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語文教材增加了多少必背古詩文?語文教師如何施教?

2020-12-11 殷勇教育聊齋

部編語文教材增加了多少必背古詩文?語文教師如何施教?

丨引論:必背古詩文增加了多少?改革開放大勢所趨,不必爭個你死我活!

誠如通欄標題如示,我團隊一直跟蹤關注這個問題,發表了系列文章:[連結二三篇]。網上針對要背那麼多書,爭得沸沸揚揚,怨聲載道。其實,大多人都是堂吉訶德,不知標的,胡亂拿著長予與風車作戰。背朗古詩文增加了多少呢?

我們查閱相關文件,文件白紙黑字寫明部編語文新教材中,原有、新增篇目、增幅百分比如下:

小學階段,原69篇增到124篇,增幅80%;

初中階段,原60篇增至132篇,增幅83%;

高中階段,原14篇增至72篇,增幅400%。

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這是黨和國家戰略,是大勢所趨。我們國家的整個體制,包括政治、經濟、文教、軍隊、外交,工農兵商學,都在大刀闊斧改革開放,何況一套套小小的語文教材?!

大綱已制定,教材已編成,再去爭個你死我活,倒不如來講論下一步如何貫徹新大綱、新教改、新中考高考改革的精神,如何落實、施教的問題。當然,對語文觀這些「務虛」的,越討論越爭鳴越好,有利於糾偏,有利於教改、教學方法的必要補充和豐富多彩。

丨本論:如何落實施教?我「英勇」拋磚引玉,求教於專家和全國同行。

我認為,還是分學段、落實指標,形成導讀、背書、摘抄佳句、檢查、考試、驗收、評價等讀書訓練體系。

第一,小學總共124篇古詩文,如何施教?

我認為,一二三年級,要求學生把課文中的古詩文會背誦會默寫;課外閱讀適可而止,原則上不要增加了。現在教育部提倡「減負」,要求讓初小學生回家無作業。這個大方向是對的。要提倡並落實高效課堂一一就是向40分鐘要速度要效率!

小學四五六年級,要求學生不僅對課文中的古詩文會背朗會默寫,還要粗粗的理解;課外閱讀可以增加二十幾篇(部)即可。對中高年級學生,可以布置少量家庭作業了一一以當晚九點半前能完成的作業量和難度係數為標準。要學生理解古詩文,以「關鍵詞」記得住、能寫三四句敘述性「主題句」即可。

如:李白的《贈汪倫》是一首送別詩;三四句是佳句,用了比喻手法。詩歌按題材分,還有愛情詩、邊塞詩、詠物詩、諷喻詩、山水田園詩、懷古之作、悼亡之作、羈旅行役之作,等等。詩中,抒發什麼,表現什麼,詩人怎麼樣寫?切忌複雜化、學術化。

第二,初中總共132篇,如何施教?

初中年級,要求初中生不僅對課文中的古詩文會背誦會默寫,還要有比較完整的理解,能寫出一兩百字的解讀話語;課外閱讀可增加到三四十篇(部)左右。要求初中生對古詩文的理解,可以較有體系了。

如,詩言志。詩緣情。詩歌的最大特徵是「抒情性」。開頭為什麼要介紹作者?這是知人論世,是理解詩文內容的前提。標題哪個字詞是詩眼,揭示了什麼?全詩有多少個意象,構成什麼樣的意境?全詩(文)抒發了什麼,表現了什麼,如何寫的?

古文,基本是文言散文一一哪些實詞古今詞義不同?哪幾個虛詞經常出現,構成了常見的文言句式?如「之乎者也」,如「……者……也」 「……乎……乎?」「焉能……」 「與其……毋寧……」等等。散文的最大特徵是「形散神不散」。古文中的議論文與現代議論文一樣也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我特別懷念我已故了的老師熊肇勤主任,他原是粵北連州中學教學名師。他說,他今天講熟講透了古詩文課文,學生理解了,幾句詩、幾段古文,焉能不會背誦?規定明天檢查,基本都會背了。

第三,高中總共72篇,如何施教?

高中年級,要求高中生不僅對課文中的古詩文會背誦會默寫,還要有完整深刻的理解,能寫出三四百字的解讀話語;課外閱讀可增加到六十篇(部)以上。高考語文是佔分最多的學科。高考語文試卷中,有相應的古詩文填卡題、默寫題、閱讀與理解題,最要命的是有時作文話題,也是從一個古詩文典故、一句古詩文名句變化而來的。

我認為,要因材施教:對語文素養一般的學生,要求他們緊緊抓住關鍵詞,寫出關鍵的主題句一一因為高考語文的評分標準,一般標明寫出了多少所謂的關鍵詞、主題句。

如,《七律登高》一一這是一首七律,七律屬近體詩,有嚴格的平仄對仗;七律的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頷聯頸聯要求一定要平仄對仗,首尾兩聯無嚴格要求;《登高》全部平仄對仗,被譽為「天下第一律詩」。作者杜甫一一生於盛唐轉衰時期,經歷安史之亂;他是李白之後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風格沉雄頓挫;作為詩人被譽為「詩聖」,他的作品被稱為「詩史」。這是一首登高懷遠思鄉之作、悲秋之作、安史之亂之作、羈旅行役之作;全詩刻畫了一位年老、躲戰亂、多病、孤獨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等等。答案不能掉了這些關鍵詞、主題句。

而對於語文素養好的學生,要求他們在以上知識點基礎上還能比較拓展,學會審美解讀;答案要寫多一點文字,拿高分。

再以《七律登高》為例,要求比較拓展到古詩多悲秋之作,但也有樂秋之作一一如王維的《山居秋暝》。這首《七律登高》,一切景語皆情語。首聯寫近觀之風急猿嘯悲景,頷聯寫中觀悲秋之景、傳統意象「逝水東流」之愁緒,頸聯寫發散思維之懷遠憂思。尾聯又回到抒情主人公身上一一老人、躲戰亂、多病(據華西醫院兩名醫生發表論文推證,疑似糖尿病)、孤獨,總結全詩,餘味雋永。

丨結論:發展才是硬道理!

當年,改革開放初期,也有許多諸如特區到底是姓「社」還是姓「資」的爭論。小平同志一錘定音一一不要爭論,只要「三個有利於」就大膽去幹、去實踐。發展才是硬道理!如今的教材新編、要求提高、中高考!改革,爭來爭去,不如尋求發展一一因為,語文的發展是硬道理!

相關焦點

  • 語文教材裡大幅增加的古詩文,該如何教好?
    語文教材裡大幅增加的古詩文,該如何教好?語文教材裡大幅增加的古詩文,該如何教好?王營據報導,從2017年9月份開始,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統一採用了全新的「部編本」。此次教材改版,換掉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小學6個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幅高達80%。初中3個年級,古詩文也佔到了全部課文的51.7%。
  • 語文學習||新教材要求的必背古詩文129篇及學習方法
    、歷史、道德與法治教材發布並開始使用了。新教材要求2018年覆蓋全國小學、初中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新教材注重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語文教材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體裁多樣,體現了我們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傳承。
  • 中小學語文教材第七次「大換血」 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浙江在線杭州8月17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馮一倫)今年9月份,中國新一批入學的中小學生將迎來新版「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這是白話文興起後,中國語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換血」。  此次教材改版,將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學6個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幅高達80%。
  • 新學期全市中小學語文統一為「統編」教材|古詩文比重增加,文言文...
    今年九月,全國中小學語文學科將全面啟用統編新教材,哈市中小學學生將統一學習「統編教材」,尤其是目前在讀的小學四、五、六年級將原來學習的「人教版」教材改為「統編」教材,兩種教材有何差異,如何過度學習,通過教材的改變可以看出未來學生需要掌握哪些語文知識,30日,記者採訪了南崗區教師進修學校語文教研員劉軍,詳細介紹了小學語文統編教材。
  • 新部編小學語文1~6年級必背81篇古詩文
    新部編本」教材,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小學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增加55篇,增幅高達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初中古詩文選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51.7%,平均每年40篇。語文越來越重,那新版「部編版」語文教材中新增了哪些篇目?哪些必背古詩文?
  • 部編版語文教材古詩文增長87%!學好語文該如何入手?
    小田老師經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上一年級後,現在每天都要監督他背古詩,學校老師說家長一定得檢查孩子,讓他們確認背過,可關鍵是家長都不明白古詩的意思,死記硬背,不了解古詩背後的意義,背起來也很吃力,背了過幾天就忘了。」
  • 2020部編語文1-6年級古詩總複習,列印成冊,複習古文就背這份
    小學語文從人教版到部編版教材,最大的變化就是部編版所要求熟記的基礎知識(生字詞語)增多了,且古詩文的數量也增加了,從人教版的古詩詞2首到部編版的古詩詞3首,可以看出部編版是更加注重學習基礎知識以及古文的。所以,難度也相對增加了不少。
  • 統編教材時代到來 語文教育如何「教」與「學」?
    新華網北京8月30日電  題:統編教材時代到來 語文教育如何「教」與「學」?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楊穩璽 張大川 施雨岑  先學漢字再學拼音、增選古詩文、增加衍生閱讀量……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的語文教材,將自2017年秋季學期起投入使用,此前義務教育階段在各地使用的不同版本教材將被逐步取代。新編語文教材出爐引發各界熱議,語文教育接下來會如何變化,教師和學生又該如何「教」與「學」?
  • 新媒:大陸語文教材增加古詩文 臺灣憂文化優勢不再
    大陸10多個省市中小學學生使用的語文版新教材23日「亮相」,其中中華傳統文化相當吃重,佔小學課文3成、初中課文4成;小學讀背古詩82篇,比舊教材多4成。相較之下,臺灣小學根本不規定古詩文比例,初中文言文不到3成,「中華文化傳統在臺灣」的優勢可能將拱手讓給大陸。
  •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引爭議:古詩文增多加重學生背誦負擔?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執行主編陳先雲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中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組有六十多人,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學科專家,包括一些大學教授、作家和詩人;教研員和一線教師;人民教育出版社研究人員和專職編輯。此外,還有很多專家以不同形式參與了編寫工作,比如專題諮詢、教材審讀、問題討論、試教試用、徵求意見等。
  • 部編版1至6年級語文上冊必背古詩文、課文、名句匯總
    今日分享: 部編版1-6年級語文上冊必背古詩文、課文、名句匯總 若需要電子列印版 請拉到文章末尾
  • 「部編版」語文教材文言文增加 篇目變化時代性更強(圖)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在山東率先使用,2017年開始在全國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統一使用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統編教材,也將在今年秋季學期實現所有年級「全覆蓋」。  普高語文 古文佔了近半數  山東省特級教師、齊魯名師、青島二中高一語文組備課組長郝敬宏介紹,統編語文教材與原來的教材相比,選文不同,編寫體例和教學方式有了變化。
  • 語文統編教材與教師專業發展
    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統編,突出德育為魂、能力為重、基礎為先、創新為上,在內容上,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家主權教育和法治教育等重要內容。總的來說,「統編本」語文教材有如下幾個特點: 特點之一是體現多讀書、會讀書、讀整本的書。
  • 今年秋季新學期,江蘇小學初中語文全部使用統編教材
    根據教育部規定,在即將到來的秋季新學期,江蘇省小學初中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學科將使用統一部編版教材,其中語文學科換教材最受家長關注。記者採訪了解到,小學階段,目前一二年級已經使用統編教材,其餘年級今年9月將會使用新教材。
  • 成都中小學將使用新教材,小學語文古詩文選篇增加80%
    部編版」教材。那麼,「部編版」教材有啥變化?相關學校對此又做了哪些準備?娃娃們在學習「部編版」教材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變化語文增加傳統文化篇目 小學6年學124篇古詩文「部編版」教材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這一版教材以語文學科為例,課文選篇強調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適當兼顧時代性。
  • 北京版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將達到100篇
    北京版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將達到100篇 2014-09-11 09:17:48昨天,北師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任翔表示,非常贊同習主席「要把經典詩詞嵌在學生腦子裡」的觀點。她透露,目前已經通過教育部審查的北京版語文教材,將會大幅增加古詩文的內容,小學學段篇幅將達到100篇,古詩文佔全部課文比例達到15%以上。  任翔表示,在古詩文的選擇上,都是選取經典的名家名作。
  • 中小學語文教材大換血 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原標題:中小學語文教材大換血 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中小學語文教材大換血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大語文時代,古詩文背誦重要性凸顯,如何讓孩子愛背古詩文?
    首先給各位學生和家長一組數據:部編版新教材中,小學古詩文所佔比例為30%,初中古詩文比例佔57%。這組數據告訴我們,學不好古詩文,將會嚴重拖語文後腿。但古詩文首先有年代感,再加上語法,文體,用詞的不同,讓學生不易於理解,在背誦時 ,也會出現畏難情緒。
  • 今天開學了,家長鬚知:中小學語文教材大「變臉」
    部編版教材有四大變化1 中小學古詩詞增加部編版教材中,古詩詞是中小學語文教材中改變最多的內容。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詞,傳統文化篇目也增加。小學12冊語文教材古詩詞共128篇,佔所有選文篇目的30%,比原來教材增加了55篇,平均每年級增加約20篇。
  • 佔了高中語文新教材半壁江山的古詩文 應該怎麼學?
    對於語文新教材,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其中的古詩文比重,以及有多少要求背誦。「高中語文新教材古詩文佔近一半」這個話題,還被大家推上了微博熱搜。在剛剛公布的普通高中《語文》全套5冊教材中,共選入古代詩文67篇(首),佔全部選文數(136篇/首)的49.3%。其中古詩詞33首,古文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