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多部門聯合上門檢查時,中銀徵信公司經理塗世宇全程手機錄像。 組圖/本報記者
8月7日,多部門聯合上門檢查,中正徵信公司大門緊閉。
「信用卡逾期,貸款逾期,網貸逾期統統可以永久修復」,朋友圈類似「徵信逾期修復大量接單」的廣告層出不窮。
甚至有公司打起了代理加盟商的主意,「只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就可以成為代理商」,繼而賺取相應的提成。
近日,有多名從事徵信修復的代理人向瀟湘晨報投訴,聲稱被騙了代理費。真相究竟如何,記者進行了暗訪。
瀟湘晨報記者長沙報導
近年來,信用卡、現金貸、校園貸,以及各大平臺推出的貸款業務持續火熱。借了錢自然要還,還不上,個人徵信就會出問題,不僅無法再貸款,出行住酒店甚至孩子讀書等都會受到影響。
如果有人告訴你,只要你給些錢,就可以幫你修復個人徵信,你信嗎?只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就可以成為代理商,通過幫人修覆信用賺錢,你信嗎?
向瀟湘晨報記者投訴的多名從事徵信修復的代理人員稱,一開始,他們也信了,畢竟這看起來確實是一門很來錢的生意。但現在他們覺得,這越來越像一個騙局。
投訴
徵信修復失敗,退費遭踢皮球
艾先生說,他就是那個既想幫人消除不良徵信,也想通過這門生意賺點錢的人。邀請他加入的,是車友群朋友羅霖,也就是湖南中正徵信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中正公司」)股東。
他應邀前往考察,中正公司吹噓「徵信修復是國家戰略,公司有中國人民銀行批文,國家工商總局頒發的唯一一塊經營牌照,以後到釣魚臺國賓館開會……」艾先生心動了,交2.98萬元成為嶽陽市「獨家代理」,股東聶豔軍與他籤訂了合同。雙方約定:代理享受600元/條個人逾期徵信修復價,市場價不低於1500元/條。
沒多久,艾先生向中正公司上報兩條逾期單,其中一條是他老婆的,境外刷信用卡150美金,逾期一個月,公司承諾90天內修復好。而公司所謂技術手段是「偽造假病歷、住院證明」。一看就像PS的證明遞交給銀行,結果毫無懸念,沒有被採納。這兩條逾期,截至8月8日仍未修復好。
艾先生發現被騙,源於中正公司內部股東變更:公司成立於4月9日,僅20天後,股東羅霖退出並先後成立湖南中銀徵信服務有限公司、中瑞徵信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中銀公司」、「中瑞公司」);緊隨其後,股東聶豔軍也另開一家湖南中銘信用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中銘公司」),而股東鍾正貴同時擔任法定代表人。四家公司都幹一樣的業務:代辦不良徵信申訴及徵信修復。
艾先生找三人協商退費,卻屢遭踢皮球。他向轄區派出所報案求助,聶豔軍退還1.2萬元;向瀟湘晨報求助,又追回8100元。餘下的近萬元代理費,聶豔君電話中答覆他「無能為力」。
長沙市「獨家代理」舒先生也有同樣的經歷:一條逾期單都沒修復好。可讓他意外的是,中正公司近日突然把錢退還給他。舒先生多方打探後才知道,公司誤以為是他向媒體舉報的,這才還錢息事寧人。相比之下,湘西「獨家代理」方先生損失較大,4月底成為代理後,他回到吉首租寫字樓、申請營業執照、買辦公設備設施,前後花去近10萬元。代理公司是開起來了,可突然聽聞「總公司關門半個月了」,上交的一個單子,對方也以「惡意逾期修復難度大」拒接。至今,方先生未討回損失。
代理們懷疑,幾千上萬的修復費並不是這些公司賺錢的主要來源,其目標可能是合作方的加盟費。他們提醒,此類中介公司最多只能修復非惡意逾期單,而這樣的徵信瑕疵客戶自己就能通過合法合規渠道修復。
暗訪
話術宣傳修復通過率百分百
為核實代理所說情況,6日上午,記者以合作為由前往位於萬達廣場C3座18樓的中銀公司暗訪。幕後老闆羅霖稱其在外地出差,他安排經理塗世宇接待。會議室內,塗世宇以PPT形式向記者介紹了公司經營模式。
中銀公司業務很簡單:代辦非惡意徵信修復,包括逾期、止付、呆帳和凍結等問題。五種合作方案:省級分公司、市級分公司、區縣級分公司、合作公司及業務合伙人,承包費從50萬至5000元不等。每條徵信修復市場定價3000元,業務提成40%至60%。徵信報告評估價格定價300元,其中100元為推廣提成。除此之外,各級合作方還享受相應的區域派單分紅、推薦業務量提成和區域管理費。
「徵信非惡意逾期是可以修復的,成功通過率百分之百。與客戶籤訂協議修復期90天,從現階段運營數據來看,普遍在兩個月內處理完畢。這個行業都需要客戶先付全款,我們承諾:修復不成功,全額退款……」中銀公司給合作方提供前述話術。
員工稱老闆前公司偽造證明
塗世宇通過微信向記者發來多張「成功案例截圖」及相關宣傳文案:徵信有問題貸款不了?簡單粗暴,找中銀消除就是。
公司老闆羅霖通過朋友圈發布信息:三天連續籤約南京、張家界、東莞分公司;徵信有汙點,貸款難度高,只需3000元幫你搞定;各類逾期、止付、呆帳,就是能幫你洗白;經手的徵信修復成功率是100%……
交流中,塗世宇多次表示「客戶市場需求量極大,期望從事該行業人員規模量大,利潤空間大」,而行業不足是「徵信修復時間長,客戶等待期焦慮」。他還介紹,老闆羅霖曾是中正公司股東,「因股東多意見繁瑣退出」,分別於4月29日、6月18日成立中銀、中瑞公司,後者註冊地在深圳。
「中正公司是給客戶偽造貧困、重大疾病證明欺騙銀行,因涉及詐騙,客戶不願去銀行面籤,最終修復不了,現在暫停相關業務了。」塗世宇毫不避諱地抨擊老闆此前參股的公司,證實了上述艾先生的說法。
老闆此前參股公司修復不了徵信汙點,另開兩家公司能修復?塗世宇對此解釋稱:「中銀公司委派技術、律師團隊進行修復。」記者問及申請申訴具體流程,他回應稱:「我沒有參與技術部修復工作,這屬於商業機密。」
執法
多部門聯合對三家公司進行執法檢查
8月7日,接到瀟湘晨報記者反映後,長沙市開福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通泰街派出所、開福區「打擊套路貸、涉傳涉非、涉黑涉惡違法活動」駐萬達廣場工作站對中銀公司、中正公司及中銘公司進行執法檢查。
中銀公司上述經理塗世宇先是抗拒檢查,待執法人員現場打開手機出示相關法規條文後才配合。
塗世宇介紹,公司現處於籌備期,只有3名員工。記者此前暗訪時,他稱中銀、中瑞公司幕後老闆均為羅霖,營業執照上法定代表人陳林、楊婷是羅霖找親戚和妻子代為登記。
執法人員現場下達《詢問通知書》,責令中銀公司法定代表人到開福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受詢問調查。隨後,執法人員來到位於萬達廣場C3座5樓,中正公司大門緊閉,而C2座23樓中銘公司正常營業,執法人員同樣責令法定代表人到局裡接受詢問調查。目前,多部門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此事。
早在5月23日,長沙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回復一篇網帖時表示,依法成立的徵信修復公司可以從事代辦業務,如果以欺詐等不法手段從事徵信修復業務,可以向徵信業主管部門舉報。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律師胡智慧說,信息主體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相關規定,認為徵信機構採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有權向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但如果通過偽造證明的方式辦理異議申請,明顯是違法的,一旦被發現,信息主體有利的處理結果會被視為無效,且可能面臨行政處罰。
針對個人徵信業務市場的複雜情況,胡智慧律師建議信息主體應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對於錯誤或遺漏的信息進行異議或投訴,別抱有僥倖心理,通過違法手段消除不良徵信。
回應
代理維權有道理,也有過分之處
8日上午,中銘公司法定代表人聶豔軍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公司已轉型做個人徵信異議輔導,同時會繼續接受委託修復非惡意逾期單。」聶豔軍自稱中正公司創始人,公司成立不久後,內部股東出現較大分歧,他退出後成立中銘公司。
「中正公司準備搬到株洲辦公,不會再對外擴展新業務,一年合同期內會繼續為代理提供服務,之後不再從事徵信修復的代辦業務。」聶豔軍當記者面致電中正公司法定代表人鍾正貴,要求其儘快趕回長沙,解釋代理質疑並回應訴求。但截至發稿前,鍾正貴未就此事作出回應。
「艾先生維權有道理,也有過分之處。」中銀、中瑞公司幕後老闆羅霖回應稱,徵信修復代辦服務合法合規,是一個新興行業,前期運作、修復過程中,因時間不可控性產生不一樣的結果,「他(艾先生)剛籤完協議,上交兩條單子後就開始吵鬧退費,從合同法來講是不合法也不合理」。
羅霖認為,承諾期滿未修復好,在他退股的情況下,理應由中正公司退還艾先生等人代理費。就塗世宇上述言論,他稱:「是我們公司的工作人員沒有錯,他不了解情況就詆毀同行,這個說法是極不負責任的,他是亂說的。」
老闆是中正公司的前股東,中正公司無法修復徵信,中銀、中瑞公司能處理嗎?羅霖對此稱:「這個我不回答,我們公司不會出現任何法律問題。」
提醒
徵信問題可合法辦理異議申請
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徵信管理處了解到,對於已經產生的不良信用記錄,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徵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也就是從還清欠款之日後五年,不良信用記錄會自動消除。同時,還清欠款後應按時足額還款,重建個人信用記錄,才是真正的「徵信修復」。
對於信用報告中有錯誤或遺漏的信息,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信息主體認為徵信機構採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有權向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收到異議,應當按照國務院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對相關信息作出存在異議的標註,自收到異議之日起20日內進行核查和處理,並將結果書面答覆異議人」。
2019年上半年,湖南人查個人信用報告達638萬次。換言之,平均每天有35000多人在查自己的徵信。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徵信管理處通過瀟湘晨報提醒廣大市民:「徵信修復無捷徑,莫要輕信假廣告,不良記錄不可怕,按時還款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