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子如害子,有遠見的父母,都會給孩子立下這10個規矩!

2020-12-13 名校家長

文:超媽

《紅樓夢》裡把孫子寵上天的老太太賈母說,孫輩們哪怕再聰明伶俐,如果一貫不守規矩,沒裡沒外,「憑他生得怎樣,也是該打死的。」

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立規矩,是父母的責任。

有遠見的父母,都會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給孩子立下這10個規矩,讓孩子終生受益。

1、不講禮貌的行為不能有

小孩子往往說話做事不知道對錯,要麼是受周圍人影響,有樣學樣,要麼是出自自己的喜好本能。

家長自己首先要規範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同時教育孩子,不可以打架罵人,不可以說髒話,見到人要打招呼,要做一個講禮貌的孩子。

2、必須懂得孝敬長輩

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在很多家庭,往往是以孩子為中心,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比較自私,更不懂孝敬為何物。

家長從小要給孩子立下規矩,凡事要以長輩為先,長輩叫名字,要立刻答應,長輩問話要耐心回答,吃飯的時候,要等長輩先動筷子,晚輩才能動筷子。

3、不可以打斷別人說話

有時候當孩子想分享什麼的時候,不管別人是否正在說話,都會迫不及待的打斷他人,奪過話語權。

孩子自然是年紀小不懂事,但是卻不能讓孩子養成隨意打斷他人說話的壞習慣,家長要教育孩子,在別人說話的時候,保持耐心,認真傾聽,等別人先把話說完。

傾聽別人的話後,應當認真思索,仔細斟酌,再去分享自己的看法,這是最基本的教養。

4、公共場合保持安靜

孩子天性愛鬧,但是家長卻要教育孩子,在一些公共場合要保持安靜,避免打擾別人,例如圖書館、電影院、博物館,還有一些交通工具上。

保持安靜既是一種公共規則要求,也是孩子自身應該具備的良好習慣。

5、別人的東西不許動

家長要告訴孩子,不可以不經過別人的同意拿走別人的東西去玩,這樣是不對的,儘量用孩子能懂的話,解釋他的行為對別人和對自己的影響。

同時,也要告訴孩子,哪怕是別人主動給你的,未經父母允許,也不許要,尤其是吃的東西。

6、遵守交通規則

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規則,除了是規則需要,更是為了保護孩子的人身安全。

帶孩子出行時,不管是坐車還是步行,都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並且要告訴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讓孩子從小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學會敬畏規則,敬畏生命。

7、衣服擋住的地方不能被觸碰

在眾多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中,性教育缺失也是導致犯罪的因素之一,「當前很多未成年人強姦案便源於性教育的缺失」。

家長要告訴孩子,凡是被衣服遮住的地方都不能別人碰,包括老師和隔壁家叔叔!

同時也要告訴孩子,如果有人不顧你的制止觸碰你,甚至要脫你的衣服,或者在你面前脫衣服,要立刻大喊並且跑開,回到家要告訴家長。

8、不可以說謊

做錯了事情只要承認並且及時改正了,依然是好孩子,如果想靠說謊來逃避懲罰,那麼一個謊言需要無數個謊言來掩蓋。

家長更要讓孩子知道,犯錯不可怕,誰都會犯錯,爸爸媽媽並不會因為你犯錯了就不愛你,但唯獨一點,不可以說謊,這是底線。

9、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愛孩子不是包辦一切,而是讓孩子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從小家長就要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逐漸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孩子今後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10、做錯了事情要道歉

當孩子犯了錯誤,家長要鼓勵孩子道歉、反省。

當孩子表達歉意時,家長要接受道歉,並給予正面反饋,講明道理,最後擁抱孩子。

這個過程的意義主要是,讓孩子感覺道歉之後就會得到真正的原諒。

會道歉的孩子,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能懂得尊重他人,同時也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這些都是真正高情商的表現,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人歡迎。

世上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疏於管教的父母。

有遠見的家長,都會給孩子立規矩,有規矩的家庭,能讓孩子終生受益。

家長從小給立的規矩,都會成為孩子長大後的修養和自律。

相關焦點

  • 慣子如殺子,暑假立好規矩!遠離垃圾快樂!
    2慣子如殺子,暑假請立規矩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生活要想有秩序,處處都要我們遵守各種規則。在暑假立規矩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上周末,朋友來家裡做客,趕巧遇上兒子練琴的時間。3有遠見的父母,都應捨得讓孩子吃點苦一位清華教授曾憤慨道:「中國教育最大的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這三個騙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國孩子的成長。」
  • 3-6要給孩子立下這3個規矩,孩子長大後會感激你,父母別縱容
    在散步的路上卻遇到了讓人不愉快的事情,有三五個小朋友在打群架。其中一個孩子喊道:&34;還沒等那個被打的孩子反駁,我就衝了上去把他們扯開了,我掃了一眼那個打人的小孩,還真是不懂規矩呢,遲早會被社會收拾!
  • 慣子如害子,九大慣子特徵,家長必看!
    下面我們羅列了九大慣子特徵,相信每位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1、特殊待遇孩子在家中地位高於一切,不能給孩子帶來任何一點不愉快的事情,好吃的東西首先留給孩子吃;家裡所有人生日都可以不過,但孩子生日必須得過,而且都要給孩子買禮物,讓孩子感受到家庭「溫暖」。
  • 慣子如害子,九大慣子特徵,家長必看
    下面我們羅列了九大慣子特徵,相信每位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1、特殊待遇孩子在家中地位高於一切,不能給孩子帶來任何一點不愉快的事情,好吃的東西首先留給孩子吃;家裡所有人生日都可以不過,但孩子生日必須得過,而且都要給孩子買禮物
  • 這3個規矩,孩子6歲前家長應該立下。孩子會受益良多
    這3個規矩,孩子6歲前家長應該立下。孩子會受益良多俗話說:「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很多孩子往往長大沒出息是從小沒立好規矩造成的。對於立不立規矩這件事,對於父母一般來說可能是心疼自己孩子,不願意在家裡限制孩子的自由。但是孩子終歸是要長大面向社會的,社會上可不會像親人一樣寬容孩子,如果孩子沒有一些好的習慣,很容易四處碰壁。
  • 原創:縱子是害子,慣子如殺子:你是否在無意溺愛孩子?
    導言:古人云,慣子如殺子!  這句話絕不是危言聳聽,有多少家庭因為太過溺愛孩子,讓孩子走上一條不歸路,整個家庭也支離破碎。  無底限地嬌慣孩子,最終養出來的,不是吸食家庭血肉的吸血鬼,就是泯滅道德的惡魔。
  • 有遠見的父母,在疫情期間都會要求孩子這樣做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更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格局越大的父母,在疫情期間都會要求孩子這樣做。 一、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這時候的孩子本應該在學校學習,卻因為一場疫情,不得不在家待著。有些父母就非常聰明,利用好假期時間,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拉開差距。
  • 李玫瑾直言:給孩子立這10個規矩,少1個都不行,第10個能救命
    如今許多父母在照顧孩子這件事上,實在是盡心盡力,簡直可以「捧在手裡怕掉,含在嘴裡怕化」。但是無數的例子告訴我們,過度的寵愛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遇到問題更容易受挫,經不起風雨。有些還會因為有父母的庇護而肆無忌憚,釀成大錯而後悔莫及。
  • 李玫瑾:慣子如殺子,情商高的父母都給孩子立下這4個規矩
    生活要想有秩序,處處都要我們遵守各種規則。教育孩子立規矩當然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現在社會上有那麼多的「熊孩子」呢,就是因為家長沒有在立規矩的年齡給他們正確的示範。最怕的不是熊孩子不做作業,而是沒有規矩。
  • 父母「四有」,孩子優秀:有修養,有原則,有格局,有遠見
    聽過這樣一則故事:有一位小女孩特別喜歡畫畫,而且十分具有繪畫天賦。小女孩父母的朋友建議小女孩父母給小女孩找個老師,將孩子好好培養一下。女孩的父母雖然口頭上答應了,但卻一直沒有在意。後來,隨著時間發展,小女孩身上的天賦被消磨殆盡。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也是身懷天賦,卻因父母沒有遠見,而最終泯然眾人。
  • 有遠見的父母,都特別重視孩子的這四個方面的培養!
    平凡、甚至貧窮的家庭,也可以如莫言母親那樣,鼓勵孩子多看書、多聽書、多說書,讓孩子把話說好。階層不同,但遠見相同。有遠見的父母,都重視孩子的語言、寫作能力我有位教幼兒英語的朋友,她春節回老家的時候,曾經動員一位親戚的孩子,早點開始學英語。
  •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這3個教育潛規則|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這3個教育潛規則。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說:「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的確,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世上沒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這3個教育潛規則。放下手機,陪伴才會是最長情的告白 有人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相信每一對父母對這句話都不會有異議。
  • 寵溺孩子無異於在害他,真正聰明的父母,從小會給孩子立下規矩
    因此真正愛孩子的父母,絕對不會無原則地順著孩子,一定會從小給孩子立下以下的規矩:1、要講禮貌小孩子的是非觀還沒有完全建立好,不知道怎麼分辨對錯。他們看到什麼或者聽到什麼都會去學習,這也是小孩子學習的一個過程。他們無意識的模仿,不經意間就會學到一些不太禮貌的言語或行為。
  • 「四有」父母:有修養,有原則,有格局,有遠見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投射在孩子身上,進而對孩子的人生產生影響。要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的人,首先家長就要成為那個樣子的人。孩子成長的旅途總要面對許多岔路,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父母需要給孩子提供指導,這時父母的遠見就體現出了價值。聽過這樣一則故事:有一位小女孩特別喜歡畫畫,而且十分具有繪畫天賦。小女孩父母的朋友建議小女孩父母給小女孩找個老師,將孩子好好培養一下。
  • 一個家庭,立下這10條家規,子女以後越來越有出息!
    文:蜉蝣古人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世上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疏於管教的父母。有遠見的父母,都會給孩子立規矩,有規矩的家庭,能讓孩子終生受益。一個家庭,立下這十條家規,子女必定有出息!要以長輩為先,飯桌上,要等長輩動筷子了,你才能動筷子,3、做錯了事情要勇敢道歉誰都會犯錯,誰都會有不小心傷害到別人的時候,包括大人也是。犯錯後,最好的挽救方法就是勇敢的承認錯誤,向他人道歉並請求原諒。
  • 一位日本媽媽給孩子立下的10條家規,值得各位父母借鑑
    如果你去過日本,或者對日本文化有了解的話,你肯定知道日本的家庭理念是很特別的,男女雙方分工明確,通常父親都是孩子的精神支柱,而父母是孩子安定的基石,在日本,孩子基本上都會跟媽媽待在一起的,而孩子的行為習慣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從而覺得孩子性格的發展。
  • 「四有」父母:有修養,有原則,有格局,有遠見
    養育子女,讓子女接受教育的目的不能被簡單地理解為光宗耀祖、掙大錢、買大房子,如果父母的格局眼界局限於此,孩子的格局也會受到限制。父母要有大格局,就像紀伯倫在詩中所寫的那樣「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你可以給予他們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思想」。《論語》中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不僅適用於我們日常生活,在教育孩子中也同樣適用。
  • 慣子如殺子,十大慣子特徵,家長必看!
    下面羅列十大慣子特徵,請家長過目,以上圖片中的情景符合下面哪一條?10大慣子症之一: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對待。如吃「獨食&34;和「避難所&34;。這樣孩子自以為自己是中心,以後家裡人都要圍著他轉,一家人不得安寧,注意力極其分散,「人來瘋&34;,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了疼痛,摔跤了以後自己不聲不響爬起來繼續玩,後來為何變成爰哭膽小了呢?那往往是父母或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時表現在驚慌失措,嬌慣的結果是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這些孩子就打下了懦弱的烙印了。
  • 「分享」父母「狠心」立下這3個規矩,能讓孩子受用一生
    規矩與愛的統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孩子成長到一定年紀時,父母一定要學會給他們立規矩。幼兒時期的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一樣,而他未來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需要家長一筆一筆在上面書畫,如果教育方法出現了問題,那麼再多的補習班也無濟於事。
  • 給父母提個醒:儘早立好一個規矩,有助於孩子長成大高個
    ,不僅與基因遺傳相關,還需要看父母后天有沒有注重規矩的建立。可雖然孩子的身高,65%~70%來源於父母的基因遺傳,還有30%~35%與後天成長的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就需要家長在後天幫助孩子把握好,不要以為父母高,娃就一定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