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晉打工皇帝楊元慶,年薪1.19億!楊元慶:已經很低了!

2020-12-23 考拉科技館

文 | 考拉科技館 排版 | 考拉科技館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誰還敢說打工沒前途!如果你也覺得打工沒前途,那我只能說你落伍了,根據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在打工界,聯想楊元慶以年薪1.19億人民幣的天價薪酬力壓中國上屆打工皇帝唐駿,奪得打工界皇帝美譽。

看到中國打工第一人的天價薪資,不少網友都表示,都是打工,咋差距就這麼大呢?不過在「受驚」之餘,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聯想花一億多人民幣的天價請楊元慶值嗎?甚至還有不少網友評論說,與其花如此高價請楊元慶,還不如學學華為,花點錢請一些高科技人才來得實在。

有意思的事,在楊元慶的天價薪資被曝光以後,華為前段時間花1119萬元請了8名國內頂尖博士的事情也被拉了出來,一時間,網上關於聯想跟華為誰花錢比較值的問題引發熱議,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網友1

我認為80個博士划算,高管其實誰都可以做,就是影響力比博士大,做的好了,企業騰飛,做的不好,企業垮臺。國內民企裡好多文化層次不高的企業創始人還不是能把企業管好。而博士不同,他們可以給企業提供好的產品,好的思路,規劃好企業發展。

網友2

顯然聯想合算,8個博士要搞項目還要有團隊,燒錢啊,項目搞不定要炒掉還要花錢幹嘛啊,經過懂事局決定發給一個人是正確的,我們聯想只要在國內把ThinkPad賣個高價這點錢還是發的起的。

網友3

蘋果公司的庫克年薪1.5億,把蘋果公司做成全球頂尖的科技公司。而聯想的楊元慶年薪1.19億,幾十年了還是個電腦組裝企業。唯一的建樹就是把中國的一個民族企業做成了美國企業,還在5G投票上坑了一把中國的華為。

網友4

可以換算一下,華為花1100萬請8隻猴子,那肯定幹不了8位博士的活計,放1隻猴在楊的位置,因為猴無為而治,整個集團反而可以不被左右的前行,結論,楊是值不得Ⅰ億年薪的,連猴都不如!!!

網友5

80名頂尖博士不能搞垮聯想,但是楊元慶可以。所以,還是聘請楊元慶吧。

網友6

聯想一個億薪水肥了一個人,華為1100萬年薪創造奇蹟華為!

網友7

不能這麼比較!!!關鍵是給人的感覺楊元慶值不了一個億年薪,也就是80個頂尖博士的年薪!!但是如果這個人是馬雲?是張勇呢??是張小龍呢??張勇張小龍就不說了,但是馬雲是絕對完勝 80個全球頂尖博士的!!如果沒有劉邦,單看漢初三傑恐怕也不會有400年的大漢!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正是這個道理!!

對於網友的言論筆者不做評價,但客觀來說,作為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CEO ,楊元慶一年拿一億多的薪資並不高,一億多人民幣的薪資換算成美元也就1700多萬美元。舉個例子,目前蘋果公司掌門人庫克一年的薪資就已經達到1.5億美元的天價,可即便如此,庫克也不算全球最有錢打工仔,因為排在庫克前面的沃爾瑪CEO Marc Lore 一年的年薪已經達到2.3億美元,是全球當之無愧的打工皇帝第一人。

從以上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CEO的薪資水平來看,楊元慶目前的薪資水平在世界五百強企業中確實不算多,反而還有點少了。至於網友熱議的花一億元人民幣請楊元慶值不值一事,楊元慶本人其實也做過回應,根據楊元慶說法:

我作為聯想CEO總不能把自己的薪資水平定的比美國員工低吧?要知道此前我們收購的IBM 跟摩託羅拉的高管薪資水平都不低於一億人民幣,所以聯想內部才給我制定這樣的薪資水平。

筆者覺得楊元慶這一番話有訴苦嫌疑,因為在薪資水平方面,國內的500強企業比之國外500強企業要差太多了,而他目前拿的一億薪資在世界500強企業的CEO中是墊底的存在。

不過對於楊元慶的訴苦之語,國內金融方面的專家卻並不買帳,不少權威專家表示,楊元慶這種「CEO 薪資必須要高於公司在全球各地員工水平」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專家稱:

企業在制定員工工資的時候,並不需要考慮母公司的薪資水準,而是要基於員工所在地的消費水平以及物價高低來制定,所以楊元慶這種企業CEO 工資必須高於公司全體員工的說法毫無說服力!

專家的說法對不對呢?筆者覺得只需要參考外企入駐中國並給駐中國高管所制定的薪資水準就能夠窺得一二。

資料顯示,美國的百事、蘋果、麥當勞等企業進入中國的時候,駐中國的高管薪資水平是向中國本土看齊的,也就是說,駐中國的百事、蘋果高管的薪資水平跟駐美國的高管薪資水平是不一致的,而薪資的高低是根據當地消費水平來制定的,並非如楊元慶所言,企業CEO 的工資一定要高於低他一級的員工。

對於楊元慶跟專家所言,筆者聽過之後屬實有點頭暈,所以文章最後筆者就把這個難題拋給大家吧……問題來了,你是支持楊元慶還是支持專家言論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科技自媒體撰稿人,只聊科技,關注我,了解更多科技資訊!

相關焦點

  • 美國打工皇帝庫克年薪1億不敵聯想CEO楊元慶
    蘋果周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代理聲明顯示,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2020年年薪超過了1400萬美元。其中,庫克的基本工資為300萬美元,績效獎勵為1073.1萬美元。蘋果的業績在淨營收和運營利潤方面超過了預定目標,因此庫克和蘋果其他高管的總薪酬達到總薪酬機會的179%。
  • 中國4位「打工皇帝」:年薪最低1億,最高十億,最後1位打工40年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我們國家的四個「打工皇帝「,為什麼說是」打工皇帝「呢?是因為這四個人掙得比較多,在打工的人群裡是屬於」皇帝「級別的。他們四個人之中,有年薪最低是1億的,最高的年薪是10億,還有一個是已經打工了40年的,那麼現在的他們過得怎麼樣了呢?一起來看看吧。
  • 盤點四位年薪上億的打工皇帝,他們靠幫人打工也能成為富豪!
    唐駿,中國有名的職業經紀人,曾經在微軟擔任全球技術中心的總經理,後來更是升職為微軟中國區總裁。在盛大迅速發展期,以1.1億人民幣跳槽到盛大,後來更是以十億費用轉到另一家公司擔任CEO。後來被騰訊看中,加入了騰訊並開發微信,如今年薪達到了3億港幣。霍建寧,是李嘉誠手下的得力幹將,他作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高層管理人之一,很早就跟隨著李嘉誠,而李嘉誠也沒有虧待過他,他的年薪高達2.74億港元!楊元慶,大學畢業後加入聯想,從底層做起,十幾年的時間做到了聯想的董事長,後來更是接棒柳傳志的集團董事會主席的位子,如今他的年薪是1.19億!
  • 楊元慶對話 Elon Musk:共鳴與碰撞
    楊元慶對著身旁的 Elon Musk 這樣評價試駕特斯拉後的感受。同獲愛迪生獎殊榮,讓楊元慶和 Elon Musk 兩人坐到了一起:一個是顛覆傳統汽車產業、開創私人火箭運載的極客,一個是帶領中國企業登頂 PC 高峰的中國企業家。
  • 楊元慶:聯想就是中美互利雙贏的最好例子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當地時間9月23日,第八屆中美網際網路論壇在美國西雅圖市微軟總部舉行中新社記者 劉丹 攝     中新社西雅圖9月23日電 題:楊元慶:聯想就是中美互利雙贏的最好例子  中新社記者 劉丹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3日在美國西雅圖出席中美企業家座談會,30多家大企業負責人出席。
  • 聯想楊元慶:PC正像手機一樣成為人手一臺的生產力工具
    由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移動業務組成的智能設備業務集團收入同比增長5.2%至117.36億美元(約合815億人民幣),創下新紀錄。其中,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收入按年增長10.1%,達到106.03億美元(約合736億人民幣),佔集團總收入的80%。
  • 楊元慶為聯想制定一個「小目標」!營業額要提升50億美金!
    今日,聯想楊元慶是又公布了一個小目標。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智同道合」大會上表示,未來一財年聯想的目標是營業額提升50億美元,其中個人電腦等業務為30億美元,手機業務為10億美元,智能設備實現4倍增長。
  • 3S戰略落地:被漠視的楊元慶領導力
    不過,我仍有兩個問題:一、這種矛盾的特徵背後,楊元慶的領導力如何養成的?二、面對不確定性時代,這種特質的楊元慶,能否率領聯想穿越新一輪行業周期?聯想中國一路狂飆突進。2000年,楊元慶提出「3年規劃」,將業務分為消費IT、手持設備、信息服務、企業IT、IT服務、部件/合同製造6大群組。細化目標為:2001財年營收260億,年增達50%;利潤年增達40%;到2003/4財年止,營收600億。很壯觀。但最後未達標。2003年營收僅214億。
  • 聯想全球誓師大會在東京收官 楊元慶宣布正式打響2018「四大戰役」
    【PConline 資訊】4月19日,為期10天在4國巡迴的聯想全球誓師大會,在東京正式迎來了收官之站!正值櫻花開放的美好時節,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與來自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韓國、印尼、孟加拉、中國香港等聯想亞太大區10多個國家/地區的同事齊聚在此,大家在晚宴環節身著特色各異的民族服裝,用精美的晚宴、唯美的小提琴表演和振奮人心的頒獎致辭,共同展現了「一個聯想」的多樣風貌。
  • 聯想筆記本上新,楊元慶談華為
    在今天的財報會議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提出,他相信全球化是必然的趨勢,一家公司沒必要做所有的事情,所以聯想並不打算做作業系統和晶片,而是會做好自己的角色,與值得信任的合作夥伴合作,為用戶提供最好的產品。
  • 楊元慶:個人電腦不僅僅是消費品
    聯想中國區方面表示,受疫情影響,國內PC市場同比下滑30%,對整個財年的情況目前尚難以得出結論。受業績消息影響,昨日公司股價一度漲近8%,但尾盤轉跌,當日收盤報價4.35港元。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靜  近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圍繞新基建、新消費等提出建議,個人電腦絕不僅僅是消費品,還是生產力工具。
  • 5G應用,聯想楊元慶怎麼說
    澎湃新聞3月23日消息,3月23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9年會」經濟峰會在北京舉行。聯想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楊元慶在「迎接5G時代」的主題論壇中提出,5G商業化將促進智能+時代的到來。楊元慶指出,隨著5G商業化步伐的加快,整個行業隱含了三個明顯的趨勢:一是越來越多的智能終端出現;其次,傳統基礎架構向開始智能基礎架構轉變;第三,各行各業通過增強智能改進現有的業務流程和決策方式。楊元慶判斷,未來5G超過一半的應用會在體現在商用上,率先出現的就是商業化支付。
  • 楊元慶無奈「認錯」
    楊元慶「認錯」  南方網訊 2004年2月18日晚19點30分,香港發布會現場,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志、CEO楊元慶等高層悉數到場。  和以往截然不同的是,聯想此次業績發布會的現場氣氛顯得有些沉重。這其中兩位副總裁杜建華和劉曉林的「下放」引人注目,杜建華在聯想資歷很老,在柳傳志時代就已經走上公司的高管崗位,這些年一些在分管黨政後勤;而劉曉林一度被柳傳志看好,是分管FM365的負責人。但可能是因為他們都不是從聯想PC體系出來的幹部,在新聯想中才華並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這次被調離到一線,被某些內部人事稱為到市場前沿補課。
  • "聯想不是中國公司"? 楊元慶和聯想集團緊急表態
    最近幾天,聯想CEO楊元慶一番「驚人」言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熱議。   「聯想CEO:我們不是中國公司」的新聞標題在網絡社區被瘋轉刷屏,一時間網友和媒體紛紛熱議。  聯想集團澄清:被斷章取義   9月16日,聯想集團發布聲明,針對日前外媒報導其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稱聯想集團不是一家中國公司言論做出澄清。   聯想集團的聲明如下:   今日(9月16日),我們注意到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先生近期接受外媒採訪時的一篇英文報導發生錯誤引用。
  • 楊元慶聯想年會吟詩明志:抓住歷史機遇全面發力智能變革
    2017/2018聯想第三財季財務報告顯示,聯想營收約130億美元,創下了近三年營收新高,而稅前利潤達到了1.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8%。  楊元慶在年會開場致辭上總結說:營業額和利潤能夠實現雙增長,無疑證明了「三波戰略」是正確而有效的,它不僅在推動公司整體業績的改善,而且讓每一個主營業務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進展。
  • 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消費者購買新技術電腦應進行...
    楊元慶表示,近年來,隨著5G、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出現,個人電腦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對消費者而言,新技術將帶來更多個人電腦產品的消費升級,對企業而言,新技術將帶來更多的行業智能與個人電腦的融合發展。當前我國PC滲透率城鄉發展存在極其不平衡的現象。
  • 楊元慶將提六份議案 聚焦智慧醫療、教育扶貧等
    (兩會訪談)楊元慶將提六份議案 聚焦智慧醫療、教育扶貧等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 杜燕)新冠肺炎疫情下的2020年全國兩會即將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楊元慶將圍繞建設新一代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平臺、推動新基建和智慧經濟建設、加強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助力脫貧攻堅等,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交六份議案。  如何鞏固中國疫情防控成果,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如何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強之時,恢復經濟增長、鞏固「中國製造」?
  • 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在津開幕,楊元慶:聯想已經把天津作為面向未來...
    雲開幕式採用AI技術,通過AR、VR等智能手段,實時連線中外政要、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邀請他們分享對智能科技與智慧經濟的新見解。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主題發言中表示,應當通過大力發展以數位化和智能化技術為驅動的智慧經濟,促進消費增長,推動中國製造業實現轉型升級,在後疫情時代增強中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 他是年薪上億的職業經理人,卻因一句話惹來吐槽不斷
    在我們國家對於高科技人才的待遇都是非常好的,為了引進人才和留住人才國家都會對一些領域的專家提供特殊津貼,但是如果告訴有一個人他年薪上億卻依舊享受著國家的專家特殊津貼是否就有些好奇他是誰呢?1964年出生的楊元慶算得上是最早一批接觸計算機科學的學生,當時國內的計算機和網際網路還處於發展階段,1989年中國科技技術大學碩士畢業後楊元慶就入職聯想。入職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負責起草代理IBM的個人計算機招標書,這是楊元慶最失敗的一次招標,報價比競爭者高出了一倍。
  • 楊元慶:柳傳志亦師亦友 為後輩傳道授業解惑
    消息宣布後,聯想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楊元慶在公開信中表示,柳傳志對於自己是「亦師亦友」,多年來一直為後輩「傳道授業解惑」。楊元慶表示,柳傳志所傳的道,是「為國爭光」的道,是「永遠要立更高目標」的道。1994年,當自己打算出國深造的時候,柳傳志用扛起中國品牌大旗的雄心壯志激勵自己,讓自己最終下定決心留下來,擔任了微機事業部的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