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安全教育」少不了,需要父母早點上心

2020-11-11 小漁媽媽育兒

文/小漁媽媽育兒

近年來頻頻有一些兒童安全事故見諸報端,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大多數悲劇的發生都是由於父母缺少對孩子安全教育的引導。導致幼兒沒有安全意識,所以引發了各種危險的可能性。無論是想讓孩子成才,還是希望孩子擁有快樂,健康是一切美好願望的前提。因此父母需要重視孩子的安全教育,儘早對孩子進行安全普及。

小王是一名6歲男孩的寶媽,她的愛人常年在外打工,每個禮拜只能回家一次。平日裡都是小王在照顧兒子,上個周末,又到了老公放假回家的日子,小王自然非常重視。早早收拾乾淨屋子,看著時間還有富餘,便打算出門買菜,為老公做一頓豐富的午餐。

在小王看來,兒子已經6歲了,是個小男子漢,自己在家應該沒有問題,所以放心地把孩子反鎖在家中,獨自去了菜市場。沒想到買菜歸來的小王卻面對了驚險的一幕,兒子獨自在家無聊,拍打籃球的時候不小心把球扔到了樓下。

由於房門反鎖,無法下樓撿回來,所以便爬上了陽臺的欄杆想要跳到樓下鄰居家裡。然而小孩子爬了上去,卻膽怯的不敢跳下去,只能不上不下地抱著欄杆大哭,不知如何是好。幸好小王回來的及時,趕緊衝上樓,把兒子解救了下來。

幼兒缺少安全意識的認知,對自身的能力也沒有明確的概念,所以很容易會發生一些危害到安全的事故。一旦發生意外,毀掉的很可能就是整個家庭。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的安全教育,更好的保障孩子的安全,讓他們健康成長。

父母應該如何做,才能更好的保障孩子的安全?

1、不要讓幼兒獨處

家長需要注意,儘量不要讓孩子獨處。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嬰幼兒,缺乏行為自制力和判斷力,並不知道哪些事物會導致風險的發生。所以家長一定要保證孩子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不要讓小朋友獨處。

2、教會孩子躲避危險

當孩子逐漸能夠理解父母的意思之後,安全教育就應該開展。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通過與孩子的相處,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告訴孩子哪些事物會引發危險。幫助孩子確立安全意識,讓孩子懂得躲避危險的發生。

3、經常排查家中隱患

同時,家長也應該經常地排查家中的安全隱患。不要在家中保留危險尖銳的物品,即便有,也應該收納在孩子觸碰不到的地方。注意家中家具的邊邊角角,防止孩子在玩耍時磕碰到。還有寶媽的護膚品也需要妥善安放,一旦被摔碎,破碎的包裝瓶往往採用玻璃材質,很有可能會危害孩子的安全。

幼兒的安全教育,應該圍繞哪些方面進行?

1、遠離水火

家長需要明確地告知孩子在玩耍的時候,務必要遠離水和火。可以通過繪本來讓孩子知曉,一旦水火方面發生危險會造成多大的傷害。讓孩子心存警惕和戒備,遠離危險源,不要在沒有大人陪伴的情況下靠近水和火。

2、不要攀爬高處

攀爬高處也是幼兒安全教育的一大重點,小孩子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尤其是男孩子活潑好動,更加需要家長的格外注意。攀爬高處不但會造成跌落的危險,也有可能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恐懼,引發多種問題,所以家長務必要明確的對孩子進行告知。

3、交通規則的灌輸

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交通規則的灌輸,可以在平時帶孩子過馬路的時候,通過以身作則的方式讓孩子了解到基本的交通規則。馬路上車多人多,如果孩子不懂得交通規則,在馬路上隨意亂跑,很有可能會導致悲劇的發生。

4、對陌生人保持警惕

一直以來,人口拐賣是造成許多家庭不幸的根源。所以家長務必要告誡孩子對陌生人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貪圖陌生人給予的零食。牢記家中的地址和父母姓名,有意識地增強孩子對於警察的信賴感。讓孩子遇到危險,具有向警察求助的意識。

孩子是一個家庭中的希望,也是維繫家庭的重要元素。一旦孩子出現了安全問題,對家庭和父母所造成的打擊是無法挽回的。所以在孩子的安全問題上,家長一定要重之又重。除了剛才提到的幾個問題,還需要注意以下3點。

家長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減少對手機的關注

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需要減少對手機的關注,把視線更多地放在孩子身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長由於迷戀手機,而導致孩子出現危險。這種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只要我們提高對孩子的關注,減少對手機的依賴。

2、適當讓孩子感受危險

在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時候,單純的說教很有可能不會起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會讓孩子覺得厭煩。那麼家長可以適當地讓孩子感受到危險的發生,比如讓孩子微微觸碰滾燙的水杯,那麼孩子自然會對開水存在安全警惕,不會再隨意碰觸。但是家長也需要注意好讓孩子感受的尺度,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3、態度務必強硬嚴肅

著名育兒專家馬麗教授在著作《家庭:教育的前沿》中提到:「當小孩不願聽從時,只要你的態度堅決,要求合理,那麼他最終還是會乖乖聽從約束。」

所以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時候,態度務必要強硬和嚴肅。要讓孩子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如果家長的態度過於隨意和溫和,孩子往往不會真正的重視,反而會導致危險的發生。

孩子的健康是一切教育內容得以實施的前提,所以家長務必要把安全教育放在最為重要的位置上。在嬰幼兒時期及時地幫助孩子排除安全隱患,不要讓孩子獨處,保障孩子的安全。當孩子具有理解能力之後,就應該儘早地把安全教育灌輸給孩子,幫助孩子確立安全意識,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

您是如何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安全教育」少不了,父母要及早給孩子進行
    生養一個孩子,不僅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教育問題,孩子的安全問題同樣需要得到父母的重視。在孩子生活的環境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父母稍有疏忽,就會給孩子帶來危險。所以,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健康康地成長,父母一定要儘早給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識。
  • 女兒應該怎樣教育?這8句話,父母早點告訴孩子,讓她少走彎路!
    大家好,歡迎關注【內容匠人說教育】,記得右上角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家有女兒的父母應該及早告訴孩子的8句話,每一個女孩都是父母手心裡的寶貝,希望所有家長早點讓孩子知道這些,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女兒,讓她們少走一些彎路,健康快樂成長!
  • 網路遊戲該不該給孩子玩?父母教育不上心,最終傷害是孩子
    父母教育不上心,最終傷害是孩子現在我們生活中手機和電腦的普及,孩子溝通方式和玩耍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我們普通都是和小夥伴們在外邊玩耍的,不是跳皮筋,就是打沙包,玩得不亦樂乎,玩的也開心,那現在孩子,只要有手機電腦,甚至連家門都不願意出,有時候甚至連飯都不願意吃,普遍都是這樣,我們以前周末休息,經常在外面玩,打籃球或者踢足球,現在孩子,9歲就開始玩遊戲,吃雞,王者榮耀,門都不出,就連飯都不按時吃飯
  •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而不只是陪著,很多父母都錯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父母陪伴的缺失,不僅會讓孩子的童年留下遺憾,還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這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慢慢地孩子的身心也受到影響,孩子變得孤僻少言,性格內向,其實這都是由於孩子缺少了父母陪伴導致的。建議:因此,父母即使再忙,也最好要抽空陪陪孩子,這是其他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父母要學會與孩子成為朋友,陪著孩子一起玩耍,這樣才更加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 高考生家長心得:孩子好好學習,需要父母好好上心
    於是孩子就把心門緊鎖,一個人躲在自己的世界不願意出來。孩子的成績固然重要,但是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當成績與健康同時出現問題的時候,父母必須有底線思維,暫時放低對學習成績的要求,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積極幫助孩子恢復身心健康。
  • 媽媽開天窗夾住女兒渾然不知:心大的父母,養不出健全的孩子
    他們並非不愛孩子,未必會用錯誤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可是他們的「不上心」,足以給孩子帶來難以磨滅的痛苦和傷害。當他正處在一個需要外界保護和照顧的人生階段時,父母一個不上心,分分鐘會釀成大錯。父母只關注自己的事,很少去理會孩子,教育上也不上心,這樣的做法對孩子有多傷呢?
  • 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自父母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永遠的老師,必須不斷學習。而在育兒教子的過程中,孩子的成長也會不斷帶給你新的體會。父母影響著子女,子女也同樣影響著父母,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互動過程。下面,我就把自己教育孩子時的一些體會,與大家共享。
  • 讓孩子健康成長的教育方式
    我國有著五千年的傳統文明,也有著很好的傳統家庭教育方式,如《孟母三遷》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但是現在的社會不一樣了,孩子們的教育方式也就為之改變,那家長們有沒有掌握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家庭教育方式呢?
  •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
    家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棲息的港灣。孩子的性格、品行、價值觀、志趣等都與自己的家庭環境、成長經歷息息相關。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身心發展特點,作為父母該如何針對各個階段的孩子心理特點來進行良好親子互動、家庭教育呢?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課題,讓我們通過專業學習、專家指導,與孩子共同成長,為孩子的身心成長鋪墊健康之路吧!
  • 「養兒三忌,養女五忌」,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這幾點家長要上心
    以致於讓孩子受挫的能力變得如此差,如果他將來進入到集體生活中,又該怎麼生存呢?要想孩子有出息,「養兒三忌」和「養女五忌」這幾點家長千萬要上心了。01養兒的三忌是什麼?,最常說的就是男子漢不可以哭,但是男孩子也是一個孩子,也有需要發洩內心情緒的時候,如果家長一直給孩子灌輸這種思想,那麼孩子就會一直壓抑自己的情緒,長此以往,孩子往往容易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 父母的正確引導教育,會使孩子健康成長,這就是幸福
    心理學派創始人—阿德勒認為:人格的結構形成於兒童期,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父母幫助孩子形成正面、積極、健康的人格便成了兒童教育的主要任務。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進步,兒童教育越來越被重視。最後因為兒子爬上桌子去抓鄰桌的螃蟹被人甩開手之後,孩子竟動手打了對方,因為導致鄰桌怒火爆發,自己被打了一記耳光!即使孩子現在小,可他總會長大。父母不可以過早放棄教育孩子的權利,以愛之名無底線原諒,還要求別人原諒。自己的孩子不去教育,當有一天他走向社會,總有人替你教訓!
  • 父母最糟糕的教育:是對孩子吃穿上心,對孩子的心理幾乎完全漠視
    看到這裡,大家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在自己小時候長輩是怎麼教育我們的,他們的教育你現在認同嗎?(尤其80,90的朋友)過分關注孩子的吃穿,對孩子的心理幾乎完全漠視。實際上,孩子的吃穿不那麼精細反而能使孩子更健康,但孩子的心理卻是需要極精細的呵護的。
  •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放手
    我們愛孩子,不是替孩子做他應該做的事情,不是包辦,有的時候,孩子自己承擔後果,反而能讓他更加堅強、更加聰明。只有自己試錯、糾錯,才能吸取教訓,這才是真正的成長。作為父母,不是天生就會做父母,做好父母的工作,也不是天生就會,當好父母是一項技能活兒,需要我們不斷的練習甚至是修煉。我們應該怎樣做呢?1、不要把孩子的教育事情完全交給學校,交給老師。
  • 孩子成長需要挫折教育
    這就使得孩子養成了嚴重的依賴性,遇到挫折和困難就退縮,不會自主地解決問題,尤其是現在的獨生子女,父母過分擔心孩子的安全,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心理學研究發現:讓孩子長期處於安全的環境下,會使孩子的獨立性發展受到很大的影響,智力的發展也會減慢。
  • 這「3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未來越出色,父母要多上心
    ①捨得讓孩子接受優質的教育要想將孩子培養成才,讓孩子接受優質的教育就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父母要做到捨得給孩子好的教育。每個孩子都是全家人的心肝寶貝,孩子犯了錯時父母也會有不忍心責備的情況出現。其實,要想將孩子教育成一個優秀的人,父母需要做到的還有捨得管教孩子。
  • 拔苗助長危害大,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循序漸進
    情感,智慧、能力融合在一起的複雜勞動,他說「沒有什麼比父母教育孩子更加需要智慧的了,我一生都在努力探求這種智慧」。體育鍛鍊對人生成長很重要,學齡前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鍛鍊不僅增強孩子的體質,重要的是讓孩子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孩子的成長本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拔苗助長式的教育忽略了健康。
  •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父母的愛相伴相隨
    所以做父母的不能只關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好不好,更要關心孩子內心的變化。青春期的孩子有一點內心的小波瀾我們沒有注意到,都有可能一不留神變成一場災難性的大風暴。父母要在和孩子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從孩子身上捕捉到幼小的信息,及時溝通幫孩子解開煩惱,讓孩子內心永遠陽光普照。做孩子的好朋友,和孩子一起快樂的成長。
  • 孩子成長需要的是什麼?面對託管教育,父母應該權衡利弊
    有些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給孩子報各種班,讓孩子從小就培養各種能力。這些看似安全可靠的託管機構可以讓許多家長放心,也可以給你的孩子一個臨時住所,這樣父母就可以放心地做自己的事了,這樣的教育方式似乎也很好。
  • 孩子的5大需求父母要儘量滿足,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從現在開始
    導讀:孩子的5大需求父母要儘量滿足,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從現在開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5大需求父母要儘量滿足,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從現在開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的自我成長:過度教育,都是傷害
    這樣的父母是一個相對健康、成熟的人。ta有一個足夠堅強和安全的內心,不會因為對孩子患得患失,不會過度掌控或過度依賴。那麼,即使平時生活中會犯一些生活上的錯誤的事情,有自己的小缺點,其實也不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