深刻的觀念,因之也就沒有由這種赤色政權的深入與擴大去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深刻的觀念。……你似乎認為在距離革命高潮尚遠的時期做建立政權的艱苦工作為徒勞,而希望用比較輕便的流動遊擊方式去擴大政治的影響,等到全國各地爭取群眾的工作做好了,或做到某個地步了,然後來一個全國暴動,那時把紅軍的力量加上去,就成為全國形勢的大革命……你的這種全國範圍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爭取群眾後建立政權的理論,我覺得是於中國革命不適合的。

  對於林彪悲觀主義思想的根源,毛澤東認為是因為他沒有認清中國的政治形勢。毛澤東要求黨內同志和紅軍指戰員在判斷中國政治形勢的時候,要認清下面幾點:一、現在中國革命的主觀力量雖然弱,但是立足於中國落後的脆弱的社會經濟組織之上的反動統治階級的一切組織(政權、武裝、黨派等)也是弱的。二、1927年大革命失敗以後,革命的主觀力量確實大為削弱了,但若從實質上看,便大大不然。三、對反革命力量的估量也是這樣,決不可只看它的現象,要去看它的本質。四、現時的客觀情況,還是容易給只觀察當前表面現象不觀察實質的同志們以迷惑,特別是我們在紅軍中工作的人,一遇到敗仗,或四面被圍,或強敵跟追的時候,往往不自覺地把這種一時的特殊的小的環境,一般化擴大起來,仿佛全國全世界的形勢概屬未可樂觀,革命勝利的前途未免渺茫得很。

  毛澤東在回信中,恰到好處地用中國的一句老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來形容當時的革命形勢,指出全國都布滿了乾柴,很快就會燃成烈火。革命的力量雖然小,但它的發展是很快的。他斷言:只要看一看許多地方工人罷工、農民暴動、士兵譁變、學生罷課的情況,就知道這個「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時期,毫無疑義地不遠了。

  在信的末尾,毛澤東以革命家磅礴的激情和火熱的語言寫道:

  馬克思主義者不是算命先生,未來的發展和變化,只應該也只能說出個大的方向,不應該也不可能機械的規定時日。但我所說的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決不是如有些人所謂「有來到之可能」那樣完全沒有行動意義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種空的東西。它是站在地平線上遙望海中已經看得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毛澤東把信寫完後,不僅把信送給林彪,還要求紅四軍政治部把這封信公開印發,供全軍閱讀和學習,以教育紅四軍所有黨員和指戰員。

  回信被收入黨內文獻,歷經波折恢復原貌

  歷史鬥轉星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問世以後,隨即經歷了頗不平常的命運。

  1941年12月延安整風運動中,經中央書記處研究決定,毛澤東親自主持在延安編印了《六大以來黨內秘密文件》,書中收錄了毛澤東寫給林彪的這封信,作為整風的重要文獻,供參加整風的高級幹部學習。此後,1942年中央軍委編印的《軍事文獻》,1943年中共中央書記處編印的《兩條路線》,1944年中共中央北方局編印的《抗戰以前選集》,1945年中共中央山東分局編印的《黨的路線問題選集》,1947年中共晉察冀中央局編印的《毛澤東選集續編》,均選用了這封信。由此可見,毛澤東對這封信的價值非常看重。

  1947年秋天,解放戰爭中的東北戰局已趨於穩定,中共中央東北局開始醞釀籌劃把過去陸續發表和延安整風時期編印的《兩條路線》等文獻,再集中毛澤東的有關著作,加以整理、彙編,出版一部《毛澤東選集》,主持這項工作的是東北局宣傳部長凱豐。由於毛澤東這封信的特殊歷史地位,中共中央宣傳部為此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在編選毛澤東文集時,要收入給林彪的這封信。了解這一情況後,林彪於1948年2月12日致電中共中央宣傳部,表示這封信的內容有很大的宣傳教育意義,他本人同意向黨內外公布,但同時表示:「為不致在群眾中引起誤會起見,我認為只公布信的全文,而不必公布我的姓名,以免對中央內情不了解的人發生種種無謂的猜測。」這份電報由中宣部呈送毛澤東審閱,毛澤東隨即做出指示:一、這封信不要出版;二、請陸定一、胡喬木負責將這部選集的書稿全部審閱一次,將其中不適宜公開發表的及不妥當的地方標出,並提出意見,待修改後再出版。顯然,出於對林彪的愛護與關懷,毛澤東才做出以上批示。因此,1948年出版的東北書店版和晉察冀版《毛澤東選集》中,就沒有收入這封信。

  然而,這封信在毛澤東思想發展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1950年5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成立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由中央統一編輯《毛澤東選集》,毛澤東親自主持其事,這封信再次入選。不過,為不引起黨內同志對林彪的誤解,毛澤東將信的題目改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且明顯可以看出是批評林彪的地方也作了刪改,公開發表時通篇文章沒有出現林彪的名字。按理說,林彪應知道毛澤東對自己的寬容與愛護,可建國後變得異常敏感的林彪,總覺得這封信及其有關的歷史背景對他是個影響,因此耿耿於懷。隨著野心的膨脹和權勢的增大,林彪更是對這段歷史感到心虛,於是千方百計想要掩蓋歷史的真相。

  1969年9月,林彪作為毛澤東的法定接班人被寫進九大《黨章》後,便興致勃勃回到井岡山故地重遊。由於心情不錯,一向身體虛弱的林彪居然爬山涉水,登黃洋界觀雲,臨小井龍潭聽瀑,到七溪嶺追憶往昔。然後,由葉群找來的一個文人捉刀,填寫了一首《西江月? 井岡山》,這首詞寫道:

  繁茂三灣竹樹,茫茫五哨雲煙。井岡搏鬥憶當年,喚起人間巨變。紅日光彌宇宙,戰旗湧作重洋。工農億萬志昂揚,誓把敵頑埋葬。四十年前舊地,萬千往事縈懷。英雄烈士名蒿萊,生死艱難度外。志壯堅信馬列,豈疑星火燎原。輝煌勝利盡開顏,鬥志不容稍減。

  從這首詞中,哪裡可以看出井岡山鬥爭時期林彪的悲觀主義情緒?顯然,林彪是想一筆勾掉歷史的舊帳。但這種伎倆難以得逞,因為當時了解這段歷史的人,包括毛澤東都還健在。

  199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了中央文獻研究室關於修訂《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第一版的報告。1991年7月1日,《毛澤東選集》第二版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七十周年紀念日正式出版發行,毛澤東寫給林彪的信被收入其中,標題仍然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過在篇目首頁添加了那個恢復歷史原貌的注釋。

相關焦點

  • 毛主席著作中的成語出處與歷史故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與這個成語相聯繫的有兩則歷史故事。其一:商朝的第二十個王盤庚,為了鞏固和擴大商朝的統治,決心把國都從奄(現在山東曲阜一帶)搬到殷(現在河南安陽西北)去。你們煽動民眾鬧事頂什麼用,譬如大火在原野上燃燒起來(「若火之燎於原」),好象不可接近,但還是可以撲滅的。如果你們不醒悟,結果和民眾一起受到鎮壓,那就只能怪你們不安分守己,不能怪我不看情面了。」其二:竇憲(?一公元92年)是東漢時有名的外戚。
  • 傷心,芝野虎丸,誰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就是說,現在雖只有一點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發展會是很快的……日本是全國都布滿了乾柴,很快就會燃成烈火。芝野虎丸名人向井山裕太棋聖挑戰的時候,日本人充滿了期望。誰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沒有適當的環境,星星之火極有可能一點一點地熄滅。所謂的巨星,都是從希望之星走出來的。但是以現在日本圍棋的現狀,他們真的能夠培養出一位巨星嗎?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燎原之火,起於筆墨——新聞稿培訓課程
    2020年1月3日19:00-21:30,高校科幻社團扶持計劃即燎原計劃舉辦開班儀式及首場新聞稿培訓課程直播授課活動,復旦大學新媒體傳播專業碩士、記者禪鳶老師作為首節課程的受邀嘉賓為燎原計劃全體學員講述第一節課。
  • 昌邑市文山中學舉行畢業典禮 校長寄語畢業生: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校長於子芹發表了題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講話。她送給畢業生三句話:在文山,我們播下真善美的種子;在這裡,我們賦予奮鬥者的能量;在未來,我們點燃創造者的星火。於子芹校長激情澎湃的講話,讓師生極受感染與鼓舞。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三屆星星之火夏令營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基於元胞自動機模擬澳洲森林火災蔓延
    同時,火災蔓延動態過程告訴我們,一些被燒毀的區域可以重新成為有植被的元胞,恢復的時間依賴於生長的參數。  同樣,我們可以用高密度的植被區代替低海拔地區。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模擬更精確的火災行為,因為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區交界處的斜坡(低密度植被和高密度植被區)將影響火災的傳播,因此,火勢的蔓延也會相應變化的。  情況三:不同植被密度時森林火災的自然蔓延  火勢的蔓延隨樹木密度的變化而變化。密度越大,火蔓延得越快。而且,隨著植被密度的增加,傳播速度的也在增加。
  • 亞洲兩國輪流挑戰美霸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土耳其和伊朗對美國的制裁可能不痛不癢,只是證明了不只有美國會制裁,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開始的時候沒什麼用,隨著制裁的力度加大,加入制裁美國行列的國家不斷增加,制裁的效果也會越來越明顯。並且伊朗和土耳其的制裁併不是沒有作用,正所謂外交無小事,制裁任何一個目標,都意味著關閉了一扇對話的窗戶。
  • 星星之火從這裡燎原!《日出東方》把上海的紅色故事講到長三角
    上海這個城市不簡單,中國共產黨的星星之火就是在那裡點燃的! 」圖說:《日出東方》彩排現場昨天下午,在永福路52號上海電影製片廠,上影演員劇團原創史詩話劇《日出東方》第三次復排開始了第一次的帶妝聯排。臺上是老中青三代演員,臺下坐著「業餘導演」張曉林,「專業觀眾」達式常。
  • 風雪解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六)
    那要這麼認為的話,那就是老丈人可以隨便打,怎麼打都可以,反正怎麼打都不會對老婆造成傷害,都不算家暴,因為老丈人和老婆在戶口本上顯示是兩家人。看到這裡不僅為創始人感到擔憂,因為創始人將來至少是兩個人的老丈人,他不僅跟兩個未來女婿在戶口本上沒關係,而且在血緣上也跟兩個女兒沒有什麼關係,那樣的話,兩個女婿打他就不算家暴,我勒個去,那他那兩隻眼睛夠用不夠用啊?祝創始人餘生好運。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5省青訓中心打造青少年足球精英化培養體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恆大足校通過此次合作,在全國範圍內推進青訓精英化,為中國足球人才井噴打下堅實根基。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談到導演,就不得不去了解一下兒童劇場所應掌握的導演要件,著名戲劇教育專家張曉華教授帶領我們走進劇場,通過張教授在一線40年的實踐經驗和實際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張教授對兒童的了解是非常透徹的。張教授講到要抓住孩子的心理,孩子是很聰明的,是很有觀察力的,孩子的感覺是很敏銳的,應該用孩子的眼光來看待事物,這樣製作出來的兒童劇不僅孩子們會喜歡,大人也會喜歡。
  • 星星之火 待以燎原| 龍安幼兒園舉行冬季運動會
    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對體育鍛鍊的興趣、提升幼兒體育活動技能技巧,讓幼兒在快樂運動中增強體質,龍安幼兒園在2020年11月16日—20日期間,舉行了「星星之火」冬季運動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待以燎原!
  • 霍計武:「只是開始」的「感恩星火」可以燎原
    原標題:霍計武:「只是開始」的「感恩星火」可以燎原  66套別墅,總投資5100多萬元,這是一筆普通人不敢想像的財富。而到5月8日,餘兵國將親手把代表這筆財富的66把別墅鑰匙,免費交付給湖北省大悟縣芳畈鎮滾河村餘家店的66戶村民。
  • 敏捷革命,為什麼星星之火總是不能燎原?
    老司機帶隊按循環檢查流程做得天衣無縫結論,敏捷並不是一個普世的方法,而且缺乏土壤絕不可能形成革命之勢,星星之火難有燎原之日。有人曾嘗試將敏捷與番茄鍾結合形成新方法,結果毫無意義。
  • 青託成長故事(五)方南元:太陽上的星星之火
    青託成長故事(五)方南元:太陽上的星星之火 2020-07-21 15: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品·讀「四史」】重溫北辰大地的「星星之火」
    「品·讀」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品·讀」欄目,要與大家分享發生在北辰大地的歷史故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讓我們一起回顧崢嶸歲月,傳承革命精神。抗日火種朗讀者:馮暐作品來源:《閃光的足跡——北辰歷史故事集》在早年間,日本全面侵華之前,北運河畔的北倉和柳灘兩個村,曾有過宣傳抗日的「義教」活動。所謂「義教」,就是指當時天津的愛國學生,為宣傳抗日,到農村開展的義務教育運動。
  • 商湯科技成立「商湯教育」子品牌,宣布啟動「燎原計劃」
    在發布會上,商湯教育推出了商湯教育平臺、智能視覺機器人套件SenseStorm、多款教育機器人更新和面向小學學段的人工智慧普及性教材《人工智慧啟蒙》等一系列全新的人工智慧教育產品,同時還宣布啟動人工智慧教師培訓項目「燎原計劃」。
  • 納百川之流成大海 集星星之火可燎原 ——趙縣石塔中學名師工作室工作總結
    納百川之流成大海  集星星之火可燎原——趙縣石塔中學名師工作室工作總結「名師工作室」承載著全縣人民的殷殷期望,承載著各級領導的熱切關懷,承載著學校一線教師「不忘教學初心,牢記育人使命」的激情與夢想。 學習和讀書可以明理、可以純情、可以悟道、可以助教。
  • 星星之火,要燎原
  •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綠袖子支教團赴湘西支教活動圓滿結束
    我們可以為這種成功不計成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綠袖子支教團的帶隊負責人仝兆玄這樣理解支教活動。小袖子是新時代大學生的一個縮影,肩負著時代的重任,需要用大學生的擔當去為祖國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小袖子們希望自己的一言一行,能讓更多的孩子們站出來說:「長大後,我就成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