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不得歧視非全日制,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2020-12-11 西安樞紐教育

一直以來,非全日制學歷的認可度就飽受爭議,有的小夥伴雖然想通過非全日制提升學歷,但還是懷疑非全日制教育的含金量。明明還只是初中高中文憑,卻在擔心本科學歷企業不認!明明連換個好工作的勇氣都沒有,卻總是說學歷沒用……

那麼,非全日制學歷真的在就業市場上得不到認可嗎?

不得歧視非全日制

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近日,教育部發文要求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通知中強調,「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條件。」

除此之外,早在今年的3月5日,教育部就曾發文《教育部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指出:「嚴禁設置性別、民族等歧視性條件和院校、培養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限制性條件。」全文還特別強調了對考公務員、事業編制等條件繼續放寬學歷條件。

由此可見,國家將非全日製成人教育與全日制教育學歷置於同等地位,國家對非全日制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

非全日制教育學歷國家承認

學信網可查

國家對非全日制教育的學歷是十分認可的。成人高考、自學考試、網絡教育、國家開放大學作為非全日制學歷,同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一樣,同屬國民教育序列,學習得到的畢業證書為國家所承認,能夠在學信網查到。凡正式錄取的學生、修滿規定的學分者,由學校發給國家承認學歷的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學士學位。

關於成人教育的含金量、優勢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就業:許多單位尤其是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招聘都要求本科以上學歷,因此導致很多因為沒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學子喪失了理想的工作機會,而成人教育給了這些人另一次機遇。 

2、工資待遇:我國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基本都是按照學歷定工資,本科工資比專科工資高一檔次,較規範的企業也是按學歷定工資,而且本科以上的獎金和提升機會都比專科相對多一些。  

3、人事改革:許多單位提拔幹部、競選領導基本條件都是本科以上學歷,專科生即使完全可以勝任工作,卻由於學歷問題沒有競選資格,普通高等教育專科以下學歷即使找到工作,在以後的工作中也可能面臨下崗失業的危險。  

4、職稱評定:如今各類職稱評定幾乎都與學歷掛鈎,在評定高級職稱時專科以下基本上沒有機會,而在許多單位,主管領導幾乎都是由高級職稱的人擔任的,沒有高級職稱會失去許多當主管領導的機會,而沒有本科學歷,又會失去評高級職稱的機會。  

5、考公務員:公務員工作穩定,待遇較高,壓力較小,而在大多數公務員崗位都要求本科以上才有資格報考,通常只有基層和艱苦的工作崗位留給一部分專科學歷人群。  

6、考研:有了本科學歷,不需學位證,就可以直接報考全國統招研究生,而專科生只能在專科畢業滿兩年後以同等學力報考研究生。  

7、考證:許多國家職業資格證都要求本科以上學歷,如在公證員、律師、法官和檢察官的司法考試報名條件要求必須是本科以上學歷。  

8、留學:在許多國家都承認我國的本科學歷,有了本科學歷,就可以在國外直接讀更高一級學歷,會省很多時間和費用。

9、落戶:2017年起,各大中城市開始實行專科本科學歷準入落戶政策。購房和子女入學非常重要。

成人教育除了以上的優勢之外,還因學習時間、地點比較靈活,深受很多有學歷提升需求的社會在職人員的歡迎。

學歷是對你未來擴大資源佔有的保障

早行動,早報讀,早畢業

在現代社會中拼搏的我們,許多交往關係和社會圈子確實還得自己去搭建。但是,在資源不對等、不能進行交換的時候,現實的人很少會跟資源不匹的人建立關係。有人說職場最殘忍的謊言就是「學歷不代表能力」,更可怕的是沒有學歷的你竟然還相信了。曾有個HR說過一句特別扎心的話:「我知道學歷不代表能力,我堅信能力比學歷重要,所以,請用你的能力先拿一個學歷。」

學歷決定你的下限,能力決定你的上限,靠學歷進來,靠能力留下!如果因為學歷低而阻礙了你的升職加薪之路,那麼,你可以通過學歷提升,通過成人教育讓自己進一步的提升和進步,以此在職場上獲得更高的薪資待遇,迎戰獲得更多的機遇與挑戰。

對於已經畢業在社會上工作的在職人員來說,重新參加高考,再全身心投入學習個三年、四年才拿到專、本科學歷無疑是不太現實和可行的。所以,不要再拿成人學歷去和普通全日制的學歷去比較,去糾結成人學歷的含金量高與低,不是每個人都有魄力和時間去重新參加高考,讀完三、四年的全日制學歷再去工作。你要做的是趁熱打鐵,早做行動,早報讀,早畢業!

在社會給更多人打開機遇的大門時,我們希望每一個熱愛生活,願意為自己人生負責的人,都能通過努力,抓住時機,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打開微信,關注微信公眾號——「畢業圖像採集」,帶你了解更多的教育信息!

相關焦點

  • 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12月1日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
  • 非全日制大學迎來春天!教育部下發公告 不得將全日製作為招聘限制...
    非全日制大學迎來春天!教育部下發公告 不得將全日製作為招聘限制性條件時間:2020-12-02 18: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非全日制大學迎來春天!教育部下發公告 不得將全日製作為招聘限制性條件 近日,官方發文要求企業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條件。 網友對學習方式這一項充滿了爭議,不少人認為,自己辛   原標題:非全日制大學迎來春天!
  • 招聘公告中不得以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
    夢寐以求的很多時候,大家都覺得非全日制學歷沒有含金量,甚至,有人認為:非全日制研究生是來混學歷的。儘管,有的小夥伴雖然想通過非全日制提升學歷,但還是懷疑非全日制教育的含金量。特別是,很多企事業單位,在招聘公告中。明確必須是全日制學歷。儘管我們也再說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學歷是敲門磚,沒有敲門磚就無法進入企事業,又何談能力呢?但是,今時不同往日了,我們的非全日制學歷也越來越多的被認可了。
  • 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是怎麼回事 全日制是什麼意思
    天氣網訊,據教育報最新消息,2021屆高校畢業生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而在就業方面,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所謂全日制一般指學習時間上的一種分類,顧名思義是按照國家法定工作、學習時間進行全天候學習的一種方式。
  • 教育部:不得將非全日制學歷作為工作限制條件
    引言:不管你被貼上什麼標籤,只有你才能定義自己,所謂萬丈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裡在河北,對於專接本的定義有很多:統招、全日制學歷、高考之後唯一提升統招本科的機會...非全日制的學歷反而備受排擠,不管是就業還是考證。
  • 教育部「不得將非全日制學歷作為工作限制條件」
    ......非全日制的學歷反而備受排擠,不管是就業還是考證。教育部: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消息一出,很多專接本考生都沸騰了! 「非全日制也沒有限制條件,全日制是否被剝奪了利益?」 「既然非全日制也沒有限制,那我還拼命考專接本幹嘛?
  • 教育部: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據教育部,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部署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官方宣布,這其實是國家反對就業歧視很重要的一步:弱化學歷學位,突出對能力的考察。
  • 如何看待教育部要求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來看,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部署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時指出,招聘中不得以全日製作為限制條件與理由!
  • 教育部要求招聘中不得將全日制和非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份的第一天,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京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會議指出,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達909萬人,面臨的就業形勢嚴峻複雜。涉及到民生大計的就業問題,此次還有一個亮點,那就是教育部發文要求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中,重點提到,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也就是說在招聘的文件中不得出現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學歷方面的限制和區別對待!
  •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不得作為公務員或事業單位考試的限制條件!
    在求職的過程中,大家多少會遇到一些學歷歧視、學校歧視,特別是一些大公司、大企業。而以往一些考生也會因為學歷形式在找工作中受到限制,這讓很多人憤憤不平,同樣是學習,卻因為是非全日制學歷,而受到限制。今天陝西中公教育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教育部發文明確規定「不得將全日制和非全日作為招聘限制性條件」,具體內容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等招考中,不得將學習方式作為限制條件今年國家為了擴大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推行了一系列就業保障措施和政策。
  • 教育部再發文: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12月1日,教育部、人社部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會議透露,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面臨的就業形勢嚴峻複雜。對此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
  • 教育部新規定: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網友:這樣公平嗎?
    而針對「畢業生找工作難」這種社會現狀,教育部今年也是發布了相關的新政策,希望可以緩解畢業生的就業難題。教育部規定:企事業單位,在招聘的時候,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因為社會上大多數的招聘,都對非全日制的學生存在著一定的誤解和不認可,在招聘的時候就會作為硬性條件卡掉非全日制畢業的應聘者。所以,這對於專科生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 2021屆高校畢業生約909萬,招聘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2021屆高校畢業生約909萬,招聘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你怎麼看?據教育部,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同部署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
  • 教育部:不得將畢業院校、是否全日制等作為招聘限制條件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今天記者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通知強調,要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改變人才「高消費」狀況,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氛圍。
  • 非全研究生的「春天」要來了?教育部: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條件
    難道非全碩士學歷真的沒有「含金量」嗎?教育部再次發文,非全研究生的「春天」可能真的要來了!教育部: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事實上,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職研究生有著根本的區別。非全日制在一定意義上講並不是學歷類型,而是一種學習方式。
  • 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教育部:推動事業單位、國有...
    ,不準以戶檔託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籤訂虛假就業協議,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確保就業統計數據真實準確。各省級教育部門要協調和配合有關部門,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
  • 「價值快訊」教育部: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作為人力資源媒體第三方平臺,HR價值網積極發揮媒體作用,為激勵與感謝在人力資源行業做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HR價值網由此發起「2020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年度十大人物與品牌」評選活動。2、教育部: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12月1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作為限制性條件。
  • 教育部再發文:機關事業單位等不得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
    其中特別提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國家統一下達招生計劃,考試招生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培養質量堅持同一要求,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各級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公開招聘要根據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條件,對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考資格條件。
  • 教育部2021招聘中不得將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抓好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落實落地工作,各省級教育部門要協調和配合有關部門,推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建立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的人才使用機制,改變人才「高消費」狀況,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氛圍。
  • 教育部發話:不得將全日制和非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
    很多考生都詢問過這樣一個問題:我是非全日制學歷,能報考國考/省考嗎?近日,針對這一類問題,國家教育部發話:不僅是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國企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全日制和非全日製作為限制性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