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味精醬油醋,是我們生活中最熟悉的調味品了,一道道美味的菜餚怎麼可能少得了這些,但是最近有人問我,說這些東西吃多了不好,尤其是因為裡面都有鹽,對我們的血壓很不好!怎麼著?都已經限鹽了,這些難道也不能吃了嗎?沒有這些,菜還能吃嗎?
拋開劑量講安全就是耍流氓啊
我們必須要承認調味品中鈉的存在,這與鹽的意義是一樣的,鈉確實會引起血壓的升高、水腫等,特別是對於患有高血壓的人群應該減少食用。但即使是這樣也是有一個量的限制的,物極必反,很多食物看似對我們身體很有益,吃多了也會有副作用,至少會撐著,這對胃不好吧。所以,不管是味精、醬油還是醋,只要在安全範圍內食用都是安全的,這個安全範圍也因人而異,對於健康的人少了反倒不好,鈉鹽攝入不足會導致機體細胞內外滲透壓失去平衡,促進水分進入細胞內,輕者出現意識障礙,重則會導致心率加速、厭食等,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民間流傳的這樣一句話「少鹽無力,不吃鹽會沒力氣的」。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人一天鹽的攝入量是小於6克(大概是一啤酒瓶蓋),當然了這包括了食物中包含的與炒菜用的,比例大概是1:2。
再說味精醬油醋的食用推薦:
首先說味精,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消化後會形成穀氨酸,這對人的神經會有一定的危害。曾經就有一商家錯把味精當鹽放進豆漿中,造成13人「中毒」(頭痛、噁心、發熱等),醫生迅速給開了維生素B6和維生素C等,幫助過量味精排出體外。推薦成人一天不超過2克(約1/3的啤酒瓶蓋)
醬油,多是由大豆、小麥、鹽和其他原料高溫加熱發酵而成的。一般來說適量的食用不僅對身體沒有害,反而還能補充一些人體所需的胺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不過要注意,醬油中既含有穀氨酸鈉還含有苯甲酸鈉,這都是鈉的密集來源,約5.7%以上,對於高血壓人群要少吃或不吃;
另外,要注意醬油中含有來自大豆的嘌呤,很多產品為了增鮮還加了核苷酸,這對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很不利,因此對於有血壓及尿酸問題的家庭,炒菜時要注意儘可能的不放醬油。
最後說醋,關於醋好像沒有太多的人反對,畢竟從原料到工藝,從營養物質比如說鈣磷、鉀、錳等,醋可以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抗疲勞、輕微殺菌等等,總體看起來對我們身體還是很有益的。但我們不得不重視醋裡醋酸的腐蝕性,可能會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對於胃腸不好的人要少吃。
喬妹總結一下:
味精和醬油都因為含鈉高,對於高血壓、痛風、腎病、妊娠水腫、心功能衰竭的人來說要少吃或不吃;胃腸道不好、低鉀血的人要少吃醋;有醋的菜不要放味精,多吃蒸煮的菜少吃煎炒的菜,可以嘗試用檸檬等酸味調味汁代替醬油鹽,炒出的菜味道更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