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不是病,家長催促才要命,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快起床了,上學要遲到了」,「你幹啥呢,快吃飯都涼了」,「都幾點了,快睡覺,明天又要起不來了」,「這點作業咋還沒寫完呢」等等,你有沒有對孩子說過這些話呢?
我覺得大多數的媽媽可能都有過為孩子做什麼事情都磨磨蹭蹭而煩惱,所以就有了不耐煩的催促,有沒有發現你越催孩子他就會越墨跡,然後你就越生氣,把自己吼出了大嗓門,結果依然沒用。
都說孩子墨跡不是病,家長催促才要命,面對你的催促孩子反而當成了一種習慣,他判斷的標準就是你「發瘋」的程度,只有你真的抓狂了,他可能才會有行動。所以,當父母只會用大喊大叫的方式跟孩子溝通的時候,會給孩子造成一系列的心理及行為的問題,比如做事情沒耐心、不愛思考、脾氣暴躁等。
急性子的媽媽就容易帶出磨蹭的孩子,媽媽什麼事情都要管什麼都幹涉,剝奪了孩子思考的空間,那他就乾脆什麼都不做了,由磨蹭慢慢變成了放棄。家長都希望孩子變得越來越好,只不過是用錯了方法。面對孩子的磨蹭我們要做的就是:
1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好奇心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不僅孩子,大人也容易受到外界新鮮事物的誘惑和影響,做事不能全心投入,效率自然低
2 幫助孩子認識到時間的觀念
別埋怨,如果孩子目前為止還不知道幾點該幹什麼,那麼磨蹭很難改正,因為媽媽沒有把任務說清楚,孩子對於目標都是模糊的,自然也就快不了。
3 讓磨蹭付出一定的代價
家長一方面希望孩子改掉磨蹭的壞毛病,一方面又忍不住出手幫助孩子,其實有些時候,讓孩子吃點「苦頭」也是有必要的,也讓他們學會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承擔責任。
4 讓孩子自己制定一個小計劃
當他完成自己的計劃時,會有一定的成就感。
5 分解目標,一步步地做完一件事情
把大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的小目標,更容易激起孩子行動的興趣。
當然,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開始可能比較困難,但不要放棄,一旦變成自然而然的事情,也就沒有所謂的磨蹭了。願我們的孩子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