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初中才開始學英語,高考和四、六級不還是一樣拿高分?
我們家沒有讓孩子出國讀書的計劃,英語跟著學校學就行了,不需要提前學那麼多,也不需要學得多好!
對於這些「佛系」的教育觀念,我時常會感嘆,新時代的育兒環境已今非昔比:教學資源豐富,教育意識超前,網絡發達便捷,信息高速流通。孩子們生長在這樣一個令人興奮的新時代,如果家長科學地規劃孩子的教育路線,是否可以綻放出更美的可能性?所以,家長可以不擅長英語,但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些英語教學。
首先,為什麼要在幼兒階段進行英語啟蒙?這涉及到英語學習的敏感期,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介紹,此篇不贅述。
接下來重點討論第二和第三個問題:
能在大學四、六級考試中取得高分,英語就真的很厲害嗎?
如果對孩子沒有抱太高期望,只跟著學校學英語就可以了嗎?
用數據告訴你,還差得遠!
大家是否對國內應試體制內考核的英語詞彙量有清晰的概念?知道每一個階段要求掌握的單詞量是多少嗎?
(數據來源於蓋兆泉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
以上數據是國內學生在各個學習階段所要求掌握的基本詞彙量。大學英語六級所要求的詞彙量為5500個,聽起來還是很多的,身邊很多家長也以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為榮。可是大家知道美國相應年齡段學生所掌握的單詞量又是多少嗎?
(數據來源於蓋兆泉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
初次看到這兩組數據的時,確實有被嚇到。原來我們在學校學了十幾年的英語,好不容易通過大學四、六級,詞彙量也只是美國小孩4、5歲的水平(這個詞彙量指的是聽力詞彙,畢竟5歲小孩大部分還不識字),實在令人震驚。那麼想要達到看懂或聽懂98%的英文材料豈不是更難,又需要多少詞彙量呢?
(數據來源於蓋兆泉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
對比幾組數據可以看出,僅僅以通過大學四、六級為學習英語的最終目標,即使考試拿到高分,離輕鬆看懂美劇、聽懂英文廣播、看懂原版小說還差得遠!
英語是一門語言,它的使命應該是交流並獲取信息。但是受教學形式及考核方式的限制,學校英語並不注重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而是重點考察學生對語法、詞彙、句型的掌握程度。如果僅僅以應試教育的標準來指導英語學習,就會導致學了十幾年的英語仍然張不開口、聽讀困難。這樣的學習方向違背了學習一門語言的初衷,效率也相對較低。
真正有意義的英語學習目標到底是什麼?
通過前文的討論與釋疑,我們要明確把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來學的目標。這就要求不能僅以應試標準來衡量英語學習的結果,必須要遠高於學校標準,才能滿足於難度不斷升級的學習與工作需要。
那麼,不以應試為標準,該如何衡量孩子學習英語的成效?不以學校課本為主,又應該學習什麼教材呢?
首先,衡量孩子的英語學習進度和水平,要更多參考全球統一標準的國際認證考試。目前面向青少兒的英語考試,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英系,如劍橋少兒英語考試(CYLE)和劍橋英語五級證書考試(MSE)。劍橋少兒英語考試早些年比較流行,近幾年被大熱的劍橋MSE搶了風頭。另一種為美系,如小託福 TOEFL Junior和美國青少兒英語等級考試American Junior English Test(AJET),小託福相較美國青少兒英語考試更為出名。
第二,我們要學什麼?怎麼學才能保證路線正確,效率更高呢?所謂的效率高,是在小學畢業之前,把小孩的英語水平提升至一定高度,至少不用擔心中、高考,甚至有可能達到四、六級的水平,真的可以實現嗎?我相信肯定會有家長持懷疑態度,甚至覺得是天方夜譚。其實回看上邊的對比數據,國內大學英語四、六級考核的詞彙量,也不過是英語母語國家5歲小朋友的水平而已。從這個角度來看,學英語的難度是不是也沒那麼大了?
所以,「英語要真正成為獲取知識的工具,而不只是知識本身」。我們之所以學習英語,根本上是因為我們要打破自己為地域、種族和語言所形成的地理壁壘、生理壁壘、心理壁壘以及隨之而來的心智壁壘,為自己呈現更廣闊的世界和更豐富的知識。我們要更正從前把英語作為一門學科的認識,回歸到英語是一門語言的維度上來。小孩怎麼學習中文,就該怎麼學習英語。如果能這樣操作,那麼小學搞定初、高中英語肯定不成問題。
至於怎麼學,學什麼,我們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進一步討論!
Allie Wang
中國傳媒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
英國萊斯特大學大眾傳播碩士
英語專業八級
高級英語教師資格證書
多年從事英語教學、兒童英語活動、國際遊學
Allie願與各位分享更多的英語學習經驗
歡迎預約試聽課程,量身定製英語提升方案!
教室地址:金光道盛通銀河3號樓3單元
諮詢電話:艾莉老師1821100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