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著作中的成語出處與歷史故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20-12-17 奧秘之家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與這個成語相聯繫的有兩則歷史故事。

其一:

商朝的第二十個王盤庚,為了鞏固和擴大商朝的統治,決心把國都從奄(現在山東曲阜一帶)搬到殷(現在河南安陽西北)去。然而,貴族和平民都反對遷都,當然目的不一樣,貴族不願離開他們經營已久的安樂窩,平民卻怕遷都使商朝的統治加強,自己受到更沉重的壓迫。貴族企圖利用平民的力量給盤庚施加壓力,一時人言洶洶,引起了社會上的動蕩。盤庚為了控制這種局面,先後幾次分別向貴族和平民訓話。這些訓話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尚書》中的《盤庚篇》,其內容是盤庚用軟硬兼施的手段強迫貴族和平民服從他遷都的命令。裡面有這樣一段對貴族的訓詞:

「你們有話,為什麼不先來給我說,竟然在民眾中散布流言,動搖人心。我恐怕你們要和民眾同歸於盡哩!你們煽動民眾鬧事頂什麼用,譬如大火在原野上燃燒起來(「若火之燎於原」),好象不可接近,但還是可以撲滅的。如果你們不醒悟,結果和民眾一起受到鎮壓,那就只能怪你們不安分守己,不能怪我不看情面了。」

其二:

竇憲(?一公元92年)是東漢時有名的外戚。他的妹妹是章帝的皇后,章帝死後,和帝即位時只有十歲,竇憲的妹妹以太后的身份臨朝,實際上朝政操縱在竇憲手裡。竇憲打匈奴有功,後來升為大將軍。他的弟兄依官挾勢,橫暴京師,飛揚跋扈,結成顯赫一時的竇氏外戚集團。後來,和帝長大了,為了收回權力,便和宦官鄭眾設法治死了竇氏兄弟,竇憲被迫自殺。只有一個名叫竇瓖的,僥倖留在朝中當時有個御史中丞周紆,本來與竇家有怨怕其東山再起,向和帝上書,要求皇帝記取王莽篡位的教訓,把竇瓖也殺掉,以免後患。他打比喻說:「滑流雖,浸成江河;爝火雖微,卒能燎野。

(《後漢書·周紆傳》)意思是:捐滑細流雖然不大,但匯合起來,可以成為江河;星星之火雖然很小,但燃燒起來,能夠燎遍原野。

盤庚說的「若火之燎於原」,周紆說的「爆火雖微,卒能燎原」,後來人們把它綜合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一成語,意思是一點兒小火星蔓延起來,可以燒遍整個原野。這個成語過去用來比喻小亂子可以發展成大禍害,現在用來比喻新生的革命力量,最初雖然微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由小到大,由弱變強。

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說:「一九二七年革命失敗以後,革命的主觀力量確實大為削弱了。剩下的一點小小的力量,若僅依據某些現象來看,自然要使同志們發生悲觀的念頭。但若從實質上看,便大大不然。這裡用得著中國的一句老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就是說,現在雖只有一點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發展會是很快的。」(《毛澤東選集》第96頁)

毛主席用這一成語,說明黨領導的紅色政權當時雖然很小但它是革命的新生力量,一定會迅速發展壯大,擴展到全國各地。

相關焦點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鮮為人知的故事
    在收入本書第一版的時候,這封信改題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評林彪的地方作了刪改。」那麼,這個注釋所講述的,到底是怎樣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呢?  林彪給毛澤東寫信,問紅旗到底能夠打多久?  大革命失敗後,紅四軍內部爭論十分激烈,思想十分混亂。
  • 傷心,芝野虎丸,誰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就是說,現在雖只有一點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發展會是很快的……日本是全國都布滿了乾柴,很快就會燃成烈火。芝野虎丸名人向井山裕太棋聖挑戰的時候,日本人充滿了期望。誰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沒有適當的環境,星星之火極有可能一點一點地熄滅。所謂的巨星,都是從希望之星走出來的。但是以現在日本圍棋的現狀,他們真的能夠培養出一位巨星嗎?
  • 星星之火從這裡燎原!《日出東方》把上海的紅色故事講到長三角
    上海這個城市不簡單,中國共產黨的星星之火就是在那裡點燃的! 」圖說:《日出東方》彩排現場昨天下午,在永福路52號上海電影製片廠,上影演員劇團原創史詩話劇《日出東方》第三次復排開始了第一次的帶妝聯排。臺上是老中青三代演員,臺下坐著「業餘導演」張曉林,「專業觀眾」達式常。
  • 昌邑市文山中學舉行畢業典禮 校長寄語畢業生: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校長於子芹發表了題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講話。她送給畢業生三句話:在文山,我們播下真善美的種子;在這裡,我們賦予奮鬥者的能量;在未來,我們點燃創造者的星火。於子芹校長激情澎湃的講話,讓師生極受感染與鼓舞。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燎原之火,起於筆墨——新聞稿培訓課程
    2020年1月3日19:00-21:30,高校科幻社團扶持計劃即燎原計劃舉辦開班儀式及首場新聞稿培訓課程直播授課活動,復旦大學新媒體傳播專業碩士、記者禪鳶老師作為首節課程的受邀嘉賓為燎原計劃全體學員講述第一節課。
  • 毛澤東一生著作等身,八大的開幕詞卻是例外,出自此人之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論聯合政府》、《愚公移山》等等。而且,毛主席在詩詞方面也頗有建樹,那首《沁園春·雪》更是成為千古佳作,大大小小的朗讀比賽的必選詩詞,很多人脫口就能誦讀: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三屆星星之火夏令營
    面對著滿教室眼睛清亮的孩子們,管理員和副管理員進行了簡要的自我介紹,並大致了解了班中情況。通過遊戲形式進行的自我介紹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其中,從一開始的拘謹不言到笑聲歌聲掌聲一時齊發,各位管理員和副管理員的責任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 海外流傳的英文版《毛主席語錄》精選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基於元胞自動機模擬澳洲森林火災蔓延
    在二維元胞自動機模型中,元胞與其相鄰元胞之間的直線距離通常是元胞長度的一個單位,但有時這個距離等於兩個單位。在我們的模擬中,我們選擇一個單元的長度作為相鄰元胞的聯繫,如圖2所示。  這樣,我們可以在模型中加入影響,得到更真實的仿真結果。  在風的作用下,火勢向右延伸,燃燒的區域在穿過該區域時扇出。更重要的是,開始時,火很小,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燃燒的元胞都會點燃附近的元胞。這是使火在很短的時間內變得猛烈的因素。正是雪崩效應,使得火勢不僅沿著風向蔓延,而且還向風向兩邊蔓延。
  • 如火燎原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如火燎原,燎:燒;原:原野。如火在原野燃燒。比喻聲勢很大,難於阻抑。出自:《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嚮邇。」近義詞有:星火燎原,如火燎原是褒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聲勢浩大。如火燎原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如火燎原(rú huǒ liáo yuán)成語釋義:燎:燒;原:原野。如火在原野燃燒。比喻聲勢很大,難於阻抑。成語出處:《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嚮邇。」
  • 《寫給兒童的成語故事書》:100個成語,100個故事,100個遊戲,讓孩子記住小學階段所有成語!(超級有用)
    小學有古詩文129篇,初中有132篇;增設專題欄目,安排了楹聯、成語、諺語、歇後語、蒙學讀物等傳統文化內容。歷史教材主要在中國古代史部分體現,內容涵蓋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學、藝術、科技等諸多方面,涉及的歷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有30多部。
  • 「守株待兔」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為了在政治主張上戰勝對方,為了闡明自已的觀點,互相責難、辯論,往往取材於古代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或諺語。通過藝術加工,用鮮明生動的抽象的代替議論進行激烈的爭辨鬥爭。寓言是民間口頭創作。在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中,經常採用寓言闡明道理,保存了許多當時流行的優秀寓言。
  • 成語故事:虛懷若谷
    如需成語故事全部匯總請拉至文末獲取領取方式
  • 《寫給兒童的成語遊戲書》:100個成語,100個故事,100個遊戲,讓孩子記住小學階段所有成語!
    小學有古詩文129篇,初中有132篇;增設專題欄目,安排了楹聯、成語、諺語、歇後語、蒙學讀物等傳統文化內容。歷史教材主要在中國古代史部分體現,內容涵蓋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學、藝術、科技等諸多方面,涉及的歷史文化名人40多位,科技文化著作有30多部。
  • 亞洲兩國輪流挑戰美霸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土耳其和伊朗對美國的制裁可能不痛不癢,只是證明了不只有美國會制裁,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開始的時候沒什麼用,隨著制裁的力度加大,加入制裁美國行列的國家不斷增加,制裁的效果也會越來越明顯。並且伊朗和土耳其的制裁併不是沒有作用,正所謂外交無小事,制裁任何一個目標,都意味著關閉了一扇對話的窗戶。
  • 風雪解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六)
    那要這麼認為的話,那就是老丈人可以隨便打,怎麼打都可以,反正怎麼打都不會對老婆造成傷害,都不算家暴,因為老丈人和老婆在戶口本上顯示是兩家人。看到這裡不僅為創始人感到擔憂,因為創始人將來至少是兩個人的老丈人,他不僅跟兩個未來女婿在戶口本上沒關係,而且在血緣上也跟兩個女兒沒有什麼關係,那樣的話,兩個女婿打他就不算家暴,我勒個去,那他那兩隻眼睛夠用不夠用啊?祝創始人餘生好運。
  • 毛新宇為啥說毛主席著作永遠不會過時?(組圖)
    東東6歲了,他跟我一樣,很小就開始背誦毛主席詩詞了,我也常帶他來雙清別墅,告訴他,這是你太爺爺住過的地方。再大一點,我會帶他去延安等革命聖地。15歲以上我就讓他學毛主席著作。我爺爺的著作博大精深,永遠不會過時」。  為啥說毛主席著作永遠不會過時?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5省青訓中心打造青少年足球精英化培養體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恆大足校通過此次合作,在全國範圍內推進青訓精英化,為中國足球人才井噴打下堅實根基。
  • 成語故事一目十行
    háng解釋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近義詞目下十行 五行並下 過目成誦 字斟句酌反義詞老牛破車 蝸行牛步 逐字逐句 慢條斯理出處《梁書·簡文帝紀》:「讀書十行俱下。」宋·劉克莊《雜記六言五首》詩:「五更三點待漏,一目十行讀書。」造句他看起書來一目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