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蹭的娃,媽媽越催促孩子越拖延?改變需技巧,嘴上功夫沒用

2020-12-14 小天寶大玉兒

經常會聽到寶媽抱怨孩子做事情拖拉,從早上孩子睜眼開始,寶媽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催促孩子的模式中。

比如,從清晨太陽升起時,寶媽們就開始不停的對孩子催起床。寶媽剛開始叫孩子起床的時候,還會用溫柔的方法對待,當孩子表現出賴床的時候,寶媽們的表現就會越來越急躁,甚至會出現暴力解決的現象。

寶媽們解決完孩子的起床問題以後,又迎來新的難題,孩子在進餐的時候總喜歡東摸摸西看看,孩子這樣的做法無疑無限延長進餐的時間。

寶爸寶媽們在面對孩子磨蹭這樣的行為的時候,通常都會採取三種措施:第一種措施是對孩子進行督促的方式,讓孩子儘快去完成自己的任務;第二種方式就是用暴力解決的方式,恐嚇孩子快速完成任務;第三種方式就是採用獎勵的方式,如果孩子完成任務速度快,會給孩子獎勵他們想要的東西。

其實家長用這樣的方式去解決孩子磨蹭的現象,是非常不有效的。這樣的方式往往會給孩子造成錯誤的認識。孩子覺得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給大人做的,都是為大人做的,大人需要對孩子進行獎勵,孩子才會去做。

一、為何十個孩子九個磨蹭,是什麼導致孩子的磨蹭

01.家長總是會代替孩子做事情

大部分寶爸寶媽在孩子出現磨蹭的行為以後,總是會邊嘮叨著孩子做事情慢,同時會上手幫助孩子去完成任務,這樣的方式導致了孩子越來越「磨嘰」,因為在孩子心裡覺得自己做事情慢,家長就會幫助自己做事情。

02.家長催促太過頻繁

還有一部分家長在孩子做事情慢的時候,總是會採用催促的方式來不斷地提醒孩子,要加快完成任務的速度,但是這種方式一旦使用頻繁,會降低孩子對口令的敏感度,反而會降低孩子做事情的速度。

03.孩子對行為目的不明確

有的孩子在做任務之前,他們並不了解做這個行為有什麼樣的目的,因此孩子做事情是非常盲目的。所以寶爸寶媽們在讓孩子做任務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明確此項任務的目的是什麼?如何做才能達到目的?並且如何做才能簡單快速?

二、對於孩子的磨蹭,爸媽慣有的思維又是如何操作的,又有哪些後果

01.幫助孩子做事情

很多寶爸寶媽在面對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總會將原因歸結為孩子對事情不熟悉,於是寶爸媽們就採用了榜樣示範的作用。

寶爸寶媽給孩子示範一遍,希望孩子可以按照寶爸寶媽這樣的方式完成任務,但是孩子這時的認知能力並沒有發育完全,所以孩子會強化磨蹭,產生這樣的行為,是因為孩子覺得自己磨蹭了,爸爸媽媽就可以幫助自己更快完成任務。

02.覺得孩子磨蹭是不想完成任務,於是把孩子打一頓

當孩子出現做任務時懶散,說明孩子這個時候,並沒有明確完成任務有什麼樣的目的?

但是家長在面對孩子磨蹭的時候,總是會採用非常暴躁的行為,希望用暴打孩子的行為來幫助孩子加快完成任務的速度,但是的行為會給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03.磨蹭是一種習慣

有一部分的家長會將孩子磨蹭,歸納到孩子天生的習慣上去,這種刻板印象,會給孩子貼上非常深的烙印,讓孩子長大以後都會覺得自己就是這樣一個性格磨蹭的人,於是孩子無論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磨磨唧唧。

三、要改善孩子的磨蹭,父母怎麼做才靠譜

01.遊戲法

在孩子年紀較小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對時間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家長為了改善孩子墨跡的行為,可以採用遊戲的辦法幫助孩子改善這樣磨蹭的習慣。

家長可以和孩子進行比拼,假裝是在進行遊戲比拼,誰的速度快?幫助孩子養成習慣,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務。

02.改善家庭環境

只有少部分的寶爸寶媽們注意到孩子的磨蹭行為,其實和家庭環境是有非常大的關係的,如果孩子所處工作的環境是非常凌亂的,會給孩子的思緒產生不好的影響,並且堵塞孩子思維的發展。

所以寶爸寶媽們在幫助孩子提高效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孩子養成高效完成任務的習慣。

03.比較法

寶爸寶媽們可以幫助孩子去設立環境,讓孩子親身去感受有效率的去完成工作,會獲得更多的快樂,如果低效率的去完成任務,就會浪費自己的時間,沒辦法去進行自己喜歡的遊戲,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去親身體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規範和改正。

04.一分鐘訓練法

年齡較小的孩子,他們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比較短暫的。並且孩子注意力主要是以無意注意為主,因此寶爸寶媽們對於年齡小的孩子進行引導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

寶爸寶媽們可以採取一分鐘訓練法,逐漸增加孩子有效注意的時間,幫助孩子更高效率的完成任務,這是非常有用的辦法

各位寶爸寶媽們又有什麼好的辦法去幫助孩子改掉磨蹭的壞毛病?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愛磨蹭拖拉,越催促後果越嚴重,自律從來都不是被逼出來的
    這樣的想法是很容易打擊孩子的自尊心的,所以,家長應該從此刻開始就注意孩子這方面的情況。確實,拖延磨蹭這個毛病,仿佛已經成為了很多小孩子的通病,也是令很多父母都頭疼的難題,自己催也催了,罵也罵了,怎麼孩子就是沒有一點改變呢?為什麼孩子就是如此喜歡磨蹭呢?
  • 孩子的腦迴路很短,越磨蹭其實越聰明,家長的催促反而適得其反!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拖延症現在已經成為社會中一個常見的現象,不光很多成年人有拖延症,很多小孩子也有拖延症。有很多家長就會抱怨自家小孩成天賴床,吃個飯可以從6點一直吃到8點,寫個作業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寫了一個多小時結果只開了個頭。
  • 為什麼孩子的拖延症屢教不改?父母「催得越多」,孩子「越磨蹭」
    你的孩子平時有拖延症嗎?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每天自己早早起床,為孩子做好早餐,打點好一切,可是孩子卻磨磨蹭蹭,穿衣服都要二十分鐘,而且自己「催得越多」,孩子越磨蹭,本來自己精心算計好的時間,卻耽誤來耽誤去最後還差點遲到。
  • 拖延不是孩子的錯,催促的媽媽最可怕
    快點起床,快點,該遲到了;你快點吃,要不然趕不上校車了,你看,遲到了吧,把你叫了幾遍就是不聽……快點寫,都幾點了,才寫了幾個字,給你說快點快點,就是不聽,在那磨嘰,看吧,沒按時給老師發作業,又被說了……這樣的腳本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孩子的家庭每天都會上演,媽媽們也被孩子的拖拉磨蹭整得焦頭爛額。
  • 孩子越催越慢,心理學:拖延症有原因,催促不是解決之道
    但是同時我也提醒她:面對磨蹭、拖拉的小孩,你這樣只會越催越慢,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意識不到自己該不該起床,以大人催促的次數和發火的程度來判斷該不該起床。孩子意識不到自己該不該做作業,以大人催促的音量和犀利的眼神來判斷該不該做作業。
  • 孩子越催越磨蹭?弄懂孩子真正拖拉的原因,家長從此不必再煩惱
    &34;孩子拖拖拉拉愛磨蹭,這是很多父母都會遇到的一個大難題。從清晨醒來就一直開始跟在孩子屁股後面不斷地催促孩子,到了下午放學回來以後也要盯著孩子,趕緊寫完作業。通常把父母急得直跳腳,可孩子總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真是讓人又惱怒又無奈。孩子越催越磨蹭?
  • 越催孩子越磨蹭?這個方法助你「藥到病除」
    結果,很多家長的第一個答案就是:磨蹭。很多媽媽每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快點兒,快點兒」,可任你急個半死,娃還是不慌不忙。」比如吃飯,娃含著飯在嘴裡用舌頭磨來磨去,硬是不吞進去,還做鬼臉;有時候還要跑,逼著你追著去喂,完全把吃飯當做另外一種遊戲。
  • 孩子磨嘰,家長催促埋怨,結果越催越慢,家長該如何做?
    有一次媽媽接孩子回家,電動車中途沒電,媽媽先回家了,孩子只有自己走回家,對於一個整天被接送的孩子突然告訴他要自己走回家,這是一個挑戰。回到家以後,孩子滿頭大汗地坐在了沙發上,於是,姥姥開始數落孩子沒有馬上洗手不講衛生,媽媽則催促孩子趕緊洗手吃飯。其實,孩子並非不想洗手,只是走累了,想暫時歇一歇。家長只是一味地埋怨,從不曾去感受孩子的內心,更沒有發現孩子的進步。
  • 家長越催促,孩子做作業越慢,拖延問題不解決容易耽誤學習成績
    開學半個月,僅僅2周多的時間,已經逼瘋了一大堆中小學家長,很多家長給老師抱怨孩子太不省心了,每天不僅要催著完成作業,連吃飯、睡覺等等生活事務都要靠一遍遍的催促。顯然這催促太影響親子的感情了,父母催多了幾次,就能造成雞飛狗跳的局面,而孩子這邊聽到這些催促覺得就是嘮叨,頂嘴也是常有的事。
  • 越催孩子越磨蹭?快來試試這個方法助你「藥到病除」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調查:「你最不滿意自己孩子的是什麼?」結果,很多家長的第一個答案就是: 磨蹭。很多媽媽每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快點兒,快點兒」,可任你急個半死,娃還是不慌不忙。」比如吃飯,娃含著飯在嘴裡用舌頭磨來磨去,硬是不吞進去,還做鬼臉;有時候還要跑,逼著你追著去喂,完全把吃飯當做另外一種遊戲。一小碗飯,能吃上一個鐘頭。
  • 孫儷每天催娃800遍:孩子的磨蹭,其實是你催出來的
    磨蹭的娃,暴躁的媽。每天清晨,我都能聽到鄰居家清晰的陣陣催促聲:你快點起床,不然上學要遲到了!刷個牙也磨磨蹭蹭,快點!......的確,剛叫起床時,明明還是個溫柔好媽媽,沒幾分鐘就被娃氣成暴躁老母親。:「我越催,孩子越慢,看著心煩!」
  • 磨蹭的孩子,是我們一手培養出來的
    你一喊起床了,孩子刷的從床上起來,快速完成刷牙洗臉吃早飯的流程,跟孩子一起定定心心出門,邊走邊聊,從容地送進幼兒園,高高興興再見,不急不慌的趕到單位,我們與娃各自忙碌,各自安好。,一個磨蹭的娃都能讓你敗下陣來,如論我們多少次告訴自己要淡定,脫口而出就成了「快點、快點」。
  • 孩子做事總是拖拉磨蹭,越催越慢?學會這3招幫娃戒「拖」
    important}拖拉磨蹭的琪琪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怎麼辦?絕對是個世紀性難題。也許是媽媽,也許是爸爸。3、「快快快」,父母360無死角催促「快快快」現已成為多數媽媽的標配口頭禪。父母越是急切地催促,大聲呵斥,孩子越容易出現心理學上的
  • 父母越催催催,孩子越慢慢慢!孩子磨蹭?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催孩子似乎是每個媽媽的必備技能,催吃飯催洗手催出門,孩子每做一件事,都伴隨著家長的催促。前段時間,育兒高手孫儷也在微博吐槽,為了讓孩子洗個手,催了孩子800遍。但很多人會發現,孩子可不是家長能催動的,甚至是越催越磨蹭。這是怎麼回事呢?
  • 「媽媽,我想再玩10分鐘」,孩子磨蹭背後的真相,你了解多少?
    她嘴上答應得好好地,可到了要出門的時候發現她早就忘了這件事,還在那玩她的玩具,小嘴一憋:今天起點君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孩子磨蹭那些事兒。孩子會越催越慢,越催越叛逆。你催我,我偏不做;你催得急,我就越磨蹭!
  •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爸媽越催越拖拉,或許是「超限效應」在作祟
    家中有個"磨蹭鬼"的寶爸寶媽可能會發現,你和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個詞,可能是就是"快點"。而且往往你越是催促,娃像是有意跟你對著幹似的,越說越慢。事情越是著急,他越是這樣,很多父母到最後幾乎暴跳如雷。孩子如此拖拉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改善這樣的習慣呢?下面我們就來逐一分析下。
  • 「育兒」磨蹭的孩子,是我們一手培養出來的
    你一喊起床了,孩子刷的從床上起來,快速完成刷牙洗臉吃早飯的流程,跟孩子一起定定心心出門,邊走邊聊,從容地送進幼兒園,高高興興再見,不急不慌的趕到單位,我們與娃各自忙碌,各自安好。,一個磨蹭的娃都能讓你敗下陣來,如論我們多少次告訴自己要淡定,脫口而出就成了「快點、快點」。
  • 孩子磨蹭拖拉,家長越催越慢:3個方法改變孩子磨蹭的壞習慣
    這一句,很形象地描述出了家長在催孩子寫作業時的場面。孩子磨蹭是所有家長的痛,孫儷作為育兒典範也忍受不了孩子的磨蹭,曾經在微博上吐槽孩子吸收磨蹭:「我叫了八百遍先去洗手,沒人理我......「,」我又叫了八百遍催他們去洗手了。」
  • 孩子磨蹭不是病,家長催促才要命,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家長催促才要命,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我覺得大多數的媽媽可能都有過為孩子做什麼事情都磨磨蹭蹭而煩惱,所以就有了不耐煩的催促,有沒有發現你越催孩子他就會越墨跡,然後你就越生氣,把自己吼出了大嗓門,結果依然沒用。
  • 拖延、愛磨蹭,還真不是孩子自身的問題!這件事家長們千萬別做了
    上個周末在等地鐵的時候,看到一幕:一個媽媽咆哮說:「我不罵你,我管不了你,你看看老師怎麼罰你!」在她身後,是個背著書包的可愛小男孩。當然,小男孩低著頭,滿臉沮喪不敢吭聲。媽媽看都沒看兒子一眼,繼續旁若無人地發洩:「7點叫你,結果磨蹭到8點才起床。8點半才洗漱好,早餐都來不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