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無規矩不方圓,小孩子不管天生再聰明,都需要後天給予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因此真正愛孩子的父母,絕對不會無原則地順著孩子,一定會從小給孩子立下以下的規矩:
1、要講禮貌
小孩子的是非觀還沒有完全建立好,不知道怎麼分辨對錯。他們看到什麼或者聽到什麼都會去學習,這也是小孩子學習的一個過程。他們無意識的模仿,不經意間就會學到一些不太禮貌的言語或行為。
有些家長不經意間會說出髒話,小孩子也會跟著學。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這是不好的行為,並且要改變自己的行為,做好模範作用。並且要教孩子不能打罵別人,要習慣和別人打招呼。
2、孝敬長輩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長輩對孩子非常寵溺,使得有些孩子沒有長輩觀念,對長輩大呼小叫,完全不知道孝敬是什麼。這些孩子通常會非常任性和自私,如果家長不加以改正,孩子長大之後很有可能就是「白眼狼」,會反咬家長一口。
因此,不管孩子多大,都要告訴孩子,一定要尊敬長輩。要對長輩用尊稱,要學會禮讓長輩,要有做小輩的謙遜。
3、不要打斷別人說話
在日常交往中,我們總是對那些打斷自己講話的人充滿厭惡。因此,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孩子也成為這樣的人。從小,要教會孩子耐心地聽講,學會聽有的時候要比會說話更重要。讓孩子尊重別人發言的時間和權力,在聽完之後,認真地思考。這樣可以讓孩子看到聽到更多的內容,也能顯得更有教養。
4、公共場所不大聲喧譁
在帶孩子外出的時候,要讓孩子知道,保持安靜是一種尊敬別人的做法。在外面不是在家,很多社會上的潛規則,還是要讓孩子知道。公共場合不打擾別人,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禮儀。讓孩子從小習慣,長大才能保持這個好習慣。
5、不要亂動別人的東西
物品都有自己的主人,小孩子雖然物權意識不強,但是家長還是要告訴孩子,不要隨便動別人的東西,這是不對的。家長可以讓孩子換位思考,並且這個原則也能讓孩子不去隨便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尊重別人的同時也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6、遵守交規
這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考慮,在孩子會走之後,一定要讓孩子謹記交通規則。這樣帶孩子出行的時候,孩子才能有安全意識,才能減少孩子出現意外的概率。讓孩子敬畏規則,才能更好地保護他們自己。
7、做錯事要道歉
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敢於和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要教會孩子在犯錯之後道歉、反省,給予孩子積極正面的反應,孩子才不會懼怕道歉。懂得自省和道歉的孩子,更能獲得別人的尊重,也能和別人更好的相處。
總而言之,想要把一個孩子養成通情達理的孩子是需要很多努力的。作為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小,就不需要立規矩,越是從小教,孩子才能印象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