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通婚,臺灣男人魅力銳減
儘管兩岸民間交流仍然密切,但兩岸通婚人數卻急速降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6日報導,臺「內政部」統計顯示,2007年臺灣人登記與大陸人結婚者有14721人,2008年起連續五年下降,2015年首度低於萬人,到去年僅剩下7634人,約為2007年的一半。
-
臺灣女嫁大陸男成潮流 臺媒稱符合供需邏輯
王女士嫁給了北京一位普通的媒體人,她認為,婚姻就是要兩個人談得來。但是她也不否認,經濟條件無虞的大陸男性,較有國際觀,與臺灣女性聯姻成功的機會自然較高。來自臺灣的張先生是英國博士、目前在上海臺資保險公司工作,和他聊起「雙向交流」的話題,對方頗有感觸,「周圍好多女同事不是嫁給大陸男,就是跟大陸男談戀愛」。他相信這種現象會成為一種趨勢。
-
15年兩岸通婚從3萬對跌破7千對!大陸女生不再熱衷嫁臺灣郎
兩岸自1987年恢復民間往來後,通婚數量逐漸增加,至2003年達到高峰,據臺灣官方統計,當年兩岸通婚達三萬四千多對,此後逐年減少,並至2014年後跌破「一萬對」大關,去年兩岸通婚數量只剩6800多對。也就是說,從2003至2018年,十五年間兩岸通婚銳減八成,出現「大退潮」趨勢。
-
"大小戀"透視兩岸婚戀 "臺灣妹"傾心"大陸郎"
就在一個多月前,名模出身的臺灣女星孟廣美和交往不到10個月的北京世貿天階老總吉增和結婚了。一年多前,鳳凰衛視女主播臺中人陳玉佳嫁給了身家幾十億的分眾傳媒創辦人江南春。 以上這幾對,均是最近臺灣女藝人與大陸成功男性結緣的個案。其實,不僅是明星,普通臺灣女性嫁給大陸男人早就不是新鮮事兒。
-
800多位臺灣女性嫁到大陸,你會來大陸選擇自己的另一半嗎?
    據臺灣媒體報導,近兩三年來,兩岸婚姻形勢發生倒轉,以前基本是大陸女子嫁到臺灣,現在臺灣女性嫁給大陸男生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大陸女孩嫁到臺灣的人數則大幅下降。
-
800多位臺灣女性嫁到大陸 臺男自嘲:我們成了沒斷奶的幼稚兒童
據臺灣媒體報導,近兩三年來,兩岸婚姻形勢發生倒轉,以前基本是大陸女子嫁到臺灣,現在臺灣女性嫁給大陸男生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大陸女孩嫁到臺灣的人數則大幅下降。在2007年有一萬四千多名臺灣男性迎娶大陸新娘,而在去年卻只有不到八千人,十年來減少了一半。此消彼長,十年前,嫁到大陸來的臺灣女性只有不到四百人,在2016年則增加到800人以上。如果你足夠八卦的話,從兩岸女星的婚嫁選擇上也能看出端倪。
-
臺灣與大陸男人,在臺灣女人眼中的分別!
答:只需點上面《兩岸商匯》免費關注 臺灣新一代年輕人的真誠聲音,兩岸年輕人就需要這樣互相理解。 ——廖信忠我們小時候常聽到大陸新娘嫁到臺灣的故事。那時中國大陸還沒有在我們的眼中,我們知道許多臺灣商人到大陸都會包養「大陸妹」,讓臺灣原配氣得牙痒痒的。因此,只要老公要去大陸,老婆多半會鬧著要跟去。不過,關於大陸男人的印象可就不一樣了。
-
臺灣藝人劉樂妍:兩岸和平統一最好的方法就是通婚
劉樂妍:我不喜歡看政治新聞,但喜歡上臺灣批踢踢(PTT)論壇八卦版。遼寧艦經過臺灣海峽那幾天,批踢踢簡直炸了,臺灣網民都很緊張地問,真的打過來怎麼辦?有人甚至問,解放軍登島會不會強姦臺灣女生?我同時也看大陸新聞,大陸這邊沒有一條新聞說遼寧艦會打臺灣啊,我不相信遼寧艦會這麼小人,說不打,用偷襲的方式。因為我們不是日本人。
-
"大小戀"折射兩岸婚姻新發展:擋不住的潮流(圖)
此前,類似的喜事兒還有:模特兒出身的女藝人孟廣美與北京世貿天階老總吉增和結婚;鳳凰衛視女主播陳玉佳嫁給了身家幾十億的分眾傳媒創辦人江南春。這幾樁婚事,都是臺灣女嫁大陸男的典型。 不過,除卻名人效應的噱頭,這背後折射的卻是兩岸婚姻的新發展。多年來,兩岸婚姻的狀況是大陸女嫁臺灣男的「單向交流」;而如今這兩年,隨著兩岸關係改善,臺灣女嫁大陸男的個案日漸增多,逐漸實現了「雙向交流」。
-
臺灣旅遊業者和民眾期盼更多大陸遊客
針對兩岸未來交流,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28日表示,有大陸旅遊業者組團赴高雄旅遊是一個好的開始,「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歡迎包括高雄在內的臺灣更多縣市參與兩岸城市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親情福祉。
-
兩岸民俗賀新春 臺灣藝人大陸展技藝
【解說】2019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2月17日在福州花海公園揭幕,在為期兩天的時間裡,涵蓋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曲藝等方面的近百項兩岸非遺民俗技藝將集中展示,讓福州市民和遊客近距離感受兩岸民俗魅力。 【解說】粗細不等的繡線在師傅穿針引線之下成為惟妙惟肖的飛龍,精彩技藝吸引民眾圍觀,這就是在臺灣鹿港久負盛名的閩繡,此次帶領徒弟一同來福州交流的蘇仕倉告訴記者,他是閩繡第三代傳人,而之所以叫閩繡,就是因為其最早來源於福建,並同鹿港當地繡法結合,此次參會,也是讓老手藝重回故地。
-
從大陸到臺灣 兩岸石浦人緊緊相依
石浦港設立了臺灣漁輪專用碼頭,為臺灣漁民提供搶修、補給、醫療等多方面服務,得到臺灣漁民的好評,稱讚石浦為」臺胞之家「。1990年3月19日上午,正在石浦港內修理主機故障的臺輪「金富勝11號」船長林木火,突然接到臺灣漁會通用求救信號稱,基隆港世暉漁業底下的臺灣「嘉洋號」船員王文和,在海上作業小腿被絞網機卷斷,血流如注,生命垂危,大陸官方立刻指示臺灣醫院、邊防以及臺胞站,立刻成立搶救小組,隨海軍5318高速炮艇趕往出事海域順利救回,王文和被及時送往醫院,脫離生命危險。
-
李克強:堅持兩岸政治基礎 大陸仍願對臺灣讓利
李克強表示,大陸願與臺灣分享大陸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在兩岸經濟合作中照顧臺灣同胞的利益,在對外開放的時候先一步對臺灣開放,或者對臺灣開放的幅度更大一些,促進兩岸經濟融合與共同發展。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報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日下午和臺灣前「副總統」蕭萬長會面時表示,只要兩岸堅持在共同的政治基礎上良性互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李克強表示,大陸願與臺灣分享大陸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在兩岸經濟合作中照顧臺灣同胞的利益,在對外開放的時候先一步對臺灣開放,或者對臺灣開放的幅度更大一些,促進兩岸經濟融合與共同發展。
-
從疫情中看「大陸配偶」在臺灣的酸甜苦辣
在這場疫情之下,他們被臺灣綠營政客、媒體和網絡輿論抹黑攻擊不僅一次。 說到「大陸配偶」群體在臺灣的境遇,他們所碰到的酸甜苦辣兩岸同胞都一定要知道,凡是關心兩岸關係的同胞們更必須知道,以下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這些年大陸配偶在臺灣所遇到的酸甜苦辣吧!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5
多給大陸一點時間 / 蔡尚謙【跋】戎撫天 / 《旺報》總主筆臺灣人看大陸,極度競爭下沒有「狼性」出不了頭;大陸人看臺灣,只要小確幸就很滿足。認為臺灣科技的軟實力加上13億人口的大陸市場,發展穿戴式健檢的技術和服務---透過醫院體系跟客戶端聯機,為健康防護把關,絕對可以領先全球。但大前提是兩岸產業要更加開放,才會有使力點,尤其攸關市場準入的《服貿》要儘快通過,雙方才會有更多合作機會。
-
臺灣民眾對大陸的態度為何變化?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6日發表評論說,蔡英文上任後,刻意推動臺灣在各方面疏離大陸,結果造成兩岸關係不穩定、不確定,反而促使更多民眾認為臺灣應該重視和大陸的關係。接近民進黨的一家智庫民調,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
-
臺灣人看大陸 大陸人看臺灣:兩岸徵文選粹4
【推薦序】【大陸人看臺灣】臺灣人的寧靜是一把利刃——王塞壬有意義的他者——賈葭臺灣一泡尿 激起大陸千層浪——黎勇我體會到的「臺灣意識」——郟星星崇高和悲劇總是相互關聯 ——穆建新臺灣到底有多好?在兩岸徵文選粹中,同樣可以發現有兩個類似翟山坑道內外的思維,一種懷舊的、一種現代的。每一篇文選都是鏡子,是歷史的探照鏡,也是當代生活的放大鏡,兩者的心得與觀察彼此驗證、互補,增加兩岸民間對彼此的理解。「大陸人看臺灣」的遠東獎/首獎—王塞壬<臺灣人的寧靜是一把利刃>,提到「『寧靜革命』曾經創造過許多臺灣奇蹟。如今,它創造了許多寧靜的臺灣人。
-
臺灣印象之五:臺灣靠什麼魅力吸引大陸觀光客?
中新社福州十一月二十一日電 題:臺灣靠什麼吸引大陸觀光客? 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正當兩岸包機周末化、開放大陸遊客赴臺觀光話題在兩岸間不斷升溫之際,筆者日前隨福建省閩臺新聞聯誼會參訪團赴臺,親身感受到寶島的人文、自然景觀魅力和相對於大陸民眾而言的獨特吸引力。
-
瞧瞧臺灣的"杜拉拉"們——買房壓力與大陸無異
最近,電影《杜拉拉升職記》正在大陸熱映,這部根據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鮮活再現了白領女性職場生涯的酸甜苦辣。事實上,小說《杜拉拉升職記》在臺灣出版時也非常走紅,剛一面世就立即登上「金石堂」文學類圖書暢銷榜榜首。這本書不僅被大陸白領們視為「職場紅寶書」,也得到臺灣白領女性的認可,其中包含的職場生存法則兩岸通用。
-
奔波兩岸大陸義診 臺灣牙醫的「上海情結」
幾年前,紅透兩岸的臺灣歌星張洪量激流勇退,在臺北重操牙醫舊業。當時他曾對大陸媒體講述了希望赴上海開業的心願。 記者了解到,其實不少臺灣牙醫與張洪量有著相同的想法,且近年來已有不少人實現了在上海懸壺濟世的願望。