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父母「狠心」立下這3個規矩,能讓孩子受用一生

2020-10-03 虹貓藍兔動漫科技

不忘初心,築夢未來

愛孩子,是我們的本能;給孩子立規矩,讓他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大人,是我們的責任。規矩與愛的統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孩子成長到一定年紀時,父母一定要學會給他們立規矩。幼兒時期的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而他未來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需要家長一筆一筆在上面書畫,如果教育方法出現了問題,那麼再多的補習班也無濟於事。

孩子6歲前,父母該給他立好三個規矩


01

不用摔東西的方式發洩情緒:這條規矩之所以放在第一位,是因為做起來是非常困難的,可能我們成年人都不能做好情緒管理,但越困難孩子將來就越受益,父母們要正確地引導孩子,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千萬不要亂發脾氣。

有的孩子平時總喜歡以摔東西的方式來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只要有一件事情不滿意,就亂摔東西給父母看。

父母如果發現這種情況,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因為什麼生氣,並及時糾正,絕對不能縱容孩子這種行為,不然長期下去,孩子會變得自私自利的性格。


02

要做誠實的孩子,不許撒謊:相信各位父母從小就會教導孩子誠實守信有禮貌,不能隨便說謊,但是在現實的生活中,家長經常會遇到說謊的情況,真的讓人感到無比頭疼,如果父母不在意,孩子變得養成說謊的習慣,這會影響孩子人際交往關係的。


如果你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們先不要慌亂,首先要讓孩子明白說謊是一種不對的行為,並及時做出引導,因為孩子第一次說謊,內心是很慌張的,家長們能夠很明顯的察覺出來,如果你不採取措施,那麼孩子下一次說謊就會變得無所畏懼。



03

不能亂發脾氣亂打人:有的孩子當看到自己喜歡的事,總想要第一時間拿在手中,如果得不到,孩子就會亂發脾氣出現打人的行為,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在3歲左右的時候,家長們就要注意力。需要及時的教育。

不論孩子在哪鬧脾氣,家長們帶孩子來到人少的地方,然後認真嚴肅地告訴孩子,不管你怎麼鬧,我都不會答應你的要求,千萬不要去哄孩子,以免孩子將其當作是威脅。

3~6歲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黃金時期,老人們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所以說,對於孩子6歲前的教育是很重要了,除了父母基本陪伴之外,更要教育孩子的情緒表達和與人交往的能力,這些都是情商的基本素養。

父母要儘早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免得孩子長大之後變得脾氣暴躁,想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寓教於樂的動畫節目是必不可缺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孩子在小時候對色彩鮮豔、動聽悅耳的故事以及聲音最為敏感。

我家孩子在3歲左右就看了很多的繪本,也看了很多動畫片,我記得《開心智趣園》系列動畫片中有一輯《生活好習慣》就特別好,將孩子們需要學會和遵守的基本好習慣通過動畫的形式表達出來。——糖糖爸

《開心智趣園》這套動畫節目一共有32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我會好好吃飯》、《乖乖睡覺身體棒》、《洗洗小手真乾淨》、《好好說話不哭鬧》、《不要抱抱我自己會走》....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發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幫助孩子克服情緒障礙,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把那些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深刻地留在孩子的印象中。


這樣一套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格,同時培養閱讀好習慣的優秀動畫節目目前已經收錄進「開心智趣園APP」中。

「開心智趣園APP」是國內首個完全依照「多元智能教育理論」而設計,專為學齡前1-6歲的幼兒提供完整的一站式益智類啟蒙學習軟體。能完美的幫助新手爸爸媽媽度過孩子性格和習慣培養的焦慮期,通過內置的系列課程的學習讓孩子樹立出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帶著多元智能理論和積極心理學優勢的放大鏡發現孩子們的優勢,幫助孩子全面的認識自己的優勢,形成積極的自我認知,進而形成自信,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在強大的人。


「開心智趣園」由學知識、聽故事、看動畫三大板塊組成,其中知識板塊還細分了語言文字、音樂創作、視覺空間、身心健康、人際交往、數學邏輯和自然科學八大模塊,每一個模塊的內容都能讓孩子有所玩、有所學、有所得!


「開心智趣園」知識板塊中的內容幾乎涵蓋了幼兒教育所涉及到語言、健康、科學、藝術、社會五大領域的方方面面。目前近30000分鐘各類動畫節目均免費開放,註冊即可觀看。

相關焦點

  • 3-6要給孩子立下這3個規矩,孩子長大後會感激你,父母別縱容
    在散步的路上卻遇到了讓人不愉快的事情,有三五個小朋友在打群架。其中一個孩子喊道:&34;還沒等那個被打的孩子反駁,我就衝了上去把他們扯開了,我掃了一眼那個打人的小孩,還真是不懂規矩呢,遲早會被社會收拾!
  • 慣子如害子,有遠見的父母,都會給孩子立下這10個規矩!
    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立規矩,是父母的責任。有遠見的父母,都會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給孩子立下這10個規矩,讓孩子終生受益。家長從小要給孩子立下規矩,凡事要以長輩為先,長輩叫名字,要立刻答應,長輩問話要耐心回答,吃飯的時候,要等長輩先動筷子,晚輩才能動筷子。
  • 3-6歲是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要狠心立規矩,娃越大越難管教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3-6歲是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要狠心立規矩,娃越大越難管教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每家每戶基本都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如果父母們不想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就一定得抓住孩子3—6歲的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們狠心立下規矩,幫助孩子更好地長大。
  • 狠心給孩子立好「3個規矩」,孩子的學習成績,再不用父母操心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的學習成績一直都是為人父母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優異,用不著父母操心,那麼父母對孩子的其他事情都會很放心。聽了小康爸爸的困惑,排名第一的家長跟他說:「其實在孩子的學習成績方面,我倒是沒怎麼操過心,一切都是靠孩子努力自覺的成果罷了。要說我們家長真的出了什麼力,就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狠心給他立了3個規矩,讓他受益匪淺吧。」
  • 這3個規矩,孩子6歲前家長應該立下。孩子會受益良多
    這3個規矩,孩子6歲前家長應該立下。孩子會受益良多俗話說:「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很多孩子往往長大沒出息是從小沒立好規矩造成的。對於立不立規矩這件事,對於父母一般來說可能是心疼自己孩子,不願意在家裡限制孩子的自由。但是孩子終歸是要長大面向社會的,社會上可不會像親人一樣寬容孩子,如果孩子沒有一些好的習慣,很容易四處碰壁。
  • 父母在孩子6歲前,狠心立好這3個規矩,智力發育會更加出眾
    分析:現在很多父母因為自己小的時候,經常會受到父母的嚴加管教,所以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就希望能夠讓孩子少點約束。但是要知道,在孩子3-6歲的時候,正是性格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家長在這時候,沒有對孩子進行適當的管教,那麼就有可能導致孩子太過散漫。
  • 孩子3歲之前,父母要「狠心」幫他養成這3個習慣,娃將來少走彎路
    所以家裡有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狠心幫助他們養成好習慣,將來受用無窮。孩子3歲之前,父母要「狠心」幫他養成這3個習慣,娃將來少走彎路!0-3歲的孩子是他們大腦發育和性格形成的「黃金時期」。一般來說,兒童在這一時期所受的教育和形成的性格,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
  • 孩子一生受用的英文課
    語言學習環境如果缺乏適當類型的學習經驗,而且家長沒有使用「父母語」給予支持,幼兒可能會覺得英語難以掌握。· 應當確保幼童對於新語言的安全感,並明白使用英語的緣由。· 家長應該試著將英語學習融入孩子熟悉的日常趣味遊戲之中,像是共讀英語繪本、朗誦英語童詩、享用「英語」點心。· 在這些活動的期間,家長可以一邊使用正常英語解釋現況,一邊使用父母語展開彼此的對話。
  • 多立規矩孩子就有好教養?錯!沒有這4個前提,再多規矩都白費力
    朋友忌憚的應該是那桌的三個孩子,看起來最大的不過 6、7 歲的樣子,圍著餐桌瘋跑。果然,那頓飯我們就在孩子的追逐打鬧聲中度過。期間有服務人員提醒過孩子的父母,建議孩子不要亂跑,以免在服務員上菜時燙傷孩子,孩子的父母也會叫孩子到身邊,說上一句:你們幾個老實一會兒。但顯然,對孩子的震懾力遠遠不夠。
  • 李玫瑾:抓住娃成長的「黃金期」立規矩,父母別老想著「做朋友」
    首先1歲的娃娃認知能力有限,也不懂得建立人際關係,這個時期的孩子沒有能力和父母建立規矩並且遵守規矩,甚至於他們連規矩的概念都不懂。即使是寶爸寶媽站在孩子的角度立下了孩子能夠完成的規矩,但孩子也沒有時間和自制力來堅持下去,久而久之規矩不攻自破。
  • 一位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下的10條家規,值得各位父母借鑑
    家規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好的家規可以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三觀,他們將來是否能成才,家規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我之前去過日本,看到一位媽媽給孩子定下的10條家規,真的非常受用,現在推薦給各位父母,值得我們去借鑑,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 孩子3歲前,這5大習慣父母要「狠心」幫娃養成,將來更容易出息
    ,如果這個孩子越早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那麼這些習慣也會成為生活當中的一部分,這對寶寶以後的成長也很有幫助,甚至還會讓孩子受用一生。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好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就是3歲以前,因為3歲前的孩子,正是他們性格和智力養成的關鍵期,作為父母的我們,就要「狠心」逼孩子一把
  • 3-6歲是立規矩「黃金期」,家長立下5個規矩,娃將來會感激你
    對父母來說,孩子懂事有規律無疑是最好的,但孩子畢竟是孩子,要是不調皮搗蛋,生活豈不是少了些許趣味。孩子天性愛玩,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一味地順從寵溺孩子,應該趁早為孩子定下規矩。,家長們應該狠心立下5個規矩,娃長大後會感激你。
  • 別錯過娃的3歲「規矩黃金期」,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乖乖聽話
    有時候父母想給孩子立下一些規矩,讓孩子能夠遵守一些和父母約定的條款,這樣父母帶娃的時候會更省心,也能減少一些因為孩子調皮搗蛋而產生的意外情況的發生。但是有時候父母剛跟孩子溝通好,立下了一些規矩,孩子卻轉頭就無視掉了。
  • 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掌握這3招,孩子更好管教
    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掌握這3招,孩子更好管教1、給孩子制定規矩,簡單明了可能很多父母都會疑問:2歲孩子什麼都聽不懂怎麼立規矩?其實孩子並不是聽不懂,而是不想聽罷了,2歲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父母說的話全都能聽懂,只是父母選擇的教育時機不對。怎麼才能抓住時機來給孩子立規矩呢?
  • 寵溺孩子無異於在害他,真正聰明的父母,從小會給孩子立下規矩
    因此真正愛孩子的父母,絕對不會無原則地順著孩子,一定會從小給孩子立下以下的規矩:1、要講禮貌小孩子的是非觀還沒有完全建立好,不知道怎麼分辨對錯。他們看到什麼或者聽到什麼都會去學習,這也是小孩子學習的一個過程。他們無意識的模仿,不經意間就會學到一些不太禮貌的言語或行為。
  • 男孩一生有3大「關鍵期」,家長若能「牢牢把握」,孩子受用一生
    文/育兒日記360(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人的一生會有很多個關鍵期,對於男孩來講,責任更大。文/育兒的寶貝(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要想教育好孩子,家庭教育尤為重要,而家庭教育中,最主要的就是,父母要能夠抓住孩子每一個階段,成長關鍵期的教育。
  • 三歲之前,父母陪孩子做好這7件事,孩子會一生受用
    孩子3歲後,大腦已發育將近80%漸漸定型,若父母在3歲前能為孩子打下學習的基礎,陪著孩子一起進行7大練習與學習的活動,除了可增進親子關係外,更能促進孩子多元能力的發展。  俗話說:「3歲定終身」、「3歲定性」、「3歲看80」,在未接觸孩子之前,會覺得這些話語都有些誇大,但隨著與孩子相處的經驗變多,逐漸覺得這些話語大有學問!
  • 李玫瑾直言:給孩子立這10個規矩,少1個都不行,第10個能救命
    孩子在家裡都是大人們的希望,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他們的孩子出人頭地。所以,希望孩子從小變得優秀,就需要從小給孩子立下規矩,讓孩子從小懂得「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孩子在成長的早期,是沒有規矩意識的,如果父母不給小孩立規矩,只會讓小孩肆意野蠻生長。
  • 2歲是給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家長掌握這3招,孩子更好管教
    ,但換來的結果是孩子越來越叛逆不聽話,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家長沒有在寶寶立規矩的關鍵期,給寶寶立下規矩,導致孩子養成了壞習慣。,家長掌握這3招,孩子更好管教1、給孩子制定規矩,簡單明了可能很多父母都會疑問:2歲孩子什麼都聽不懂怎麼立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