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微信推送改規則了,不是按照發文時間來了,記得右上角幫我加星號或者置頂,免得我們走散了。
據說任何的學習都分成兩個門派,自然主義和結構主義,這個聽起來很玄幻,看了半天我發現是在說一個是重複,一個是創造。用反了方法學習會很慢。
重複就在於像我們說,日語這種學習,不可能重新製造一個語言體系出來,我們也沒有辦法變成道高僧再穿越回去把長音變化規則全部統一了,然後世人方便簡單一點。
對於重複主義的學習我們只能夠去大量的背誦和模仿,重複的重複產生奇蹟,接受了,用起來,因為就這樣說對方就能聽懂,對方也會這樣說。
另一種創造新的東西就比如說畫畫,肯定是從基礎練起,配色啊構圖啊手法啊,最後是要發揮發散畫出自己的畫吧,而且自己畫兩次都不會一模一樣。
那把以前我們的老本行教潛水拿出來做比喻,技巧動作理論都不會改的,這算是重複,如何拍水下照片,知道了構圖中性浮力平衡之後,拍出來的哪怕是同一條魚都會不一樣的,這就算是創造。
重複的重複就會產生奇蹟,教潛水和教日語,是技術工的活,下了三萬潛的人肯定比下了300的人厲害,因為他們更熟練。說了3萬句日語的人肯定比只說了三句話的人厲害。這種重複主義的學習裡面,充滿了確定性,就像學習和鍛鍊一樣,只要花時間和功夫,肯定有效。
上周在跟初級班童鞋們分享這個道理的時候,動詞變形的規則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麼,只能記住用起來就好了。如果用創造性的思維去學習需要重複才能產生奇蹟的,就會很慢,就像一個外國人問我們:為什麼是兩輛車,二兩面,量詞發音都是liang,數字意思都是two。這咋解釋呢,約定俗成的,只能給自己洗腦,換成二輛車,兩兩面的話,估計也能把意思傳達過去,就是會覺得不地道不自然有點怪。
這個班,有個思維非常跳躍的童鞋叫糖糖,其實上面這段話就是想告訴糖糖這個可能會阻礙他 進步。結果糖糖領導跳出來點名說:糖糖就是腦子裡不斷放煙花,一個idea接著一個idea的,比如他經常問為什麼長音變形有特例,為什麼動詞變形有這麼多變法,為什麼不能平假名混著片假名的長音就算了。
真的太形象了,大家深以為然紛紛祭出自己深藏的表情包。糖糖火了
對比而言,糖糖領導就不放煙花,記了用就好了,於是兩個人現在上外教課一個先進,另一個不是先進。他們外教課現在是有動詞原形的情況下,動詞變形造句做翻譯連線,外教聽懂了再跟著讀正音,上次輪到糖糖一直在想,說:嗯稍等一下。然後有個我們班同學在對話框打字:嗯稍等一下,我去放個煙花就來。啊哈哈哈哈,我已經笑了一個星期了。
我腦補的畫面是在健身房練肌肉教練先來20個仰臥起坐,糖糖看了一眼教練說【嗯稍等一下,我去放個煙花再來】
話說回來,在講日語這種重複主義的學習上,老師只有兩個重要的任務了,第一個就是嚴選學習的內容和方法,要更快更見效的那種,講了馬上說出來,日本人能聽懂能回應,就是見效快。看的日劇裡面能出來我們剛講過的東西,會覺得很驚喜,就是見效快。經常買的日本產裡面的字居然認識了,就是見效快。
老師的另一個任務,就是在學生的衝動消失的時候找到原動力讓大家自發or躺著跟迴轉壽司一樣往前進,因為我們現在是成年人了,沒有辦法像義務教育階段每天上課,下課。這種工作之餘的學習不是我們的必修課。我們絞盡腦汁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增加原動力,比如五十音圖開始外教連線,電臺採訪一樣的朗讀課文,哪個流行就用哪個當教材,比如說現在的鬼滅動畫,最誇張的就是還有誰追星跟著去追。
等疫情結束了,我們還想說做遊學,讓大家過來住一段時間,讓櫻花妹子教你做一道菜,日本手藝人教你畫一幅畫教你做一個工藝品,那就不是純學日語,是在用日語做一件事情,然後有一些任務比如說你去銀行換錢,去超市買齊要用的材料,去教一個日本人說幾句問候的中文,這種一點一滴的希望增加大家的心理原動力。
12月會發明年在衝繩的日語教室年間課表,歡迎關注和加入。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寫衝繩的工作和生活
今日彩蛋,像不像水裡的櫻花開了
PS歡迎加我們微信喲,可能會找到喜歡藍天大海學日語逛吃逛吃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