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萌小巧」的迷你巴士也可以玩轉無人駕駛

2020-12-14 第一電動網

提到無人駕駛,人們往往會首先想到私家車,但這次我們關注的焦點不再局限於私家車,而是迷你通勤巴士、擺渡車等車型的自動駕駛化。這類產品外形呆萌可愛,一般用於接駁擺渡服務,其運行場景偏向於封閉式或半封閉式園區,路況單一;此外,這類產品體型小巧,結構和功能簡單,研發周期短,成了諸多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的首選。

Navya

Navya Technologies是一家法國的無人駕駛初創公司,早在2016年就完成了3400萬美金的融資,當時估值2.22億美金。現在,Navya計劃在2018年年底前向美國出售150輛無人駕駛巴士。

Navya正在測試的Arma無人駕駛巴士最多承載15名乘客,最高時速約為16英裡(約26km),但實際上以每小時3英裡(5km)的速度行駛。Arma每天能在巴黎承載數百名行人,使用高精度地圖定位、傳感器、攝像頭和雷射雷達組成的系統來掃描和識別周圍的環境。

目前,Navya在法國裡昂的工廠已經生產出大約50輛無人駕駛巴士,並在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和巴黎拉德芳斯商業區展示了自己的無人駕駛技術。

Easy Mile

Easy Mile也是一家法國的初創公司,不過其產品已經進入了運營階段。2017年7月6日, EasyMile獲得德國大陸集團的投資,開始合作研發無人駕駛巴士。

2014年,EasyMile發布了一款無人駕駛小巴EZ10,該巴士是EasyMile與法國賽車製造商Ligier共同研發,能承載12名乘客。2016年9月1日起,全球首個無人駕駛公交車線路在杜拜開通試運營,供乘客免費體驗EZ10。目前,這款公交車已在亞洲、北美、中東和歐洲的17個國家50多個城市投入運營。除了某些固定交通線路,EZ10還能運行在普通公路上,於普通車輛一起行駛。

而在法蘭克福,大陸集團通過基於EasyMile EZ10公交車研發的CUbE也已經開始在真實場景下進行路試。

Oxbotica

Oxbotica是一家英國牛津大學機器人研究所設立的初創公司,於2014年成立,專注於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工程技術。現在,由其技術支持的GATEway無人駕駛巴士正在倫敦格林威治地區O2體育場附近兩英裡長的河濱路上進行路試。

該巴士時速為16.1km,可搭載4名乘客。其配備的5個攝像頭和3個雷射傳感器取代了腳踏板和方向盤,可以識別前方100米的路況,可做到平穩停車。在緊急情況下,工作人員也可以按下停車按鈕來應對突發狀況。

Local Motors

Local Motors汽車設計公司是美國的一家小規模汽車設計公司,成立於美國亞利桑那。2016年6月,IBM與Local Motors合力打造了第一款使用沃森(Waston)認知計算平臺的自動駕駛車輛Olli。Olli能夠容納12名乘客,但與一般的無人駕駛汽車不同的是,Olli實現了人工智慧化,並且通過3D列印技術製造

在2016年,Local Motors在美國首次亮相了Olli,此後不久,該車在華盛頓特區的大街上為乘客服務。最近,德國鐵路公司Deutsche Bahn正在計劃於今年對該無人駕駛汽車進行測試,如果一切順利,將大量引進該無人駕駛汽車。

青飛智能

青飛智能於2015年底成立,總部在中國蘇州,致力於自動駕駛綜合應用技術的研究和各類智能應用車輛的開發工作,目前技術路線上偏向於限定場景Level4級的無人駕駛商用車包括無人觀光車、無人巴士等產品,應用在園區、機場、高爾夫球場、景區旅遊觀光等地點,計劃2-3年後往中高速,全場景方向發展。

青飛智能已推出了一代產品,共兩款車型,皆為觀光車。該第一代產品在廣東萬科建築研究院內已經自動運行一年多,車輛運營路線共1.5km,時速在10km左右、續航120km。

其第二代產品捷運200無人駕駛迷你巴士計劃在今年8月份開始路試。未來青飛智能希望能夠為國內外上萬個千畝以上的園區提供標準短途接駁系統,並在此基礎上細化分系統,向開放路面無人駕駛汽車領域進軍。

馭勢科技

2016年初,前英特爾中國研究院工程師吳甘沙在中國北京成立了馭勢科技,投身無人駕駛領域創業。目前,馭勢科技已完成首輪融資,並獲得來自創新工場、中科創星、真格基金等投資機構的青睞。

2017年2月,馭勢科技與廣州白雲機場合作,投入一輛無人駕駛車在航站樓與停車場之間提供擺渡服務,3月30日完成試運營首秀;馭勢科技還與凱德集團達成合作,在杭州來福士廣場,試水大型地下停車場的無人駕駛車自動擺渡服務模式。

目前馭勢的方案採用視覺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與雷射雷達SLAM兩種方法。在具體實現路徑上,馭勢會先去獲取應用場景的CAD圖,將視覺和雷射雷達點雲與CAD進行匹配,在此基礎上進行傳感器的多感知融合定位。

同年7月4日,馭勢科技與浙江嘉善政府籤訂了智能網聯無人駕駛低速電動車生產項目,計劃總投資人民幣20億元,在嘉善地區進行無人駕駛低速電動車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和銷售。

現階段,傳統汽車製造商對於無人駕駛技術還比較保守,中小型企業很難敲開主機廠的大門。而功能結構簡單、路況封閉單一的迷你巴士、擺渡車等車型更適缺乏整車研發經驗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藉助這類車型研發無人駕駛,在一定的技術及口碑基礎上拓展自己的商業版圖,成為了許多初創公司的首選。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孫笑川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54749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複製、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

相關焦點

  • 臺北首輛無人駕駛巴士上路 無人車時代是否來臨?
    8月1日,臺北第一輛AI系統無人駕駛巴士於凌晨1時至4時在臺北街頭的信義路雙向公交車專用道(敦化南路口至復興南路口)試行。據悉此次試行採用固定路線,時間為一周,試行期間該路段暫時封閉,不與其它車輛混流,前三天測試後開放兩天讓民眾報名體驗此全新技術。  無人駕駛巴士EZ10目前已在世界10多個國家服務超過8萬名旅客,迄今裡程達8萬公裡,無事故紀錄。
  • 《呆萌可愛小巧的歐椋鳥》金毛犬-協助拍攝
    呆萌可愛小巧的歐椋鳥【第1幅圖】此作品由德州攝影愛好者須先生在著名的長沙地區拍攝呆萌可愛小巧的歐椋鳥【第2幅圖】此作品由廣西攝影愛好者鈕先生在著名的東營地區拍攝呆萌可愛小巧的歐椋鳥【第3幅圖】此作品由湖北攝影愛好者梅先生在著名的湘潭地區拍攝
  • 無人駕駛電巴士Robot Shuttle成功測試
    無人駕駛電巴士Robot Shuttle成功測試 2016年11月19日 01:33作者:cnBeta.COM編輯:馬景東       未來我們將搭乘無人駕駛巴士上下班,而這項技術正在日本試運行。
  • 美無人駕駛巴士出師不利 對中國車企的啟示?
    宇通、金旅等國內不少客車廠家都早已開始無人駕駛巴士的研究並發布了相關產品。那麼,在開展實際路測前,面對國內更為複雜的交通狀況,我們可以從美無人駕駛巴士的這一事故中獲得什麼啟示?「我們現在就是要對無人駕駛巴士建立一個良好的認知規範,面對這樣的事故,我們從決策、感知、執行三個層面去檢查,從車輛的功能上進行改良。」王健說,這將對無人駕駛巴士的真正應用大有裨益。   我國將長期處於無人駕駛和有人駕駛混合運行過渡時期   「中國的無人駕駛巴士技術與國外是在同一起跑線上。」
  • 韓國KT在韓國機場開始測試無人駕駛巴士
    原標題:韓國KT在韓國機場開始測試無人駕駛巴士   【手機中國新聞】韓國電信運營商KT在仁川國際機場測試了一輛自動駕駛巴士。韓國KT公司宣布,他們已經成功測試了一輛用於韓國機場的自動巴士。電信運營商表示,無人駕駛汽車覆蓋2.2公裡每小時30公裡的速度在仁川國際機場航站樓1。
  • 無人駕駛接駁巴士在密西根州大學校園投入運營
    騰訊汽車訊 北京時間6月6日消息,據《汽車新聞》網站報導,無人駕駛接駁巴士已經在密西根州大學北部校區投入運營,此前該項目的相關建設工作被意外延期數月時間。密西根州大學自動駕駛汽車測試中心Mcity本周一(當地時間6月4日)啟動無人駕駛接駁巴士的試運營工作,運營時間為期一年。根據公布的新聞稿內容,在運行過程中,車輛上所安裝的攝像頭、Wi-Fi和雷射雷達偵測系統將收集用戶行為和數據。
  • 鸚鵡界的新奇葩,呆萌的寶藍迷你鸚鵡!
    鸚鵡魚,大家都不陌生吧,相信很多魚友入坑後都是從養鸚鵡魚開始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鸚鵡界的新品種——寶藍迷你鸚鵡,瞅瞅這傢伙的迷你身段和呆萌表情,有沒有萌到你?據了解,藍迷你鸚鵡魚由臺灣引進,應是某種魚雜交出的品種,雖然長相類似鸚鵡魚,但體徵和生活習性卻與金波子、阿凡達等短鯛類非常相像,有人說這貨是九間菠蘿和白獅王的球形品種,但是具體如何,在度娘搜了好久也沒找到確切答案。且不管這貨的來歷到底如何,但這蠢萌的外表還是值得大家入手的,尤其是想要嘗試繁殖的魚友更不能錯過他啦!
  • 韓國仁川機場成功測試無人駕駛穿梭巴士
    資料圖:無人駕駛穿梭巴士日前,韓國仁川機場成功測試了無人駕駛穿梭巴士,測試道路長2.2公裡,時速30公裡。測試道路有多個彎道,且不停有其他車輛通行。
  • 臺灣地區首輛無人駕駛巴士試運行 由中華電信等研發
    【智車派新聞】無人智能汽車上路已不是什麼奇事,在上海、長沙等城市已有無人駕駛汽車上路接客。8月3日,據ePrice報導,中國臺灣地區首輛無人駕駛巴士近日上路載客運行。該運行計劃將持續到12月底。
  • 時速16km 僅能坐4個人 無人駕駛巴士可不是玩具
    近日,英國倫敦將測試無人駕駛巴士,該汽車是由Oxbotica汽車公司開發。上周,倫敦政府宣布將投入1億英鎊(約合8.55億元人民幣)建設基礎設施,以推動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無人駕駛巴士項目名為GATEway計劃,斥資將近800萬英鎊(約合6840.72萬元人民幣)。
  • 呆萌可愛俘獲少女初心,適合小仙女的便攜迷你充電寶推薦
    接下來就為各位小仙女推薦幾款呆萌可愛的迷你便攜充電寶,輕鬆俘獲少女初心,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款式吧。— ① —呆萌可愛 羽博20000毫安充電寶作為日常使用頻率極高的充電寶,豈止黑白兩種顏色?這款由羽博品牌設計的充電寶,就擁有多種可愛呆萌的圖案及顏色,能夠根據小仙女的品位喜好隨心挑選,滿足不同女生的審美眼光。外出攜帶不論是閨蜜聚會還是逛街,都能讓你在人群中脫穎而出。除了好看的外觀,充電寶20000毫安大容量電芯不虛標,能夠為手機提供多次充電續航能力。而雙USB接口輸出,平板手機一次即可搞定。
  • 臺灣新北市擬2020年初營運無人駕駛巴士
    中新網3月13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日前,臺灣新北市交通局推動「自動巴士運轉計劃」,選定淡海新市鎮地區,將提案向交通部門爭取2年1000萬新臺幣,在淡海輕軌崁頂站到美麗新淡海影城間,以無人駕駛的
  • 無人駕駛距離我們多遠 從 Apollo Go 窺見自動駕駛的未來
    12月15日,百度舉辦鯤鵬內容行業交流會,邀請多家媒體參觀百度 Apollo Park 測試基地,並試乘百度無人駕駛計程車。此外,Apollo GO 還在不斷針對各類場景的不同款式自動駕駛車輛,從乘用車、大型巴士、迷你巴士,到道路巡檢車、特種作業車輛應有盡有。對於很多人來說,自動駕駛還是一個不太容易接受的新技術。但是在實際試乘之後,會讓人不由得覺得,自動駕駛距離我們,或許已經不遠了。
  • 無人駕駛電動巴士 博世IoT Shuttle亮相
    網易汽車1月9日拉斯維加斯CES展現場報導 2019國際消費電子展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如約開幕,博世代表全新出行模式的IoT Shuttle無人駕駛電動巴士概念車發布。2.博世將與戴姆勒攜手提供自動駕駛共享出行服務,有望在2019年下半年於聖何塞進行試點;
  • 博世首攜無人駕駛電動巴士概念車IoT Shuttle亮相CES
    近日,在CES 2019大會上,博世首次展示一款無人駕駛電動巴士概念車(IoT Shuttle)。這款概念車展示了博世最新的自動化、互聯化和電氣化解決方案。據悉,IoT Shuttle概念車可容納4名乘客,座位兩兩相對,同時車上還搭載了車載信息娛樂系統,乘客可以使用手機接入車載無線網進行連接。乘客還能夠通過車上配備的博世的智能助手服務查看各類旅遊推薦與信息。
  • 鄭州高新區投入4輛5G無人駕駛網約巴士,市民手機可約車免費體驗天健
    今後,鄭州市民有望手機約車無人駕駛巴士啦!9月13日,鄭州高新區舉行5G自動駕駛網約巴士發布儀式,4臺宇通L4級自動駕駛巴士在高新區天健湖環線投入試運行。與鄭東新區龍湖金融島的無人駕駛巴士不同的是,未來,鄭州市民通過微信小程序,可輕鬆網約無人駕駛巴士環遊天健湖公園遊玩。
  • 新北市淡海無人巴士 明年1月測試
    交通局12月起將於淡海新市鎮新市六路二段設置無人自動駕駛電動巴士設備,明年1月起開始不載客測試,預計最快明年3月載客,市議員陳偉傑28日會勘,要求交通局做好路平;新北市交通局響應,參考議員意見做好準備。
  • 無人駕駛商業化?商業駕駛無人化?那些繞口令一般的未來趨勢|2016...
    不會開車的人可以從這項技術中獲得幫助。從外觀上看,這批無人駕駛汽車車身較小,僅能容納兩到三人乘坐,每輛汽車裝有六套雷射雷達檢測系統,車頂和儀錶盤上分別裝有攝像頭,用來掃描障礙和檢測紅綠燈變化。目前,首批投入運營的無人駕駛計程車共有6輛,在2016年底前增至12輛,未來還將繼續增加。在優步和nuTonomy「刷屏」的時候,中國企業的步伐也早已邁進了這個領域。
  • 無人駕駛商業化?商業駕駛無人化?那些繞口令一般的未來趨勢 | 2016...
    不會開車的人可以從這項技術中獲得幫助。 從外觀上看,這批無人駕駛汽車車身較小,僅能容納兩到三人乘坐,每輛汽車裝有六套雷射雷達檢測系統,車頂和儀錶盤上分別裝有攝像頭,用來掃描障礙和檢測紅綠燈變化。目前,首批投入運營的無人駕駛計程車共有6輛,在2016年底前增至12輛,未來還將繼續增加。
  • 《龍貓》續作18年無人知!14mins限定 日本美術館才看得到
    (圖/ジブリのせかい Twitter) 圖文/CTWANT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所執導的經典動畫電影「龍貓」,是無數6、7年級生的童年回憶,自1988年上映後至今已32年,依舊受到全球廣大粉絲的喜愛;令人驚訝的是,如此受歡迎的「龍貓」動畫其實早已推出續作長達18年竟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