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心給孩子立好「3個規矩」,孩子的學習成績,再不用父母操心了

2020-09-17 文竹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為人父母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優異,用不著父母操心,那麼父母對孩子的其他事情都會很放心。

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比較差,在部分父母的眼裡,孩子其他方面無論再優異,又難以掩蓋成績的不足之處。

再加上如今社會的各個方面都對一個人的成績有著很高的要求,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成績愈加重視也情有可原。

孩子學習成績差,爸爸開家長會覺得臉上無光

其實想要知道一個父母對孩子的成績重視程度,在開家長會的時候就能夠一目了然地知道了。

關注孩子成績且孩子成績優異的父母,開家長會時從來都是喜笑顏開,反之則是陰沉著一張臉,仿佛開完家長會就要扭頭批評孩子一頓。

小康的爸爸是一名熟食店的老闆,雖然每個月收入頗多,可他總覺得自己的工作不夠高大上,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後能夠好好讀書,考得好成績,以後坐辦公室當領導。

為了這個夢想,小康的爸爸從小就很關注孩子的學習,經常在放假的時候和妻子一起帶著孩子去報班,希望能夠提升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將來好出人頭地。

可是小康似乎不是這塊學習的料,剛上小學三年級的他,成績在班級裡排名中下遊。每次去給孩子開家長會,看著那些名列前茅的孩子家長,小康爸爸都覺得自己臉上無光,感覺假期給孩子報班的錢都白花了。

為此,小康爸爸專門去找了那些家長討教育兒經,想知道他們是如何讓孩子的成績變得如此優異?

聽了小康爸爸的困惑,排名第一的家長跟他說:「其實在孩子的學習成績方面,我倒是沒怎麼操過心,一切都是靠孩子努力自覺的成果罷了。要說我們家長真的出了什麼力,就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狠心給他立了3個規矩,讓他受益匪淺吧。」

小康爸爸立馬來了精神,希望這位家長能夠給自己傳授秘訣。聽完這個家長的一番話以後,小康爸爸這才醒悟過來,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老師上不去,原來是因為缺乏了這幾種特質。

回到家以後,小康爸爸開始對小康進行的培訓,給他也立了幾個規矩,沒想到一段時間以後,效果居然出奇的好,在孩子的一次考試中,成績居然衝到了中上遊的位置。

小康爸爸相信只要在自己和妻子的共同努力之下,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定可以不再需要自己操心了。

孩子學習成績差,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的學習成績老是上不去,有可能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導致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會讓孩子在老師上課的時候,不能夠把老師課上所講的知識,全須全尾地記在腦海之中。這就導致孩子在課後,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化為己用。

②孩子沒有養成「溫故而知新」的好習慣

有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沒有養成溫故而知新的好習慣,在課後沒有對上課學的新知識進行及時地復盤,導致孩子對新知識的了解不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會運用新知識去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缺乏複習的好習慣,在今後的學習生涯中,孩子的學習情況都難以得到顯著的提高。

③孩子的精力不充足

有的孩子平時更喜歡把精力放在玩樂上,有的時候還會經常性地熬夜,導致孩子的睡眠不足,精力不足。

上課的時候,因為精力不充足,有的孩子難以保持專注的狀態,甚至可用上課的時間呼呼大睡。錯過了老師教授的內容。

如果孩子一直如此的話,不僅學習成績上不去,就連身體健康也會受到不良的影響。

④孩子的思維能力沒有提升

有的孩子在學會了新知識之後,由於自我思維能力的局限性,導致孩子無法利用所學知識舉一反三,解決各種角度刁鑽的難題。

孩子的思維能力沒有提升,雖然掌握了知識卻無法靈活運用,這也是導致孩子成績上不去的原因之一。

想要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父母狠心給孩子立好「3個規矩」

①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好習慣

想要孩子成績上得去,父母要培養孩子從小養成課前預習課後複習的好習慣。都說溫故而知新,只有把知識拿出來反覆咀嚼,才能夠更加靈活地把知識運用出來。

給孩子立好「預習和複習」的規矩,孩子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就不會因為這個原因而導致學習成績低下。

②保證孩子的良好作息

父母要讓孩子立好「按時休息」的規矩。只有保證孩子擁有良好的作息,才能夠讓孩子在第二天擁有充足的精力去迎接新的學習生活,在課堂上也不會因為缺少睡眠精力不足而沒有辦法專心聽課,或是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著。

如果父母不能夠給孩子立好這個規矩,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健康,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③提升孩子專注力

父母要給孩子立好「專注」的規矩,讓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時一心一意,而不是心猿意馬,一會兒玩這個,一會兒玩那個。

只有把孩子的專注力提升上去,孩子的學習成績才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因為專注力決定了孩子在上課和寫作業時的認真程度,孩子越專注,學習越認真,成績自然也就越好了。

和你說句貼心話

想要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父母要給孩子立好以上三種規矩,讓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更加如魚得水,只要孩子能夠堅持下來,學習成績再也不需要父母操心了。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嗎?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父母在孩子6歲前,狠心立好這3個規矩,智力發育會更加出眾
    分析:現在很多父母因為自己小的時候,經常會受到父母的嚴加管教,所以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就希望能夠讓孩子少點約束。但是要知道,在孩子3-6歲的時候,正是性格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家長在這時候,沒有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管教,那麼就有可能導致孩子太過散漫。
  • 孕期就要給胎兒立規矩?這3個規矩立好了,胎兒出生後少操心
    導讀:孕期就要給胎兒立規矩?這3個規矩立好了,胎兒出生後少操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孕期就要給胎兒立規矩?這3個規矩立好了,胎兒出生後少操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2歲女孩餐廳玩耍磕傷:6歲之前,父母儘早給孩子立好規矩
    但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這件事錯不在餐廳,而在於父母沒有給孩子立好規矩。公共場合任由孩子攀爬、打鬧,給別人造成困擾不說,也令孩子自己受傷,父母沒有發揮起監護人的作用。第一個臺階是0~ 3歲,處於情感撫養時期;第二個臺階是3~6歲,處於性格、行為習慣培養的時期;第三個臺階是6~12歲,處於能力培養的階段;第四個臺階是孩子12歲以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
  • 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父母和孩子做朋友,但做朋友之前請先立好規矩
    再和學生做朋友一樣;在家庭中,父母要首先盡父母職責,其次,才是孩子的朋友。所以父母幫助孩子確立規則意識,這才是對孩子未來最大的負責。​如果我們只強調朋友式教育,而疏於對孩子的管教,結果就是造就一個不尊重權威、沒規矩、沒教養、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孩子,以後在學校學習和職場中會承受不了壓力,受更大更多的打擊。
  • 想讓孩子全面發展,這些規矩不能少,父母記得收藏
    前言:若是身邊有思想和行為特別出眾的孩子,想必很多父母都是豔羨不已,因為這樣的孩子太過優秀。說真的,很多父母在教育中使出了各種技能,結果孩子還是不能全面發展,尤其是學習。所以說父母在教育中要學會"狠心",要懂得從小給孩子制定規矩
  • 管孩子要趁早!6歲前立好規矩,打罵是下策,上策卻鮮有人用
    10年後,作家再見到這個女孩時,她正在自己樓下吸菸,胳膊上腿上布滿駭人的紋身,也不再禮貌地向大人問好了。作家不僅感慨:食物有「有效期」,父母教育也一樣,孩子原本都是天使,父母不在適當時間教育,就會變成魔鬼。
  • 李玫瑾:窮養富養不如「教養」,6歲前要給孩子立好這3個規矩
    培養成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才是父母最成功的養育。在李玫瑾看來,培養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需要家長從小給孩子立3個規矩。李玫瑾教授說:「6歲是孩子的性格、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所以想要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家長在孩子6歲前就要開始給孩子立好3個規矩。
  • 父母狠心立好三個規矩,孩子智力發育往往更出眾,最晚別超過六歲
    >1、3歲之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孩子的大腦發育受先天遺傳影響之外,後天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在3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父母如果利用好了,孩子的智力往往發育得更好。10%,隨後,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神經突觸的數量也會隨之增長,並在3歲時達到峰值1000億個,隨後再逐漸回落到500億個,並穩定在成人水平。
  •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培養好這3點,成績根本不用家長操心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培養好這3點,成績根本不用家長操心孩子成績好不好,早已經成為家長們的一塊心病。如果孩子不愛學習,無論是在朋友面前還是親戚們眼裡,家長也會跟著面上無光。同事朋友們的孩子,好像從來都不讓家長操心,哪像自家小祖宗,孩子媽天天拿拖鞋抽著寫作業,也得折騰到凌晨。至於成績?從開始上學到現在從沒掉出過倒數前三名,個個老師都嘆氣說:這孩子不是學習的料。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適不適合學習,不能單從現階段的成績來判斷。
  • 「分享」父母「狠心」立下這3個規矩,能讓孩子受用一生
    規矩與愛的統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孩子成長到一定年紀時,父母一定要學會給他們立規矩。幼兒時期的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而他未來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需要家長一筆一筆在上面書畫,如果教育方法出現了問題,那麼再多的補習班也無濟於事。
  •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培養好這3點,成績根本不用家長操心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培養好這3點,成績根本不用家長操心孩子成績好不好,早已經成為家長們的一塊心病。如果孩子不愛學習,無論是在朋友面前還是親戚們眼裡,家長也會跟著面上無光。同事朋友們的孩子,好像從來都不讓家長操心,哪像自家小祖宗,孩子媽天天拿拖鞋抽著寫作業,也得折騰到凌晨。至於成績?從開始上學到現在從沒掉出過倒數前三名,個個老師都嘆氣說:這孩子不是學習的料。
  • 孩子不喜歡學習怎麼辦?父母做到這4點,孩子由「被動」變主動
    孩子自己能夠主動去學習,是每個父母都希望看到的事情,但是現實往往不如人願,孩子學習時總是愛玩,分心,不主動,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父母就會在後面督促,監督孩子,時間長了會發現,一旦管理鬆懈下來,不催促孩子的學習,孩子會變得更加的懈怠、愛玩。
  • 孩子6歲前要立下這五個規矩,若家長忽視了,以後孩子不好管
    孩子6歲前,對於父母來說,在這幾個方面立好規矩,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遵守規矩,孩子長大後會感激你的,而你也會因為孩子感到自豪,不過,往往最簡單的道理,很多父母卻都做不到。孩子6歲之前對父母有很強的依賴性,這這段時間就是立規矩的最佳時期,因為超過6歲之後孩子兒童第一個叛逆期就會到來,孩子會很不聽話,隨著年紀的增大,父母再想立規矩就比較難了。特別是孩子6歲之前千萬不要慣著孩子,要對孩子說「不」,這樣他們才能不會養成囂張跋扈的性格。
  • 孩子六歲前,以下規矩家長要提前立好,免得上學後被說沒家教
    多虧孩子要上小學了,李女士把他提前接了過來,不然問題只會更嚴重,等到六歲以後,怕是什麼都改不掉了。我國有句古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對此我非常認可。不想讓孩子被說沒家教,有些規矩就要在六歲前立好,免得上小學時給家長丟人。
  • 父母在4件事上若不「狠心」,別怪孩子今後「目中無人」,要反思
    比如,本來孩子已經犯下了很嚴重的錯誤,但就是因為有很多家長不捨得批評孩子,這就讓孩子意識到自己並沒有犯下的錯誤並不嚴重,下次就可能還會犯錯!但「狠心」的家長就會站出來,批評教育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向他講解這樣做的嚴重性!這樣的孩子,在心底裡就會意識到,可能自己真的做錯了,下次不能再這樣了!
  • 給父母提個醒:儘早立好一個規矩,有助於孩子長成大高個
    ,不僅與基因遺傳相關,還需要看父母后天有沒有注重規矩的建立。可雖然孩子的身高,65%~70%來源於父母的基因遺傳,還有30%~35%與後天成長的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就需要家長在後天幫助孩子把握好,不要以為父母高,娃就一定會高。
  • 三歲前,給孩子立好這些規矩,長大後能少走很多彎路,晚了就遲了
    導讀:三歲前,給孩子立好這些規矩,長大後能少走很多彎路,晚了就遲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三歲前,給孩子立好這些規矩,長大後能少走很多彎路,晚了就遲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要想學習好,規矩少不了。請收藏:一定要給孩子立這些規矩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孩子打、罵、哄、陪、甚至「騙」,父母使出了渾身解數,但學習成績就是不好;而有的孩子,爸媽好像什麼都沒管,但成績優秀。差別咋就這麼大呢?究其原因就在於有沒有從小給孩子立規矩。家庭教育中,立規矩是很關鍵的一個環節,這意味著孩子現在乃至以後的行為基調是按照這些規矩走,是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第一步。有的父母以為給孩子立規矩一定要"高大上」,實際上,規矩都體現在細節中。細節之處最能見一個人的品德和修養。立規矩,就要從孩子日常生活的小事開始。
  • 孩子3歲前有4個小特徵,長大智商低不了,學習也不用操心
    導讀:孩子3歲前有4個小特徵,長大智商低不了,學習也不用操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3歲前有4個小特徵,長大智商低不了,學習也不用操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慣子如殺子,暑假立好規矩!遠離垃圾快樂!
    我好說歹說他才磨蹭著起來,敷衍著讀了一會兒書,就借著吃早餐的功夫放下學習,飯後又借著「消化」的理由看起了電視,一看就是一上午。下午我斷掉WiFi才將他逼回書桌。他嘆著氣說:「我命苦啊,攤上一個這麼狠心的媽!」說實話,他辛苦了一個學期,我這個當媽的也想讓他放鬆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