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這3個教育潛規則|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2020-12-22 騰訊網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這3個教育潛規則。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說:「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的確,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世上沒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這3個教育潛規則。放下手機,陪伴才會是最長情的告白

有人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相信每一對父母對這句話都不會有異議。可仔細想想,生活中的我們是怎麼陪孩子的呢?

孩子興致勃勃和我們講學校裡的事,我們卻津津有味地低頭看抖音;

孩子嘰嘰喳喳問著十萬個為什麼,我們卻忙於回復微信,偶爾抬頭敷衍地說一句「嗯」「是」。

周末,好不容易抽出時間陪孩子到遊樂場玩玩,可依然是孩子玩自己的,父母換個地方刷手機。

在綜藝節目《少年說》裡,有個孩子走上臺高喊:「我覺得手機才是爸爸媽媽的孩子。因為我想跟爸媽說說話的時候,他們總是在看手機。」

一旦自己哭鬧起來,爸媽就把手機當成穩住他的「法寶」,以為手機能吸引他的注意力,有止哭的奇效。

殊不知,孩子卻堅定了自己的認知:「爸媽的孩子是手機,我是手機的孩子。」

當孩子說出了那句:「拜託你們放下手機多陪陪我」時,臺下許多孩子都抹起了眼淚。

是啊,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很多,可卻沒有想過,這些時間裡有多少是專注的陪伴,有多少是心不在焉的敷衍;

我們總是抱怨孩子沉溺手機忽略了學習,可卻沒有反省過自己,我們不也是沉溺手機,忽略了最重要的親情嗎?

今年7月,當全國各地高考成績陸續公布,有一個女孩的名字火遍了大江南北,她就是武亦姝。

明明是《中國詩詞大賽》的冠軍,卻偏偏是個理科學霸。她以總分613分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理科實驗班新雅學院,成了無數父母心目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可是,我們不能光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也要看看「別人家的父母」。武亦姝的爸爸每天堅持在下午4:30以後不用手機。孩子讀書,他就在旁邊專心陪著讀書。這一陪,就是十幾年。

身為父母,我們誰也不會否認,父母的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只不過我們錯誤地以為,只要陪伴的時間夠長,孩子就會感到幸福。

然而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對於3-11歲的孩子,父母參與度過低的陪伴,反而會給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明明父母就在身邊,可對自己卻毫無回應,這樣的陪伴不僅不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更會給孩子造成「爸媽不愛我」的錯覺。

原來,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父母的愛是有期限的,錯過了有效期,再怎麼努力也很難有效。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手機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大的「第三者」。如果心不在,那麼就不能說是我們在陪孩子成長,而是孩子陪著我們看手機。要知道,陪伴孩子的質量,比時間的長短重要百倍。

父母沒有界限感,是對孩子最深的「詛咒」

在《超級育兒師》節目中,有一位媽媽覺得自己12歲的孩子全身都是問題:厭學、不和人交流,不尊重父母。

身心疲憊的媽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只好向節目組求助。可育兒專家在觀察了母子倆的相處模式後卻說,真正有問題的不是孩子,而是媽媽自己。

在孩子心情不好時,媽媽會強迫孩子跟她溝通;當孩子正上網放鬆時,媽媽會毫無預警地拔掉網線……她就像孩子的影子一樣,讓孩子逃之不及。

遺憾的是,生活中我們常常犯著同樣的錯誤:以「為你好」為名,從不肯和孩子分清界限。殊不知這樣的傷害,給孩子留下的創傷絕不亞於暴力。

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們這樣說:

「打籃球有什麼用,還不如把時間放在學習上!」

「我偷看你手機,還不是怕你走錯了路!」

「你別天天和你那同桌混在一起,他成績比你還差!」

等到孩子大了之後,我們又說:

「你聽媽的,報金融專業好,你喜歡的那專業不好找工作!」「畢業了就去考公務員,別去私企混。工資高有什麼用,又不穩定。」「女孩子就要早點結婚生孩子,明天就給我相親去!」

我們毫無界限感地幹涉孩子的一切,恨不能為孩子一鍵定製完美人生。可是我們是否想過,看似完美的人生對孩子來說,真的幸福嗎?我們總是抱怨,自己付出了那麼多,可孩子卻不懂得感恩。可是我們卻沒有靜下心來想想,這種沒有界限感的愛,並不是真正的愛,而是一種忘我的自私。

這樣的愛越多,親子關係就會越惡化,孩子不僅不幸福,更無法實現真正的獨立。

其實,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這世上最好的親子關係是親密而有間,保持合適的界限感;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最好的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我們要做的,不是毫無界限地插手孩子的任何事,而是目送他去闖蕩,並在他受傷的時候,給他一個溫暖的港灣。

規則教育,是給孩子最好的保護傘

去年2月,在北京張自忠路地鐵站,一個小夥子進站時,一名男子尾隨其後趁機溜了進來。之後,這名男子的妻子帶著兩個孩子刷卡進站。

出站的時候,小夥子碰巧又遇到了這名男子,竟發現他們一家四口刷一張卡,「抱團」出了站。事情發生時,男子的其中一個孩子見父母逃票成功,竟然還在哈哈大笑。

很難想像,在父母這樣的示範下,這兩個孩子未來會成長成什麼樣的人。

很多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總以為規則會束縛孩子天性,更覺得恪守規則的人都是「死腦筋」。當孩子違反規則時,我們不僅沒有批評,還覺得孩子「聰明」,懂得「變通」,長大了不會吃虧。

可殊不知,規則並不僅僅是「束縛帶」,更是「保護傘」。

還記得2017年,寧波動物園「老虎吃人」事件嗎?一名男子為了逃掉130元的門票,選擇從公園東北角的「獅林虎崖」翻牆入園,卻因為失手掉入老虎圈,被老虎叼走後當場咬死。

為人父母,誰會願意孩子受到一丁點的傷害。可孩子年紀尚小,不願意被束縛是天性使然。而這時候,父母就該告訴孩子,你若守規則,規則就會成為保護傘,護你周全;你若無視規則,規則就會變成利刃,傷你於無形。

再來看一個研究,美國心理學家鮑姆林德在對139名孩子進行長期跟蹤研究發現:父母越早給孩子立下清晰、合理的規矩並貫徹始終,孩子的學習能力和社會能力都會發展得越出色。

可見,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規則教育,是給孩子最好的保護傘,更是孩子成長、成才的助推器。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遵守規則不僅不是「傻」和「笨」的表現,而且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只有對規則保持敬畏,孩子才不會做出傷害他人的事,更能用規則保護自己。

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

高爾基說過:「單單愛孩子,這是老母雞也會做的事情,可是善於教養他們,卻是一樁偉大的公共事業。」

如果說愛孩子不過是天性使然,那麼有遠見、懂教育的父母,便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老師。

我們要明白,即便我們再愛孩子,也無法一生一世護他周全。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

只有我們懂得,在高質量陪伴的同時要注意界限感,我們才能與孩子保持疏而有密,親而有間的親子關係;

只有我們懂得,尊重孩子天性的同時也要樹立孩子的規則意識,我們才能讓孩子從小就懂得,自由的邊界究竟在哪裡。

原來,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不是折斷孩子的翅膀,給他全方位的保護。而是給孩子插上翅膀,讓他在屬於自己的天空裡自由翱翔。

相關焦點

  • 有遠見的老師,都帶點絕情!|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但凡有遠見、為了孩子好的老師,都帶點絕情!老師狠心地管孩子才能成器假期結束後,老師到班級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作業弄丟了,學習耽誤了,孩子心安理得享受父母的保護,還不讓責罰,這是什麼道理?家長不滿老師的嚴格,甚至認為老師不應該懲罰孩子。他們不知,自己的過度幹預已經讓老師陷入兩難:不嚴格地管教,孩子學不好;太溫柔地教育,孩子不學好。
  • 暴脾氣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往往有這2種特徵|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會把這場修行當做一場試煉,不斷地改善自己,收穫更幸福的人生,而這種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多半會擁有更美好的人生!其實事情的起因很簡單,之前有個小男孩比較調皮,曾經和3個小夥伴在壯漢家門口按門鈴、灑水、搞惡作劇;再加上這幾個孩子和壯漢的女兒有過矛盾,所以電梯裡看見小男孩時,他便遏制不住心頭怒氣,動手打人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氣,看上去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實際上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 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我曾經的董事長是一位知名的企業家、教育家。這位已經年過七十歲的老太太現在已經退休養老,和已成為科學家的兒子定居美國。
  • 家有男孩,媽媽要懂得示弱|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因為反而是懂得示弱、懂得放手的媽媽,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幫助。因為這樣的媽媽能把孩子照顧得恰到好處,不僅能以「原始母性的愛與關注」照顧到嬰兒的基本需要,又能因為適當的缺失給孩子提供了發展自己能力的空間。 因為會示弱的媽媽,她們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懂得充電。也能適當給自己放個假,偷個懶,才不會催著孩子一直衝衝衝。 而那些完美媽媽和超人媽媽呢?看似很愛很愛孩子,可是用力過猛的話,反而會傷到孩子。
  • |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以下三個發展階段,父母一定要及時把控。許多時候,我們會有一種誤解,似乎身為父母就天生擁有管教孩子的權力。孩子逃離、叛逆、不服管教的背後,隱藏的是對父母依戀關係的缺位。作為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連接好親子間的這根心理臍帶,才能在漫漫成長中,擁有引導孩子的力量。
  • 有多少孩子輸給了「兩臉派」性格?|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內外一致」的教育環境。網上有個視頻點擊率很高,一個男人壓力大,便打了老婆一巴掌。事實上,不是每一滴眼淚都需要父母的關注。家長們只有通過觀察和交流,了解孩子的真實情緒,並且讓他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情緒,他們才不會總是用哭鬧解決問題。底線和規則,是孩子成長之路必不可少的課程,父母樹立底線,孩子才會有敬畏知進退。
  • 如果重新養育孩子,我再也不會……|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所以,我總覺得,學習這件事是很簡單的,到了上學的年齡,送進學校,孩子自然就會了。 當然,也有一點自己的小算盤:我們倆都算是學霸,正正總不會得負吧。我也不要求孩子成為學霸,現在機會多,我與他爸爸都有足夠的條件,幫助孩子走更輕鬆點的路。所以,學習這件事,我們並沒有太在意。
  • 當男孩子的媽,你要注意的是這三個細節|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近幾年出現了一個新鮮的詞語叫做——「媽寶男」,很多年輕的女孩子聽到「媽寶男」避之唯恐不及,這類男生什麼都聽媽媽的,什麼都以媽媽為中心,在感情和生活中缺乏自己的主見,沒有分辨能力。「無論你有多大的學問,你會說幾門的語言,這都不重要,我希望你能作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純爺們。
  • 母親的嘴,是一個家庭的風水|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我怎麼生出你這麼個東西......」不做家務,又說她懶,不懂得為家裡付出、體恤父母。這是甜甜母親常對她說的一句話。甜甜始終都沒有辦法讓她改媽媽變說話的方式,這是她最困惑的問題。每個小孩的內心都是柔軟和稚嫩的,父母輕飄飄的一句話,有時比一巴掌扇過去都痛。
  • 有遠見的父母,會常對孩子說這6句話,孩子長大懂得孝順父母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體現在孩子生活和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有遠見的父母,會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讓孩子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孩子人生的基石才更牢固。孩子早晚會離開父母的庇護,會有自己的路要走,而父母只能選擇相信和支持孩子,看著孩子走得更高、更遠。 父母就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懂得自主、自立、自強,將來孩子才有能力創造自己的非凡人生。
  • 父母這三件事偷懶,會害苦了孩子|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養育孩子註定會歷經辛苦,箇中滋味只有做父母的才能體會。但即使再累,父母在這三件事上也不許偷懶,否則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孩子,都弊大於利。隔代親固然有好的一面,但倘若將孩子完全交給爺爺奶奶照料,孩子難免會對父母產生陌生感,這是親情的缺失。
  • 四個時間千萬不要批評孩子|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父母可以藉此機會提出對孩子的要求,孩子也可以對父母提出意見。在平等交流之後,孩子如果認識到錯誤,父母可以督促孩子自己訂出改正錯誤的計劃表。孩子普遍自尊心很強,他對於自己寫下的計劃是會認真對待的。這幾個時間點切莫批評教育孩子教育與監護孩子雖是父母的權利,但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批評孩子。有些時間父母不應該批評教育孩子。
  • 班級前十名的孩子,父母每天都說這5句話|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聰明的父母都善用語言的力量,通過言語的鼓勵與引導,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什麼都不過問,讓孩子「自生自滅」,忽視了孩子的感受;每天走走形式,問了就算了,孩子也感受不到父母真正的關心。如果孩子寫作業時不夠專注,經常開小差,我們可以對他說,「你學得很快啊,再加把勁,爭取半個小時就寫完。」
  •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以身作則,避免孩子成為熊孩子
    我們耳邊,時常會聽到父母們說,孩子還小,啥都不懂,沒啥壞心思。但有些熊孩子的「壞」,往往就是建立在「沒啥壞心思」的「藉口」之上。作家鄭執說過一句話:「孩子的惡,才是純粹的惡。」那些被寵過頭了的孩子,熊起來,真的能要命!那些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以身作則,避免孩子成為熊孩子。
  • |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沒有天生的熊孩子,只有教育缺失的父母。能教育出貴子的,一定是貴門。所謂的貴,並不是財富的多少,而貴在父母的胸懷,貴在父母的格局,貴在父母的教育理念,更貴在父母的言傳身教。
  • 有遠見的家長,都懂得這三件事
    ,而教育拼的是父母的遠見和格局。這幾天恰逢孩子們放假,跟閨蜜談起這個話題。經過一番討論,我們得出了一致的結果,就是—— 想給孩子怎樣的未來,首先就去做怎樣的父母。有遠見的父母,在意的不是一朝一夕的成就,而是給予孩子不一樣的眼界。閨蜜更是一句話道出了我們這些現代派媽媽的心聲:與其想著「別人家的孩子」,不如當一回「別人家的父母」,好好提升自己一把。
  • 長大後膽小自卑的孩子,多半在這3種家庭|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這一跳辜負了父母的養育之恩。不管怎麼說,他媽媽都是為了他好。並不贊同這一說法。小孩子的承受能力怎麼能和成年人相比呢?而且來自於父母的羞辱打罵,往往比其他人更加傷人。她不停地辱罵著孩子:「你怎麼什麼都做不好?拿個東西都能掉!」
  • 長大後沒出息的男孩,多出自這幾種家庭|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因為她不知道給兒子留有獨立的生活空間,更不懂得從兒子的世界得體退出。可生活中,不乏有父母以「你只管好好學習,其他的都不用你管」為由,把男孩的參與感和責任心拒之門外。歸還自主權給男孩李佳琦是內業有名的美妝主播,要知道並不是每個男孩都有勇氣選擇美妝這一領域的,但是李佳琦卻敢,並且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做到領域的翹楚。
  • 中國式父母的卑微,看著就讓人心疼|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這猶如給老人敲響的警鐘,讓多少人都不敢鬧、不敢橫。不管身體有多差,我們都不會遺棄他們、不管他們,更不會讓他們在世界的角落裡自生自滅。每一個小心翼翼的父母,背後都有一個不允許他犯錯的子女。,都與兒女有一條不可跨越的鴻溝。
  • 別慌,這樣教育才更有效|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比如你讓她穿裙子,她偏偏要穿衛衣,你覺得孩子固執,但這也表明,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見,她在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所以孩子出現頂嘴的現象不完全是孩子的問題,父母也應當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大多孩子都很「固執」,如果你的教育沒有真正地說服他,他是不會服氣的,頂嘴就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