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鉑,中科大78級(首屆)少年班學生
本文圖源自紅星新聞微信公眾號
1968年出生,江西贛州人,人稱「第一神童」。
1978年,10歲的他因一封給當年國務院副總理的舉薦信進入中科大少年班,和時任副總理方毅對弈連贏兩局而家喻戶曉。
1982年,畢業留教。
2002年,去五臺山出家,很快就被中科大校方找了回去。失敗。
2003年,在南昌出家為僧,在江西一所佛寺擔任該寺佛教學院的講師。
現已還俗,研究佛教,做心理諮詢。
1978年,中科大招收了88個來自全國各地的「神童」,組成首屆「少年班」。當年家喻戶曉的是寧鉑,連如今的百度總裁張亞勤也在那時受寧鉑影響進入少年班。
他備受爭議,但此後又不接受媒體採訪,被稱為少年班最有名也最神秘的人。
寧鉑
一封信成了少年班「神童」
但少年班不都是「神童」
1977年,江西冶金學院教師倪霖給時任國務院副總理、中科院院長方毅寫了10頁長信,推薦天才寧鉑。寧鉑是倪霖朋友寧恩漸的兒子,據報導,寧鉑2歲半可背30多首毛澤東詩詞,3歲數數到100,4歲識400字,5歲上學,6歲開始學習中醫和使用中草藥,8歲下圍棋讀《水滸傳》,9歲可作詩。方毅向中國科技大學推薦:「如屬實,應破格收入大學學習。」
當時,中科大兩位老師到贛州八中考察寧鉑,考了數學,最後決定錄取,並為此成立中科大少年班。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同年方毅副總理接見寧鉑,與其對弈,寧鉑連贏兩局,寧鉑和副總理下圍棋的照片在當時家喻戶曉。
當年,少年寧鉑和方毅副總理下棋
1978年3月,寧鉑、謝彥波等21個少年大學生進入中科大少年班學習,同年又有67個少年大學生進入同一班級學習,其中包括張亞勤。他當年讀到關於寧鉑的報導後激動得夜不能寐,連跳幾級,6個月後和寧鉑成為同學。
儘管當年外界從不缺少對少年班的讚譽,中科大內部則平靜很多。中科大78級校友王瑩(化名)告訴紅星新聞:「少年班同學其實和我們普通班的差不多。自理能力較弱,配有生活老師,但分班之後也和我們一起住,相處融洽。」
少年班第一年學習基礎知識,第二年憑興趣選擇專業。王瑩記得他們無線電系轉來幾個少年班的同學,其中包括張亞勤, 「我們和少年班同學的學習成績不相上下,他們成績也沒有很突出,沒有外界說得『神』。」
當年,寧鉑(左)和朋友王在
「我怎麼不能做普通人?」
他選擇了出家,之後「消失」
一年過去,寧鉑告訴班主任汪惠迪,「科大的系沒有我喜歡的」,汪惠迪請示將寧鉑調去南京大學學天文,收到學校回復「既來之,則安之。」於是,他留在中科大學習理論物理,據當年南方周末報導,「他的成績很一般,很多科目不及格,表現出的性格也很怪。」
「但寧鉑真的很聰明。」王瑩對紅星新聞回憶道,「我們女生從來都是老師上課寫什麼就記什麼,寧鉑從來不記筆記,只聽,下課後他的複述和老師差不多,記憶力真強。他給我們演示公式推導,一行行,跟『錄影』一樣。」作為寧鉑的朋友,王瑩對寧鉑的態度表示理解,「理論物理這學科太理論化了,和現實接觸不多,他不感興趣、不願意學也很正常吧。」
王瑩的先生王在和寧鉑是好友。「那時,寧鉑在門外喊一聲他,他就跑出去,丟下我一人寫作業,他倆在外面聊天都聊幾個小時。」
寧鉑經常向王在抱怨自己的過度曝光,常常說自己為名聲所累,「為什麼不能做一個普通人?後悔讀少年班。」他私下曾這樣告訴王在。除此之外,他對外界要求依然順從。
王在帶著寧鉑在籃球場滑旱冰、在逍遙津公園亂逛、在合肥城攝影,「特別愛玩,笑得特別開心。」有次王瑩和王在去黃山遊玩,「寧鉑一定要跟著,我倆的合影都是寧鉑拍的。」黃山上有背包寄存處,按時收費,走出去好遠,寧鉑發現少給對方2塊錢,執意回去補上。
1982年,寧鉑畢業留教,傳奇還在繼續,媒體稱其為「最年輕的大學老師」。同年他報考研究生,但隨即放棄考試。1983年第二次報考,他完成了體檢,然後放棄。
1984年,他已經領取了準考證,但是在走進考場的前一刻又退縮了。學校的一位老師抓住了他,逼他去考,他聲稱,再逼的話他就逃跑。後來他對別人解釋,他是想證明自己不考研究生也能成功,那樣才是真正的神童。
據當年南方周末報導,寧鉑的同學認為他只是恐懼失敗,「極度自尊又極度自卑」,校友張樹新評價寧鉑。
寧鉑(左)喜歡遙控玩具
結婚之後,寧鉑練習氣功,吃素,和妻子的教育觀念衝突明顯。此前的報導稱,寧鉑堅決反對對兒子的過度教育,但妻子認為他矯枉過正,認為培養兒子成為「神童」沒什麼不好。
1993年,因為與妻子的一次小口角,他跑出家門,四處遊蕩了半個多月。這之後兩年間,他一度下海,最遠跑到了海南。
2002年,寧鉑前往五臺山出家,很快被校方找回。第二年,他離開中科大。隨後,寧鉑「消失」。2005年南方周末的報導稱,寧鉑和妻子已經離婚。
2011年,近照
佛學院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寧鉑確實在此講學,「現在是春假,居士外出,但不知行蹤。」
他已經遠離媒體十餘年,也沒有參加過大規模的同學聚會,依然厭惡曝光,他在給紅星新聞記者回復的簡訊裡寫道:「現在不是『考古挖掘』的時候。」
「有緣見面就聊聊,採訪的事情就免了。試想,如果有一個人來採訪你,希望用幾句話把你的人生總結出來,你能做到嗎?」
回覆中,他使用繁體字。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我學佛是為了解決我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困擾。從1987年開始就深受這些困擾,為此我花了6年時間來尋找答案。」
寧鉑給紅星新聞記者的簡訊回復
寧鉑稱自己這十年來研究佛教,也從事心理諮詢,並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考了心理諮詢師證,現在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我現在)還不錯,可以做自己心甘情願做的事情。
▍內容來源: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