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寶貝,都被爸爸媽媽以及爺爺奶奶捧在手心裡長大。
當然,現在很多年輕父母的經濟壓力比較大,他們在上班後都會把孩子託付給老人來照顧。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寶寶和誰待的時間越長感情就會越深厚,尤其是晚上跟著誰睡,就有可能和誰更親。而年齡越小的孩子,這樣的現象越明顯。
前幾天,芽芽媽的高中同學婷婷打電話傾訴,說是晚上被2歲的女兒從床上趕了下來。
芽芽媽聽到她說這話的時候,感覺充滿了憂傷。婷婷老公前段時間去外地出差兩個月,一個人照顧不上孩子,心疼她的媽媽就把2歲半的女兒接回娘家照顧了。最近她不太忙了,就去媽媽家看孩子。到了晚上,孩子睡下後,婷婷就上床陪著孩子睡。誰成想,還沒等婷婷躺下,女兒已經坐起來了,對著她說:「這是姥姥的床,你出去,我要和姥姥一起睡。」
婷婷很是受傷,卻只能自我安慰,孩子還小,不懂事,等長大了自然跟自己就親了。相信有很多人都與婷婷有同樣的想法。但其實,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指出,在孩子最初的幾年,誰養的就跟誰親,對誰的心理依賴更大。
孩子和誰睡就和誰親,是有科學依據的。
19世紀,精神分析學家勒內·施皮茨曾拍過一部簡短的黑白影片,主要內容就是跟蹤拍攝一群無法被媽媽長期照顧的嬰兒。一些嬰兒的媽媽在生下他們的頭三個月親自照顧,然後把孩子交給育嬰園的護士。在媽媽剛離開的前幾天,大多數孩子還能愉快的玩耍或微笑,大概一周後,他們發生了變化:不是反應遲鈍、面無表情,就是臉上寫滿恐懼。施皮茨認為,育嬰園的護士們工作繁忙,每個人平均要照顧7個小嬰兒。並且她們大多是因為工作而履行照顧義務,並不能給孩子孩子足夠的愛和陪伴,所以不能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
還有一些嬰兒,交給家裡其他養育者照顧,比如爺爺奶奶,他們給孩子充足的愛和關注。慢慢,孩子會把對媽媽的依戀關係轉移到這些養育者身上。
產生這種心理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孩子的心理發展有這樣一個過程:親子關係→1對1玩伴關係→群體玩伴關係●0-1歲,親子關係1歲前,被視為親子關係發展的關鍵期。
如果養育者能與嬰兒在體膚接觸、情感展示、行為表現和語言刺激上,有充分的互動,那麼寶寶的情感依戀對象便轉移到了養育者身上。●1-3歲,1對1玩伴關係
有些媽媽在孩子1歲前,雖然也跟孩子住一起,但因為上班忙、下班後也未能跟孩子有良好互動,孩子們感受不到媽媽的關注,也會轉移依戀對象。●3歲後,群體玩伴關係
到孩子3歲後,他們常常發展為對群體的玩伴關係有需求,對於媽媽或養育者雖然有依賴,但也能開始接受在幼兒園或非熟悉的寢室睡覺,跟小朋友們也玩得較好。因此,孩子從小跟誰睡,長大就跟誰親,這種說法成立。
3歲前不陪孩子睡,想再陪孩子很難。
陪孩子睡覺這件看似簡單的事情,如果錯過幾年的時光,你就要為此付出很大的辛苦才能挽回,能挽回的已經是比較幸運的,如果時間再拖的久一些,將會出現不可避免的後果。
兒童心理學認為,兒童形成的第一個關係(通常是母親)非常重要。首先,這個依戀關係顯示了保護、愛和安全,影響到兒童所有的生理和心理能力。其次,依戀關係通常是一個持久的聯繫,在童年期一直起作用,青春期也是孩子安慰的源泉。最後,依戀關係是所有親密關係的原型,包括成年形成的關係。
雖然說依戀關係的建立沒有2-3歲這個關鍵階段,推遲幾年也可以形成,但是越晚建立依戀關係的孩子,越容易出現一些問題。依戀關係的發展是有階段的:0-2個月是前依戀,2-7個月是形成中的依戀,7-24個月是明確的依戀,24個月以後是目標矯正的夥伴關係。所以,還是比較建議孩子在3歲前和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
兒童心理學家鮑爾比說:「錯過孩子建立依戀對象期,如果推遲到2歲半以後,再好的母親撫養都沒有用了。"
所以媽媽們,即便現在有些辛苦,但也請不要放棄。「爸爸」和「媽媽」,是世界上最有愛的稱呼,也是最應該承擔責任的稱謂。
當孩子深情呼喚你時,至少把入睡時光留給孩子。對孩子來說,興奮或疲憊的一天結束,在睡前帶著父母深沉的愛意進入夢鄉,月光下,媽媽溫暖的懷抱,會是孩子一生甜蜜的記憶。對此,爸爸媽媽還要注意這些問題:1. 時機不到,不要強求和孩子分床睡尤其是3歲以前,寶寶的各方面發育並沒有達到完善的程度,如果強制分開睡覺,寶寶的安全感會受到極大的打壓,弄不好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2. 老人的幫助並不是撫養,別再推卸責任因為身體狀況或工作情況,請老人來帶娃是很普遍也很正常的現象,但其中的度爸爸媽媽一定要把握好。3. 不要動不動就以父母的離開來威脅孩子如果總對孩子說「你再不聽話爸爸就走了」或者「如果再犯媽媽就不要你了」這類的話,孩子就會感到慌張,進而漸漸失去對爸爸媽媽的信任感。最後,你家孩子都是和誰一起睡覺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