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對人生:幽默性格該「從娃娃抓起」

2020-08-26 科技派報告

笑在每天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刷到喜歡的視頻會笑,朋友不經意間的小段子會笑,更不用說中了彩票以後,可以說笑無處不在。笑不但有利於身心健康,還能增進人們彼此之間的感情。


開懷大笑有益身心健康

大笑不僅對成年人重要,其實對嬰幼兒的發育和成長也非常關鍵。似乎我們只知道嬰兒生下來只會哭,其實不然嬰兒其實也會笑。

嬰幼兒通過笑聲和幽默來學習新東西,同時也表明他們開始了解周圍的世界。

英國樸茨茅斯大學專門研究兒童幽默的專家雷迪教授表示,幽默與成長息息相關,而且,還不止這些。

雷迪教授表示,人們一起說笑、玩耍,它可以讓人感到開心、滿足和感覺良好。

培養幽默感的方式有多種多樣,但專家們從中找到了一些共同點和其出現的不同階段。

例如,樸茨茅斯大學研究人員發現,7、8個月大的孩子就會有意使用臉部、身體以及聲音逗大人開心。

而謝菲爾德大學的一項研究還發現,16個月大的孩子就能分辨出假裝和開玩笑之間的區別。

嬰兒為什麼會大笑?

嬰幼兒時期,多數時候孩子的笑聲來自於簡單的互動, 所以,你不必擔心一定要像喜劇演員那樣逗孩子開懷大笑,只要和孩子聊天互動就行了。

培養笑的力量,為將來的人生做鋪墊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幽默感會隨著想像力、語言能力和從他人角度看問題的能力做出調節和變化。

而且,專家說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攀比,因為每個孩子認知和學習的速度都不同。

總的來說:

3、4個月大的孩子就開始會笑。

7、8個月就會利用各種動作有意逗大人笑。

9、10個月的孩子開始淘氣, 也是「搞笑」幽默的開始

到了1歲,他們就會故意犯規,因為覺得這好玩。

到了2歲,他們開始會對語言幽默發笑。

驚訝屢試不爽

雖然孩子的幽默感會隨著年齡漸長而變化,但有一招總是很靈:驚訝。

雷迪教授說,即使幾個月大的孩子也會對驚訝有反應,但並非所有的驚訝都會讓他們感到好玩。

要想達到幽默效果,需要營造一個「好玩的氣氛」。

換句話說,要想讓驚訝達到幽默的效果需要讓孩子明白事情發生的環境背景,並能跟周圍人分享情感反應。

比如,像捉迷藏這樣的遊戲就有驚訝的因素,通常是還不會講話的孩子最喜愛的遊戲。

當他們再大些,他們開始對與語言有關的驚訝更有反應。

喜歡笑的孩子接受語言的能力會更強


比如,英國喜劇演員艾弗裡建議,在孩子喜愛的童謠中安插一個意外單詞,或是在一起跳舞時找一個他們沒聽過的音樂,都是給大一點的孩子帶來驚喜的簡單方法。

艾弗裡舉例說,在他雙胞胎對彩虹特別感興趣時,他陪他們一起唱一段英文經典兒歌「頭、肩膀、膝蓋和腳趾」(『Heads,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但他故意把彩虹加上去換掉腳趾,就逗得兩個孩子開心大笑。再加另外一個新詞,效果同樣,屢試不爽。

讓孩子有幽默感好處多多。它將有助於幫助他們和朋友與家人建立感情和自信心,以及了解自身文化等。

當然,大人也會受益。孩子的笑聲具有神奇魔力,是減壓的良方。

生活中有許多簡單方法可以讓每天的日子充滿歡笑:

早日動手:專家相信嬰兒還在母親子宮裡是就開始練習笑了。所以,可以在孩子還幾個月大小時就看看他們對幽默的反應,和他們玩捉迷藏、搔痒痒等。

讓他們帶頭:雷迪教授說,孩子的笑點每天都在變,要抓住時機讓他們帶頭,這樣他們會更有參與感。

陪孩子一起玩: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遊戲有助於幫他們理解和學習語言,也可以建立他們的想像力。

用幽默調節心情:笑能化解緊張, 比如, 如果你孩子覺得自己的畫很難看,所以是「不對的」,你可以說這些畫看上去很「傻」,很「滑稽」,這有助於改善他們的心情,提升他們的信心。

相關焦點

  • 教育真的必須從娃娃抓起
    面對這兩個闖進電腦世界的娃娃,鄧小平同志笑了,滿意地點著頭。他親切地問一位小同學:「你叫什麼名字?」「李勁。」「多大了?」「13歲。」鄧小平同志和藹地撫摸著李勁的頭,對身邊的領導幹部們說:「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頓時,這個小男孩成為全場攝像機的焦點,他感到了身邊小朋友們投來的羨慕目光。
  • 關於各種「從娃娃」抓起謬論的反思!
    不知從何時說起,針對各種社會現實問題 ,總有人習慣性的說一句:XXXX事需要從娃娃抓起!從娃娃抓起,但不要禍害娃娃,娃娃本來是一個天才的科學家,讓你弄成高級技師或高級工程師,那將是家門不幸,更是娃的悲劇!!!說大了也是國家民族的不幸!
  • 「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原標題:「禮儀教育」從娃娃抓起   「叔叔好!叔叔好……」近日,筆者走進長汀縣汀州幼兒園,正值下課時間,操場上一群玩耍的孩子看到筆者接二連三地「問好」,這著實讓筆者一時沒能反應過來「還禮」,心裡只有甜甜的感覺。
  • 教育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
    教育應從娃娃抓起,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教育應該從娃娃抓起,但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或許有更多的人沒有去深層次地考慮過。在該學習的年齡就要應該去學習,如果過了這個年齡再去學習,學再多的習也是「徒勞無獲」。教育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不能在孩子受教育的時候而縱容其放任自流。
  • 財商,從娃娃抓起
    財商,從娃娃抓起!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希望他們長達後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希望他們有時間有精力有金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希望他們可以盡情的享受生活的美好,那麼想讓孩子成年後享有自由幸福的人生,在他們幼兒的時候,就要注意對他們的財商進行培養!
  • 光碟行動 從娃娃抓起
    光碟行動 從娃娃抓起 在曹甸鎮下舍幼兒園大班的一個教室裡, 剛吃完飯的小朋友舉起碗自豪地說:&34; 我園對孩子們節約意識的培養成為常態化教學內容, 學校和老師用多種方式鼓勵、 引導孩子珍惜糧食、節約糧食, 讓 &34; 從娃娃抓起。曹甸鎮下舍園持續開展 &34;,既保證孩子們每天吃好吃飽, 還儘量做到不浪費糧食。
  • 「光碟行動」從娃娃抓起
    在天津市河西區第二十六幼兒園富有道分園  老師們用生動有趣的方式  教育引導孩子們節約糧食,拒絕浪費  該園的老師  愛惜糧食從我做起  請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  讓「光碟行動」從娃娃抓起
  • 從娃娃抓起的「幸福感」
    從娃娃抓起的「幸福感」 2020-07-2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萊山區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
    《萊山區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 8月26日,細雨霏霏中,由萊山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和暖山國際城居委會聯合主辦、平安保險萊山公司協辦的「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活動如期舉行。為了強化活動的紀念性、提高孩子愛國崇軍的積極性,中心為每位孩子製作並頒發了「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學習實踐公益證書,贏得了孩子們的歡心。
  • 從娃娃抓起,孩子可能比你想像的更聰明
    留心有話:從娃娃抓起有些行為習慣是從小形成的,​從娃娃抓起並不是沒有什麼依據的,但現在的孩子可能比你想像的更聰明。是在舉行傳統節日「苗年節」的慶祝活動,並且家長也都參加了,是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民族特色,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從娃娃抓起。其實,其他的各種類似文化傳承又何嘗不應該從娃娃抓起呢,傳統文化、優良道德禮儀等,​都可以從小抓起的。
  • 足球從娃娃抓起 希望之星耀南海
    「足球從娃娃抓起」送教入園公益系列活動由南海區足球協會主辦,獲得南海區民政局、南海區教育局、南海區文化體育局等政府部門大力支持,得到了「益動全城家·南海」公益慈善創意匯的資金支持。南海的足球送教入園活動於2014年開始,已連續舉辦三期,活動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足球的快樂,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
    振興中國足球,需從娃娃抓起,這早已成為共識。僅僅是國家層面的重視,是遠遠不夠的。家長和學校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文化課的學習,體育只是簡單的活動而已。如果固守這樣的觀念,繼續將孩子們禁錮在教室裡,國家足球振興有點難。再次是場地師資經費等,場地要求大,場地缺少,維護費用高,師資嚴重缺少,這些都嚴重的限制了這項運動,想把這項運動成為全民運動更難,不像桌球,放個球檯就行。
  • 5歲萌娃得知還有13年就高考爆哭:高考要從娃娃抓起
    7月7日,是2020年全國高考第一天,1071萬考生步入考場,迎來他們人生當中的一次大考。高考得從娃娃抓起,還有哪些趣事呢。1.媽媽說大家都在上網課,我也不能缺。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高考也要從娃娃抓起!人生漫長,改變人生的關鍵節點有很多。
  • 衛生應急素養要從娃娃抓起
    全面提升我國公民衛生應急素養,需要從最基礎、最長遠、最根本的基礎教育抓起,要從娃娃抓起。從娃娃抓起,需要以應知教育為前提,注重知識普及。同時,提升公民衛生應急素養,還要從學前教育階段就開始適當納入相關衛生應急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教育傳授,堅持從娃娃抓起。另外,從途徑和形式上看,要充分依託現代信息技術平臺,創新宣傳教育途徑,實現教育途徑和形式的多樣化,將衛生應急知識與新媒體結合起來。
  • 萊山區愛國崇軍 從娃娃抓起
    《萊山區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8月26日,細雨霏霏中,由萊山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和暖山國際城居委會聯合主辦、平安保險萊山公司協辦的「愛國崇軍·從娃娃抓起」活動如期舉行。20名小學、初中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萊山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首先聆聽了十大英模故事,參觀了中心紅色展廳陳列的建黨、建國、抗美援朝等歷史文物展品。
  • 「六一」故事:廉潔教育從娃娃抓起
    「六一」前後,各地檢察機關深入中小學校園,採取召開廉潔主題班會、舉辦廉潔講座、觀看反腐微電影、廉潔文化進校園等形式,積極開展廉潔教育活動,得到廣大師生、家長與社會各界的歡迎——「六一」故事:廉潔教育從娃娃抓起
  • 5歲萌娃得知還有13年就高考爆哭:高考要從娃娃抓起
    7月7日,是2020年全國高考第一天,1071萬考生步入考場,迎來他們人生當中的一次大考。與此同時,河北秦皇島一個5歲的孩子也因為高考而哭得稀裡譁啦。高考得從娃娃抓起,還有哪些趣事呢。1.媽媽說大家都在上網課,我也不能缺。2.加油,距離高考還有6942天。3.高考,老大老二一起上。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
  • 送法進幼兒園:法治教育從「娃娃」抓起
    送法進幼兒園:法治教育從「娃娃」抓起 2020-11-27 15: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音樂就得從娃娃抓起?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學音樂就得從娃娃抓起?DOI:https://doi.org/10.1177/0956797620959014封面:Jay Saturnino Lumboy父母們很喜歡說「從娃娃抓起」這句話。無論是學體育項目,還是學樂器唱歌,他們對認為興趣愛好得從小培養,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 杜絕孩子痴迷手機需從娃娃抓起
    筆者不由地想到這樣一種真實的情形:一個三四歲的娃娃,獨自坐在椅子上,一雙小手抓住手機,入迷地看著、看著……這種情形在現實生活中時時、處處可見。雖然筆者沒有調查那些迷上手機的少年在娃娃時是不是玩上了手機,但是我們應該可以斷定,一個常常很有範兒地玩著手機的娃娃,其少年時期幾乎很難不讓他不會痴迷上手機。為什麼可以下這樣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