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姆與布魯納

2020-12-11 中公教師網

1.布魯姆(美)

布魯姆是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主要研究教學過程的變革。他所創立的理論有:(1)教育目標分類學,按照教育目標分類的對象和應遵循的原則,布魯姆等人構建了完整的教育目標分類學。他們將教育應實現的目標,分成三個領域: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在這三個領域中,布魯姆本人的貢獻主要是認知領域,他又將認知領域分為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2)運用這個分類學強調教學過程的評價的「形成性評價理論」,(3)以及運用形成性評價理論使所有學生完全達到教學目標的「學握學習」理論。該模式是布魯姆在20世紀70年代初首創的。

布魯姆打破了傳統教育對學生按正態分布進行分等的觀念,「正態分布是一種隨機的結果,而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如果我們的教學是有效的話,成績分布應與正態曲線很不相同」。他認為學校中許多個別差異是「人為的和偶然的,而不是個體所固有的」。「只要提供適當的先前與現時的條件,幾乎所有人都能學會一個人在世上所能學會的東西」。在此思想的指導下,布魯姆提出了一整套適用於課堂教學的「掌握學習」教學理論和實施略。

2.布魯納(美)

布魯納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家,他的基本觀點有:

(1)學習一門學科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基本結構。

布魯納以結構主義觀點為指導,論述了以「學科基本結構」為中心的課程設計和教材編寫問題。所謂的「學科基本結構」就是指某門學科的基本概念、定義、原理和原則等。他認為經濟有效的教學,就是要在教某門學科時使學生理解並掌握這門學科的基本結構。因為懂得了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整個學科。

(2)重視學生智能發展

任何學科都能夠用在智力上是正確的方式,有效地教給任何發展階段的任何兒童。強調教育和教學應重視學生的智能發展。

(3)注重學習過程

他主張,「學習是一種過程,而不是結果」,「學會如何學習」本身要比「學會什麼」來得重要。

(4)創導「發現學習」。

布魯納認為學習應該是主動地發現,而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他指出,發現法的實質是要求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讓學生按照自己觀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認知事物,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或者讓學生藉助教材或教師所提供的有關材料去親自探索或發現應得出的結論或規律性知識,並發展他們發現學習的能力。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
    布魯姆講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領域。每個領域又分為多個層次。該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多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今天我們主要給大家介紹下這個知識點,希望對大家的教師招聘複習會有所幫助。我們通過下圖,從涵義和舉例兩方面幫大家梳理下這個知識點。
  • 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下)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布魯納的理論,上節課我們學到布魯納認知結構理論的學習觀,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教學觀。【教學的目的在於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由於布魯納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認知結構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張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所謂學科的基本結構,是指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態度和方法。學科結構是什麼意思?
  • 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上)
    今天我們來學習布魯納的理論,說到布魯納,就會提到他與美國課程改革之間的關係。美國從50年代下半葉起,特別是在蘇聯發射衛星後,為了美蘇爭霸,獲得霸主地位。有意想要改革中小學課程,試圖培養大批量科技尖端人才。於是,在1959年美國科學院召開了會議討論如何進行教育課程改革。在這個會議中擔任主席的就是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布魯納。
  • 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認知領域目標區分
    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通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一般為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為主,主要考察各個層次的目標與其釋義和描述動詞之間的對應關係。布魯姆將教育目標分為三類,分別是認知領域的目標、情感領域的目標以及動作技能領域的目標,而其中以認知領域的目標影響最為廣泛,認知領域目標是指認知的結果,包括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等六級水平。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上)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公共基礎知識: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上),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今天我們來學習布魯納的理論,說到布魯納,就會提到他與美國課程改革之間的關係。美國從50年代下半葉起,特別是在蘇聯發射衛星後,為了美蘇爭霸,獲得霸主地位。
  • 布魯納認知學習理論
    提到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你首先應該想到的就是布魯納。布魯納出生於1915年,行為主義還非常盛行的年代。但是布魯納卻沒有受行為主義太多的影響。
  • 布魯納考點梳理
    布魯納的知識點分布在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的不同章節,考試中也會經常涉及和考查,有些小夥伴在備考中總是覺得難以記憶和把握,熱心的小編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進行梳理,總結,幫助大家快速掌握。1.教育學的發展階段-教育學的多元化(考查形式:單選)著作:《教學過程》:強調學科結構,提出了結構主義學說和發現教學法2.課程理論-學科中心的課程理論(考查形式:單選)布魯納的結構主義課程理論以學科結構為課程中心,認為人的學習是認知結構不斷改進與完善的過程,因此,學科基本結構的學習對學習者的認知結構發展最有價值。
  • 布魯納學習理論解
    布魯納作為認知主義的典型代表,在整個認知主義流派中起著重要作用,在考試中也是常考人物之一,今天著重跟大家分析其理論考試情況。布魯納的理論觀點有兩大核心:結構主義學說和發現學習,因此其理論被稱為認知結構主義或認知發現說,考試中偶以單選題形式出現。而布魯納觀點中需要大家掌握的主要是其學習觀及教學觀,下面逐一為大家分析。
  • 布魯納(上)_中公教師網
    今天老師就以布魯納為例,梳理一下關於人物的學習思路。一、著作傑羅姆·布魯納是美國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對認知過程進行過大量研究,從而對認知心理理論的系統化和科學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布魯納在詞語學習、概念形成和思維方面有諸多著述,如《教育過程》、《教學論探討》、《教育適切性》等。
  • 布魯納的教學理論
    布魯納的結構主義教學論是當代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三大教學論之一。創立者為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新教學論思想家傑羅姆·布魯納(J.S.Brunner,1915~)。他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一位傑出的教育改革家。布魯納的結構主義教學論較為明顯地體現了時代精神。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大規模進行教育效革的產物。是心理學與教育學緊密結合的結晶。
  • 布魯納相關考點總結
    布魯納是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關於他經常考察的形式是客觀題,尤其以單選題考察的最多。又因布魯納的知識點有部分內容分布比較零散,因此編者就將布魯納的考點搜集整理了一下,方便大家備考。一、著作:《教育過程》二、相關知識點(一)認知學習觀1.學習的實質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本質是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學習者主動地獲取知識,並通過把新獲得的知識和已有的認知結構聯繫起來,積極地建構其知識體系。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 認知結構的巨匠布魯納
    認知結構的巨匠布魯納傑羅姆•布魯納(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認知心理學家,對於認知過程進行過大量研究,在詞語學習、概念形成和思維方面有諸多著作,對於認知心理學理論的系統化和科學化做出巨大貢獻,是認知心理學的先驅,是致力於將心理學實踐於教育的典型代表,也是被譽為杜威之後對美國教育影響最大的人
  • 布魯納的認知表徵理論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布魯納的理論觀點是一個重要的考查點,關於布魯納的認知表徵理論多以理解性的題目考查為主,理解起來較難,特此對布魯納的認知表徵理論做一個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一、考情介紹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多以考查客觀題為主,三種表徵系統要進行識記,每個類型要進行理解記憶,考試多以考查例子類的單選題。
  • 學習理論——奧蘇貝爾和布魯納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布魯納和奧蘇貝爾的觀點總是很難辨析清楚,總是容易混淆,下面就此進行區分,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布魯納的學習理論,大家比較常見的是布魯納強調認知結構學習理論,在一些考試題目中,還將布魯納的學習理論稱為認知-發現說。布魯納關於學習理論的觀點可以從學習觀和教學觀兩方面進行掌握。
  • 布魯納相關知識總結
    教師招聘考試中,涉及到布魯納的相關題目幾乎是逢考必出,很多考生在拿到題目之後總會感覺無從下手。為了讓廣大考生能夠又快又準的去攻破各種題型,中公教育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講師對此知識點進行梳理,希望對廣大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 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論
    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論布魯納是認知主義學習觀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提出了較為系統的學習理論。強調認知活動中的認知結構的作用,布魯納把認知結構定義為反映事物間穩定聯繫的內部認知系統,是用來感知和概括新事物的一般方式,它是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並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變動。認知結構形成後是進一步學習和理解新知識的重要內部因素和基礎。
  • 布魯姆相關理論
    1.教育學的發展階段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認為教學應該以掌握學習為指導思想,以教育目標為導向,以教育評價為調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學習理論體系。2.教學設計的內容關於教學目標的設計,布魯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中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1)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認知領域是指預期教學後,在學生認知行為方面可能產生的改變。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個層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階梯。
  • 關於布魯納的四大考點
    01 現代教學理論的三大流派 布魯納、贊科夫、瓦·根舍因等人提出的教學理論,充實了教育學的內容,提高了教育學的科學化水平,被稱為現代教學理論的三大流派。 (1)布魯納。
  • 布魯納的認知——發現學習理論
    5、發現學習是學習知識的最佳方式布魯納認為,學生在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的同時,還要掌握學習該學科的基本方法,其中發現的方法和發現的態度是最為重要的。所謂發現學習,是指學生利用教材或教師提供的條件自己獨立思考, 自行發現知識,掌握原理和規律。不僅是發現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還包括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
  • 淺談布魯納的結構主義與發現教學
    布魯納(J.S.Bruner)(1915—2016)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當代認知理學派和結構主義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結構主義課程論創始人。主要代表作是《教育過程》在整個教育理論考試中關於布魯納的基本都集中於其有關於結構主義的研究以及發現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