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默讀課文,說說牛郎和老牛是怎麼相處的,他和織女是怎麼認識的。
(點撥:課文第1-4自然段,寫到了牛郎和老牛相處的情景,可以在默讀的時候圈畫出來,第12-18自然段,則寫了牛郎與織女相識的具體過程。在說的時候,注意提煉出主要內容,語言要簡潔。)
牛郎和老牛關係親密。牛郎細緻周到的照顧老牛,還和老牛商量事情,把老牛當作自己親密的夥伴,和老牛相依為命;老牛也知恩圖報,指引牛郎認識織女。
牛郎和織女是在老牛的指引下認識的,老牛告訴了牛郎織女下凡的事情,把見面的時間(第二天黃昏)、地點(右邊那座山旁的一片樹林前邊的湖邊)和見面的方法(撿起那件粉紅色的紗衣,跑到樹林裡等著)都講得非常清楚。
2、課文中有些情節寫得很簡略,發揮想像把下面的情節說得更具體,再和同學演一演。
牛郎常常把看到的、聽見的事告訴老牛。
仙女們商量著瞞著王母娘娘去人間看看。
(點撥:第一個情節可以從牛郎看見的、聽見的事入手,比如,天上飛來的那哪些小鳥,村子裡又有一對新人結婚了……生活中我們能看到的或聽到的,牛郎可能也會看到、聽到,然後對此進行擴寫。第二個情節可以從仙女們商量的內容進行思考,如人間生活的自由和美好,大家早就想來體驗一下人間的生活了;可以等王母娘娘喝醉了,趁機下凡去,在王母娘娘沒醒前回來,不然就瞞不住了。表演的時候注意要有表情和動作,並將自己的感情融入進去。)
有一天,牛郎去參加別人的婚禮,場面熱鬧極了。晚上回來後,牛郎就告訴了老牛,老牛聽了笑眯眯的。還有一次,牛郎聽說一個地方出了一個神童,六個月會說話,三歲會吟詩,他告訴了老牛,老牛聽了搖搖尾巴。
仙女們悄悄地聚在一塊兒,其中一個仙女說:「聽說人間十分熱鬧,我們也去看看。」大家聽了都十分贊成。又有一個仙女說:「要是讓王母娘娘知道了,我們還會有好果子吃嗎?」織女接著說:「那我們就找個機會瞞著她出去玩一趟,早去早回不就好了嗎?」於是,大家趁著王母娘娘喝多葡萄酒、打瞌睡的時候,一齊飛到了人間。
3、選做。
課文中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如,老牛突然會說話了,他知道織女何時會下凡。在其他的民間故事中找出你覺得不可思議的情節,和同學交流。
(點撥:其他的民間故事還有《望夫石》《田螺姑娘》《梁山伯與祝英臺》等。不可思議的情節指不可想像、不能理解的情節,例如,牛本來不會說話,但課文中的老牛突然就開口說話了。)
《望夫石》中,妻子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眺望,但不見丈夫歸來,最終化作一塊望夫石。
《田螺姑娘》中,只見一位美麗的姑娘從水缸裡出來,忙著生火、做飯,不一會兒,屋裡就飄出了飯菜的香味。小夥子飛快地推門進屋,直奔水缸,看見那隻大田螺只剩下一個空殼靜靜地躺在水缸裡。
《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當花轎行到梁山伯的墓前,英臺推開轎門,跳出轎子,她甩掉繡花鞋,赤腳朝墓前奔去。一時間,四下裡風起雲湧,大雨刷啦啦落下。等到祝英臺跑到墳墓前,只聽見「轟隆」一聲巨響,墳墓裂開一道縫,祝英臺從裂縫跳入墓中,墳墓馬上合攏了。
過了一會兒,雨過天青,天上出現一道彩虹,墳墓裡飛出來一對蝴蝶。
兩隻蝴蝶自由地飛,快活地飛,它們一會兒飛到花間,一會兒飛到湖上,無論飛到哪裡,它們總是在一起,形影不離。
這兩隻蝴蝶,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