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中國機長》

2020-12-17 盛楠的世紀

由劉偉強執導,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的《中國機長》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上映,總票房達到了28億。

這是一部災難記錄片。該片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

中國版的薩利機長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從重慶至拉薩飛行途中,在9800米高空,駕駛艙右側風擋玻璃破損脫落,導致座艙失壓。

「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與119名乘客遭遇極端險情,最終安全迫降的故事。

(飛機起飛前乘務員安全檢查)

電影講述了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

我們知道飛機行駛過程中速度極快,擋玻璃一旦脫落會非常危險,所以機長劉傳健也被稱為「中國版的薩利機長」。

(備降後下飛機)

《中國機長》是一部很精彩的電影,他真實的反應了整個機組人員在遇到危險後的專業素養,同時也弘揚了中國精神,我認為這是所有此類電影中最精彩的一部。

四川8633,成都叫你

在一遍遍「四川8633,成都叫你」的呼叫聲中,很多人淚溼眼眶……

(成都呼叫四川8633)

在近萬米高空中飛行,飛機右側內風擋突然出現裂紋。

一聲巨響,副駕駛面前的擋風玻璃驟然脫落,瞬間的釋壓使副駕駛半個身子被吸出艙外。

(擋風玻璃破裂)

一瞬間,駕駛艙溫度驟降、缺氧、操作盤失靈。

客艙內,餐車打翻,乘客東倒西歪,場面一片狼藉。

幾十分鐘的空中驚魂,使人印象深刻。電影將奇蹟背後一幕幕的細節真相展示給公眾,這也是《中國機長》的意義所在。

電影中一切驚險都來得很猛烈,讓我我感受到了乘客們攥著一顆心漸漸沉入湖底的絕望,同樣也感受了到機長駕駛飛機時令人壓抑的窒息。

相信我們,相信我們有信心

由演員張涵予飾演的機長劉長健,性情沉穩,對待工作一絲不苟。在危險來臨時,沉著冷靜,順利完成備降。

(機長照片)

「請大家相信我們,相信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帶領大家安全落地。」

飾演乘務長的袁泉,在遇到危險時,一邊吸氧一邊為乘客廣播,堅定的眼神,顫抖的聲音,都充滿了對職業的熱愛,對乘客的負責。

(乘務員全體)

歐豪則在片中飾演半截身體被吸出窗外的副駕駛,在經歷如此險情後,機長對他說,你以後也會是一個好機長。

這些有分量的角色,成就了整片電影,也傳遞出了一種中國力量,屬於中國的傳奇故事就此熠熠生輝。

電影中並沒有展現過多不必要的畫面,而是把鏡頭聚焦在整個機組人員身上,從細節中展現出他們英雄的精神和專業的品格

(備用機長)

影片中不僅展示了飛機內的景象,我向我們展示了塔臺,空管局,軍事基地等等場景。幾個場景不斷切換,使得電影精彩紛呈。

讓我記憶特別深刻的是在電影結尾時,機長劉長健說到,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這也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3U8633航班機長劉傳健曾登上過《感動中國》的舞臺。

在他的頒獎詞裡有這樣一段話讓我非常感動,這段話是這樣說的:

在萬裡高空的險情中如此從容,別問怎麼做到的,每一個傳奇背後,隱藏著堅守和執著!

相關焦點

  • 《中國機長》「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
    眾所周知《中國機長》這部影片主要是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而成。《中國機長》2019年9月30上映,上映首日票房超過了2.5億,僅比《我和我的祖國》少了3000萬,超出《攀登者》5000萬。
  • 敬畏生命不辱使命,敬畏規章只爭朝夕,敬畏職責不負韶華
    今年四月,馮正霖局長在民航安全運行形勢分析會上強調指出,要將「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作為民航作風建設的內核,結合「抓作風、強三基、守底線」安全整頓活動,增強「三個敬畏」意識,弘揚當代民航精神,推進安全從業人員作風建設,確保民航運行安全和健康發展。
  • 關注|馮正霖: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
    民航局局長馮正霖表示,民航人都是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逆行者,要大力弘揚和踐行當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為內核,切實增強敬畏意識,深入推進作風建設,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全力確保民航安全運行平穩可控,為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貢獻力量。民航局副局長李健、董志毅、呂爾學、崔曉峰出席會議。
  • 風雨無阻向前進|"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
    面對疫情,我們恪守報國初心,誓將中國製造業做大做強。第七期公益短片中,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借用《中國機長》中的經典臺詞「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來警示人們疫情期間更要堅守職責。點擊觀看第七期公益短片春秋航空董事長 王煜:在這個特殊時期,民航人永遠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
  • 《中國機長》影評:學會敬畏
    講述了「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與119名乘客遭遇極端險情,在萬米高空直面強風、低溫、座艙釋壓的多重考驗。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後面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這部電影充分體現了中國民航人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責任的精神。
  • 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功勳飛行員張樹聖光榮退休
    現年59歲的功勳飛行員張樹聖是南航新疆分公司的一名教員機長。他從事飛行工作42年,累計安全飛行近3萬小時,先後執飛過初教六、運5、安24、波音757和波音737飛機,跨越新疆民航發展的3個時代,多次榮獲各種飛行安員獎勵和獎章,並於2010年獲民航總局功勳飛行員獎章,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新機長,為民航事業的蓬勃發展輸送新鮮血液。
  • 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牢牢記住
    看完了電影後確實揪心,震驚,完全想像不到,當時的機長面臨著什麼樣的狀況。就在2018年5月14日,來自四川航空的3U8633航班要從重慶飛往拉薩。就在剛剛起飛四十分鐘後,在萬米的高空,飛機駕駛艙的擋風玻璃突然間爆裂,副駕駛被吸出窗外,駕駛艙的駕駛設備也開始失控。
  • 敬畏生命 敬畏職責
    2020年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醫務人員衝在了第一線,用生命詮釋職責,以實際行動捍衛「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職業精神,他們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是我身邊的平凡英雄。
  • 敬畏規章,敬畏職責
    面部始終凝重的機長說到。每天川流不息的馬路,始終不停歇的鐘表,一切都按部就班的進行著。一切和平歲月靜好下都是一代汗水澆灌的成果。一串串簡單的數字,一片枯燥的代碼,誰能想到,一直伏案工作持續忙碌的代價。一切靜好,都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切實增強敬畏意識
    保安全首先就是保護生命安全,堅持以人為本,把生命安全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牢記生命可貴、安全第一的準則。這是對自身生命的敬畏也是對他人生命的敬畏。敬畏規章是民航工作的底線。川航機長劉傳健在危難時刻駕駛飛機安全返航,除了臨危不亂、勇氣堅韌外,更重要的是嚴格按規章操作。在儀器錶盤失靈的緊急情況下,機長一絲不苟地按規章進行人工操作,精準再精準、規範再規範。
  • 七天《中國機長》,敬畏的生命,但光美是不夠的
    說到今年的國慶片,《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票房正在追趕,但在風格和特點上,他們各有優勢。在文章的前兩篇文章中,編輯談到了《我和我的祖國》,我們將討論根據特定事件改編的電影《中國機長》。
  • 淺談「三敬畏」
    (通訊員:周連森)2020年4月14日,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在民航局召開的4月民航安全運行形勢分析會上提出,要以「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為內核,切實增強敬畏意識,深入推進作風建設,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全力確保民航安全運行平穩可控,為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貢獻力量。以下是我對「三敬畏」的淺薄看法。
  • 心存敬畏,是一個人基本的修養
    意思是說,做人,要有敬畏之心。敬畏,能讓人自律與自覺,告誡人有所為有所不為。一個人,只有對生命、對規章、對職責心存敬畏,才能行穩致遠。敬畏,不僅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行為準則,更是人生的大智慧。從死亡中走出來的他,儘管不再擁有陽光的外表,可陽光、強大的內心足以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可貴。所以說,敬畏生命不僅意味著靈魂的升華,更能用自己的愛與真誠來溫暖別人的心靈。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人物之一的法國人阿爾貝特史懷澤,創立了「敬畏生命」的倫理學。
  • 「三個敬畏」之班組宣言
    新疆空管局空管中心區域管制中心區域管制二室四組作為科室最有朝氣的班組,全體管制員對「三個敬畏」也有著自己的解讀。 孫耐聰說:「管制員的崗位職責就是維護空中交通秩序,保護國家財產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只有嚴格執行規章才能落實我們的崗位職責,才能守護安全。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
  • 三個敬畏心得體會
    4月14日,在民航局召開的4月民航安全運行形勢分析會上,民航局局長馮正霖表示,要大力弘揚和踐行當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為內核,切實增強敬畏意識,深入推進作風建設,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全力確保民航安全運行平穩可控,為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貢獻力量。
  • 這個時代不缺英雄,缺的是懂得敬畏的人
    「敬」是嚴肅認真,「畏」是謹慎不懈怠,敬畏是尊敬,也是畏懼。曾國藩說,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朱熹說,君子之心,長存敬畏。一直以來,我時常因為中國電影中的英雄看不到「敬畏」而深感對中國文化被埋沒的惋惜。直到這部名叫《中國機長》的電影出現。
  • 理解「三個敬畏」內涵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民航局局長馮正霖指出,要圍繞「三個敬畏」創新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內容手段,讓員工真正受觸動、得教益,真正把對生命、規章、職責的敬畏融入制度、化為責任、落到日常。疫情來臨,各部門員工挺身而出,每天依然堅守在自身崗位上,把初心使命寫在抗疫一線,全力以赴保護旅客生命安全,用情用心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展現出民航人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敬畏規章,落實紅線底線 敬畏規章體現了民航人的職業操守,是崗位責任和專業能力的高度統一。要敬畏規章,用規章督促責任的落實。
  • 慎終如始:學習「三個敬畏」心得體會
    管制行業的初心應該就是敬畏生命。記得剛進大學,尚不明白管制行業的具體職責與使命,輔導員帶我們一一了解,觀看分析許多真實案例,航空災難紀錄片,覺得責任重大,自己的微小過失有可能導致災難發生,給旅客的生命財產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生命重於泰山,敬畏生命就是我們的初心。
  • 三個敬畏 | 航空維修系主題徵文活動優秀作品展示(二)
    把抗疫作為理想信念教育的現場,在現場中教學,在抗疫中提升學生的理想信念,在理想信念的教育中融入敬畏生命的教育,尊重生命、愛護生命,引導學生們真正把對生命的敬畏化為責任、落到日常。     其次,以培養專業精神為重點,開展「敬畏規章」教育。
  • 人為什麼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從來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當今時代,雖然醫學昌隆、科技發達,物質文明得到前所未有的進步,但人類在自然面前,依然像咿呀學語的幼童,許多未知的、未明的、未曾見識過的現象和謎團,還佔據著絕大部分,等待探索和發現。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當人類歡呼對自然的勝利之時,也就是自然對人類懲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