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不主動,越催越磨蹭!了解這5種情況,解決你的煩惱

2020-08-21 月元閱讀

「我女兒現在二年級,按理說課業壓力真的沒那麼大,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一個小時完全能搞定的,她卻天天回家摸這弄那,一會看電視一會看漫畫,就是不專心寫作業,經常搞到9點10點,晚上睡覺的時候,才開始寫作業,真愁人啊。」

「我家兒子也是啊,都上6年級了,學習內容多,升學壓力大,但是他還是不主動學習,平時一回家就沉迷與遊戲,要講很多次,才開始寫作業。成績一直在中下遊徘徊。每天回家,看到孩子這個狀態,就上火啊!」

開家長會的時候,常常聽到家長們這樣的「煩惱」。很顯然,孩子寫作業不主動、磨蹭、拖拉已經成為眾多父母的心病。

寫作業拖拉、不主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治病需要對症下藥,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徹底改掉孩子愛磨蹭的壞毛病。

針對孩子寫作業慢、不主動,總結了5種情況,看看你家孩子屬於哪一種呢?


一: 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過多

亮亮是二年級的學生,活潑、可愛,但是亮亮的父母卻一直揪心著他的學習。因為亮亮寫作業時總是東看西看,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一會兒咬手指,注意力不集中,這樣的寫法怎麼能快起來?老師也反應亮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而且還經常調皮搗亂,一會兒拽別人的頭髮,一會兒拉別人的衣服。

這個屬於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案例。這些孩子由於年齡較小,他們的注意力時間一般在 15—20 分鐘左右,如果讓他們連續做作業超過 20 分鐘,他就會走神,如果寫一個字走神 5 分鐘,作業當然就拖拖拉拉了。

家長可以這樣做:

作業分段

你先了解孩子當天的作業量,然後規定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如完成得好,可以給予獎勵。如果作業太多,可以把作業分割成兩個或三個階段。如第一次規定做 15 分鐘,完後休息一會,然後再規定一個 15 分鐘,再休息。當孩子的注意力提升之後,往後所定時間就可以慢慢延長,等養成高度集中學習的好習慣後,就不用再分割時間了。

要為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

孩子學習的地方要簡潔、整齊,尤其是書桌,但不要堆放玩具、食品等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孩子學習的環境需要安靜,不要在孩子學習時,中途給孩子送水果,倒水,這其實也是在幹擾孩子。

訓練注意力本身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是很多孩子的特點。年齡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時間越短。這是由於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還處在發育當中。因此,對於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可進行一定的訓練,以提高注意力。分享2個小方法 父母們可作參考:


1:玩撲克遊戲。可鍛鍊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應能力。

取三張不同的牌,隨意排列於桌上,讓孩子盯住某一張牌,然後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後,讓孩子報出那張牌的位置。若孩子猜對了,就勝。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量,變換牌的位置的次數和提高變換牌位置的速度。

這種方法能使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而遊戲又是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玩起來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每天堅持玩一陣,注意力會有所提高。

2:買一些智力訓練的書,每天堅持做練習。

一些鍛鍊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比大小、長短,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一頁圖中的物品記住,然後合上書讓孩子報出來。時間不可過長,但往後可延長練習時間,一定要每天堅持練。

二 學習基礎差 ,學習沒興趣

有的孩子因為學習基礎差,作業不會做,寫作業自然的就慢了。還有的孩子,對學習沒有樂趣,即使會做也不想去做。如果你家孩子屬於這種情況,你可以這樣做:

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怎麼辦?

有些孩子遇到自己不會做的題目就拿去問父母,問完之後接著寫作業,剛坐下沒多久,又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又拿去問。這樣來來回回,時間就耽誤了!這樣做很沒效率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 做作業的時候要有排序意識:告訴孩子先做會的題目,不會的題目最後再請教,如此,可以節省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想辦法 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

人們都是這樣,對於喜歡有趣的事都樂意去做,而對於枯燥乏味的事,則是能拖則拖。如果你家的孩子不喜歡寫作業,你要想辦法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

通過遊戲的方式、競賽的方式來安排作業。例如:用計時的方式完成某一項作業,按照規定的時間完成後,就給以表揚或者滿足孩子的一個願望。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樂趣。



三 時間觀念差 ,不會管理時間

沒有時間概念的孩子,寫作業容易磨蹭、拖拉。父母們習慣於替孩子安排好一切。

「該寫作業了。」

「該上床睡覺了,別看電視了!」

「該洗澡了!」

生活中,經常聽到父母這樣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催促孩子,家長總是替孩子安排好一切,包括時間,這種成長環境,孩子們很難具備自我管理時間的意識。

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時間的主人,孩子的時間安排應該由孩子做主。

家長可以這樣做:

善用小鬧鐘

用鬧鐘督促孩子做作業,有利於孩子快速有效地完成作業。鬧鐘是他最好的催促。同時,孩子在自己定鬧鐘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斷體驗到了成就感,不再把作業當作幫爸媽完成任務,學習更加自覺。


把作業當成考試

按考試的要求做完今天的作業,其餘時間就可以讓孩子們自由安排。設定好考試的時間,讓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有一種緊迫感。久而久之,孩子做作業的速度也就快了,準確率也會慢慢提高。

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一個時間觀念不強的孩子,不僅做作業慢,在其他方面也會磨磨蹭蹭。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就需要要父母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多提醒孩子,讓孩子知道時間的緊迫性。



四 條理性差 ,學習無方法

婷婷是個「大馬哈」,經常記不主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業寫的也是亂七八糟,沒有條理,還經常出錯,老師反覆提醒她改進,也不管用。

婷婷在家也是如此:書包裡的書亂七八糟,雜亂無章,文具盒經常找不到,寫作業寫錯了,找不到橡皮;鉛筆折斷了,才發現削筆刀落在學校,丟三落四,這中間磨磨蹭蹭就花去好多時間。婷婷的行為急壞了她的父母,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這是一個寫作業條理性差的典型案例。寫作業時不知道有啥作業,文具用品準備不齊全,對各科作業的先後順序沒有條理……這樣寫作業自然就慢了!

家長做法:

如果你家孩子屬於這種情況,你需要培養孩子的規劃和條理能力。

需要教會孩子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歸納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讓孩子做家務來獲得。父母可以讓孩子從整理自己的書包、書桌開始,培養這種能力。

在做事的過程中,父母可以給予適當的引導。切記:不要「大包大攬」,假如孩子該幹的事情都讓父母包辦了,孩子成長的機會就被父母剝奪了。



五:追求完美的「橡皮症候群」

梅玲是一位5年級的小學生,作業寫的可仔細了。缺點就是寫作業太慢,她寫的字稍微有一點不整齊或不乾淨的地方,就馬上擦掉重寫,這種「完美主義」導致學習效率低下,最終影響考試成績。

家長可以這樣做:

對於這種喜歡使用橡皮不停地擦來擦去的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橡皮綜合症」。原因是孩子學習壓力大,心情焦慮,怕出錯。

對患有「橡皮綜合症」的孩子,父母不要過多指責,更不要用打罵、懲罰的方式來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建議家長採用鼓勵或獎勵的方式引導孩子。

引導孩子做作業時儘量少用橡皮,和孩子約定,如果寫作業的時候,又快又好地寫出倆,而且還不實用橡皮擦的話,就給予獎勵。假如孩子離不開橡皮,可以把橡皮沒收,經過一段時間,孩子依戀橡皮的壞習慣會逐漸得到改善。



總之,孩子的好習慣需要父母的用心培養。面對孩子磨蹭、拖拉的行為,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但也不要太急躁,應該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運用科學、正確的方法耐心引導孩子,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孩子的成長和變化。

相關焦點

  • 越催孩子越磨蹭?這個方法助你「藥到病除」
    孩子愛磨蹭呢,也是有好幾種原因的。第一種原因:不是我磨蹭,而是我不感興趣。做喜歡的事動作很快,做不喜歡的事就慢吞吞的,這是很多小孩的通病。像案例中的孩子很可能是不喜歡刷牙,但是無奈媽媽的逼迫,只能消極抵抗,一邊刷一邊玩。
  • 孩子寫作業「磨洋工」,越催越磨蹭?家長這做好4點,能事半功倍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孩子寫作業「磨洋工」的時候,往往家長越催孩子越磨蹭。這是為什麼呢?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父母做好這3件事,孩子才能更自律
    好不容易起來去寫作業,寫3分鐘玩5分鐘,半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硬是花了一個多小時,甚至還出現了"你越催,孩子越磨蹭"的情況,讓父母瀕臨抓狂。比如父母給孩子一個任務,原本是想他們在10分鐘內做好,但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無法理解10分鐘是多久,或者是想等一會再做,然後就變得磨蹭了。
  • 越催孩子越磨蹭?快來試試這個方法助你「藥到病除」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調查:「你最不滿意自己孩子的是什麼?」結果,很多家長的第一個答案就是: 磨蹭。很多媽媽每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快點兒,快點兒」,可任你急個半死,娃還是不慌不忙。」比如吃飯,娃含著飯在嘴裡用舌頭磨來磨去,硬是不吞進去,還做鬼臉;有時候還要跑,逼著你追著去喂,完全把吃飯當做另外一種遊戲。一小碗飯,能吃上一個鐘頭。
  • 父母越催催催,孩子越慢慢慢!孩子磨蹭?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有沒有在聽啊?!快起來!然後記得疊被子!會熱嗎?會冷嗎?你就這樣穿著出門嗎?太形象了,瞬間讓我回憶起小時候被媽媽催的場景,和朋友聊起,每個人都說自己被催過。催孩子似乎是每個媽媽的必備技能,催吃飯催洗手催出門,孩子每做一件事,都伴隨著家長的催促。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試試這4招,專治孩子磨蹭,太管用了
    快點起床了,上學要遲到了;快點吃,飯都涼掉了;快點睡覺啦,明天上學起不來了;作業怎麼還沒有做好啊?你看你,出門都說了20分鐘了,你到現在衣服都沒穿好。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
  • 為什麼大人越催,孩子越磨蹭?
    一般來說,家長看到的孩子出現的拖延行為,可能有這樣幾種原因: 第一是因為他沒有時間觀念,有的大人會說「還有5分鐘」或者「馬上八點半了」,「再給你半個小時」之類催促的話,但有的孩子對時間還沒有一個很籠統的概念,也許你的5分鐘已經很趕了,但在孩子看來,他並不了解5分鐘到底有多長
  • 孩子越催越磨蹭?弄懂孩子真正拖拉的原因,家長從此不必再煩惱
    &34;孩子拖拖拉拉愛磨蹭,這是很多父母都會遇到的一個大難題。從清晨醒來就一直開始跟在孩子屁股後面不斷地催促孩子,到了下午放學回來以後也要盯著孩子,趕緊寫完作業。通常把父母急得直跳腳,可孩子總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真是讓人又惱怒又無奈。孩子越催越磨蹭?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馬上試試
    每次都要在旁邊催他,「快點吃,不然來不及了,要遲到了,爸爸媽媽都吃完等你多久了。」結果他還不耐煩,還說最討厭我們說這句話,有時候飯也不吃了。長這麼大,也沒見他哪次吃飯快點,每天早上,真的跟打仗一樣,我真的是沒辦法了。
  • 「百樹雲課堂」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試試這4招專治孩子磨蹭
    每次都要在旁邊催他,「快點吃,不然來不及了,要遲到了,爸爸媽媽都吃完等你多久了。」  結果他還不耐煩,還說最討厭我們說這句話,有時候飯也不吃了。長這麼大,也沒見他哪次吃飯快點,每天早上,真的跟打仗一樣,我真的是沒辦法了。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馬上試試!
    快點起床了,上學要遲到了;快點吃,飯都涼掉了;快點睡覺啦,明天起不來了;作業怎麼還沒有做好啊?你看你,出門都說了20分鐘了,你到現在衣服都沒穿好。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是不是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這4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轉給家長)
    快點起床了,上學要遲到了;快點吃,飯都涼掉了;快點睡覺啦,明天起不來了;作業怎麼還沒有做好啊?你看你,出門都說了20分鐘了,你到現在衣服都沒穿好。每天,是不是都要和孩子說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是不是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快來試試這幾招
    每天早晨都要叫孩子起床,催他們穿衣、洗漱、吃飯;等到了放學,還要催他們做作業、睡覺......很多家長都能感覺到,自己和孩子的相處中,不管什麼事都得催一下孩子,但孩子還是漫不經心。是不是總覺得孩子太磨蹭了?
  • 家長越催,孩子越慢?對付磨蹭,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老師每天催他,他卻像是無動於衷。弟弟小時候也常被媽媽催促,包括現在,我媽還是忍不住每天催他做這做那。我催孩子的感覺跟我媽催弟弟的感覺一樣!經常是半個小時過去,孩子只寫了幾個字。任憑父母怎麼催促,好像都提不起來孩子的效率。孩子越慢,父母越急。父母越催,孩子越慢。這簡直就是一個死循環。
  • 為什麼孩子的拖延症屢教不改?父母「催得越多」,孩子「越磨蹭」
    你的孩子平時有拖延症嗎?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每天自己早早起床,為孩子做好早餐,打點好一切,可是孩子卻磨磨蹭蹭,穿衣服都要二十分鐘,而且自己「催得越多」,孩子越磨蹭,本來自己精心算計好的時間,卻耽誤來耽誤去最後還差點遲到。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這幾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馬上試試
    「每天不催他十遍,不帶坐那好好把作業寫完的。」「沒個幾十分鐘,根本起不了床。」為什麼孩子們都這麼愛磨蹭呢?其實,答案可能真跟我們想的不一樣。其他孩子一個小時能做完的作業,他能拖成兩個小時。甚至每次寫作業,只要寫的字稍微有點不整齊,就要擦掉重新寫。這是因為,這些孩子太追求完美。而這種意識,是家長和周圍的環境無形中施加給孩子的。因為害怕做不到最好,所以孩子沒自信,總是對自己的行為產生懷疑。
  • 孩子為什麼磨蹭?因為你只會催催催
    二是家長不恰當的陪伴方式,也會使一些孩子的專注力受到破壞。 孩子明明在專心玩自己的玩具,家長走過來按自己的喜好和節奏指手畫腳,這些情況日積月累都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專注力缺失,就會使孩子做事兒磨蹭。,爸爸催催催,孩子看熱鬧;……如果父母雙方當中有磨蹭行為的,孩子會學習得很快。
  • 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孩子越催越磨蹭?
    當你對一個孩子得越多,孩子做得越慢,不停地催促,家長和孩子都越來越不耐煩。為什麼孩子越催做得越慢呢?耗儘自己的力氣折磨家長的耐性,他是故意的嗎?01了解孩子的正常發展水平發展心理學認為:0-6歲的孩子,正處在各種敏感期。
  • 孩子做事磨蹭,寫作業拖拉,家長越催越慢,不妨試試這5個方法
    如果要問最能破壞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東西是什麼,估計很多父母都會說寫作業和遊戲。尤其是寫作業的時候,面對孩子的磨蹭拖拉,父母都覺得很崩潰。你以為孩子寫作業的磨蹭和拖拉只是小事,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要明白作業對於孩子來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也是一件必須在規定範圍內完成的事。孩子在這上面拖拉,別說其他事上面了,只會更嚴重。
  • 越催越磨蹭,熊孩子吃飯磨蹭、不專心?試試這幾招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煩惱,每天很早起床給孩子做早餐,可是每次等到孩子吃完飯就快到孩子上課時間了。所以,每次送孩子上幼兒園都是匆匆忙忙的。那麼到底怎麼樣能讓孩子改掉吃飯磨蹭的習慣呢?由於父母對孩子的行為不了解及不放心,聰明的孩子們便會抓住父母的弱點,以磨蹭的行為做為與父母交換條件的籌碼,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應該具有: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及理解孩子的行為能力, 如此才能正確的應對孩子的吃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