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問:咱家有沒有錢?你的回答將影響孩子「價值觀」

2020-09-05 瓊瓊育兒日記

這一天,小偉的爸爸來接小偉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小偉問爸爸,「爸爸,小方的爸爸是個大律師,他們家非常有錢,剛剛換了一個好大的房子。咱們家和他們家相比哪一個有錢呢?我們家的房子有多大呢?」

小偉的爸爸沒有想到自己的孩子才剛剛七歲就開始思考錢這方面的問題,給他嚇了一跳,一時間不知道回答孩子什麼好。但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出現一些攀比的心理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在孩子的認知還不完全完善的情況下,他們總會認為自己一定要比別人好才可以所以說,如果看到了別人優於自己的地方,就會十分的羨慕,然後也會要求家長也做到那樣。

當孩子在學校看到有錢人家的孩子,回家問自己家裡是否有錢的時候,家長的不同回答就會從不同的方面來影響孩子形成各種各樣的金錢觀。

保守的家長總會在孩子面前保留自己的財產實力,跟孩子說,「其實我們家裡賺的錢並不多,只能夠供孩子的上學和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因為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明白節儉的含義,希望自己的孩子養成一個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但是如果家長不停地向孩子展示自己的貧窮,就會讓孩子產生很多不好的心理。

1、孩子容易變得非常自卑

家長們總是向孩子展示自己的貧窮,就會讓孩子在班級內產生一種自己低人一等的心理。就會覺得自己吃的也沒有他們好,穿的也沒有他們好,事事都沒有他們好,逐漸的就會變得非常的自卑懦弱起來。

而孩子如果在童年時期就產生這樣自卑的心理,那麼這種心理往往就會伴隨孩子一生。

2、孩子會變得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孩子自信獨立堅強等心理特質的前提條件。如果說孩子缺乏安全感,那麼做事情的時候就會變得畏畏縮縮,害怕失去,顧東顧西起來。

他們就不再會相信身邊的任何人,總是覺得他們隨時都有可能離開,而身邊的好朋友和親人們也都會因為他的猜忌而遠離他。

沒有安全感在小的時候會表現出各種不信任別人的行為,而在長大了之後就會變成各種懷疑猜忌別人,就算是到了工作中也不會融入進同事們的集體中。

3、迫使孩子做出違心的決定

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他們對身邊物質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小的時候可能一個兩個玩具就能夠滿足,但是長大了之後他們就會開始向家長們索要手機,電腦,名牌包包,名牌衣服等東西。

雖然有的在家長們看來是奢侈品,不需要購買,但是有的卻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如果說家長們總是向孩子哭窮,並不給他錢來滿足合理需求的話。孩子們就會在家長的這種逼迫下選擇去盜取金錢,最後走向錯誤的道路。

相關焦點

  • 孩子問家裡有沒有錢。家長不同的回答,影響孩子後半生的價值觀
    從小我們就教育孩子一定要勤儉持家,雖然小孩不懂,但是有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衣食住行方面逐漸影響孩子的三觀,而且當孩子長大上學之後,面對那麼多的小朋友,肯定會暗暗進行比較,比如有的小朋友家裡面非常有錢,有的小朋友覺得自己家裡面家庭條件一般,所以在孩子從小就有了金錢觀念之後,往往都會問自己的父母家裡面到底有沒有錢,有的小朋友在幼兒園裡面或者是在學校裡面看其他的小朋友每天都有零花錢,也是非常的羨慕,這樣的小朋友就會問的多一點
  • 「媽媽,為啥咱家窮」不同媽媽的回答,暗示了孩子未來格局的高低
    不少媽媽會聽到孩子這個問題「媽媽,為啥咱家窮?」面對孩子的突然發問,不同媽媽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孩子未來格局的高低。「媽媽,為啥咱家窮」不同媽媽的回答,對孩子產生不同影響,引人深思小雨放學回到家,看到媽媽就問,「媽媽,為什麼咱家這麼窮?」
  • 「媽媽,咱家有錢嗎?」媽媽的回答,會影響孩子的金錢觀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幾天,我在評論裡看到一個粉絲留言問:孩子問「家裡有錢嗎?」我該怎麼回答?我一下就想起來我家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也問過這樣的問題,據她說是因為有個小朋友帶了一個最新款的玩具,還在班級說他家很有錢,孩子才想知道自己家有沒有錢。
  • 當孩子問「咱家有錢嗎?」父母這樣回答,娃長大能掙大錢
    他的父母后來也解釋了,說是希望孩子懂得金錢的珍貴,不能隨便亂花......這件事情聽起來搞笑,還充滿了戲劇性。但是,父母為了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意識,不願正面面對孩子的問題,還向孩子哭窮,說家裡沒錢,實在是不可取的。孩子的財商需要從小培養,當孩子開始對錢感興趣,父母就開始引導。不然,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反而會影響他長大掙大錢。
  • "媽媽,咱家有多少錢"三位媽媽的不同回答,直接影響孩子的人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也有了較大的改變,尤其是對於自家孩子,父母們更是傾其所有滿足一切。可金錢觀念的不同會影響著孩子之後的成長,因此,父母應該正確的引導,尤其是當孩子們提出一些關於金錢方面的問題時。在網上看了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三個孩子分別回家問自己的媽媽"咱們家有沒有錢?
  • 爸爸咱家有錢嗎?父親的回答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是靠自己的努力不斷前行,越努力越幸運,不要成為將來的啃老族。有這樣兩個例子:小紅問她爸爸:「咱家有錢嗎?」爸爸回答他:「我有錢,你沒有。我的錢是我自己努力奮鬥得來的,將來你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金錢。」小明問她爸爸:「咱家有錢嗎?」爸爸回答他:「咱們家有很多錢,將來這些錢都是你的。」
  • 「媽媽,為什麼咱家窮」,兩位媽媽不同回答,影響孩子的人生觀
    01兩位媽媽不同回答,影響孩子的人生觀"媽媽,為什麼咱家窮?",面對孩子這樣的疑問,父母的言行都可能對孩子人生觀的樹立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樣是面對孩子這樣的提問,作為媽媽的小麗和小趙的回答確實截然不同的。"孩子,你是遇到了什麼事情嗎,怎麼會這麼問媽媽呀?",小麗先是這樣反問了孩子。我想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同學說必須要有錢,但是我沒有錢"。"
  • 「媽媽,咱家有錢沒?」3位媽媽不同回答,決定孩子今後不同格局
    不過對天真的孩子來說,物質一詞是虛幻的,他們還不能分得清有錢和沒錢的區別,只是會好奇家裡到底有沒有錢,有錢和沒錢都應該是什麼樣的。大人不能用自己的思維去給他們灌輸金錢和物質的意義,而是要通過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引導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關於這一問題,家長你怎麼回答,就會決定孩子不同的人生軌跡。
  • 孩子:咱家有錢嗎?這三種回答方式供你參考,讓孩子更好的了解
    孩子出生後會慢慢的長大,這時孩子懂得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但是對於各種事物的定義並不是很清晰,其中也包括金錢,孩子會漸漸的意識金錢對於我們生活有多麼的重要。可能也有很多人經歷過,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曾問過爸媽,咱家有錢嗎?這時,作為爸媽的你們是怎樣回答孩子的呢?
  • 「媽媽,咱家有多少錢?」三位媽媽的回答,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觀
    一個有才無德的人,勢必會失敗,不會有特別好的發展。也就是說,孩子必須具備正確的三觀,才更容易獲得成功。而孩子的人生觀,更多來源於父母,可能表現在日常的一些小舉動或是小問題上,父母可千萬不要忽視了,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有著重要作用。「媽媽,咱家有多少錢?」
  • 媽媽,為什麼咱家沒錢?寶媽不同回答,會影響孩子的未來和格局
    媽媽聽後便告訴小明:家裡並不是沒有錢,而是你現在的任務是好好學習,而不是和別人爭論錢的多少。你喜歡那個玩具,和媽媽說,媽媽也能買給你。小時候孩子對於金錢的認識並不是深刻,而對於如何賺錢,孩子可是一點也不考慮,他們只知道用錢可以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錢越多越好。可是不少孩子在家長沒有滿足他們的要求時,會給他們一種是家裡沒有錢的錯覺,於是他們會向自己的媽媽詢問,為什麼咱家沒錢。
  • 「爸爸,咱家到底有多少錢?」三位父親的回答,決定了孩子的格局
    家長們總是認為孩子年紀小什麼都不懂,所以經常對家裡的經濟情況避而不談,但事實上孩子們在入學之後也會不自覺的跟身邊的人進行比計較。而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心態和性格都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那麼當孩子問自己的家長自己家裡面到底有沒有錢的時候,家長怎麼樣的回答才是正確的呢?
  • 「媽媽,咱家有多少錢?」媽媽的高情商回答,讓孩子受益匪淺
    孩子還未出生,各種各樣的胎教課程已經紛紛踏至,等到孩子出生了,家長們又開始組織興趣班學習班。很現實的是,如果沒有錢,你就無法給予孩子這些報班的機會,於是一些家境比較困難的家庭,自覺自卑,生怕孩子問出「家裡有多少錢」的尷尬問題。
  • 「媽媽,咱家有錢嗎?」這3種回答會更好,答錯了影響孩子性格
    請不要小看這個問題,答案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你可以試試這樣回答孩子。我們家的錢不多,因為爸爸和媽媽小時候沒有好好學習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家庭可以這樣回答,父母借這個問題教育孩子,為了不讓孩子自卑,很多媒體認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倒不如說沒有必要,孩子很聰明,特別是家庭環境不好的孩子更早就知道家人的經濟條件,與其隱瞞,不如趁這個機會教育孩子,比如,讓孩子知道父母的工作很辛苦
  • 「爸爸,咱家有多少錢」三位爸爸的不同回應,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導讀:「爸爸,咱家有多少錢」三位爸爸的不同回應,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咱家有多少錢」三位爸爸的不同回應,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給我錢」,孩子張嘴要錢時,家長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人生
    導語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同的方式會對孩子造成不同的影響。孩子形成怎樣的三觀跟父母也有一定的關係,像是孩子的價值觀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源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跟父母要錢,父母的態度和回答或者是父母平常的花錢方式。
  • 「媽媽,咱家有錢嗎?」這幾種回答值得借鑑,答錯了會影響娃性格
    導讀:「媽媽,咱家有錢嗎?」這幾種回答值得借鑑,答錯了會影響娃性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咱家有錢嗎?」這幾種回答值得借鑑,答錯了會影響娃性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咱家有多少錢?」媽媽的不同回答,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導語:現在一般的孩子對金錢的概念還是挺模糊的,因為他們幾乎沒有用錢的時候,吃的穿的父母都給準備好了,他們不知道金錢對他們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但是父母還是要給孩子灌輸一些正確的金錢觀,這樣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甚至影響到一生。
  • 「媽媽,咱家有多少錢?」,三位媽媽的不同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小明的媽媽不假思索地說是呀,所以你應該要更加發奮努力。還沒有等媽媽說完,小明已經低下了頭,從那次之後小明很少和其他的同學一起出去玩,總是一個人悶在屋裡,因為他擔心怕被別人看不起。小飛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很有錢,於是就問媽媽,家裡究竟有多少錢?小飛的媽媽說,當然很有錢,所以衣服也很有品位。聽完了媽媽的話,他開心地笑了。可是也很疑惑,因為他明明有一次聽到媽媽在向別人借錢了。
  • 「咱家沒錢買」,爸爸自認為聰明的回答,卻損壞了孩子的人生格局
    當時,我很想跟那位父親說,「手機可以隨時看,哭窮會影響你女兒的格局,那時你會後悔的。」如果這發生在70年代、80年代,我想我能夠理解,因為那時候每個家庭的確不富裕,家家都緊衣縮食,一分錢掰成8瓣花,可現在已經是20世紀,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大多家庭早已經不用為溫飽發愁,可有些父母還在向自己的孩子哭窮,還是80後的年輕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