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促讓孩子更煩躁?想要孩子不再磨蹭,父母或應看懂「放手」二字

2020-12-23 育兒悅悅老師

「吃飯能不能再快點,再磨磨蹭蹭,上學就要遲到了。」「你這孩子怎麼回事?做什麼事情總是磨磨唧唧的,能不能再快點兒?你再這麼晚,我就不等你自己走了。」「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到現在還記不住,為什麼不前一天把東西給準備好?現在才開始收拾,是不是有點太晚了?」

催促讓孩子更煩躁?想要孩子不再磨蹭,父母或應看懂「放手」二字

以上這些話經常在父母的嘴裡說出來,但是父母越是催促,孩子反而越磨蹭,甚至會出現煩躁的情況,從而導致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出現裂痕。其實父母經常催促孩子,不僅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快,反而會適得其反。

小周的兒子今年剛上一年級,但是他自己完全沒有時間觀念,做什麼事情都拖拖拉拉,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小朱每天早上光是催促兒子起床就特別費勁,他每天像一個複讀機一樣不停地催促著孩子,剛開始的時候還會,剛開始的時候還管點用兒子對媽媽的催促會加快動作,但是,時間一長,兒子不僅對媽媽的話無動於衷,甚至有時候把它催急眼了,還會用幾句話回懟媽媽。

其實像這樣的情景,在多數有孩子的家庭都會發生,父母看不慣孩子磨蹭,總是催孩子做這做那,每天的嘮叨會讓孩子產生厭煩的心理,其實不止孩子父母也會有一些煩,但是父母又找不到更好的辦法,只能每天絮絮叨叨說著同樣的話。

但是不知道家長有沒有發現自己的催促起到作用了嗎?其實不然,有時候甚至還會適得其反,面對父母不停地催促,孩子通常會有以下反應。

故意和父母對著來

有時候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父母會在一旁催促,這時候父母就會打斷孩子原有的思路,這樣孩子不僅不會加快速度,甚至還會產生厭煩的情緒,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故意和父母對著幹,父母越說,自己的動作也就越慢。

充耳不聞,裝聾作啞

其實當父母不停地催促孩子,如果得不到想要的效果,這時父母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別再繼續催促孩子。但是父母因為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每天同樣的話不停地說著,這會讓孩子產生免疫力,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不管父母說什麼,孩子還是我行我素,假裝聽不見。

孩子更加焦躁,反而做不好

其實家長更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換位思考,如果在家長做事情的時候,旁邊一直有人催促自己,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家長肯定會覺得煩躁,其實孩子也是一樣,當父母在一旁不停催促的時候,孩子的情緒就會發生變化,變得特別急躁。這時他手中的事情就不會做好,父母看著孩子做的不好就會繼續催促,越催孩子越煩躁,這樣就實現了惡性循環,最終孩子與家長的關係也會鬧僵。

其實面對孩子做事情磨蹭的現象,家長一遍遍的催促,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而是應該找到原因對症下藥,這樣才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首先家長應該找到孩子磨蹭的原因,其實孩子的成長也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慢慢的學習和適應,因此父母應該給孩子適當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來適應,其實父母應該學著放手,而不是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關注孩子上,這樣不僅孩子會覺得特別壓抑,而且父母也會失去自己的生活樂趣。父母不應該做一個監督者,還是應該學著和孩子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情磨蹭,父母到底該不該催促?
    "孩子磨蹭、大人催促」的場景會在很多家庭中上演,家長常常因為孩子的漫不經心而大發脾氣建議:對於性子慢的孩子,爸媽們千萬不要催促,不停的催促會讓孩子變得焦躁不安,變得更加「完美主義」;你可以先收了他們的橡皮,讓他們學會相信自己。
  •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長最要命
    想想自己小時候,你肯定也會因為磨蹭,受過父母的催促甚至謾罵。你改了沒有?相信你也改不了。我後來仔細思考了一下,其實父母催促孩子,實際上是要求孩子與自己在同一時區同一節律:你催促孩子快點起床,是因為你也趕著要上班;
  • 孩子拖拉磨蹭幾個原因,除了催促還有更好的辦法
    總是在以自己做事情的速度或者著急的表現去衡量孩子有沒有抓緊時間。未必是孩子沒有加快速度,而是他們盡力也只能做到那樣了。想一想我們小時候也經歷過家長催促的時候,那種感覺就是心裡著急可就是做不好。這個時候父母不耐煩的語氣和表情,對孩子內心是一種壓力,可能會讓他們本來想要做好的事情更做不好了。
  • 孩子磨蹭,父母不催促可以怎麼做?
    父母若想提醒孩子注意時間,可以嘗試用以下幾種方式,不必一直催促孩子。 其實當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狀態當成問題時,自己狂躁和焦慮的情緒就會減少。 當父母負面情緒減少的時候,孩子更容易冷靜,他們的負面情緒也會減少。
  •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長才最要命!
    3.做作業問題前段時間有篇文章很火,專門討論父母陪孩子做作業的各種心酸:有家長吐槽自己孩子一晚上只做5道選擇題,馬上得到一大波回覆:「淡定,你沒碰到兩小時一題沒做的!」「哎,三個小時,寫作文,20個字。真的很想砍人。」
  •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長才最要命
    但對這位媽媽的煩惱我更有同感。02磨蹭其實是孩子的必經階段每個人都有過小時候。想想自己小時候,你肯定也會因為磨蹭,受過父母的催促甚至謾罵。我後來仔細思考了一下,其實父母催促孩子,實際上是要求孩子與自己在同一時區同一節律:你催促孩子快點起床,是因為你也趕著要上班;你催促孩子趕快吃飯,是因為你要收拾碗筷;你催促孩子做作業要迅速,是因為你自己的工作都還沒完成。
  • 孩子做事愛磨蹭,催他不管用,幫孩子建立時間觀念讓孩子告別磨蹭
    其實小孩出現磨蹭的原因有很多,家長並不能一概而論,甚至有的小孩出現磨蹭的原因,和做父母的脫不了干係。 育兒專家左飛建議家長,想要解決孩子磨蹭的問題,首先要找到孩子出現磨蹭的真正原因。 所以家長不妨可以思考一下,孩子出現磨蹭的時間和行為,是否有外部因素的影響?
  • 父母為什麼要不停地催促孩子呢?因為父母覺得孩子太磨蹭
    因為父母覺得孩子太磨蹭,打亂了自己的節奏,於是反過來打亂孩子的節奏。少兒科技館裡,孩子在運動傳送裝置邊,不厭其煩地跑來跑去,轉動把手,看小球前進、落下、再前進……在一旁的媽媽煩躁地走來走去:「老玩一個有什麼意思?再玩這個就沒時間玩其他的了!」不容分說,她拉起孩子就走。
  • 孩子磨蹭想打他?聰明的父母都會這樣做
    1但是最近,發生在兒子身上的一件小事,改變了我對「磨蹭」的偏見!那天有事不得不早起,6:30叫醒兒子,沒睡醒的他有點煩躁和賴皮。想著7:00就必須從家裡出發,我就催促他「快點穿衣」。孩子剛開始可能會內疚不安,但催促的次數越多,孩子就會從內疚變成不耐煩,最後上升為反感、討厭,甚至憎恨父母的這一行為。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名的效應,叫超限效應——由於刺激過多、過強或者作用時間過久,引起的逆反心理現象。是被父母催促,孩子的反抗心理愈發高漲。心理學家說:只有給足孩子時間去體驗,他們才能從實際生活中明白,自己是誰,要做些什麼。
  •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長才最要命:磨蹭真相竟然是這樣……(深度好文)
    3.做作業問題 前段時間有篇文章很火,專門討論父母陪孩子做作業的各種心酸:有家長吐槽自己孩子一晚上只做5道選擇題,馬上得到一大波回覆:「淡定,你沒碰到兩小時一題沒做的!」「哎,三個小時,寫作文,20個字。真的很想砍人。」
  • 孩子總愛磨蹭拖拉,越催促後果越嚴重,自律從來都不是被逼出來的
    1)父母過分嘮叨起到的反效果孩子為什麼越來越磨蹭,其實其中一個原因和父母脫不了干係,那就是父母越發地催促,導致了孩子越發地磨蹭。畫畫其實只是為了鍛鍊孩子,增強其動手能力,但是為什麼有的家長,卻還是捨不得放手,一而再再而三地幫助孩子,催促孩子呢?
  • 面對孩子磨蹭,不停催促只會毀了他,聰明的父母這麼做
    我們每次都在催促孩子做這做那的時候,是否可以思考一下我們為什麼要催促他們,是不是自己的原因。、刷抖音、還是玩遊戲;我們催促孩子儘快完成作業,是不是也想做完好好輕鬆地做自己的事情;我們催促他們起床,是因為耽誤了自己上班的時間。
  • 磨蹭的孩子不是病,催促的家長才最要命(深度好文)
    因為不管多大年紀的孩子都會磨蹭,這是人的天性。想想自己小時候,你肯定也會因為磨蹭,受過父母的催促甚至謾罵。你改了沒有?相信你也改不了。我後來仔細思考了一下,其實父母催促孩子,實際上是要求孩子與自己在同一時區同一節律:
  • 孩子拖拉磨蹭,聰明的父母都會這麼說
    從早上起床洗漱吃飯,到上學路上,放學回家寫作業到晚上睡覺,這個詞就成了我們和孩子交流的紐帶。「快點吃飯」、「快點走,遲到了」、「快點寫」、「快點睡覺」……快點兩個字成了父母催促孩子加快速度的唯一法寶。久而久之,孩子對快點也變得有了免疫力,父母和風細雨了,孩子依舊如此,父母變得疾言厲色了,孩子就加快速度,來達到父母口中的快點。但作為父母的我們卻很少去反思,說了這麼多快點,為什麼效果越來越差?
  • 孩子拖拉磨蹭怎麼辦?這有比催促更好的辦法
    因為在很多家長看來,拖拉懶散上學的時候隨著學業的緊張會稍微有些改善,但磨蹭卻是大部分孩子的「通病」。為什麼磨蹭成了那麼多孩子的通病?因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太難的事情會感到焦慮,但太簡單的又會感到無聊,所以只有當難度適中時,更有容易也更可能產生專注和熱愛。所以我們做父母的需要了解到自己孩子的能力範圍,並跟他一起制定合適的目標。
  • 磨蹭不一定是孩子的錯!學會這6招,和孩子一起戒掉「磨蹭」
    隨著上學後,一旦這種「磨蹭」成為學習習慣,作業完成變慢、答卷速度變慢,與之相對應的,成績也不會很理想。日復一日的差距,漸漸讓孩子失去信心,不再有追趕上前的動力。另外,動作緩慢的孩子往往性格也相對內向、慢熱,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會顯得不那麼順利。
  • 父母越催催催,孩子越慢慢慢!孩子磨蹭?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首先,催促會引起孩子非常不舒適的情緒體驗。 每天早上出門前,我都會聽到鄰居家媽媽的咆哮:「跟你說了多少遍,快點,快點,快點!」「吃早飯吃大半天,穿衣服恨不得穿半小時,說了快遲到了,你還給我慢吞吞的……」我在旁邊聽著都心驚肉跳,心理壓力倍增,更別提孩子了。
  •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不寫作業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三招,幫你教好孩子
    家家都有一個「拖延症」孩子,一碗飯磨磨蹭蹭吃一個小時,一張簡單的卷子扣扣索索做半天,家長在後面看著實在是心煩,恨不得在後面拿著鞭子催促孩子快一點。不管是吃飯、睡覺還是穿衣服鞋子,只要是孩子不感興趣的事情,他都能給你磨蹭好久。孩子磨蹭不僅浪費的是自己的時間,還會耽誤家長的計劃,比如早上送完孩子上學後還要去上班,孩子磨磨蹭蹭的,上班遲到了怎麼辦?
  • 「孩子磨蹭」根本就是偽命題,被大人催促的孩子有多冤枉?
    聽起來有點複雜,說的更直白一些,對孩子來說,哪哪都是新奇的,他們的大腦接受的信息多,所以他們處理時間就長,自然就顯得磨蹭了。而大人都是在做重複的事情,大腦需要處理的新信息就變少了,自然就駕輕就熟,顯得快了。
  • 專家一句話揭露孩子磨蹭真相
    ,晚飯後不是在屋裡閒逛就是在鼓搗玩具,完全沒有做作業的意思;終於開始寫作業了,沒寫5個字就喊困,結果到半夜才終於寫完......類似問題,層出不窮。想想我們自己小時候,肯定也會因為磨蹭受過父母的催促和批評,後來不也沒改麼…所以,磨蹭其實是孩子的必經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