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很拉風。」
楊元慶對著身旁的 Elon Musk 這樣評價試駕特斯拉後的感受。同獲愛迪生獎殊榮,讓楊元慶和 Elon Musk 兩人坐到了一起:一個是顛覆傳統汽車產業、開創私人火箭運載的極客,一個是帶領中國企業登頂 PC 高峰的中國企業家。這兩位聚焦不同領域的商業領袖昨日同臺亮相於極客公園的奇點大會上,針對網際網路思維、網絡直銷、粉絲經濟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話語間不乏共鳴與碰撞。
談及對創新的理解,楊元慶和 Musk 的觀點有一絲共通之初:創新不一定是顛覆性的。楊元慶表示聯想所處的 PC 行業已經被視為夕陽工業了,但聯想仍然從中開創了不少空間,比如變形筆記本 Yoga,讓設備從附屬品轉為人類的延伸。
而 Musk 說道:
「創新就是使人們生活能力得到改善的這些東西,創新並不是顛覆而做的,我覺得這是新的事情,能夠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可以是一個新的產品,有新的特色的產品,也可以是同樣的產品但是變得更加便宜,這就是創新。最關鍵的是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活,這就是創新帶來的好處。」
當主持人問十年之後,線上和線下的消費模式哪一種會成為主流時,Musk 認為是線上網絡銷售,楊元慶則認為兩個方式的地位會差不多。
「實體店不會消亡。但在實體店裡可能會有店員幫助消費者在網上訂貨。」 楊元慶說。
而 Musk 似乎對傳統經銷商模式存在牴觸,他認為這種模式 「無法確保所有客戶擁有貫穿始終的良好體驗。」 但他同時表示,特斯拉未來或許可以考慮採取一種 「混合模式」——直銷和特許,但在特許經營上,「特斯拉但必須保留我們自己的選擇,以保證消費者的體驗。」
對此,楊元慶對混合模式表示了贊同,他表示如果產品是非常標準化的,通過網絡直銷會大大降低渠道的成本,更有效率,但如果是創新型產品,還是需要通過線下門店展示。
關於對兩種模式未來的預測,兩人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Musk 認為是線上銷售,楊元慶則認為比例差不多。
Elon Musk 坦言自己不喜歡 「營銷」 這個概念。「營銷就像是騙人去買東西一樣。」 特斯拉也從未藉助明星兜售產品。
楊元慶則將粉絲經濟定義為品牌經濟,一種長期經營客戶的意識。
Musk 透露,特斯拉現在擁有 3 萬多的客戶。受制於生產的限制,特斯拉現在沒有必要通過營銷來增加需求。楊元慶隨後也列舉聯想所服務的客戶規模,「截止到 3 月 31 日這一財年,聯想銷售了 1.15 億臺設備,其中包括 5500 萬臺 PC、5000 萬部手機、1000 萬臺平板電腦。」
顯然,產品和用戶群體的差異是影響雙方得出不同觀點的主要因素。
在產品體驗方面,楊元慶與 Musk 擁有同樣的追求。Musk 說:
「我們在某些方面達到最完美,盡我們所能去達到完美,追求極致,能夠使每一個細節都是正確的,我們並不能說我們的車每一個細節都是正確的,但是我們能夠想像到的每一個細節都是完美的,我們盡力做一些修改,讓車在每一個月都有所提升。」
楊元慶認為,在用戶體驗方面追求完美、追求極致是企業需要做的,這與網際網路思維沒有什麼關係。「我覺得你不管追求極致也好,追求完美也好,我們都是圍繞客戶的需求、客戶的痛點想辦法解決問題,根據客戶的需求出發產生我們新的產品,誕生新的品類,然後引導市場需求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