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接手險些招牌被砸,73歲陶華碧回歸,第一件事就是換了「它」

2020-12-18 騰訊網

說到國內辣醬市場,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老乾媽。作為一款幾乎是家家戶戶必備的辣醬,老乾媽不僅可以作為調味品,還可以當作「下飯神器」,有些人甚至直接把老乾媽當作零食來吃,足以證明國人對於老乾媽的喜愛。

1947年,陶華碧出生在貴州湄潭的一個普通家庭。1989年,省吃儉用的陶華碧在貴陽市的街邊開了一家涼粉攤。受當地飲食文化的影響,大小飯店都會提供辣椒醬作為佐餐,陶碧華的涼粉攤也不例外。一天早上,陶華碧感到身體不舒服,於是就沒有自製辣椒醬,只能用普通的調味料來拌涼粉。然而讓陶華碧沒有想到的是,聽說今天沒有自製的辣椒醬,食客們轉身就走。直至此時,陶華碧才明白,自家的生意之所以這麼好,完全是辣椒醬的功勞。

就這樣,1996年,陶華碧關掉了涼粉攤,租了兩間房子,僱了40名工人,建立了一家專門生產辣椒醬的食品加工廠,並命名為「老乾媽」。起初,老乾媽辣椒醬的所有製作過程都需要手工完成,辣椒的刺激性很強,沾到手上十分不適,員工也不願意做這樣的工作。於是陶碧華就親力親為,帶領員工們手工生產辣椒醬,之後帶著成品辣椒醬去各個食品店和食堂試銷。很快,老乾媽就以其獨特的風味在貴州市場站穩了腳跟,並逐漸銷往全國,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

憑藉老乾媽的成功,2018年,陶華碧以90億身價位列新財富500富人榜單。而在今年,陶華碧的兩個兒子李貴山和李妙行則分別以50億身價並列胡潤百富榜第1121位。這不僅引起了外界的猜測,難道陶華碧已經將自己的財富平分給了兩個兒子?

事實上,在最近幾年,老乾媽一直在市場上飽受爭議。自從陶華碧退休,逐漸隱退幕後,將企業交給兩個兒子打理後,許多消費者都表示,老乾媽已經「變了味」。2016年,老乾媽年營銷45億元,2018年卻下滑至43億元。業績的下滑,與兩個兒子接受企業,更換原材料存在著很大的關係。

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規模,兄弟倆放棄了使用多年的貴州辣椒,選擇了價格更加實惠,產量更大的河南辣椒。生產規模擴大,成本降低,本以為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誰知道卻因原材料發生了改變,很快便被細心的消費者嘗了出來。突然之間變更了口味,讓不少消費者拒絕買單,導致老乾媽業績出現下滑,險些砸了經營了20年的牌子。

今年年初,在接受北京商報採訪時,老乾媽負責人表示,2019年老乾媽年收入為50.23億元,成功止住了連續兩年業績下滑的勢頭,呈現出小幅增長態勢。其實,老乾媽之所以能夠成功實現逆襲,都要歸功於73歲的陶華碧重新出山。

其實,陶華碧的方法也很簡單。作為老乾媽的創始人,陶華碧深知,老乾媽之所以能被市場所認可,本質還是憑藉其特殊的風味。因此,陶華碧就像剛剛創業時那樣,將河南辣椒重新替換為貴州辣椒,對生產製作的各個環節嚴格把關,把熟悉的味道重新帶回了人們的餐桌,成功帶領老乾媽走出了低谷。

從目前的國內辣醬市場來看,市場總規模已經超過400億。如此來看的話,僅老乾媽這一個品牌,就佔據了1/8的市場,足以見得人們對於老乾媽的喜愛。如此一個頗具前景的企業,如果因更換原材料的問題而葬送了市場,著實有些惋惜。

在競爭激烈的當下,想要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只有不忘初心,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多聽取消費者的意見,才能走得更遠。如果一味追求發展,不考慮消費者的感受,反而會自討苦吃。對此,大家又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焦點

  • 兒子接手「險砸」招牌?今陶華碧回歸,首要任務就是換掉「它」!
    而根據2019年胡潤報告,陶華碧並不在榜單之列,不過,她的兩個兒子李貴山和李妙行則以45億的財富位列榜單第912位。在2018年的榜單中,陶華碧以90億財富位列新財富500強榜單。對此外界猜測,陶華碧很可能將自己的財富分配給了兩個兒子。其實,這兩年,老乾媽也是備受爭議,原因是自從陶華碧隱退幕後以來,大部分老乾媽的"死忠粉"都說老乾媽"變味"了。
  • 兒子接手險「砸」招牌?老乾媽再次回歸,第一件事就是換掉它
    老乾媽每天可以賣出150萬瓶的辣醬,還把它遠銷到海外,受得了外國人的一致好評,因此,老乾媽也被網友們稱為「國貨之光」。創業經歷而說到老乾媽,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創始人陶華碧了,她出生在貴州省湄潭縣的一個偏遠山村裡,因為家庭比較貧困,陶華碧沒有上過學,只認識自己的名字「陶華碧」這三個字。
  • 兒子不爭氣差點砸招牌,73歲陶華碧回歸,一招「逆襲」挽回2億
    其實陶華碧早就將老乾媽,交給了2個兒子來打理,他們分別持股51%和49%,既然大兒子沒把心思放在辣醬上,那麼小兒子應該非常「爭氣」,將老乾媽打理得不錯吧,然而事實卻並不如人意。在2016年老乾媽的營收還在45億元,但是在2018年則是下滑到了43億元,兩年時間不僅沒有增長反而還損失了2億,這對70多歲的陶華碧來說可是不小的打擊,本來就是普通家庭出生的她,靠著街邊的一個「涼粉攤子」才將老乾媽發展到了現在這個規模。
  • 兒子接手險「砸」了招牌,陶華碧回歸老乾媽,第一時間就換「它」
    其創始人陶華碧更是憑藉這麼一瓶簡簡單單的辣醬而登上了胡潤富豪榜的前五百強之中。然而在幾年前,已經年邁的陶華碧決定退出市場,將自己辛苦經營了20多年的辣醬企業交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兩個兒子差點把她辛辛苦苦創立起來的招牌給毀了。相關數據顯示,在2016年的時候,老乾媽的市場銷售額在45億元,然而到了2018年卻下滑到了43億元。
  • 兒子接手差點砸招牌,陶華碧一招逆襲!
    比如娃哈哈,就是我們童年的記憶。宗慶後本人也被稱為現金首富,他以堅持不上市而聞名。他甚至稱馬雲是個騙子,說網際網路是假的。其實,除了娃哈哈,還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傳統企業,就是老乾媽。老乾媽是一種流傳全國的食品。它一直是一種經典的食物。它也被稱為拌飯神器,非常適合下飯。
  • 「老乾媽」被兒子接手後,味道變差了,陶華碧怒斥:別亂動歪心思
    可是,這兩年的老乾媽其實過得並不好,因為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很多對老乾媽辣椒醬的質疑聲,那是陶華碧隱退之後的事。當時,「老乾媽」被兒子接手後,味道就變差了,消費者紛紛質疑,陶華碧無奈回歸,才解決了質量下降的事。事情要從幾年前說起。
  • 兒子親手砸招牌?71歲老乾媽出山拯救,第一時間就是換掉它
    那時其實還沒有老乾媽,只有陶華碧,而陶華碧推出辣醬的最初目的只是為了提高涼粉的銷量。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辣醬反而取代涼粉,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物品。後來陶華碧意識到這可能才是一條發財之路,便開始一心製作辣醬,推出老乾媽品牌,從貴州走向全國,再走向世界,成為海內外一切食物下飯時必備神器。
  • 73歲陶華碧再度出山,一招逆襲
    可以說陶華碧是我國文化程度最低的億萬富翁。因為家境貧寒,陶華碧不得不放棄學業。20歲那年,陶華碧嫁給了貴州省206地質調查隊的一位地質學家。但婚後不久,丈夫就去世了,留下孤兒寡母忍受人間的冷暖。為了謀生,陶華碧到處撿磚頭,蓋了一間簡陋的房子,涼粉和冷麵,這也正是老乾媽的食譜誕生的時候。
  • 24年招牌「敗」給自己人?兒子接手就被吐槽,老乾媽到底哪變了
    它就是1996年誕生的老乾媽,雖然國內辣醬市場誕生了眾多品牌,不過老乾媽始終能夠佔據一席之地。這和創始人陶華碧在背後的付出也是有關的,陶華碧從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婦女,帶領老乾媽做到「國民辣醬」的地位,其中有多辛苦恐怕也只有她自己能夠體會。剛開始的時候,陶華碧也不是專門賣辣醬的。
  • 老乾媽回歸,被兒子架空後銷量暴跌,兒子身價已達90億
    「老乾媽」的發展歷程頗為傳奇,從它的成長史來看,成功並沒有任何的偶然性,陶華碧用良心徵服了市場,這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經營方法,卻也是最難做到的,看看現在大部分的企業家是不是具備良心就應該明白。直到2014年,「老乾媽」迎來了下坡之路,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陶華碧將事業交給了兩個兒子打理,自己退居幕後,當時她將1%的股份轉讓給了次子李妙行,自此李妙行成為老乾媽的實際控制人,陶華碧的大兒子則持有49%的股份,新老交接順利完成。
  • 老乾媽「回來了」,72歲陶華碧「放大招」,換掉它後狂賺50億
    還有這樣一個品牌,創始人在後來為了拯救家族企業,72歲「重出江湖」,這個品牌就是——老乾媽。 2014年,已經67歲的陶華碧,算是隱退了。
  • 老乾媽回歸本源配方,為何顧客不愛了?你看看陶華碧兒子幹了啥
    老乾媽回歸本源配方,為何顧客不愛了?你看看陶華碧兒子幹了啥說起「老乾媽」相信大部分人都對這種辣醬愛不釋手,曾經它在辣醬界的地位可以說敢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足見其受歡迎程度。要麼就是繼續原來的價格,但是把原料換掉換成更便宜一些的其他地區的辣椒」。很顯然新掌舵人們選擇了後者,這就是老乾媽被吐槽的緣由。我們都知道陶華碧退下後他的兒子接任了大權,做出了很多大刀闊斧的改變。很多顧客反映說現在的老乾媽味道變了,不似以前那樣正宗熟悉了。新的辣醬吃起來香味大大減少了,而且還有一股焦糊味,這是為什麼呢?
  • 大兒子建爛尾樓,小兒子差點砸了招牌,不上市的老乾媽被坑慘了
    大兒子建爛尾樓,小兒子差點砸了招牌,不上市的老乾媽被坑慘了推薦語:國內那些承諾永不上市的企業,似乎都慢慢乘坐上了資本的列車,走上了IPO的大道。比如順豐已經疾馳而去,如今其市值已經達到了3654億。最後剩下的就是中國最強辣醬品牌——老乾媽,不過在陶華碧女士掌舵時代,老乾媽基本上也沒有了上市的可能性,畢竟老乾媽陶華碧曾不止一次對外發聲:老乾媽不會上市。而說到這個在國內大名鼎鼎,甚至一度把產品賣成國外「奢侈品」的老乾媽,大家對它是一個怎樣的印象呢?
  • 老乾媽回歸原始配方,為何顧客仍舊不買帳?看看陶華碧兒子幹了啥
    提起老乾媽相信大家對它都是很熟悉的,一直以來都是身邊很常見的辣椒醬,知名度很高,每年的銷售量都非常可觀。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在國內有很高的歡迎度,還受到了很多外國友人的喜愛。之所以它有這樣的知名度,最主要還是因為陶華碧根據大家的口味,加上原材料和老配方製作出來的,讓它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好。這麼多年的時間陶華碧的年齡變得越來越大,也沒有那麼多的心思繼續跟年輕人一起去奮鬥,反而願意把機會留給下一代的人。
  • 老乾媽回歸原始配方!為何顧客依舊不買帳?看看她兒子做法秒懂
    提到老乾媽,大家都知道它在我國的名聲比較大,甚至在海外也很火。老外們都喜歡吃,但是過去的一段時間銷量並不是很好,如今老乾媽回歸原始配方!為何顧客依舊不買帳?看看她兒子做法秒懂 正處老乾媽的鼎盛時期時,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退位,就由她的兒子接任。
  • 曾經如日中天的老乾媽,如今卻走下坡路,陶華碧的兒子難辭其咎?
    說起老乾媽,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陶華碧堅持不上市,一定不讓外國人賺我們的錢。從此之後,老乾媽、華為就被大家公認為是國民品牌了。老乾媽的自身實力自然也不差,在國外,老乾媽成為熱捧的寵兒,一瓶辣椒醬打出一片海外市場!
  • 老乾媽,又攤上事了!
    第一件事,老乾媽大兒子李貴山參股的昆明「雲潤天陽」樓盤,爛尾4年多依然無法交房。公司法人都成了老賴,雖然這家公司跟老乾媽沒有關係,但損失最大的還是老乾媽。
  • 兩個兒子平分陶華碧90億,老乾媽拯救「老乾媽」
    如果要在中國找一個白手起家的勵志典型,老乾媽(陶華碧)絕對排得進前五! 如果要在中國找一個學歷最低的億萬富翁,陶華碧絕對能排進前三!
  • 老乾媽的落幕,創始人陶華碧如何應對?
    要知道老乾媽之所以能在國內調味品市場獨佔鰲頭,憑的就是它過硬的品質。用戶都是用腳投票的,尤其是在吃的方面。為了節省成本,替換掉原材料,老乾媽口味肯定不如以前,惹得人們直呼"老乾媽變味了",自然銷量也會急劇下滑。
  • 老乾媽銷量下滑和陶華碧的兒子有關?了解真相後,網友:想法大膽
    老乾媽銷量下滑和陶華碧的兒子有關?了解真相後,網友:想法大膽在平時生活中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吃辣椒的,那麼在吃辣椒的時候肯定就少不了辣椒醬辣椒醬,很多人就會第一時間想起老乾媽,對於老乾媽來說它確實是在我們國家非常出名的一種辣椒醬了,而且對於老乾媽辣椒醬到現在也是有20多年的歷史了,並且一直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之所以喜歡老乾媽辣椒醬,就是因為它的味道吃起來還不錯,再加上它的價格也是比較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