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調味品之一,它作為廚房中擁有一席之地的基本調料,是每個家庭的必備調料品,在
炒熟的蔬菜和熬製的高湯中放入一點味精
,味道會變得鮮美許多。但是對於在烹飪時要不要在菜中放入味精,還是有許多爭議的。在這裡想告訴大家,
味精不含有毒素也不會致癌,甚至比只放鹽要更健康些噢!
1、吃多味精對身體有害嗎?
味精是安全的食用調味品!
味精又被稱作味素,是利用了一種微生物,在它經過發酵之後製作而成的一種調味品。味精的主要成分是
穀氨酸鈉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身體要攝入幾十克的蛋白質,其中含有的穀氨酸基本上有10克以上。那麼味精作為調料品,大部分的人攝入味精的穀氨酸,不超過1克,所以大家
不必擔心味精會對身體有害。
科學家們很早之前就研究過味精對人體的安全性,世界衛生組織(WHO)把它歸入
「最安全」的類別。
只要在做菜的時候
合理控制味精的用量
,反而會有助於鹽量的控制。因為味精中含有鈉,鈉和鹽會產生「協同效應」,讓菜在食用的時候感覺鹹一些。意思就是在
同一鹹度的食物,「味精+鹽」的食物要比只放鹽的菜,含鈉的量要少一些。
2、加工製成的味精,不能吃?
味精是發酵產品,可以吃!
味精可以起到在菜餚中提鮮的作用,是因為味精一般會使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
食用的玉米作為加工製成
味精的原料,在發酵技術的催化下,製作成穀氨酸鈉,之後再經過技術萃取,成為味精。在現代的食品工業中,
味精的製作過程就跟工藝釀醋和醬油區別不大
。所以味精並
沒有含有有害身體健康的化學物質
。
3、加熱後的味精緻癌嗎?
味精加熱後不致癌、但會失去提鮮的作用。
在嚴肅的科學資料和國外的研究測試表明,
食用味精是非常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有人說味精緻癌是因為焦穀氨酸鈉物質,但是在科學證明中,並
沒有「焦穀氨酸鈉致癌」的說法。
那有些人會問,為什麼有些味精的包裝袋上會寫著「建議出鍋前再放」。難道不正是在說味精加熱之後會有害健康嗎?
這是因為味精加熱變成焦穀氨酸鈉後,會失去鮮味。並不會致癌,謠言是假的。
4、味精、雞精的選擇
其實雞精和味精並沒有哪個好哪個更好的選擇。
大多數的人選擇雞精的調味料可能是因為雞精的宣傳方面,它在包裝和廣告上看起來比較吸引人。
然而雞精其實就是
一種複合調味料的搭配
,並不會真的有雞肉在裡面,添加多的東西可能是一些
鹽、核苷酸、糖和其它的香料,
但是最主要的成分還是「
穀氨酸鈉
」。
至於雞精裡面是否有雞肉的成分,在一些質量品質較好的廠家確實是會加入一點點雞肉粉或者其他肉類提取物,但是加入的成分不會太多。
5、味精真的一點問題都沒有嗎?
不管是什麼食物只要吃多了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然而味精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味精中含有的「鈉」。
如果人身體中的鈉超標就會對人體造成威脅,因為過量的攝入鈉會升高血壓,味精是穀氨酸的鈉鹽,和鹽一樣都含有較多的鈉,所以在菜餚中加入味精雞精的時候,
要適當注意用量。
味精和雞精在烹飪加入菜餚時溫度應該控制在80左右,因為在這樣的溫度下可以使味精發揮最大的提鮮作用。
同時還有某些慢性病患者和兒童應少量攝入味精調味料。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對味精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怎麼選擇就要看你自己啦,你家裡炒菜放味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