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半個月,僅僅2周多的時間,已經逼瘋了一大堆中小學家長,很多家長給老師抱怨孩子太不省心了,每天不僅要催著完成作業,連吃飯、睡覺等等生活事務都要靠一遍遍的催促。顯然這催促太影響親子的感情了,父母催多了幾次,就能造成雞飛狗跳的局面,而孩子這邊聽到這些催促覺得就是嘮叨,頂嘴也是常有的事。
別以為只有小學階段的孩子存在這個問題,現在很多初中生也還是有很嚴重的拖延問題,回家第一件事不是自覺開始完成作業,而是東磨蹭西磨蹭,直到時間來不及了,才趕緊開始寫作業,而這個時候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檢查和複習了,作業效果自然差,後面直接會影響第二天的學校學習。
相信很多家長也嘗試過各種方法來應對孩子的拖拉情況,但是收效甚微,因為方法只是治本,治標還是在於得了解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拖延拖拉的不良習慣。其實很多孩子出現這個問題,是在於還沒有形成自覺性,自控能力特別弱,所以建議家長從根本上去發現問題,然後對應解決!
1、適當的對孩子做一些忽視
現在的孩子不是缺少關注,而是太受家長的關注了,導致孩子們感覺沒有任何自由和空間,依賴性自然就很強。對此,父母應該適當的學會&34;,特別是對作業的放手,不建議家長到了高年級還進行陪作業,這是非常不可取的,容易造成孩子懶惰的心理。
所以,不如進行一些忽視,告訴孩子如果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的後果,也告訴他們不會再參與他們的學習過程,全程由孩子自己來完成,如果完不成的後果就得孩子自己來承擔。這個方法是讓孩子懂得自己要肩負學習的責任,不能都由父母來代勞。
2、給孩子強設定一個完成時間
拖延症的問題往往是對時間沒有任何的規劃和意識,也不知道時間的流逝對自己的影響。所以不如給孩子強制設定一個時間規劃。每天回家後,必須在幾點鐘前完成什麼任務,如果時間過了就不能再進行此項任務,這需要父母嚴格執行,當然如果完不成作業的情況,可能也要和老師做好溝通,有時候對孩子進行一些挫折教育,還是能讓他們明白學習的重要性的!
3、不催促,不教育,溝通要平等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在無止境的拖延狀態時,基本都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個時候需要父母保持冷靜,儘量做到不催促不教育,反而可以多交流下孩子在校的一些事情,多溝通是有利於孩子去回憶當天學校發生的事情,已經去總結自己在校期間的得失,而這個時候父母再進行一些引導,效果會更好!記得如果孩子不想溝通某件事,就不要強迫孩子去打開話匣子,多以傾聽為主,適當做引導。
說起來似乎容易,但是要做到對家長來說都是一場修行,其實在學習上,孩子都是有一個階段性的發展的,有些人快,有些則慢,如果孩子正好屬於慢的一類,家長更要避免焦急,反而可能要適應他的慢,越急越催促的效果反而是最差的。適當的做一些放手工作,包括不幹涉孩子的作業質量問題,都是慢慢去引導孩子自我意識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