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規定: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網友:這樣公平嗎?

2020-12-14 電商博士說

「畢業即失業」,這是大多數高校畢業生所面臨的現狀。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各大高校的不斷擴招,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也是在逐步增加,預估2021年的大學畢業生可達到909萬人,相較於2020年足足增加了35萬人。

看到如此龐大的畢業生群體,其就業壓力可想而知。

而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少高校應屆畢業生也會選擇考研,以此來緩衝自己進入社會的時間,讓自己再通過一個階段的學習,達到更高的平臺,爭取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

恰好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國家為了緩解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而將專升本、研究生的招生名額都大大增加了,所以就有更大一部分人投身到了考研大軍之中。

不過,雖然學校擴招,但是擴招也僅僅只是一個小部分,而對於絕大多數的畢業生來說,始終都是要面臨找工作的難題。

而針對「畢業生找工作難」這種社會現狀,教育部今年也是發布了相關的新政策,希望可以緩解畢業生的就業難題。

教育部規定:企事業單位,在招聘的時候,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機關部門、事業單位、國企等,要起到帶頭表率作用,共同引導一個良好的社會風尚,扭轉唯名校高學歷是用的現狀。

看到教育部的這一新政策,很多高校畢業生也是拍手叫好,因為這確實給他們的就業帶來了曙光。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全日制教育是指學生在國家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全日在學校學習,或者大部分時間從事學習的一種形式。非全日是指利用空餘時間,自由性學習的學習政策。

然後,我們再拿專科學校的畢業生具體來說說好在哪裡。

專科學校的學生,為了自身更好的發展,往往都會選擇考取專升本,但是省教育廳組織的全日制專升本考試,每個人只有一次機會,而且名額非常有限,如果考試一旦失敗就真的是徹底失敗了。

一旦考取全日制專升本失敗,專科生就只能選擇考取非全日制專升本,但是選擇非全日制專升本,又會無形之中限制住自己的就業之路。

因為社會上大多數的招聘,都對非全日制的學生存在著一定的誤解和不認可,在招聘的時候就會作為硬性條件卡掉非全日制畢業的應聘者。

所以,這對於專科生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而教育部的不得將全日製作為硬性條件的新規定,無疑是給一些非全日制的專科生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對於社會中所有的非全日制學生都帶來了好消息。

但是教育部的這一規定出來之後,社會對此也是評價不一,不少網友都質疑:全日制和非全日製得到公平待遇,這樣對於全日制來說,真的公平嗎?

其實有這樣的質疑聲也不奇怪,因為畢竟全日制是通過嚴格的考試考入的,而非全日制則更加「水」了一些,而且學校對於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培養目標也不一樣,畢業生的能力也是大有差別。

在高考考入本科的全日制畢業生,和專升本考入本科的非全日制畢業生,用人單位往往會選擇前者,而不會選擇招收後者。

但是現在國家政策要求,兩者具有同樣的機會之後,這對於全日制本科來說,似乎確實存在著些許的不公平。

因為既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都沒有區別了,那麼為什麼不去選擇更加輕鬆的非全日制呢?

不過,其實在招聘的過程之中,HR也只是把學歷作為一個參考,真正看的還是個人的實際能力。

而教育部的這項新規定,應該是為了給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而這個機會抓不抓得住,其實還要看個人的能力。

所以說,不得將全日製作為硬性限制條件,應該是讓招聘更加公平了

不知道對於教育部的這一規定,你是怎麼樣看待的呢?

歡迎大家一起在評論區交流討論呀!

相關焦點

  • 教育部:不得歧視非全日制,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一直以來,非全日制學歷的認可度就飽受爭議,有的小夥伴雖然想通過非全日制提升學歷,但還是懷疑非全日制教育的含金量。明明還只是初中高中文憑,卻在擔心本科學歷企業不認!明明連換個好工作的勇氣都沒有,卻總是說學歷沒用……那麼,非全日制學歷真的在就業市場上得不到認可嗎?
  • 非全日制大學迎來春天!教育部下發公告 不得將全日製作為招聘限制...
    非全日制大學迎來春天!教育部下發公告 不得將全日製作為招聘限制性條件時間:2020-12-02 18: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非全日制大學迎來春天!教育部下發公告 不得將全日製作為招聘限制性條件 近日,官方發文要求企業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條件。 網友對學習方式這一項充滿了爭議,不少人認為,自己辛   原標題:非全日制大學迎來春天!
  • 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是怎麼回事 全日制是什麼意思
    天氣網訊,據教育報最新消息,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而在就業方面,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所謂全日制一般指學習時間上的一種分類,顧名思義是按照國家法定工作、學習時間進行全天候學習的一種方式。
  • 教育部: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條件
    難道非全碩士學歷真的沒有「含金量」嗎?教育部再次發文,非全研究生的「春天」可能真的要來了!教育部: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事實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職研究生有著根本的區別。非全日制在一定意義上講並不是學歷類型,而是一種學習方式。
  • 教育部再發文: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12月1日,教育部、人社部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會議透露,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面臨的就業形勢嚴峻複雜。對此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
  • 2021屆高校畢業生約909萬,招聘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2021屆高校畢業生約909萬,招聘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你怎麼看?據教育部,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部署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
  • 「價值快訊」教育部: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作為人力資源媒體第三方平臺,HR價值網積極發揮媒體作用,為激勵與感謝在人力資源行業做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HR價值網由此發起「2020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年度十大人物與品牌」評選活動。2、教育部: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12月1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作為限制性條件。
  • 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12月1日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
  • 如何看待教育部要求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來看,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部署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時指出,招聘中不得以全日製作為限制條件與理由!
  • 教育部:不得將非全日制學歷作為工作限制條件
    引言:不管你被貼上什麼標籤,只有你才能定義自己,所謂萬丈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裡在河北,對於專接本的定義有很多:統招、全日制學歷、高考之後唯一提升統招本科的機會...非全日制的學歷反而備受排擠,不管是就業還是考證。
  • 教育部「不得將非全日制學歷作為工作限制條件」
    ......非全日制的學歷反而備受排擠,不管是就業還是考證。 什麼?!教育部: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消息一出,很多專接本考生都沸騰了! 「非全日制也沒有限制條件,全日制是否被剝奪了利益?」 「既然非全日制也沒有限制,那我還拼命考專接本幹嘛?
  • 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教育部:推動事業單位、國有...
    教育部網站12月1日發布《教育部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嚴格執行就業工作「四不準」規定,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籤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籤約掛鈎
  • 教育部2021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加強徵兵動員,重點宣傳新激勵政策和新體檢標準,提高大學生徵集規模特別是畢業生徵集比例。  4.擴大科研助理招錄規模。各地各高校要落實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門相關文件要求,把開發科研助理崗位作為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增強科研助理崗位吸引力,落實社會保險、戶口檔案等相關政策,合理確定薪酬標準。各高校要對院系及科研團隊招錄科研助理給予經費、政策等支持。
  • 教育部發文: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近日,教育部發文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更多的是討論公平與否的問題,在此,成科教育想說的是,世界上沒有的絕對公平,我們能做的就是預見未來,武裝自己。可以看出,國家也是越來越希望有能力無學歷的人能展露頭角,非全日制學歷認可度將進一步提高,反之,學歷也不再是晉升考核的唯一參考指標。
  • 教育部: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據教育部,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部署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官方宣布,這其實是國家反對就業歧視很重要的一步:弱化學歷學位,突出對能力的考察。
  • 教育部要求招聘中不得將全日制和非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份的第一天,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京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會議指出,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達909萬人,面臨的就業形勢嚴峻複雜。為保就業,會議提出,要多種方式開源拓崗,力促多元供給,拓展就業新空間,支持畢業生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就業創業,動員鼓勵畢業生投身基層、參軍入伍,擴大科研助理崗位招募和第二學士學位招生規模。
  • 教育部發話:不得將全日制和非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很多考生都詢問過這樣一個問題:我是非全日制學歷,能報考國考/省考嗎?近日,針對這一類問題,國家教育部發話:不僅是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國企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全日制和非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春天即將到來,學習方式不再作為限制性條件
    最主要的是與全日制研究生一樣都是雙證(畢業證與學位證)。所以非全日制的研究生的含金量也在逐漸升高。但非全日制在就業時仍然與全日制研究生有一定差別,近日教育部明確指出不得將學習方式作為限制性條件,非全日制同學的春天要來了嗎?
  • 招聘公告中不得以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
    夢寐以求的很多時候,大家都覺得非全日制學歷沒有含金量,甚至,有人認為: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來混學歷的。儘管,有的小夥伴雖然想通過非全日制提升學歷,但還是懷疑非全日制教育的含金量。《通知》近期,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樹立正確用人導向。
  • 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那成考和自考有什麼區別嗎
    教育部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中在「積極拓展政策性崗位」中提出需要「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其中明確指出:「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