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漁媽媽育兒
近年來頻頻有一些兒童安全事故見諸報端,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大多數悲劇的發生都是由於父母缺少對孩子安全教育的引導。導致幼兒沒有安全意識,所以引發了各種危險的可能性。無論是想讓孩子成才,還是希望孩子擁有快樂,健康是一切美好願望的前提。因此父母需要重視孩子的安全教育,儘早對孩子進行安全普及。
小王是一名6歲男孩的寶媽,她的愛人常年在外打工,每個禮拜只能回家一次。平日裡都是小王在照顧兒子,上個周末,又到了老公放假回家的日子,小王自然非常重視。早早收拾乾淨屋子,看著時間還有富餘,便打算出門買菜,為老公做一頓豐富的午餐。
在小王看來,兒子已經6歲了,是個小男子漢,自己在家應該沒有問題,所以放心地把孩子反鎖在家中,獨自去了菜市場。沒想到買菜歸來的小王卻面對了驚險的一幕,兒子獨自在家無聊,拍打籃球的時候不小心把球扔到了樓下。
由於房門反鎖,無法下樓撿回來,所以便爬上了陽臺的欄杆想要跳到樓下鄰居家裡。然而小孩子爬了上去,卻膽怯的不敢跳下去,只能不上不下地抱著欄杆大哭,不知如何是好。幸好小王回來的及時,趕緊衝上樓,把兒子解救了下來。
幼兒缺少安全意識的認知,對自身的能力也沒有明確的概念,所以很容易會發生一些危害到安全的事故。一旦發生意外,毀掉的很可能就是整個家庭。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的安全教育,更好的保障孩子的安全,讓他們健康成長。
1、不要讓幼兒獨處
家長需要注意,儘量不要讓孩子獨處。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嬰幼兒,缺乏行為自制力和判斷力,並不知道哪些事物會導致風險的發生。所以家長一定要保證孩子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不要讓小朋友獨處。
2、教會孩子躲避危險
當孩子逐漸能夠理解父母的意思之後,安全教育就應該開展。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通過與孩子的相處,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告訴孩子哪些事物會引發危險。幫助孩子確立安全意識,讓孩子懂得躲避危險的發生。
3、經常排查家中隱患
同時,家長也應該經常地排查家中的安全隱患。不要在家中保留危險尖銳的物品,即便有,也應該收納在孩子觸碰不到的地方。注意家中家具的邊邊角角,防止孩子在玩耍時磕碰到。還有寶媽的護膚品也需要妥善安放,一旦被摔碎,破碎的包裝瓶往往採用玻璃材質,很有可能會危害孩子的安全。
1、遠離水火
家長需要明確地告知孩子在玩耍的時候,務必要遠離水和火。可以通過繪本來讓孩子知曉,一旦水火方面發生危險會造成多大的傷害。讓孩子心存警惕和戒備,遠離危險源,不要在沒有大人陪伴的情況下靠近水和火。
2、不要攀爬高處
攀爬高處也是幼兒安全教育的一大重點,小孩子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尤其是男孩子活潑好動,更加需要家長的格外注意。攀爬高處不但會造成跌落的危險,也有可能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恐懼,引發多種問題,所以家長務必要明確的對孩子進行告知。
3、交通規則的灌輸
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交通規則的灌輸,可以在平時帶孩子過馬路的時候,通過以身作則的方式讓孩子了解到基本的交通規則。馬路上車多人多,如果孩子不懂得交通規則,在馬路上隨意亂跑,很有可能會導致悲劇的發生。
4、對陌生人保持警惕
一直以來,人口拐賣是造成許多家庭不幸的根源。所以家長務必要告誡孩子對陌生人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貪圖陌生人給予的零食。牢記家中的地址和父母姓名,有意識地增強孩子對於警察的信賴感。讓孩子遇到危險,具有向警察求助的意識。
孩子是一個家庭中的希望,也是維繫家庭的重要元素。一旦孩子出現了安全問題,對家庭和父母所造成的打擊是無法挽回的。所以在孩子的安全問題上,家長一定要重之又重。除了剛才提到的幾個問題,還需要注意以下3點。
1、減少對手機的關注
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需要減少對手機的關注,把視線更多地放在孩子身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長由於迷戀手機,而導致孩子出現危險。這種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只要我們提高對孩子的關注,減少對手機的依賴。
2、適當讓孩子感受危險
在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時候,單純的說教很有可能不會起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會讓孩子覺得厭煩。那麼家長可以適當地讓孩子感受到危險的發生,比如讓孩子微微觸碰滾燙的水杯,那麼孩子自然會對開水存在安全警惕,不會再隨意碰觸。但是家長也需要注意好讓孩子感受的尺度,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3、態度務必強硬嚴肅
著名育兒專家馬麗教授在著作《家庭:教育的前沿》中提到:「當小孩不願聽從時,只要你的態度堅決,要求合理,那麼他最終還是會乖乖聽從約束。」
所以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時候,態度務必要強硬和嚴肅。要讓孩子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如果家長的態度過於隨意和溫和,孩子往往不會真正的重視,反而會導致危險的發生。
孩子的健康是一切教育內容得以實施的前提,所以家長務必要把安全教育放在最為重要的位置上。在嬰幼兒時期及時地幫助孩子排除安全隱患,不要讓孩子獨處,保障孩子的安全。當孩子具有理解能力之後,就應該儘早地把安全教育灌輸給孩子,幫助孩子確立安全意識,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
您是如何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