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腦迴路很短,越磨蹭其實越聰明,家長的催促反而適得其反!

2021-02-08 貝貝豆育兒課堂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拖延症現在已經成為社會中一個常見的現象,不光很多成年人有拖延症,很多小孩子也有拖延症。有很多家長就會抱怨自家小孩成天賴床,吃個飯可以從6點一直吃到8點,寫個作業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寫了一個多小時結果只開了個頭。當父母的每天看著自己的孩子拖拖拉拉、丟三落四真是為他們操碎了心,那麼究竟小孩子做事兒磨蹭是好還是壞,當家長的應不應該催促孩子,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引導孩子,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討論一下。

孩子的腦迴路很短,越磨蹭其實越聰明,家長的催促反而適得其反!

1.幫助孩子思考

小孩子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到跟成年人一樣,這個世界對於孩子們而言還很陌生,因此孩子們做事兒的時候需要一邊做一邊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慢慢探索一些新奇的事物,這種思考是有利於孩子們的大腦發育的。倘若孩子做事兒的時候家長們一直催促他們,很容易就會打斷孩子們的思路,時間長了就會讓孩子們養成做什麼事情都不動腦,只要乖乖按命令行事的習慣,反而阻礙了孩子們的發育成長。

2.學會獨立

有很多家長在孩子磨蹭的時候都會因為沒有耐心而選擇親自上手幫助孩子,可是這些家長們沒有想過孩子跟大人是不一樣的。就拿穿衣服來說,家長們做這些事情可能已經做過幾萬遍了,速度自然很快,但是對於孩子們他們還在學習階段,速度慢很正常。孩子們做事兒雖然慢,但他們是在學習如何獨立完成一件事情,家長們的插手其實是在變相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而且也使得他們養成做事兒依靠別人的習慣。

那麼孩子們的拖延症真的沒法治麼,來看以下幾點

1.制定時間安排

很多孩子做事兒不抓緊時間其實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個時間觀念。孩子們在學校的時候,上下課都是有固定時間安排的,相當於給了孩子們一個節奏感,但是在家期間家長們往往只會催促孩子們快一點,不要磨蹭,孩子們對這種催促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在他們的認知中時間還很充裕。因此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們一起指定一個計劃,明確時間概念,比如洗臉5分鐘,穿衣10分鐘,這樣有利於幫助孩子在未來做事時都養成一個明確時間的好習慣。

2.績效獎勵

成年人上班現在都講究績效,其實孩子們做事也可以採用這種手段。人類在心理上天生就是喜歡得到各種獎勵的,這是一種對於自我價值的肯定。因此家長們可以給孩子設定一些獎勵規則,比如在半小時內整理完房間就可以看半小時電視,這樣也可以讓孩子獲得成就感。

3.承擔拖延症的後果

賞罰分明是一定要講的,既然完成任務有獎勵,那麼沒能暗示完成家長也要採取適當的懲罰。比如如果未能按時完成任務當天就不能吃零食,這樣可以養成孩子們從小就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有擔當。

孩子們年齡尚小,缺少自制力是正常情況,作為家長應當選擇正確的引導他們,而不是通過打罵呵斥的手段去強迫他們完成一些事情。

今日互動話題:寶媽們,你家寶寶有拖延症嗎?磨蹭嗎?分享你的故事和經驗一起討論吧,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愛磨蹭拖拉,越催促後果越嚴重,自律從來都不是被逼出來的
    1)父母過分嘮叨起到的反效果孩子為什麼越來越磨蹭,其實其中一個原因和父母脫不了干係,那就是父母越發地催促,導致了孩子越發地磨蹭。但是相信各位父母能夠發現,自己越發催促孩子,孩子反而動作變得更加緩慢了,而且自己越催,孩子的出錯率反而越高。
  • 父母越催催催,孩子越慢慢慢!孩子磨蹭?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但很多人會發現,孩子可不是家長能催動的,甚至是越催越磨蹭。這是怎麼回事呢?當孩子感覺自己的自我節奏被父母幹擾後,會觸發孩子的自我反抗機制:不聽家長的話,和家長反著來。 家長讓自己快,那就慢吧,於是孩子變得更加磨磨蹭蹭。然後家長又不斷地催,孩子更加叛逆磨蹭,陷入惡性循環。而且成年人和孩子的節奏是不一樣的,這有明顯的生理差別、智力認知差別。孩子很難達到成年人眼中的快。
  • 家長越催,孩子越慢?對付磨蹭,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我這才發現,原來家長越是催促,孩子越是磨蹭經常是半個小時過去,孩子只寫了幾個字。任憑父母怎麼催促,好像都提不起來孩子的效率。孩子越慢,父母越急。父母越催,孩子越慢。這簡直就是一個死循環。他們動作不夠精細、肢體不夠協調,家長們認為很簡單的事情,卻不是孩子簡單就能完成的。同一時間家長的指令太多,孩子也很難全部接收。所以家長一直催促,孩子反而會陷入茫然之中。
  • 孩子磨嘰,家長催促埋怨,結果越催越慢,家長該如何做?
    有一次媽媽接孩子回家,電動車中途沒電,媽媽先回家了,孩子只有自己走回家,對於一個整天被接送的孩子突然告訴他要自己走回家,這是一個挑戰。回到家以後,孩子滿頭大汗地坐在了沙發上,於是,姥姥開始數落孩子沒有馬上洗手不講衛生,媽媽則催促孩子趕緊洗手吃飯。其實,孩子並非不想洗手,只是走累了,想暫時歇一歇。家長只是一味地埋怨,從不曾去感受孩子的內心,更沒有發現孩子的進步。
  • 孩子寫作業「磨洋工」,越催越磨蹭?家長這做好4點,能事半功倍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孩子寫作業「磨洋工」的時候,往往家長越催孩子越磨蹭。這是為什麼呢?
  • 孩子磨蹭不是病,家長催促才要命,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家長催促才要命,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我覺得大多數的媽媽可能都有過為孩子做什麼事情都磨磨蹭蹭而煩惱,所以就有了不耐煩的催促,有沒有發現你越催孩子他就會越墨跡,然後你就越生氣,把自己吼出了大嗓門,結果依然沒用。
  • 家長越催促,孩子做作業越慢,拖延問題不解決容易耽誤學習成績
    開學半個月,僅僅2周多的時間,已經逼瘋了一大堆中小學家長,很多家長給老師抱怨孩子太不省心了,每天不僅要催著完成作業,連吃飯、睡覺等等生活事務都要靠一遍遍的催促。顯然這催促太影響親子的感情了,父母催多了幾次,就能造成雞飛狗跳的局面,而孩子這邊聽到這些催促覺得就是嘮叨,頂嘴也是常有的事。
  • 孩子越催越磨蹭?弄懂孩子真正拖拉的原因,家長從此不必再煩惱
    &34;孩子拖拖拉拉愛磨蹭,這是很多父母都會遇到的一個大難題。從清晨醒來就一直開始跟在孩子屁股後面不斷地催促孩子,到了下午放學回來以後也要盯著孩子,趕緊寫完作業。通常把父母急得直跳腳,可孩子總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真是讓人又惱怒又無奈。孩子越催越磨蹭?
  •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長最要命
    如果孩子在一邊做,家長在一邊指手畫腳,其實孩子會非常緊張,作業越做越慢。最終你不得不親自上陣,直接幫他做,或者手把手教他怎麼做出來。結果是什麼?很多家長都會催促孩子做事,是因為他們普遍認為:孩子拖拖拉拉,總是趕不上別人腳步,孩子學東西慢,還怎麼跟人家競爭?
  • 催促讓孩子更煩躁?想要孩子不再磨蹭,父母或應看懂「放手」二字
    想要孩子不再磨蹭,父母或應看懂「放手」二字以上這些話經常在父母的嘴裡說出來,但是父母越是催促,孩子反而越磨蹭,甚至會出現煩躁的情況,從而導致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出現裂痕。其實父母經常催促孩子,不僅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快,反而會適得其反。
  •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長才最要命!
    孩子開學了,各位家長還好嗎?在為早上叫起床和催刷牙以及上學煩惱麼?孩子磨蹭到底該怎麼辦?我後來仔細思考了一下,其實父母催促孩子,實際上是要求孩子與自己在同一時區同一節律:你催促孩子快點起床,是因為你也趕著要上班;你催促孩子趕快吃飯,是因為你要收拾碗筷;你催促孩子做作業要迅速,是因為你自己的工作都還沒完成。
  • 磨蹭的娃,媽媽越催促孩子越拖延?改變需技巧,嘴上功夫沒用
    寶爸寶媽們在面對孩子磨蹭這樣的行為的時候,通常都會採取三種措施:第一種措施是對孩子進行督促的方式,讓孩子儘快去完成自己的任務;第二種方式就是用暴力解決的方式,恐嚇孩子快速完成任務;第三種方式就是採用獎勵的方式,如果孩子完成任務速度快,會給孩子獎勵他們想要的東西。其實家長用這樣的方式去解決孩子磨蹭的現象,是非常不有效的。
  •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長才最要命
    我後來仔細思考了一下,其實父母催促孩子,實際上是要求孩子與自己在同一時區同一節律:你催促孩子快點起床,是因為你也趕著要上班;你催促孩子趕快吃飯,是因為你要收拾碗筷;你催促孩子做作業要迅速,是因為你自己的工作都還沒完成。
  • 孩子天生"慢性子",家長越催反而越慢,這些原因在作祟
    孩子天生就具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活潑開朗而有的則比較內向。內向的孩子往往做事比較慢,這就會讓家長非常頭疼。每天早上催他們起床上學都需要好多遍,長此以往誰都會不耐煩。家長覺得孩子性子慢,多催催就好了,可是就算再怎麼催促孩子似乎也快不起來,甚至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家長需要了解這背後的真正原因。
  • 孩子天生「慢性子」,家長越催反而越慢,這些原因在作祟
    孩子天生就具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活潑開朗而有的則比較內向。內向的孩子往往做事比較慢,這就會讓家長非常頭疼。每天早上催他們起床上學都需要好多遍,長此以往誰都會不耐煩。家長覺得孩子性子慢,多催催就好了,可是就算再怎麼催促孩子似乎也快不起來,甚至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大人越催,孩子越磨蹭?
    這裡我想先問一下催促的家長,是孩子真的很磨蹭,還是你認為他磨蹭呢?一般來說,家長看到的孩子出現的拖延行為,可能有這樣幾種原因: 第一是因為他沒有時間觀念,有的大人會說「還有5分鐘」或者「馬上八點半了」,「再給你半個小時」之類催促的話,但有的孩子對時間還沒有一個很籠統的概念,也許你的5分鐘已經很趕了,但在孩子看來,他並不了解5分鐘到底有多長
  • 越催孩子越磨蹭?這個方法助你「藥到病除」
    這種情況很有可能被家長誤解為磨蹭,最好的方法就是教會孩子,不斷地重複鍛鍊,讓孩子越來越快。,用鼓勵代替孩子磨蹭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對孩子喊「快點,快點」,再不快點上幼兒園就遲到了。如果孩子本身就不是特別喜歡上幼兒園,聽爸媽這麼一說,那就再慢點吧,慢到不用上幼兒園最好。這時候家長就會感覺怎麼越催越慢,越慢越生氣,直到最後摟不住火,大發脾氣或者揍一頓才能解決問題。所以寶爸寶媽們趕緊停止無效的催促和批評吧,小心掉入孩子磨蹭的陷阱,用多鼓勵來代替,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對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揚。
  • 為什麼孩子的拖延症屢教不改?父母「催得越多」,孩子「越磨蹭」
    你的孩子平時有拖延症嗎?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每天自己早早起床,為孩子做好早餐,打點好一切,可是孩子卻磨磨蹭蹭,穿衣服都要二十分鐘,而且自己「催得越多」,孩子越磨蹭,本來自己精心算計好的時間,卻耽誤來耽誤去最後還差點遲到。
  • 孩子磨蹭拖拉,家長越催越慢:3個方法改變孩子磨蹭的壞習慣
    這一句,很形象地描述出了家長在催孩子寫作業時的場面。孩子磨蹭是所有家長的痛,孫儷作為育兒典範也忍受不了孩子的磨蹭,曾經在微博上吐槽孩子吸收磨蹭:「我叫了八百遍先去洗手,沒人理我......「,」我又叫了八百遍催他們去洗手了。」
  • 孩子拖拉磨蹭幾個原因,除了催促還有更好的辦法
    孩子越催越磨蹭,幾個方法讓他們主動積極做事不拖拉上學之後家長一天之中感覺時間最緊張的就是孩子上學前和放學後,早晨起床到出門,可能要催好多遍。放學回家從吃飯開始,就恨不得孩子能有個一鍵加速的按鈕,這樣就能快點吃,快點寫作業早點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