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開天窗夾住女兒渾然不知:心大的父母,養不出健全的孩子

2020-10-26 薩提亞實用心理學

薩姐出品


又一起孩子意外受傷的悲劇!



廣東東莞一位媽媽開車載5歲的女兒,因車內溫度高,就把車窗全部打開。


車開到一半,覺得熱就想把車窗關掉開空調。大約五分鐘後,這位媽媽感覺溫度沒變化,就回過頭看,令她震驚的一幕出現了:


車窗夾住了女兒的脖子,孩子軟趴趴一動不動!


媽媽嚇壞了,趕緊送女兒去醫院救治。


當時小女孩渾身抽筋、小便失禁、吐血,甚至還出現心臟驟停。



經過十多天的搶救下,小女孩最終脫離生命危險。


不幸中的大幸!


然而有人發問,為什麼孩子會被車窗夾到頭,5分鐘後媽媽才發現這個情況?


據稱,當時一上車,女孩沒坐安全座椅,車窗搖下來後,估計她是好奇把頭探出去了。


想想太可怕了!如果媽媽沒有「及時」發現,極有可能就和女兒陰陽相隔了。


生活中,像這樣「心大」的父母絕不是少數。


他們並非不愛孩子,未必會用錯誤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可是他們的「不上心」,足以給孩子帶來難以磨滅的痛苦和傷害。


父母心太大,想想都可怕。


01

孩子出事,父母難逃其咎


雲南玉溪一位爸爸,騎著共享單車,不僅把3歲的兒子放在車筐裡,還邊騎邊看手機。



騎到路口,一個緊急剎車,坐在車筐上的兒子狠狠摔到了地上。


隨後,他一臉沒事的樣子,繼續把兒子抱起來放進車筐上。



正準備要繼續前行時,被警察發現了,為此受到了批評。


這驚人的一幕,讓人捏了一把冷汗。人流湍急的環境中,那麼大的孩子坐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車筐上,萬一不是摔倒,而是出現車禍呢?


作家伊坂幸太郎有句名言:「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這些父母最常見的心態是:沒事的,別人都這樣,我也可以這樣


無知無畏。沒出事還好,一旦出事,必定追悔莫及。


說到底,孩子出任何問題,都跟父母有關。


前不久,湖南一位12歲男孩的左邊鎖骨長出了一個鵪鶉蛋大小的腫塊,被診斷為肺癌晚期。


醫生表示,這麼小就得這種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病的病例屈指可數,主要是跟飲食習慣、作息、精神壓力有關。


知道情況後,男孩的父母后悔不已,不停地哭訴:


原來,孩子一日三餐飲食不規律,幾乎不怎麼吃早餐,喜歡熬夜打遊戲,愛吃零食,渴了就喝碳酸飲料和果汁,基本不喝白開水。



雖然父母也有「逼」孩子吃,但不難想像到,孩子一定是從小就養成這樣的生活習慣,才導致今天這種結果。


其實,孩子的意外根本不比成人少。


慘劇,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真正發生了,後悔也來不及了。


當他正處在一個需要外界保護和照顧的人生階段時,父母一個不上心,分分鐘會釀成大錯。


孩子出事,父母甩不了鍋。


02

「心大」的父母,養不出健全的孩子


在節目《少年說》裡,一個叫葉子健的小學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開嗓,他就吐槽自己的爸爸媽媽,「手機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



全場哄堂大笑,可他卻一點也笑不出來。


他覺得,每次一抬頭看父母,父母都在看手機,根本不理會他。


甚至為了不讓他吵,想讓家裡安靜一些,會把手機塞給他,讓他玩。



為此,他很氣憤,認為父母現在用手機穩住他,等到他沉迷遊戲了,又怪手機耽誤他。


這種「雙標」的生活,讓他倍感難受,其實他不愛玩手機,也不愛玩手機的父母,只是希望父母能放下手機,多關愛他陪伴他。



聽著他的「控訴」,全場的孩子哭倒了一片。


大家感同身受,知道那種被父母忽視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父母只關注自己的事,很少去理會孩子,教育上也不上心,這樣的做法對孩子有多傷呢?


「網紅鼻祖」沉珂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


小時候,她家裡條件特別好,爸爸是上市公司的老闆,整天忙於工作應酬,很少和她有交流。


媽媽常年在國外度假,也不怎麼管她。


自從小學四年級,她被父母送去貴族學校讀書,從此就和父母沒有太多聯繫了。


如今,她長大了,成年了,有名氣了,生兒育女了,也依舊難以從現實生活中獲得安全感。


生活中,物質享受一樣都不缺;可是父母的「不上心」,情感的缺失,對孩子是一生難以磨滅的匱乏。


兒童精神病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曾一針見血指出:

撫養一個孩子成長為情感健康、可與他人形成健康連接的承認,需要父母給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動、共情和持續的關注作為燃料。缺失這種必要的情感連接,孩子也許還會成功,但會感覺自己內心空虛,像缺失了什麼必要的東西,他們苦惱而掙扎,卻沒人看得到。


作為照顧者、養育者,對孩子的成長需求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如此「心大」,根本養不出情感強大的孩子。


表面上,一切正常、相安無事;事實上,沒有關注和共鳴的父愛母愛,註定給不了孩子健全的未來。


03

父母早知道,孩子更幸福


教育專家蒙臺梭利說過:「我們對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的一生,也會決定他的一生。」


父母,不僅是稱呼,也是職責和擔當。



多一些上心,少一些傷心;多一份關注,少一份孤獨。真正愛孩子,應該在這三件事「用心」:


第一,做個「學習型」父母,與孩子共成長。


盧梭說過:「孩子生而為孩子,但父母並非生而為父母。」


這個世界上,最不容易的職業就是父母,沒有上崗培訓,沒有演練實操,也沒有任何的經驗積累,很多事情和問題,都靠自己摸索。


要如何避免問題發生呢?唯有不斷學習,提升自己。


有遠見的父母,從來都不囿於自己現有的知識和經驗,而是不斷學習、了解,好讓自己吸收和掌握更多正確的育兒觀念和做法。


時代正在變遷,孩子所處的環境一天天都在發生變化。


只有時刻保持一顆學習的心,願意花時間去關注和孩子有關的事物,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第二,多看見孩子的物質和精神需求。


Jasper曾經主動向媽媽應採兒表示,想學小提琴。


應採兒答應了,給兒子買琴,請老師上門教學,最大限度地滿足孩子在學琴上的需求。


當兒子在練琴遇到「瓶頸期」想放棄時,她知道這不是孩子的本意,而是需要鼓勵和鞭策。



並非放任孩子隨心所欲做自己想要的事,就是對孩子的愛。


相反,能看到孩子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並付諸行動去陪伴和鼓勵孩子,才是用心的表現。


父母上不上心,孩子一看便知。孩子被當回事,他也會把父母當回事。


第三,多留心眼,預設孩子的危機提前預防。


孩子成長會遇到的問題,大多都是可預見的,包括身體的健康、心理的起伏和社會適應的情況。


帶孩子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走失、防拐、交通安全等相應的提醒和教育;


不同的成長階段,孩子面對不同事物和任務時的情緒,父母要做好事前引導,事後疏導;


接觸不同的環境、人和事,告訴孩子守紀律,做好底線教育。


防範於未然,父母多一些心眼,保護的事情做再多,永遠不嫌多。


有父母做孩子最強有力的保衛士,大家也少了更多後悔的時刻。


《蘭海說成長》中有句話特別戳心:

「孩子的成長,對於我們每個成年人來說,都是最大的挑戰——挑戰的不僅是我們的耐心,還有我們的眼界。」


有了孩子後,父母的人生就不再單單屬於自己,更多了一份責任和義務。


多一些上心和關注,不斷提升自己的眼界,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這份愛,將會是孩子快樂成長、幸福安康最大的保障!

相關焦點

  • 易怒的父母,養不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俗話說,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從孩子的言行舉止就能映射出他們的父母是怎樣的。不僅如此,孩子雖小,卻能受父母情緒的感染,你高興,孩子跟著開心,你氣憤,孩子跟著發火。孩子不僅會家家長的動作,也會學家長面對各種事情時的處事態度。如果父母凡事都愛著急上火,孩子也會跟著形成緊張、壓抑的心理,無法靜不下心解決問題,只會衝著別人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
  • 不懂得立規矩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媽媽知法犯法,孩子肆意妄為,心存僥倖,挑戰規則。 她把孩子這種行為看作是「天真活潑」、「樂於嘗試」,不阻止也不教育,總覺得管教孩子,是約束、捆綁、鐐銬,不利於孩子的自由成長。 實際上,父母不教,孩子就不懂規矩,更不知危險幾何,邊界在哪;父母不管,孩子就沒有敬和畏,將來爬到頭上作威作福是遲早的事情。
  • 愛發脾氣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還把對方的兒子當「仇敵」,他亦不發脾氣責怪女兒。一個心智成熟、人格健全的孩子,離不開父母理性平和的教育態度。因為,只有情緒穩定的父母,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也才能給孩子獨行於世的底氣。,名叫《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
  • 22歲海歸男殺死高知父母:養出心理健全的孩子有多重要?
    潛逃三年的吳謝宇終於在2019年4月21日被抓捕,他稱用啞鈴砸死媽媽是「幫媽媽解脫」,內心似乎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錯。 多麼令人觸目驚心的場景,父母耗盡全部心血培養出來的孩子,長大以後卻毫不猶豫地殺了父母,他們的心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比起養出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父母更應該反思,注重孩子的心理成長,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機制真的太重要了。
  • 心事重的父母,養不出輕鬆的孩子
    ,女兒不聽話,5歲的孩子,連20以內的加減法都不會。」01不快樂的父母,養出不快樂的孩子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凌霄的媽媽陳婷出門打牌,把小女兒留給還是孩子的兒子凌霄照顧。不快樂的父母,是很難養出陽光積極、心有希望的孩子。
  • 「媽媽,給我一點空間」心大的父母,更容易養出優秀的孩子
    原來,她的女兒有一個很厚的筆記本,從初一開始,她就在上面記錄東西,可是如今到了高三,不將時間用在學習上,卻依然在本子上寫寫寫。重點是這段時間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了,還在寫,因此自己很不開心,和女兒吵了一架,一氣之下將女兒的筆記本撕了。
  • 心窮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父母的言行,決定了他未來的底色。心窮的父母,如何能給孩子做好榜樣?01心窮的父母,養不出內心坦蕩的孩子不由想起前段時間的熱播劇《安家》中霸佔老洋房的太表姑奶奶。,衍生出了兩個心窮的家庭,不知道他們在爭論這些的時候,想沒想過他們的孩子還在場?
  • 教育專家警告:不懂得立規矩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媽媽知法犯法,孩子肆意妄為,心存僥倖,挑戰規則。實際上,父母不教,孩子就不懂規矩,更不知危險幾何,邊界在哪;父母不管,孩子就沒有敬和畏,將來爬到頭上作威作福是遲早的事情。殊不知,父母把給孩子的散漫自由,當作是愛,結果換來了孩子規矩意識的缺失,而這往往便是災禍的開始。
  • 孫儷稱女兒小花是閨蜜:養出一個內心富足的孩子,父母有多賺?
    他真正給予到了女兒高質量的陪伴。 養出內心富足的孩子,陪伴是不可或缺的前提。畢竟,孩子快樂的源泉多半都是來父母的陪伴。 美國一名8歲的小女孩,生日願望是變成一條美麗的美人魚。 父親為了滿足女兒,親自扮成另一條美人魚陪著女兒一起實現願望。
  • 滿分的父母,養不出及格的孩子
    孩子健全的人格需要父母從小培養,如盆栽的塑型,需要在成長的過程中一點點引導、矯正。滿分的父母養不出及格的孩子父母總以孩子小為由,抵擋一切,孰不知,令孩子躲過風雨的同時,也錯過了成長的陽光。在孩子剛剛出生半年內,父母需要細心地全面地照料,但過了那段時間,隨著孩子從絕對依賴、到相對依賴,到獨立,父母也要開始回到自己生活裡。60分是剛剛好、量力而為。孩子不需要時,不過度付出。」
  • 小S因469元項鍊罰跪女兒:刻意窮養會養出「心窮」的孩子
    養孩子到底該富養還是窮養,一直是個難題。大S一向富養孩子,而小S則是窮養。小S自爆因為女兒許老三買了一條2000臺幣(469元)的項鍊,一氣之下罰跪許老三。以小S的經濟狀況,有必要對孩子這般摳搜嗎?在家庭經濟能力尚可的情況下,刻意窮養會養出「心窮」的孩子!為什麼不要刻意窮養在全民富養的年代,大多數父母面對孩子生活以及教育問題,抱有這樣的態度:花錢絕不手軟!這種情況下,父母不富養孩子,而選擇窮養孩子,確實有「慧眼獨具」的感jio。沒錯,舉全家之力供養一個孩子的富養模式,確實弊端多多;但,明明有錢卻不捨得給孩子花,同樣不對!
  • 媽媽抱娃開車,爸爸給孩子開天窗,這屆家長心真大!
    媽媽抱娃開車,爸爸給孩子開天窗,這屆家長心真大!司機抱娃開車孩子身體探出天窗玩耍這屆家長心咋那麼大?!媽媽「心大」抱娃開車近日,佛山順德交警接到網友舉報:「在碧桂路往小黃圃方向路口,駕駛員懷中抱著小孩開車,極其危險。」網友提供了現場圖片,一輛黑色小轎車內,一名正在駕駛的女子懷中抱著一名小孩 。
  • 媽媽下跪一小時,兒子朋友圈炫耀:跪著的父母,養不出站著的孩子
    更過分的是,這位媽媽長跪了一個小時,男孩非但不理媽媽,還拍照發朋友圈,配文:「開心每一天」。這樣的孩子,著實使人心寒。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付出一切卻養不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而這位母親大概不知道,正是她對孩子不加限制的愛,才將孩子變得如此無法無天。古語有言:「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跪著的父母,養不出站著的孩子。
  • 不懂得立規矩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深度好文)
    媽媽知法犯法,孩子肆意妄為,心存僥倖,挑戰規則。實際上,父母不教,孩子就不懂規矩,更不知危險幾何,邊界在哪。不懂立規矩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父母把孩子當「祖宗」養,孩子就會把父母當「傻子」。多少父母,在年幼時該教育孩子的時候,不管不顧,滿足孩子一切,恨不得連天上的星星和月亮都摘下來給孩子,以表父母拳拳愛子之心。
  • 扎心:工薪父母再怎麼拼命工作,也養不起一個不知努力的孩子
    朋友家的女兒,由於丈夫做生意,家裡有些錢,從小對女兒「富養」,想要什麼給什麼。高考時,孩子就要考藝術院校,本來女孩長的挺漂亮的,但她就是覺得自己不完美,於是整形、整容,最終卻沒能錄取心中理想的藝術院校,自己又無法接受,選擇了出國留學。
  • 做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付出自己的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過年那段時間,一位媽媽在群裡吐苦水:「過年給女兒500塊壓歲錢,沒想到她嫌少,不高興了,『去年是這麼多今年還是這麼多,同學都有一兩千!』現在不吃飯也不理我們。」沒想到這位媽媽的發言引起了群裡很多家長的強烈反響,都說現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不會體諒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喜歡攀比,動不動還朝長輩發火。一時間,大家都在感嘆怎麼把孩子養成了這樣的「小白眼狼」。
  • 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自律的孩子
    近期看到最多的兩個字:自律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自律的孩子,期望孩子優秀那就先給他做個榜樣吧最近,停課不停學幾乎把有的家長逼瘋了,新的學習方式孩子不適應,更重要的是假期不規律的作息時間,狀態還沒有調整過來,媽媽群裡炸鍋了,整天要陪著孩子上網課,早晨想多睡會,怕孩子上課不認真,全天候陪在孩子身邊,簡直心力交瘁。平時,只要把孩子送到學校裡,還有點自由可支配時間,但如今,整天是圍著孩子轉,吃、喝、玩、學全都得搞定,為人父母,實屬不易啊!
  • 深夜監控拍下扎心一幕:有這3種行為的父母,養不出孝順的孩子
    @遊識猷說了這樣一件事:「某媽媽,在家裡搞了個雲臺攝像頭,通過手機隨時監視小學一年級的女兒是否按時看書。除了房間裡裝監控,翻看孩子日記、手機、不分時刻地突擊檢查孩子房間......都是屬於對孩子的過度控制。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是我養的,我沒有權利監督他嗎?你當然有權利監督孩子,而且這也是為人父母的義務。但全方位、無死角地控制,並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會使孩子的精神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
  • 易怒的父母,養不出愛笑的孩子
    但父母那張帶著情緒的臉,猶如一根毒刺,直直地插入了孩子幼小的心田,成為孩子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 記得女兒上小學時,班上的一名男同學被診斷出患了兒童躁動症。 女兒在小區裡跟別人打架,弄得鼻青臉腫還遭投訴,他沒有先指責怪罪,而是果斷站隊女兒,還替女兒「喊冤」。 鄰居給他介紹女朋友,女兒不僅各種搗亂,還把對方的兒子當「仇敵」,他亦不發脾氣責怪女兒。 上了高中的尖尖,考了全班倒數第三,竟還哈哈大笑:「你知道麼,我之前一直穩居全班倒數第二啊!」
  • 媽媽下跪一小時,兒子發朋友圈炫耀:跪著的父母,養不出站著的孩子
    為了勸任性的孩子去上學,一位媽媽直直地跪在孩子面前,而孩子卻坐在椅子上,翹著腳,悠閒地玩著手機,絲毫不把母親這一副模樣放在眼裡。更過分的是,這位媽媽長跪了一個小時,男孩非但不理媽媽,還拍照發朋友圈,配文:「開心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