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發現,兩到三個月之後的寶寶開始吃手了,尤其是吃大拇指,吮吸的津津有味同時弄的到處都是口水。那麼這時候的寶寶吃手,爸爸媽媽該怎麼應對呢?今天,悠卡樂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寶寶吃手的相關知識。
寶寶為什麼會吃手?
吮吸是寶寶天生的能力,寶寶們從一生下來開始就會吮吸母乳,所以說這是一種無條件反射。而兩三個月份的寶寶已經能夠部分支配自己的手了,至少把大拇指放到嘴裡的這個動作可以一氣呵成,所以他們除了吃奶就可以自主性吃手了。
這個月份的孩子味覺進一步發育,開始通過口腔來探索這個美麗的世界。他們甚至還有些不明白自己的手指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把手當作外部世界來感知。
有的寶寶三個月以後乳牙開始萌發。使得寶寶的牙齦又痛又癢,從而情緒不好,感到煩躁不安。這時候寶寶就開始用吃手來自我安撫,緩解長牙給牙齦帶來的不適感。
還有一種情況,當寶寶意識到周圍的環境比較陌生,或者有陌生的人,他們心裡會產生緊張情緒,由於他們還不會說話,有時候就會用吃手來緩解自己的焦慮和不安。這跟成年人有時候會吃東西或者嚼口香糖來緩解壓力有著相通之處。
寶寶吃手有好處嗎?
從寶寶吃手的原因來看,寶寶吃手其實是正常現象,有著很多不可抗因素在裡面。所以爸爸媽媽們就不要對待吃手像如臨大敵一般了,更不要粗暴的阻止寶寶吃手。因為寶寶吃手能起到不少好作用呢。
吃手會讓寶寶有能夠控制外界的感覺,讓他們開心,所以能夠發現,很多寶寶吃手的時候會微笑。
寶寶吃手還能促進口腔功能的發育,提高口腔感知的敏感度。
此外吃手還對寶寶大腦的發育起到正向影響,因為手指跟大腦神經的發育緊密相關,大腦頻繁發送指令,寶寶頻繁吮吸手指,反過來又促進大腦的發育,所以吃手可以讓寶寶提高大腦和手的協調能力。
寶寶吃手需要注意些什麼?
既然寶寶吃手有諸多好處,我們是不是就要對寶寶吃手的行為聽之任之呢?也不是,我們還是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病從口入」,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要給寶寶勤洗手,不要讓寶寶把細菌吃到肚子裡。
還有注意寶寶嘴邊,下巴等位置要清潔乾燥,不然會引起寶寶局部溼疹。
什麼時候開始引導寶寶不要吃手?
一歲以後的寶寶,隨著生長發育會對手以外的東西感興趣,吃手的習慣會慢慢消失,如果還沒有的話,父母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慢慢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