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催孩子了,越催越慢!看看催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2020-09-10 求真教育

大家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求真教育

別催孩子了,越催越慢,那今天呢,讓咱們倆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催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一位媽媽給我留言說孩子,二年級了,做什麼事情都是特別的磨蹭,比如說早晨起床穿衣服,都是慢慢騰騰,讓她急的抓心撓肺,她就把孩子從早催促道晚,但是不管他怎麼催,這個孩子呢,整天還是磨磨蹭蹭的,這到底該怎麼辦呢?尤其是寫作業,你不催他吧,他在那邊耽誤時間,你催他吧,寫的倒是快了一點兒,但是出錯又多,寫的又亂。哎呀,讓人更生氣啊。

你看看孩子,他為什麼會越催越慢呢,好,這件事情如果我們沒有看清楚緣由的話,可能我們會一直延續錯的方法。一起來查找原因吧,我邀請你和我一起來玩兒一個小遊戲,這個非常重要哈,好,那麼請你呢,現在就打開評論區在評論區裡邊呢,寫下26個英文。字母簡單吧,準備好的話開始

26英文字母快點寫怎麼這麼磨嘰啊,快點兒寫不是之前跟你講過一遍嗎,哎呀不漲記性腦子長到哪去怎麼那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呀,26個英文字母,你不之前早都學過了嗎,你怎麼又忘掉了,哎呀。你快一點兒啊,你煩不煩呀。你想墨跡到幾點鐘?你急死人呀你,要到什麼時候。

我在催你的時候你什麼感覺,我是幫助你把這個速度變得更快了嗎?還是你有著其他的感覺,你就覺得其實自己受到了打擾有木有,感覺到越來越心煩了,怎麼覺得越來越不想寫了。

其實,這就是催促的第一個危害,催促會打破孩子的心理節奏

我們的孩子啊,她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他自己的心裡邊有自己的節奏,這個時候呢,我們去要求他來適應我們的節奏,這對於孩子來講是不公平的也很難做到,那麼家長呢,經常就說孩子太慢了,其實呢,他不知道這快的這個標準到底是什麼。那在這種情況下呢,你越催他,他的心裡節奏越亂。就會開始感覺到我怎麼樣都是趕不上趟的,反正我就是這麼一個慢的人了,最後就承認快不起來,索性呢我不努力了行了吧,你瞧瞧這個危害就大了。

第二個催促的危害呢,就是我們在催促孩子等於在阻止孩子認真做事兒,孩子呢,在不斷的嘗試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因為不熟練,如果他想做好,他肯定就會很慢,但是我們的爸爸媽媽如果不允許他慢,孩子只能夠捨棄認真了,但是呢,不認真,他出錯又多,爸爸媽媽更生氣,這種情況怎麼辦呢?於是呢,孩子就會陷入到一種矛盾和糾結,他也心煩的不行了,最後呢,只能夠心不在焉的去把爸爸媽媽應付一下了


那比如說呢,在這個評論區裡邊,有一位夥伴,曾經給我就說他孩子寫字,寫得太慢了,每次寫字,寫得又使勁兒用力,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那麼慢吞吞的一筆一划寫。這說明什麼呀?說明孩子想把字寫好了。但是我們爸爸媽媽沒有耐心,去支持他把這件事情認真做完。那麼他的這個認真勁兒的遲早會消失的。最後就變成了一個又不認真又沒速度這樣一個孩子了,所以說呢,孩子在做事情慢的時候呀,咱們越著急去催促,孩子的感覺呢,就是我們急於想把這件事情應付完,他的上進心就被打擊沒了,這是第二個危害

第三個危害呢,就是我們的這個不耐心,會傳染給孩子的

一直去催促孩子,孩子對自個兒的這份耐心,就越來越沒有了,結果就是,他遇到一點不順心的時候,特別容易放棄。所以說呢,催促的危害顯而易見,我們越催孩子越沒信心,我們越催孩子,孩子越沒有堅持性,我們越催孩子,孩子越容易敷衍了事或放棄,那麼在這個文章裡邊,咱們已經充分的了解到了催促的危害了,那麼明天的同一時間,我會繼續的和你來探討這個話題,讓我一起來幫助孩子做事情,越來越有效率

記得收藏轉發和關注哦

相關焦點

  • 教育孩子,別當「催媽媽」,因為越催,越慢
    她說:「每次你都是不停地催我,就像是一個催媽媽,我也想快,可是我快不起來。」她的話,並沒有讓我的氣消下來,相反象是給我又打了氣一般,一時間,我被她氣得眼發花,頭髮暈。從一早上起床開始,女兒就在我的催促下度過,直至晚上寫作業,我的催促聲依舊沒有停止過。 我希望她能夠像我這樣,合理地安排時間。可是我越希望她這樣,她卻越是和我唱反調。明明半個小時可以做完的作業,她偏要用一個小時。洗個臉也慢,穿個衣服也慢,在她這種不緊不慢的狀態下,我簡直是要抓狂了。
  • 孩子越催越慢,心理學:拖延症有原因,催促不是解決之道
    但是同時我也提醒她:面對磨蹭、拖拉的小孩,你這樣只會越催越慢,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意識不到自己該不該起床,以大人催促的次數和發火的程度來判斷該不該起床。孩子意識不到自己該不該做作業,以大人催促的音量和犀利的眼神來判斷該不該做作業。
  • 孩子做事越催越慢?家長試試這3個方法,不用催,也能快起來
    說到這裡,小朱情緒略有些激動,聲音也稍稍大了些:「班主任讓我平時多催催孩子,我能不催嗎?可是越催越慢啊,穿個鞋,他能穿個10分鐘!」孩子為什麼會越催越慢當家長在催促孩子的時候,也就是在打亂孩子自己的節奏,孩子也就更加跟不上大人的節奏,於是就會「越催越慢」。
  • 為什麼孩子越催越慢?這其中緣由,各位家長你們知道嗎?
    他們高標準的要求自己,同時也如此要求著自己的孩子。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達到父母的要求,於是催孩子成了一個普遍現象。可是我們的孩子呢,並未如家長所願的越催越快,反而有些越催越慢。那為什麼孩子越催越慢?夜裡,家長會催孩子趕緊上床睡覺,孩子睡得早,便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做自己的事情。
  • 孩子磨嘰,家長催促埋怨,結果越催越慢,家長該如何做?
    有一次媽媽接孩子回家,電動車中途沒電,媽媽先回家了,孩子只有自己走回家,對於一個整天被接送的孩子突然告訴他要自己走回家,這是一個挑戰。回到家以後,孩子滿頭大汗地坐在了沙發上,於是,姥姥開始數落孩子沒有馬上洗手不講衛生,媽媽則催促孩子趕緊洗手吃飯。其實,孩子並非不想洗手,只是走累了,想暫時歇一歇。家長只是一味地埋怨,從不曾去感受孩子的內心,更沒有發現孩子的進步。
  • 父母越催催催,孩子越慢慢慢!孩子磨蹭?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有沒有在聽啊?!快起來!然後記得疊被子!會熱嗎?會冷嗎?你就這樣穿著出門嗎?太形象了,瞬間讓我回憶起小時候被媽媽催的場景,和朋友聊起,每個人都說自己被催過。催孩子似乎是每個媽媽的必備技能,催吃飯催洗手催出門,孩子每做一件事,都伴隨著家長的催促。
  • 孩子做事磨嘰還越催越慢,該如何是好?
    孩子做事慢吞吞,從來不知道著急,有時候大人急死了可孩子依然要多磨嘰有多磨嘰,你越催他就越慢,簡直能把人給氣死。相信十有八九的娃都存在磨嘰這個缺點,也相信十有八九的父母在孩子磨嘰的問題上崩潰過。我朋友的兒子今年剛上一年級,因為家裡學校有點遠,每天還得先送娃去學校後才能去上班,時間趕得不得了。
  • 孩子天生"慢性子",家長越催反而越慢,這些原因在作祟
    孩子天生就具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活潑開朗而有的則比較內向。內向的孩子往往做事比較慢,這就會讓家長非常頭疼。每天早上催他們起床上學都需要好多遍,長此以往誰都會不耐煩。家長覺得孩子性子慢,多催催就好了,可是就算再怎麼催促孩子似乎也快不起來,甚至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家長需要了解這背後的真正原因。
  • 孩子天生「慢性子」,家長越催反而越慢,這些原因在作祟
    孩子天生就具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活潑開朗而有的則比較內向。內向的孩子往往做事比較慢,這就會讓家長非常頭疼。每天早上催他們起床上學都需要好多遍,長此以往誰都會不耐煩。家長覺得孩子性子慢,多催催就好了,可是就算再怎麼催促孩子似乎也快不起來,甚至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大人越催,孩子越磨蹭?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就是覺得自己的孩子做事喜歡磨蹭,有的時候就算自己在旁邊催促著他去做像是:每天早晨叫孩子起床,催促著準備上學;吃飯的時候也是大人催著吃;放心回來作業要催著寫;就連晚上睡覺都得催……可以說是從早催到晚
  •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爸媽越催越拖拉,或許是「超限效應」在作祟
    而且往往你越是催促,娃像是有意跟你對著幹似的,越說越慢。事情越是著急,他越是這樣,很多父母到最後幾乎暴跳如雷。孩子如此拖拉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改善這樣的習慣呢?下面我們就來逐一分析下。
  • 別再催促孩子「快點」,與其奪命催不如長話短說
    其實,孩子是越催促越磨蹭,你越說「快點」他越煩躁,越不想遵循你的指示,最後不得不屈服在你的權威之下,但這不代表你的催促起作用了。有的家長說,那我不催,他更慢了,吃飯要花一個小時,寫作業要一個小時,出門要半個小時,哪有那麼多時間等他。
  • 催孩子:催吃飯、催學習、催運動...這未必是件好事情
    有這些表現的家長都是「急性子」,面對的孩子自然是「慢性子」了,這「一急一慢」似乎天生就不合拍,家長總是在嫌棄自己的孩子拖拉試想一下,一個4周歲的孩子就能夠自己穿衣穿鞋了,只是很慢,家長就判定這個孩子是拖拉嗎?我覺得應該是表揚。所以「急性子」家長,不要片面地以為孩子拖拉,也不要一昧地去催孩子,因為這樣做不僅沒讓孩子順利加速,還很容易給孩子帶來不可逆的傷害哦。
  • 越催孩子越磨蹭?這個方法助你「藥到病除」
    孩子愛磨蹭呢,也是有好幾種原因的。有些時候磨蹭是孩子偷懶的一種策略,案例中的孩子吃飯慢,催他就讓媽媽喂,如果媽媽餵他的話,那他的計謀就得逞了。以後還會用同樣的計謀在其它事情上偷懶磨蹭。在家裡,如果孩子洗臉慢,媽媽就過來幫他洗,整理玩具慢,媽媽就過來幫忙整理,這樣,孩子有什麼理由不磨蹭呢?
  • 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孩子越催越磨蹭?
    當你對一個孩子得越多,孩子做得越慢,不停地催促,家長和孩子都越來越不耐煩。為什麼孩子越催做得越慢呢?耗儘自己的力氣折磨家長的耐性,他是故意的嗎?01了解孩子的正常發展水平發展心理學認為:0-6歲的孩子,正處在各種敏感期。
  • 越催越慢,再催熄火,這樣磨蹭的孩子快急壞家長了
    每天是不是要催著孩子幹這幹那?催一下孩子動一下,甚至總覺得ta太磨蹭?家長們總覺得孩子磨蹭是一個「問題」,可是首先要知道,孩子有自己的成長特點:羽熹童書:家長催促、拉扯、責備,總想孩子能快一點。可是這樣做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ta已經盡了全力。磨蹭並不是一個「毛病」,家長需要做的是引導、幫助孩子掌握節奏。下一篇我們將具體談談怎麼做,歡迎關注我們,還有更多好文!
  • 孩子磨蹭不是病,要了親媽的「命」,想讓孩子動起來別只會催催催
    「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反而越催他越慢孩子睡眠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據統計,兒童在熟睡時比清醒時生長速度要快3倍。但是寶寶通常會用行動向寶媽證明,什麼叫「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一催他睡覺,不是想喝水,就是想上廁所,從上到下解決完畢之後,躺在床上又央求你講故事。對於這一點,糖媽可是深有體會,先是要親親抱抱,好一番「蹂躪」之後,糖果還會讓我給她讀個繪本,或是她給我講個故事,然後開始引出今天的「十萬個為什麼」。
  • 孩子為什麼磨蹭?因為你只會催催催
    因為他之前嘗試幾次沒有成功,就有了畏難情緒。 孩子還會有厭惡情緒。有的小朋友吃飯慢、磨蹭,是因為小朋友內心可能對某些食材是拒絕的,比如不愛吃西蘭花、胡蘿蔔。 因為厭惡,所以逃避,為了逃避,所以磨蹭。,爸爸催催催,孩子看熱鬧;……如果父母雙方當中有磨蹭行為的,孩子會學習得很快。
  • 家長越催促,孩子做作業越慢,拖延問題不解決容易耽誤學習成績
    開學半個月,僅僅2周多的時間,已經逼瘋了一大堆中小學家長,很多家長給老師抱怨孩子太不省心了,每天不僅要催著完成作業,連吃飯、睡覺等等生活事務都要靠一遍遍的催促。顯然這催促太影響親子的感情了,父母催多了幾次,就能造成雞飛狗跳的局面,而孩子這邊聽到這些催促覺得就是嘮叨,頂嘴也是常有的事。
  • 家長越催,孩子越慢?對付磨蹭,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但是實習報告、畢業論文這些東西,他都是拖到不能再拖才去去完成的。老師每天催他,他卻像是無動於衷。弟弟小時候也常被媽媽催促,包括現在,我媽還是忍不住每天催他做這做那。我催孩子的感覺跟我媽催弟弟的感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