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有著9處盜洞,是何種墓葬方式,使得眾多唐三彩保存完整?

2020-12-22 阿楚說歷史

看見唐三彩那一刻才知道,原來大唐距我們那麼的近,近得甚至能讓人感受到一股從歷史的另一端撲面而來的氣息。

唐三彩作為古代大唐盛世的見證者,有著其獨特的歷史價值,其地位在古陶器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想必大家應該都有聽過這個名字,但是對其有詳細了解的恐怕就不多了,以至於產生了很多誤會。首先就是唐三彩並不是只有三種顏色,只不過是主要以黃、綠、白為主,因此才得名。再一個就是唐三彩是冥器,並不可以擺放於家中。其實早期的唐三彩陶器因為含鉛量過大,是主要用於陪葬的,隨著後來工藝技術的改進,才漸漸當作飾品擺放家中。按理說,在唐朝的墓葬中發現唐三彩並不是一件怪事,但在一個有著數個盜洞墓葬中發現眾多依舊保存完整的唐三彩這就比較奇怪了。

在上個世紀時,位於西安一處工地上的工人們發現了異常,挖掘過程中一塊較大的青石板赫然出現在眾人眼前。工人們非常有經驗的立馬上報了文物局,他們之所以敢如此肯定,是因為西安這座城市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曾作為十多個朝代的都城,在這片土地之下不知道藏有多少墓葬。為此,西安還獲得了我國修建地鐵最慢城市的稱號,在修建過程中總是會不斷發現新的墓葬,當地文物局還沒有清理完上一個,馬上又有新的被發現。所以,對於這樣的事情大家也見怪不怪了,還是及時請專業人士來處理。

事實證明,工人們的猜測並沒有錯,在考古團隊到來之後,他們通過青石板上所雕刻的紋路確定了此處就是一個墓葬。可能對於施工方來說是比較苦惱的,施工日期不知道要被延後多長時間。而對於文物局的工作人員來說,他們的欣喜只持續了短暫的時光。拿掉青石板打開墓葬後,大家都懵了,在墓室壁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盜洞,多達九個。並且最為要命的是,這九個盜洞的新舊程度以及挖掘手法都不一致,說明這個墓葬被多夥盜墓賊光顧過了,那還能留下陪葬品嗎?果不其然,整個墓室裡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個棺槨。

但即便是這樣,考古工作還是得繼續。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們在耐心地的清理完整個墓室後,也沒有對僅存的棺槨抱多大的希望,打開後發現裡面確實被盜墓賊偷的一乾二淨,只剩下屍骨和一些不值錢的東西。接著他們從石棺上記載的文字得知,原來這是一處唐朝三品大臣的墓葬,不禁更令大家感到惋惜。因為三品原本就是很大的官職了,並且唐朝與其他朝代有一些不同,連宰相也僅僅只是三品,可想而知這位墓主人曾經也是唐朝的一代重臣。如此高職位的一個官員墓葬,只可惜被盜了多次,能夠了解的地方並不多了。

就在大家準備結束了這一場考古時,他們又重新把目光聚焦在了那個巨大棺槨上。可能是因為墓室中只剩下它,看得時間久了便發現其中存在一些問題。經過科學儀器測量後,工作人員們發現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整個棺槨竟然重達幾噸,這個現象還是比較少見的,在發現的很多墓葬中幾乎沒有見過如此重的棺槨。於是,他們決定將整個棺槨取出來進行研究,就是這個決定又引發了後面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緩緩將石棺吊出之後,在它的底部出現了一個新的墓室,原來整個的墓室關鍵在於此處,新的墓室中保存有將近100件唐三彩以及其他的陪葬品,且大多都保存完好。

這時,大家才真正的恍然大悟,也許原本墓主人在下葬之時,外面的墓室中並沒有擺放多少陪葬品。因為古人早已知道存在被盜墓賊偷走的風險,由此才想出這麼一招,將所有貴重的陪葬品都藏於厚重的棺槨下面。一來盜墓賊很少會想到這一點;二來他們的技術條件也不允許移除幾噸重的石棺。此次發現的唐三彩不僅數量較多,而且保存完好,為研究唐三彩這種古時高超工藝的陶器又增添了不少素材。總得來說,唐三彩既見證那個盛世大唐,也賦予了新時代的意義。現如今,唐三彩享譽中外,包含了那個時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點在內,同時也是那個時代陶器中的精華,後世幾個朝代的三彩器無論在各方面都不能與之媲美。

相關焦點

  • 古墓墓壁現9處盜洞,是何種墓葬方式,使得眾多唐三彩保存完好?
    古墓中頻繁被盜墓賊光顧,為什麼還有無數珍寶倖免於難?按理說,一處古墓中發現多個盜洞,就說明這座古墓中大部分陪葬品已經被盜墓賊順走了,但陝西的一座唐朝古墓卻暗藏玄機,有一點不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19世紀60年代,陝西西安的一處工業園正在施工,卻意外的挖出了很多青石板的碎塊,這種情況,如果在60年代的其他城市有可能不會引起重視,但是在西安可就不一樣了。
  • 9人盜掘古墓葬被處有期徒刑 檢察公益訴訟助古墓回填
    央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記者王啟慧)去年10月,9人盜掘所屬年代為戰國至漢代時期的烏圖布拉格土墩墓,對墓葬本體造成了嚴重破壞,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經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後,作案9人被判有期徒刑及罰金44592.24元。記者近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今年10月,博樂市文旅局已使用被告人繳納的盜洞回填修復費用對烏圖布拉格土墩墓進行回填修復。
  • 9人古墓「摸金」法庭受審
    9日,由博樂市人民檢察院提起的謝某某、楊某某等9人涉嫌盜掘古墓葬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在博樂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2019年初,被告謝某某在博樂市烏圖布拉格鎮江巴斯路以北承包土地種棉花時,發現一座古墓葬,便產生盜掘古墓中文物以牟利的想法。隨後其與被告楊某某、謝某紅等8人預謀共同盜掘該古墓。2019年10月8日起,被告謝某某提供作案工具及車輛,與其他8人共同盜掘古墓。當年11月中旬,因天氣寒冷,盜洞塌方滲水,9名被告未盜取任何文物。
  • 新疆9人盜掘古墓未見「寶貝」 反被送上法庭
    9月9日,由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人民檢察院提起的謝某某、楊某某等9人涉嫌盜掘古墓葬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在博樂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案發後,經新疆文物考古所專家前往現場認定,盜洞深處已達到墓葬封堆下中部位置,可能接近墓室,盜墓者的盜掘行為已對墓葬本體造成嚴重破壞。
  • 盜掘古墓葬罪相關問題研究
    一、古墓葬的鑑定意見應著重審查  鑑定意見作為刑事訴訟活動中眾多證據中的一類,在運用法定證據證明犯罪行為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內容客觀、指向明確,往往成為整個證據鏈中的關鍵一環,尤其體現在本罪名中,屬核心證據,直接決定著本罪的成立與否。同時,由於鑑定意見需由多個要件有機協作後才能做出,因此,應對每個要素逐一分析判斷。
  • 千年古墓:九個盜洞,盜賊啥也沒撈著,考古專家感嘆「高招」
    在我國大地之下不知還掩藏這多少古墓。久而久之便出現了一群專門挖掘這些陵墓的人,即盜墓者。為啥盜墓一事頻出,這就源於我國的墓葬文化了。自古便有陪葬制度,有些世族大家或是皇家貴族去世時喜歡將價值連城的器物或是牲畜、傭人葬入墓穴,保證死者的冥富,為此一些文物和古董不會因戰爭而走失,遺留至今。也正是因為此,有不少人對陵墓中的寶物垂涎欲滴。
  • 滄州田野中的西周古墓,多個盜洞直通墓室,內部是否早已盜空
    風水寶地林立帝王陵寢,異人名士埋骨於風景絕佳處。自古以來有入土為安和視死如侍生的觀念,墓葬慢慢的不再是簡單的風俗而是一種文化。隨著墓葬文化的興起,陵墓也隨之升級成為人類歷史的一種產物。造型精美、規模宏大的帝王陵自然深受遊客的推崇,而那些隱藏在荒野中的古墓墳冢也有好奇者前去探訪。河北滄州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數量眾多的文物,尤其古代的墓葬分布更為廣泛。
  • 種田時發現古墓葬並實施盜掘 現實版「摸金校尉」開庭受審
    2020年9月9日,由新疆博樂市人民檢察院提起的謝某某、楊某某等9人涉嫌盜掘古墓葬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在博樂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據悉,就文物古蹟保護領域提起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侵權賠償類案件在新疆尚屬首例。
  • 探秘濟南小清河家族墓葬群:古墓將被遷址保護
    原標題:探秘濟南小清河家族墓葬群 北朝、唐初古墓將被遷址保護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7日訊 自濟南市章丘區小清河合莊段搶救性考古發掘開展以來,考古人員先後發現了二十多座古代墓葬,年代集中在漢代、北朝以及唐朝初期。
  • 揚州5名男子專盜古墓 偷了92塊漢代棺材板被判刑
    為了弄點錢花花,揚州5名男子竟然做起了「摸金校尉」,專門盜竊古墓內的棺材板。9月5日,記者從揚州儀徵市人民法院獲悉,五名被告人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墓葬,其行為均已構成盜掘古墓葬罪,被判處刑期不等的刑罰,並處罰金。
  • 偷雞不成蝕把米 九人盜掘古墓未見「寶貝」被送上法庭
    天山網訊(文/記者 劉一鳴 通訊員 陶智華 圖/博樂市人民檢察院提供)9月9日,由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人民檢察院提起的謝某某、楊某某等9人涉嫌盜掘古墓葬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在博樂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 兩男子盜掘古墓分別獲刑並處罰金
    近日,福建省沙縣人民法院審結了這起盜墓案件,被告人謝某、陳某因盜掘古墓葬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至二年九個月,並處罰金五千至四千元。  2019年11月中旬,遊某偶然得知沙縣某村後山深處有一座宋代古墓,於是便萌生了上山盜墓的想法,並將想法告知陳某、劉某(另案處理),三人一拍即合。
  • 這麼精準的盜洞是誰打的?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古墓,是位於武威的雷臺漢墓,該墓為東漢晚期(公元186─219年)的大型漢磚墓葬,因出土中國旅遊標誌銅馬踏飛燕聞名。位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北關中路,佔地面積12.4萬平方米,距今已經有1700多年的歷史。
  • 新疆9人學「摸金校尉」盜墓 法院:回填!道歉!
    博樂市人民檢察院提起的謝某某、楊某某等9人涉嫌盜掘古墓葬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在博樂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當年11月中旬,因天氣寒冷、盜洞塌方滲水,9名被告未盜取任何文物。後案發,經新疆文物考古所專家前往被盜墓葬現場勘察認定,盜洞深處已達到墓葬封堆下中部位置,可能接近墓室,以上盜墓者的盜掘行為已對墓葬本體造成了嚴重破壞。
  • 朝歌遺址挖出5座明清墓葬,上面趴著一隻烏龜,墓室底部卻有小洞
    朝歌遺址挖出5座明清墓葬,上面趴著一隻烏龜,墓室底部卻有小洞在《封神演義》,朝歌的酒池肉林讓人們印象深刻,印象中朝歌的商紂王和妲己荒淫無度,後來終於使得商代走向滅亡,歷史基本上也是如此。商代後來被周朝取代,後來周文王的第九子被封在這裡,建立了衛國。
  • 淮南:古墓驚現盜洞 盜墓者獲刑1年並處罰金5000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法院網1月7日消息:近日,壽縣法院宣判了一起盜掘古墓葬案件,幾名罪犯合夥盜掘一座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墓葬,其中一當地的村民陳某因為盜墓者提供幫助,獲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五千元。
  • 大案要案偵破紀實:「九層妖塔」旁古墓被盜案告破
    這座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察汗烏蘇鎮的唐代早期吐蕃墓葬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吐蕃墓葬,名為「血渭一號大墓」。因其墓葬共有9層,又有許多不吉利的傳說,所以也被當地人稱為「九層妖樓」、「有妖怪的高樓」。據國家文物局官方微信公眾號介紹,犯罪嫌疑人韓萬裡參與盜掘的古墓葬正位於血渭一號大墓東側一平臺處。2017年11月以來,犯罪嫌疑人夏某某太、張某、索某某吉、蘇某奎等人預謀盜墓,經踩點確定了盜掘地點,並商量決定尋找懂行的人幫忙。
  • 2600年前的春秋古墓出土一件銅器,解釋了現代爭論已久的一個問題
    在漢陽眾多的姬姓諸侯國裡,國家有大有小,實力有強有弱,在其中有個最大也最強的諸侯國,就是隨國。《左傳》:「漢水之東隨為大」。但是與此同時,根據現代考古的發現,在湖北隨州一代,先後出土了多個春秋古墓,根據古墓裡出土的文物考證,墓主人都被稱為曾候,如曾侯輿、曾侯丙、曾侯寶、曾侯諫,還有著名的曾侯乙。隨州是春秋時期的隨國,為何出土的卻是曾國文物,這個問題一度引發爭議。
  • 梅花壟上的古墓案!
    盜墓者向來都是選擇在白天踩點,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再神不知鬼不覺對古墓進行盜掘,為了掩飾、消除盜墓痕跡,盜墓者通常會將盜洞進行回填,一般人很難發現古墓被盜,大白天公然盜墓的,這還是頭一回接到這樣的報警。他們心裡很清楚,峨眉村屬於梅花壟古墓葬群的保護範圍,而盜掘古墓最高可處無期徒刑,對於全椒這座小縣城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重大案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