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車服務哪家強?Uber、易到、AA、滴滴、神州

2020-12-20 快科技

前幾日,和從矽谷回來的同事Vicky聊天時,說過這樣一句話:

想想一年前,滴滴、快的補貼大戰剛剛開始,短距離打車只需支付0.1元,激動而有趣;半年前,矽谷新寵Uber正式入華還不久,易到用車在科技媒體中的報導次數開始增多,滴滴專車和一號專車尚處在轉型謀劃階段;現在,出門已經有6種專車工具可供選擇,甚至可能它們比計程車更便宜、更舒適。

如果你也擁抱了這種變化,或許會和我一樣,不得不去感嘆,僅僅一年時間,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滲透並改變人們的日常出行方式的速度之快。如果你還未能接觸到這些新型出行方式,作為一名消費者,我想和你分享一些我的日常出行感受。看看每一種出行工具都有哪些優點和特點,但同時也有哪些不夠完美的地方。

Uber:典型美國公司的思維方式

Uber作為專車市場的開拓者以及領頭羊入華才一年半時間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在我的體驗過程中,一句話可以形容它:典型美國公司的思維方式。

這指的是,Uber延續了在美國等其他地區一貫以來的服務方式和使用體驗。打開手機app,你只需定位自己所在地就可以一鍵叫車。系統會自動推送給附近的Uber司機,一旦有人接單,司機就會聯繫你,到達你所在的位置。然後你告訴司機你的目的地,他就會將你送達。在這一過程中,你幾乎不需要做多餘思考,簡單快捷。其背後是Uber希望人們「說走就能走」。

但是,如果你想更省事,最好是手動填寫出發地和目的地。就北京而言,樓房之間距離極短,Uber地圖定位常常會有些許偏差,這導致如果司機按照地圖導航,可能會找不到你的具體位置。此外,北京的地點繁多,如果不提前設置好目的地告訴Uber司機,他極有可能並不知道具體線路。如果你設置了目的地,即使Uber司機並沒有去過,他也可以通過手機導航到達。

不過,現在Uber也開始一些中國本土化的運營嘗試。例如,Uber近段時間推出了周一人民優步50元內免費、春節前3單半價折扣優惠、邀請好友贏取免費乘車機會,以及微信朋友圈玩遊戲贏優惠等。如果你知道過去幾個月,Uber僅可能在你兩三次叫車都沒有司機響應的情況下才會給予50元補貼時,就明白最近的運營活動可以表明,Uber正在越來越中國化。

你可能關心Uber的價格。它分為人民優步、UberX、UberXL、UberBlack四個級別。最衷心的一個建議是,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已經開通了人民優步服務,那麼請嘗試使用它。因為你會發現,人民優步比其他專車服務和計程車都要便宜。

當然,Uber本質上仍然是一家美國公司,因此它仍然存在一些可能不符合中國人的設計思路。比如,除了一鍵叫車,你不可以預約用車,不能夠選擇司機,也不能查詢優惠碼紀錄——這一點其實困擾極大。如上文提到,Uber在北京有周一人民優步免費活動,你只需要輸入優惠碼「PEOPLESMONDAY」。然而,當你輸入了之後,它並沒有優惠紀錄,也不會在你搭乘叫車時進行提醒,以致於你可能會懷疑是否免費。而在你使用後,系統其實並不會扣除你的金額。以及,如果你有多重優惠券,你也不知道下一單你會被安排使用哪一種優惠。

易到用車:接地氣

易到用車成立於2010年5月,是國內最早開始提供商務專車服務的公司。用一句話形容它:最接地氣的專車應用。

接地氣的直接表現在於,不只是「現在用車」,易到用車還提供了「預約用車」、「接送機」、「接送站」、「半日租」、「日租」等服務,甚至最近在專車之外,易到還推出了試駕和代駕服務——功能多多益善似乎適合中國人。

服務類別的增多意味著,用戶的選擇增多。如果我第二天需要去某個目的地,提前一天我就可以預約車輛,以免到時忘記或錯過時間。如果使用易到預定送機,你還會獲贈一次CIP安檢通道快速通行服務,以及航空意外險和航空延誤險。

並且,你還可以選擇司機和車型、收藏司機、設置黑名單、添加個人偏好、充值餘額等功能。它們都能幫助你更方便的乘坐易到專車。例如,將你認為好的司機添加進收藏列表,以後每一次用車,他們都將收到推送信息,以便為你服務。即使沒有收藏,只要服務過你的司機,易到也會幫你標註,從而幫助你做出選擇。

此外,易到的優惠券也是其接地氣的表現之一。可以說,時不時易到就會贈送「一批」優惠券(似乎你用的越多,系統贈送優惠券的頻率也就越高)。儘管最高不過30元的小額優惠,並且可能有使用車型限制,但使用優惠券確實能幫助你節省一大筆開支。

然而,易到也存在著亟需解決的問題。

其一是,隨著規模擴張、車輛增多,易到用車平臺上司機和車輛都開始有些「魚龍混雜」。例如,某些經濟型汽車實在是太「經濟」了。我曾有兩次特別不好的體驗,車上沒有準備紙巾和礦泉水(即使有,礦泉水瓶也是髒兮兮的,一看就好像是司機自行準備的並不是標準配置)、空氣不太好聞,車型老舊的車窗需要手搖才能降下來——這些都讓我懷疑我乘坐的並不是易到專車。

其二,有司機反映易到用車的手機app經常出現卡頓、掉線等情況。這導致,有的時候易到app的裡程數可能與實際不相符合。對此,易到的解決辦法是開放司機可以自行填寫裡程數的權限。這意味著,上車時司機通常都會將車輛的裡程數清零,到達目的地後如果汽車紀錄的裡程數與手機紀錄的不一致,司機就會以前者為準,填寫到app裡,從而計算出最終價格。

這種解決方法無可厚非,解決了司機的麻煩,但在我看來一定程度上算是「治標不治本」。如果手機能準確記錄行駛裡程,何必需要司機手動添加呢。而且司機手動填寫裡程數,再怎麼看來都覺得不太靠譜。你不能避免司機不會多加一兩公裡數。即使數額小,那也是一種不好的表現。

滴滴專車和一號專車:擁有巨頭背景的後來者還沒有異軍突起

阿里系的一號專車、騰訊系的滴滴專車,幾乎誕生於同一時間點(去年8月份)。作為快的和滴滴的新增業務點,它們的表現只能說差強人意。在我的體驗過程中,並沒有讓我有特別大的心動理由全面轉向這兩個平臺——儘管,它們的背後站著財大氣粗的兩大巨頭。

滴滴專車和一號專車雖說都是打車應用轉型專車服務,但二者也有差別。據雙方各自的司機表示,滴滴專車的運營模式與Uber、易到相差不大——車輛屬於掛靠在汽車租賃公司下的私家車,司機與滴滴專車籤訂勞務合同;一號專車的車輛是一號專車公司所有(至少一號專車司機是這樣說的),司機是一號專車招聘的兼職或全職員工。

為什麼說二者都沒有異軍突起,原因在於滴滴專車和一號專車都沒有特別能讓人心動的殺手鐧功能。車輛數量不一定比易到用車多,價格比Uber和易到用車都稍貴。或許集成到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兩個app中,坐擁數量眾多的潛在可能用戶,可以算是一個優勢。

但在我看來,這種做法意味著滴滴和快的做專車應用依然沒能逃開做打車應用的思路——像選計程車一樣選擇專車,不能查看各種車型價格、不能選擇司機、沒有評價收藏等。雖然方便,但似乎並不能體現專車的不同之處。在我看來,在中國,或許擁有挑選車型、收藏司機等本土化功能的易到用車比純美國式的Uber更討巧。

在這點上,相對來說我更青睞快的打車推出的一號專車獨立應用。在使用邏輯上,它更像是一個專車應用,並且它提供了「為誰訂車」這一小的貼心服務。如果我需要為朋友訂車,直接可以輸入ta的手機號,司機便會直接聯繫ta。而如果我選擇易到或Uber為他人訂車,一般都會發消息給司機另一個手機號,然後和司機電話溝通一下,讓司機直接聯繫實際乘客。

此外,一號專車還推出了酒宴專車、包車等特殊需求,如果有這類需要的乘客或許使用一號專車會更省事。

AA租車:專注在高端商務用車領域,功能簡單的專車應用

去年4月份,AA租車一口氣購買了100輛Tesla Model S(至少官方是這樣說的),不管是噱頭還是資金雄厚,AA租車本來可以在專車市場有更多表現,但實際上並沒有。

在體驗過程中,AA租車留給我的最大印象是,標準化程度比較高。AA租車的車都比較新,車型偏舒適或商務。上車時,身著西裝領帶的司機就會第一時間提醒車內備有紙巾、礦泉水、車載Wi-Fi等。

不過,這其實也意味著AA租車還停留在高端商務專車領域。在Uber和易到都在以人民優步或降價策略,往下遊滲透到更廣泛用戶群體時,這樣的產品定位使得AA租車的車輛數量及用戶數量或許都不是特別大。

實際上,AA租車的問題也非常直接和嚴重。就我看來,AA租車的功能相對比較簡單,並且app應用設計落後。在iOS上,你很容易就能嗅到一種與iOS 8不太符合的設計風格,以及濃厚的模糊感。

另外,你其實也很難在媒體或大眾的口中聽到太多AA租車的消息。運營營銷活動、滿天的優惠券等等似乎都與它絕緣。酒香其實也怕巷子深。要知道,滴滴和快的每逢周五越來越人性化的優惠券消息都快成為一道風景線。有的時候,讓人們記住才能讓人們持續使用。

神州專車:一款合格的轉型產品

神州租車推出神州專車的目的不言而喻——盤活手中的汽車資源,尋求上市後的業務轉型。在我個人體驗過程中,神州專車算是一款合格的轉型產品。

簡單來說,該有的功能基本上神州專車都具備,包括:立即用車、預約用車、接送機、代金券、車型選擇、價格預估、歷史行程、充值等。並且,在此基礎上,叫車響應速度比較快,司機服務標準化服務程度較高。

有一個例子,我出差去廣州期間,在乘坐神州專車時,如同在北京一般,司機在我上車時就告知車上配有Wi-Fi,並且Wi-Fi密碼竟然是全國統一。甚至,我了解到,所有神州專車司機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機,手機和手機號碼都是神州專車統一配備,手機號碼所屬地全是北京,即使他是一名廣州司機。從中,你可以看出神州專車的高標準化程度,或許已經稱之為恐怖。

不過,神州專車的問題仍然有。比如,app設計UI界面實在稱不上好看,以及訂單系統分配錯誤。有一次我使用神州專車乘車去望京。同一時間系統為我分配了兩個司機,其中一個司機聯繫了我並載我到達目的地,另一個司機可能並不知情並未聯繫我,訂單狀態也一直處於待服務狀態。十天之後客服發現了這一點,才打電話告知我,幫我取消了訂單。

考慮到神州專車推出時間較晚,市面上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案例可供參考。因此,你無法得出結論,神州專車就是一款優秀的產品。打個比方,臨摹著畫一個蘋果並不能說明你的畫功就達到嫻熟。但顯然,神州專車正處在高速成長發展期,這點從「充100送100」推廣活動,以及覆蓋寫字樓、機場的大幅廣告,都可以看得出來。

拼車應用:擁有社交屬性的專車服務

在此之前,PingWest品玩報導過除專車以外的另一種新型出行方式——拼車。體驗一段時間後,其實我發現,拼車應用簡直就是一種擁有社交屬性的專車服務。

怎麼理解呢?你會發現,所謂的拼車應用或因為技術不夠成熟,或因為產品自身定位,基本上很少有兩三個人拼車成功的經驗。也就是說,它們都變成了一對一用車。只不過,相對於專車服務,拼車更加靈活。

其實,PingWest品玩記者Vicky在矽谷搭乘UberPool時同樣發現,系統也幾乎只為司機匹配了她一個人。由此看來,似乎拼車應用不做多人拼車,可能並非是它們不想做,而只是出行線路匹配技術限制等等。

在一對一用車之外,拼車應用通常比專車應用更具社交屬性。體驗專車應用時,打分、收藏可能就是司機與乘客的全部社交方式了。但在拼車應用裡,車主和乘客分別有一個「朋友圈」,在這個圈子裡,車主可以和乘客互相評分留言互動,也可以單獨發送狀態等。這成為了拼車應用社交屬性的集中體現。而且,就我經常使用的兩款拼車應用——天天用車和嘀嗒拼車來看,基於用車的社交行為看起來互動性和用戶粘性都比較強。

前段時間,天天用車獲紅杉中國千萬美金B輪融資時,紅杉看中的便是天天用車的社交屬性。今年1月份,天天用車也推出了基於行業的「行業圈」,未來還將推出基於興趣、地理位置等屬性的小型社交圈子。

除了社交以外,我個人對拼車應用的體會便是,如果你固定上下班路線,提前預約第二天的拼車服務,基本上都能預訂到車輛。並且,拼車服務都是提前按照裡程距離支付車費,它不會受到第二天路況影響,價格上相比起計程車和專車都可能便宜一些。只不過,車型上你可能並沒有太多選擇餘地。不過,每天認識一兩位不同職業的車主,而不是一兩位專車司機,或許這種體驗也挺不錯。

總結

你應該清楚我對專車的態度,新型的出行方式理應得到誇讚。以我的經驗來看,非北京上下班高峰期,我大都會考慮專車出行。高峰期,如果不想擁堵在路上,還是選擇便捷的地鐵交通吧。至於選擇哪一個專車應用那便因時因地而異,哪一家能叫到車,那便是用哪一家的。目前來看,在北京還沒有完全不能使用的專車應用。在廣州出差期間,我也成功使用了易到、滴滴、神州三家的專車服務。

在以上的專車體驗感受中,你可能發現了,基本上我忽略了各專車應用的司機服務表現。在我看來,司機服務表現因人而異,但大都是合格的,非標準化因素並不能成為對專車應用的評價標準。

如若遇到服務態度惡劣的專車司機,你盡可以將其拉黑,向專車公司投訴,之後不考慮乘坐他的車輛。如果不希望司機聽電臺或音樂,不打算與司機聊天來表現你的和氣,以及希望調低空調溫度等等,你都可以直接對司機提出要求。基本上,司機都不會抗拒你的需求,或者表現出不滿。

其實,就我個人而言,如果沒有行李在身,我並不在乎司機是否主動幫我開門,甚至司機太過熱忱反而讓我覺得有些受寵若驚。畢竟,我不太願意接受一個年歲比我長的人為我開門,向我鞠躬。

如果,專車司機不使用手機地圖導航,或者使用陳舊的車載導航系統則讓我不能接受。在北京,如果不考慮擁堵情況,想當然的走某條路線,很有可能就會遭遇擁堵,耽誤約定的其他事情。

思考

在乘坐專車時,一位專車司機告訴我,因為另一家專車公司在培訓時提出,要求所有司機都需要向乘客鞠躬彎腰。他覺得無法接受,於是選擇了現在的這一家專車平臺。「如果是年長的人,向他鞠躬致敬倒沒什麼。但如果是年輕小夥子,向他鞠上一躬,我做不到。當然,幫忙搬行李什麼的,這是我應該做的。」

我便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專車服務這樣嚴苛的標準是必需的嗎?或者說作為乘客的我們,更看重司機的是什麼?

我曾遇到過一位被收藏100多次,月入純收入1-2萬的專車司機。他的車外表乾淨,內飾氣味清香,紙巾、礦泉水備齊。他年歲有些長,待人和藹,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和地圖導航;他懂得拿捏分寸,有時健談,有時安靜。總的來說,他是一個很容易讓人產生好感的人。

他並沒有在上車時為我打開車門,甚至鞠躬致敬。但下車時,我給了他好評,並默默收藏了他。

相關焦點

  • 專車接送機哪家強?四大專車深度評測
    專車接送機哪家強?四大專車深度評測 隨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以及行動支付的快速發展,出行結構發生巨大改變,網約專車以其便捷性特點迅速攻佔市場,對傳統出行方式產生巨大衝擊。數據顯示自2016年起,國內網約專車用戶規模呈爆發式增長,2016年後網約專車行業開始逐步進入穩定發展態勢。
  • 艾瑞5月旅行類APP大排名:滴滴、易到、Uber均入前10強
    艾瑞最新數據顯示,5月旅行類APP活躍用戶數前10的大排名中,網際網路專車佔了其中4個席位,易到位居滴滴快的之後,超越而且滴滴的活躍用戶已經超越了鐵老大「鐵路12306」,也超越了中國兩大在線旅行服務商攜程、去哪兒。究其原因,不難發現每個用戶每月會用車出行多次,但每月不一定都會有乘坐飛機、火車的出差、商旅等需求,本質上專車平臺是抓住了大眾生活中最高頻的出行服務需求。可見,網際網路專車也已成為大眾日常生活中最高頻的用車出行新選擇。
  • 前有滴滴,後有易到,神州專車為什麼要趟 C2C 這淌混水
    神州專車今日宣布涉足 C2C 業務,開放司機端允許私家車接入。相比較滴滴們20%的抽成,神州專車喊出「永不抽成」的口號,神州專車CEO陸正耀更是在媒體溝通會說「神州不靠 C2C 模式賺錢,誰也別想靠 C2C 賺錢」。
  • 四大專車橫向評測 全方位對比哪家最強?
    千呼萬喚,「專車新政」卻依舊難產。導致的結果就是專車市場繼續風起雲湧,各家的服務、價格、標準各不相同。提起市面上比較主流的專車APP,人們第一時間能夠想到的無非滴滴專車、易到用車、神州專車以及Uber,但是這些專車軟體究竟哪個最方便使用,哪個最便宜,哪個性價比最高呢?
  • 四大專車平臺體驗 吐血實測推薦易到
    北京的春天較短,卻花開滿城,無論是賞花、遊玩還是上班、開會,在「網際網路+」的時代,出門之前叫個專車再美不過。滴滴、Uber、易到用車、神州專車四家平臺各有特點,但對於普通用戶來講到底哪家性價比最高,聽別人說不如自己親身體驗。
  • 黑完Uber,神州專車發了「最誠懇的道歉信」
    站長之家(Chinaz.com)6月26日消息 昨天各媒體似乎被神州專車「黑」Uber的「Beat U!」廣告文案刷屏了,神州正面抨擊uber最終結果是引起眾網友的反感遭來一致吐槽,昨天晚間神州專車似乎有些扛不住了又出了一封「最誠懇的道歉信」。
  • 滴滴快的「蜜月」未滿 神州租車又挑專車價格戰
    3月2日,神州專車再次宣布,未來3個月持續「充100送100」活動,這不僅低於其他專車,包括滴滴、快的現有補貼,甚至會比一些計程車更便宜。3月2日,神州專車再次宣布,未來3個月持續「充100送100」活動,這不僅低於其他專車,包括滴滴、快的現有補貼,甚至會比一些計程車更便宜。流量驅動與服務體驗之爭快的打車公共事務高級總監葉耘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和滴滴合併主要是希望避免惡性競爭。合併以後競爭依然難以避免,但應該不會再像過去那樣慘烈。
  • 【腦洞很大】從「Beat U」到「Love U」,神州專車的套路為什麼說變...
    這句話曾用來形容滴滴和Uber的相愛相殺,但放在神州專車和Uber身上似乎也並不違和。七夕前夕,神州專車推出了# love U #系列營銷,向Uber員工實力表白。採訪中,神州專車CMO楊飛也用「情投意合」來形容如今的神州和Uber。隨意感受一下。
  • 廈門打車哪家強?的士、專車、電召用戶體驗打分
    計程車、專車、電召車,時下打車方式日益多樣化,但到底哪種打車方式更快?更實惠?更好用?為此,導報微信徵集了6名記者,用暗訪的方式體驗了的士、神州、滴滴、1號專車、易到、電召的士等六種不同的打車途徑。
  • 「打車真經」:專車哪家強?
    懂懂住在城鄉結合部,其它專車都不是太好叫,滴滴永遠充足。  安全性:3星 話說滴滴的安全性,真心評價不高。當然,評價不高是指綜合看,必須說80%的專車還是靠譜的,但滴滴的模式決定隱患很多。滴滴絕大多數都是私車「加盟」的形式,現在因為急於發展數量,審核極為簡單(滴滴認為自己審核很嚴格,但從懂懂跟司機的聊天當中發現並非如此)。
  • 長沙現黑馬打車軟體,和滴滴一個價卻比滴滴服務好,日均兩萬人用
    網際網路下的創新思維,催生了許多新的出行模式,如神州專車、易到、滴滴等,其中作為最早進入網際網路出行企業之一的滴滴是被大家最為熟知和使用頻率最多的,不過這個市場中卻也不止滴滴一家可以選擇,3月28日,筆者在長沙參加了一場曹操專車的溝通會,並於第二天親身體驗了一次,就價格、服務等方面來評判
  • 滴滴打車,曹操專車等網約車平臺興起,你最信任哪個平臺呢?
    出門前怕因為堵車或者等待太久浪費時間,滴滴出門便已經成為了最常見的一種出行方式。伴隨著這一市場的不斷開闊,越來越多的企業或個人加入到這個行業中,那麼,現在常見的這一類型的出行方式有哪些呢?你試過幾種?滴滴出行算得上是最早的軟行業,這家成立於2012年的公司,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和市場的不斷擴大,滴滴出行現已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出行服務行業。
  • 過年回家坐次好車,專車服務哪家最優惠?
    從2014年開始,網際網路專車服務大量湧現,雖然眼下面臨著監管難題,在一些城市被定性為非法營運,但不可否認專車服務確實為人們提供了更加方便、舒適、體面的出行方式。目前比較著名的專車服務有四個,分別是滴滴專車、一號專車、易到用車和神州專車。春運回家期間這四款專車服務到底哪一個更優秀,並且用起來更划算呢?IT之家幫大家比較一下。
  • 如果我是神州專車公關經理……
    本文會涉及以下內容:神州專車面對本次滴滴事件的反應;神州專車當年之勇;基於滴滴事件,我關於神州專車的公關策略思考;從網約車簡史看神州與滴滴之爭;認知模型提煉。——神州專車這是神州專車在品牌定位側持續佔據用戶心智的策略,面對滴滴的平臺戰略,這一定位也是相當精彩。按照定位理論來講,就像王老吉佔據「去火」特性、海飛絲佔據「去屑」特性一樣,神州專車也一直嘗試佔據「出行安全」這一特性。我一直非常欣賞這一品牌定位策略。
  • 滴滴專車更名為「禮橙專車」 為什麼突然改名字了?
    滴滴方面表示,過去1年多時間,滴滴對專車產品和服務體系進行了重構和升級,提升用戶出行體驗。希望通過此次品牌升級在用戶心中建立更為鮮明的印象,同時持續升級服務,成為專車行業的代名詞。據悉,2018年,禮橙的使命是從「專車決勝」升級到「專車優勝」。
  • 專車司機不認路被導航忽悠 多出的40塊該誰付?-專車,計程車,滴滴...
    麻煩A:多付了錢目前,滴滴所有的快車和專車類業務都為全程計費,比如它在路上堵1分鐘,就要收取顧客4到5毛錢,依此累加。如果導航選擇了一條堵或遠的路線,那麼多出來的費用上哪說理?「滴滴」賠15元抵用券滴滴:投訴電話很難打通,記者只好在打車結束後,在系統裡將此意見編寫提交上去。半個月後,記者接到了滴滴客服的電話,表示可以對司機進行批評教育,並願意補償記者一張15元的抵用券。
  • 滴滴專車更名禮橙專車, 將上線獨立APP
    而禮橙專車的新logo則是一個帶著領結的服務者形象,它代表專車的服務基因以及品牌的美好願景。滴滴方面表示,專車品牌因消費者而升級。過去1年多時間,滴滴對專車產品和服務體系進行了重構和升級,提升用戶出行體驗。希望通過此次品牌升級在用戶心中建立更為鮮明的印象,同時持續升級服務,為用戶提供一個了解自己,專屬自己的出行品牌,並成為專車行業的代名詞。
  • 網約車市場暗潮洶湧,誰動了滴滴的奶酪?
    收購uber中國後,滴滴已經很久沒遇到勁敵。直到今年3月21日,美團打車進入上海,首日接單量突破15萬,掀起了消費者和司機都熟悉而喜聞樂見的價格戰,與滴滴正面交鋒。  與美團打車不同,更早一步進入市場神州專車、曹操專車等企業,儘管規模還遠不足以與滴滴抗衡,但聰明之處在於避免了與滴滴硬碰硬,而從B2C模式、租車等業務差異化切入,試圖分得網約車市場的一塊蛋糕。
  • 私家車能在神州註冊接活跑專車
    原標題:私家車能在神州註冊接活跑專車本報訊(記者章勝)優步、滴滴成一家,正當大家認為消費類專車領域再無大事時,神州專車卻重新點燃專車市場戰火。昨天,神州專車正式發布U+開放平臺戰略,宣布向符合條件的全國車主免費開放流量、技術和品牌資源,並且承諾永不抽成。
  • 向遠之:網約車戰場硝煙四起 專車群雄哪家強?
    一、品牌背景 禮橙專車(原滴滴專車)是處於相對壟斷地位的滴滴出行在業務上的分層產品,區別於滴滴快車業務,其主要定位於中高端群體,主打中高端商務用車服務市場。而神州專車、首汽約車和神馬專車同樣專注在中高端出行市場,與滴滴專車分庭抗禮,曹操專車則主打便捷平價網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