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父母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好隊友,再也不用談學習就頭大了

2020-08-28 雲星學堂

一、哪個父母沒有一顆為孩子遮風擋雨的心?

父母,尤其是媽媽,真的是為了孩子費盡心力。媽媽一般比較心細,所以總是能對孩子有無微不至的照顧,在接觸了眾多媽媽以後,更加深深的理解媽媽的不容易。當今的社會,太多的家庭都是父親在外打拼事業,媽媽管理孩子的學習,外加很多媽媽還要打拼事業,有時我都感慨,媽媽是超能媽媽。

這真是一個對父母也要求挺高的時代,這種要求是因為大多數家庭都挺重視教育的,都希望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這是父母的一份良苦用心。

父母想要為孩子遮風擋雨,是由心而發的純粹。尤其是孩子生病的時候,更加明顯。我想這種決心,在孩子呱呱墜地的時刻開始就已經種下了。此生,為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擁有快樂的人生。

二、從沒有哪個階段像中小學階段,對父母提出了這麼巨大的考驗

中小學階段,孩子會發生很多變化,也會面臨很多誘惑。大部分孩子在小的時候都傾向於聽從父母的安排,哪怕淘氣,父母嚴格一點,多半會聽。但隨著學習的深入,獲取知識的同時,孩子也越來越多開始尋求個性的張揚。另外,孩子的喜好也越來越多讓父母頭疼,首當其衝的就是手機和遊戲問題,年級越高,學習上的困難越多,所以很多孩子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就會選擇逃避,沒有學習目標,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不好,學習比較有惰性等都會讓父母很困擾。想要與孩子溝通,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父母的溝通摩擦越來越多,典型的表現就是講不聽,我行我素,這都是到了青春期非常典型的特點。對父母來說,真是無奈的煎熬,有時要看著孩子出錯,還不能講,講多了,嫌你囉嗦。

在做了十多年教育,看了眾多學生家庭之後,突然發現,父母與孩子的鴻溝就是普遍存在的。孩子普遍不理解父母的用心,父母也普遍不知道怎麼引導孩子,尤其是父母不了解學習的規律和孩子的成長特點,比較容易陷入說教的模式,而孩子恰恰是最討厭說教的。

而我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使命:父母的初心是為孩子好的,所以父母絕對有理由也有潛力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好隊友,學習本就是孩子的事情,也是對孩子一輩子都很有價值的事情,所以也絕對不用談學習就頭大,這裡面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在這樣的思路下,這個使命就逐漸清晰起來了:

使命:讓父母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好隊友,幫助更多的父母享受父母旅程。

三、螢火蟲父母成長社群,就是帶著這樣的使命誕生的

1、螢火蟲父母成長社群的第1個特點就是圍繞成長的三個階段小學、初中、高中進行區分。

相同階段的父母聚在一起,可以很好的形成交流討論的氛圍。每個階段的學習如果形成階段管理的理念,會極大的提升管理的效果。大體上小學、初中、高中就是孩子成長的三個階段,這3個階段孩子遇到的問題會有很多共性,圍繞共性問題一起去成長,帶來的力量多。

2、第2個特點是正能量多,我們討論問題,但不簡單的抱怨。只是抱怨的確帶有太多的負能量,沒有什麼價值,但針對孩子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疑惑,提出思考,提出想法,是有很大價值的。父母聚在一起,更容易去學習彼此身上的優點,形成互相鼓勵的氛圍,這樣的圈子對於父母的價值是很大的。所以,我們堅定的只辦精品群,每個群只有20個人,可以形成更好的交流互動的氛圍。一起成長,畢竟教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遇到的問題不是點狀的,只有面對。

3、第3個特點:我們有明確的定位,就是為了孩子的學習聚集在一起,目標是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好隊友。所以,群裡不僅會提供與孩子學習階段相關的資訊、學生案例的分享、實戰方法的分享。很多內容都指向去幫助孩子解決困難,包括目標、時間管理、手機遊戲等,我們圍繞9個課題都開發了相關的學生成長工具,對孩子的成長有重要的價值。

4、第4個特點:我們可以代替父母去跟孩子溝通,架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橋梁,實現真正的理解。其實父母的很多困擾來源於孩子對自己的不理解,無法在成長上給予孩子幫助,整個學習階段,父母的體驗是比較糟糕的。由於我們沉澱了相關的方法,每次只要父母跟我們互動交流總是能得到更多的啟發,也更加理解每個階段比較重要的引導方向,外加我們還會分享一些家庭教育比較好的理念和方法,這些都可以讓父母受益。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別強迫,試試「鳥籠效應」,從此讀書學習再也不用愁
    當孩子一天一天長大的時候,很多家長都覺得讓孩子學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當孩子的學習稍微有一點不好的時候就感覺很頭大,有些家長甚至採用一些強迫孩子學習的手段,但是這樣的 手段不僅不會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感受到提升,反而會適得其反。
  • 點讀機女孩:高考成績來了,媽媽真的「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
    一句「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的廣告語,讓全國無數人認識了點讀機女孩高君雨,甜美的笑容下的從容和自信,不知讓多少人相信了點讀機的作用。當然,也有不相信的,自然就會懷疑點讀機女孩能否真的讓「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而且,這種懷疑聲從未斷絕過。
  • 新手媽媽,如何讓豬隊友成為養娃路上的最佳拍檔?
    當與剛出生的寶貝初次見面時,初為人父母除了喜悅和激動,內心一定還裝著忐忑和緊張。面對那個小小的、軟軟的身體,甚至連怎麼抱都不會的新手媽媽和新手爸爸的學習之路從這一刻,正式開始了。養娃不是媽媽的「專利」,需要全家人的通力配合,而最關鍵的隊友就是新手爸爸。如何讓豬隊友成為養娃路上的最佳拍檔?作為已有近11個月經驗的新手媽媽,這裡向準媽媽和新手媽媽們分享一點我的經驗。
  • 小慧智慧機器人,孩子的家教小助手,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
    孩子的教育是父母之間一個永恆的話題。胎兒要胎教,寶寶要早教,上學的孩子要輔導作業、報補習班……父母們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操碎了心。  國學、英語、詩詞、百科……小慧智慧機器人無所不通,是孩子學習路上的好幫手!小慧智慧機器人呆萌可愛,能陪孩子談天說地,讓孩子不再孤單,是孩子「最親密的好朋友」!智能提醒、備忘錄、天氣查詢……小慧智慧機器人是您和孩子最貼心的生活管家!
  • 致父母:別在孩子應該懂得「生命原則」的年齡,只跟孩子談學習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但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走偏了,只關注孩子的學習,與孩子聊天內容離不開:考了多少分?班級、年級排名?進步、退步了多少?其實,這也怪不得父母,他們打心裡希望孩子好,老話說:「讀書改變命運。」古時「螢囊映雪」、「鑿壁偷光」就是實在的例子。學習固然很重要,身為父母也應該與孩子談談學習之外的事情。
  • 在學習路上,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
    而在學習這條路上,父母不要指望孩子能夠「自覺」。自覺是自發性的行為,但是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為他們不懂,除了本能之外的事情其它都是要通過學習才能掌握了解,並且運用。家長不能在明知可能會養成這種習慣的情況下還對孩子放任不管,不論學習或是其它事情,父母都要做好引導。
  • 育兒路上,如何培養你的「豬隊友」成為你的好幫手
    更有不少家庭,孩子一出生,一些寶爸擔心寶寶影響個人睡眠,索性搬出夫妻共同的房間,到客廳睡了起來。育兒路上的艱辛,寶媽們註定只能單槍匹馬嗎?好在現在的育兒知識獲取途徑多,打開手機寶爸即使不想主動學習也會因為自己是個爸爸會象徵性看看一些專家「警告」。
  • 父母的「堅持」,才是孩子學習最好的動力!
    如果父母和老師對人性的信念本來就不很夠,只是道聽途說,只想試試看,或功利心太強,太急切,不是從人性的光輝中得來信念,則其心已亂,其心法已自取敗象了(亂的心,造成亂的效應,亦是心法呀),那就什麼事都做不好了——縱使一時雖好,也不好!反之,毫無技倆,只是老實而行,縱使一時不好,終將好,是謂大好。祝福天下父母老師,共勉之!
  • 孩子學習的路上,作為父母如何減少焦慮?
    教育的環境和以前不同的,誘惑變得更多了,孩子們不愛學習的變多了。教育的競爭比以前變強了,幾乎全員參加輔導班,有的孩子甚至參加三四門。面對學霸,中等生或者下等生的父母無比焦慮。焦慮之下壓力變大,最後混亂了自己培養孩子的思路,盲目的跟風,或者揠苗助長,孩子變得比以前學習時間更長,而學校效果卻不見得有多好,家長們變得更焦慮了。 那麼優等生的父母就不焦慮嗎?
  • 父母是怎樣影響了孩子的學習
    愛上學習,才會想出學習的方法,才能有優秀的學習。先從興趣開始吧。興趣的產生受環境和關係影響。家庭生活中:父母友好親密的關係、愛學習愛工作的氛圍、有趣的談天說地;友好的親子關係、父母給放學回家的孩子的問侯和擁抱、開心的玩耍放鬆時間。
  • 學習的天性:「父母」如何成為學習教練(2)
    昨天我們和大家談了談關於學習當中需要什麼樣的支持,才能真的去提升自己,或者是孩子學習的能力,因為我們學習的背後要獲得的是能力,而不是簡單的知識本身,那麼我們提到了一個重要的概念「教練式」的陪伴。那什麼是「教練式」陪伴呢?今天就和大家再來詳細的聊一聊.....
  • 成績好的孩子家長從來不管孩子學習?真相原來是這樣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驗:別人家孩子學習成績好,自覺又上進,去向孩子父母問教育的經驗時,他們就會擺擺手道:「我啊,從來不管他學習。」「孩子的學習,我從來不用操心的。」有記者採訪這些學霸的父母或老師時,發現這些成績優秀的孩子都擁有一個共同特點——有好的學習習慣。武漢一對雙胞胎兄弟,高考分數一模一樣,同為理科664分,而據兄弟倆的媽媽介紹,兄弟兩人的學習習慣非常好,即使在疫情期間的上網課,兩個孩子也從未放鬆過對學習的要求。孩子一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學習也成為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 【FM87.5】老師來了 | 怎樣成為孩子英語學習路上的陪伴者
    做客直播間,和聽眾朋友們分享《要成為孩子英語學習路上的陪伴者》       為什麼在學校開設英語課程但是孩子的差異性還是存在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年級的升高,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著變化,這時和諧的家庭氣氛會使孩子在輕鬆快樂中學習,自然掌握知識就會很牢固。這種和諧表現在家長的每一個小小的細節中,比如,你接孩子時的一句輕輕的問候,「今天玩得開心嗎?」孩子寫作業時你輕輕的腳步,孩子有難題時你耐心的話語,孩子受委屈時你親切的撫慰……,這些都會成為孩子學習的動力,成為他們前進路上的照明燈。
  • 父母如何做?才能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驅動力,讓孩子自主學習
    你的對比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有的孩子會對她的爸爸媽媽說人家那麼好,你讓人家當你的孩子吧。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是別人家的,你的對比會讓孩子很痛苦、很不開心、很自卑,當孩子擁有這種不自信的狀態時,他有信心學習好嗎?他會覺得我再怎麼努力父母也看不到,因為父母看到的只是別人的好和我的不好。他會自暴自棄,不願意學習,甚至放棄學習。
  • 狠心給孩子立好「3個規矩」,孩子的學習成績,再不用父母操心了
    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為人父母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優異,用不著父母操心,那麼父母對孩子的其他事情都會很放心。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比較差,在部分父母的眼裡,孩子其他方面無論再優異,又難以掩蓋成績的不足之處。
  • 成績好的孩子家長都說:我從來不管孩子學習?真相原來是這樣的…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驗:別人家孩子學習成績好,自覺又上進,去向孩子父母問教育的經驗時,他們就會擺擺手道:「我啊,從來不管他學習。」「孩子的學習,我從來不用操心的。」這讓家長納悶:為什麼自家孩子每天催著、管著,成績還老上不去,別人家孩子怎麼就那麼省心呢?
  • 為什麼成績好的孩子家長都說:我從來不管孩子學習?真相原來如此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驗:別人家孩子學習成績好,自覺又上進,去向孩子父母問教育的經驗時,他們就會擺擺手道:「我啊,從來不管他學習。」「孩子的學習,我從來不用操心的。」有記者採訪這些學霸的父母或老師時,發現這些成績優秀的孩子都擁有一個共同特點——有好的學習習慣。武漢一對雙胞胎兄弟,高考分數一模一樣,同為理科664分,而據兄弟倆的媽媽介紹,兄弟兩人的學習習慣非常好,即使在疫情期間的上網課,兩個孩子也從未放鬆過對學習的要求。孩子一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學習也成為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 全新有道詞典筆3,孩子英語學習的好助手
    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講,擁有良好的英語能力已經是必不可少的技能了。學習英語也已經成為每個孩子的必經之路了,但是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這條路走的並不容易。大量的單詞、語法都成為孩子學習英語路上難以跨越的大山。學習一門外語,單詞和句子的翻譯一直都是比較難得點,雖然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的學習工具,但是真正適合且有效果的並不多。
  • 學會這三個好習慣,學習更容易,父母再也不擔心了
    只是別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比你付出得更多,他家孩子在上幼兒園前就養成了好習慣,所以學習起來就更省力。說鄰居對於孩子不上心,班裡的孩子都能背出近百篇古詩,然而鄰居家的孩子連十篇都背不下。鄰居一聽這可慌了神,一邊怨自己之前沒有教好孩子,一邊又積極地向同班的其他同學家長拜師學藝,學習如何教育孩子。
  • 孩子厭學,培養學習興趣是關鍵
    我們的學生就像是生意人,把學習當成賺錢的行當,而且是合法合理的生意,所以這個事是必須做的。學生只重分數卻不重學了什麼,死記硬背只為考高分,沒有學習的熱情,更談不上在學習中找到樂趣,考得好興高採烈,考不好垂頭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